呕心沥血创作宏伟壮观历史诗篇《麻辣近代史》 粗粗整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45323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呕心沥血创作宏伟壮观历史诗篇《麻辣近代史》 粗粗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呕心沥血创作宏伟壮观历史诗篇《麻辣近代史》 粗粗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呕心沥血创作宏伟壮观历史诗篇《麻辣近代史》 粗粗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呕心沥血创作宏伟壮观历史诗篇《麻辣近代史》 粗粗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呕心沥血创作宏伟壮观历史诗篇《麻辣近代史》 粗粗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呕心沥血创作宏伟壮观历史诗篇《麻辣近代史》 粗粗整理.docx

《呕心沥血创作宏伟壮观历史诗篇《麻辣近代史》 粗粗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呕心沥血创作宏伟壮观历史诗篇《麻辣近代史》 粗粗整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呕心沥血创作宏伟壮观历史诗篇《麻辣近代史》 粗粗整理.docx

呕心沥血创作宏伟壮观历史诗篇《麻辣近代史》粗粗整理

呕心沥血创作宏伟壮观历史诗篇《麻辣近代史》粗粗整理

明朝中后期,中国一切都在进步,前途一片大好。

人民生活方面,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中国札记》这样记载中国:

“这里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无所不有,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精美……人们衣饰华美,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

”工业生产方面,明朝无论是铁、造船、建筑等重工业,还是丝绸、棉布、瓷器等轻工业,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工业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比农业产量在全世界的比例还要高得多。

政治思想方面,王夫之提出了虚君立宪思想,他说:

“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处”,“以法相裁,以义相制,……有王者起,莫能易此”。

宪法高于一切,即使天下再易手,新的“王者”也不能轻易改变宪法。

即使今天,这样的话依然振聋发聩。

科学技术方面,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100年间,是我国科学技术史上一个群星灿烂的高峰时期,各种科学成果异彩纷呈,同时出现方以智、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宋应星五位科学巨人。

明朝灭亡倒数第十年,在徐光启的主持下《崇祯历书》修编完成。

而一年前的1633年在西方,被誉为近代科学奠基人之一的伽利略被罗马教廷判处终身监禁。

这是西方和中国明朝在天文学上的对比,可以说,中国明朝崇祯皇帝对科学的支持远超过欧洲。

假如一直这样发展下去的话,现在的世界第一强国就一定是中国,而不是美国。

然而,明末千年不遇的天灾和种种主客观因素使得这一切化为泡影,中原大地,水灾、旱灾、蝗灾、贪官四害同时全国性爆发,搞的民变四起,最终李自成、张献忠掀翻了大明朝。

1644年清军趁着农民起义掀翻明朝的时候乘虚而入,从此,中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一方面,满族统治者惊讶于汉文明的灿烂辉煌,也越来越为自己文化的鄙陋而感到自卑。

汉民族的语言文化、典章制度在他们看来显得尽善尽美,他们看到了故宫太和殿的巍峨雄壮,看到了北京汉族人的文质彬彬,看到了天坛祈年殿的恢弘阔远,回想起自己在大兴安岭逮大马哈鱼、猎杀东北虎的生活,他们会感到一种文化上的差距。

于是,满族统治者汉为满用,照搬了明朝的许多制度,学习了汉族的许多文化。

然而,身为统治民族的满族毕竟是少数民族,一贯是少数服从多数,满族凭借武力暂时实现多数服从少数,那么如何长期多数服从少数,如何让自己的统治长治久安呢?

清朝统治者开始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对中国人进行有利于统治者自己的改变。

从形象上,清政府发布剃发令,强迫汉人把脑袋剃光,只头顶留一小撮铜钱大的头发结成一条辫子。

其形象极为丑恶,欧洲人讥之为猪尾巴。

这是对汉族人格和民族感情的极大亵渎和损害。

从文化上,虽然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但实行学术自由,因此有了明朝中后期学术界的繁荣,而清朝继承了明朝的八股取士,却取消了学术自由,一个“清风不识字,何得乱翻书”都能导致灭族。

不只是残杀知识分子,清朝对中华文化也进行毁灭性打击,据统计编修《四库全书》共保存3457部书,79070卷,烧毁6766部书,93556卷,你说他们是保存中华文化呢,还是毁灭中华文化呢?

从政策上,康熙下令“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导致人口暴涨,康熙五十年,中国人口2462万,到乾隆四十八年,激增至两亿八千万人。

本来清朝生产力就不如明朝,再加之人多地少,中国的衰落只是时间问题了。

经过150年的残暴统治,到了乾隆末年,清国这座承重已达极限的大车,已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没有人知道,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因素几乎完全耗竭,国家发展潜力即将陷入油尽灯枯之时。

社会动荡不断加剧、行政体制日趋僵化、内部调控完全失衡、小农经济萎缩破败,手工生产趋于停滞,传统政治捉襟见肘,社会矛盾层出不穷,面对如此困局,统治者一筹莫展,无力应变,只能坐视大厦将倾。

若没有席卷全球的近代化风暴,若没有西方列强强势文化的渗透,若没有坚船利炮的入侵和恫吓,清朝统治者还能继续自我陶醉,然而时代不允许这个王朝长期自我陶醉,置身于列强争霸之外。

此时的中国,政治的腐败制约着社会的进步,思想的禁锢束缚着观念的更新,科学的落伍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封建文化的没落扼杀着民族崛起的希望,于是在寥寥几个清国帝王交替驱使和儒家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历史航船早已驶过了壮丽的英雄时代,终于在浊流激湍的河道中撞上了一块名叫“鸦片”的礁石,搁浅了,而后这艘航船已是舰体倾斜,桅杆破烂,以人工摇桨的方式已经不可能使它摆脱困境了。

这时以英国人特温迪克发明的高压引擎为动力的西方军舰凭借着工业技术的进步,以坚船为马,以利炮为枪,视浩瀚大洋为坦道通衢,以机器舰船载殖民野心滚滚东来,贪得无厌的列强用毁人于瞬间的新式枪炮轰开了中国尘封已久的大门,这头沉睡的雄狮终于被历史发展的警钟震醒了!

一个古老而封闭的民族在没有任何预兆和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迫打开大门,这时人们才知道所谓天朝只是世界一部分,所谓君临天下不过是局限在一隅的自我陶醉,原先的优势一瞬间就荡然无存,长达两千年固若金汤的中华文明在西方列强的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开始崩塌,于是混乱与争斗,痛苦与磨难,迷惘与惶惑,紧紧纠缠这块土地上的人们。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称颂的田园诗式文明一去不返。

许多人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中难以承受,既然难以承受,干脆就逃避,于是依旧沉浸在对旧有文明的陶醉中,拒绝接受西方先进文化。

由是,昔日自豪的文明成了不堪承受的沉重负担,昔日完备的文化成了阻挠前进的绊脚巨石,那迈向未来的步履是那样蹒跚而彷徨,踟蹰而颠踬,使后人不忍回首这段岁月。

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一切都曾经非常美好。

法国大思想家伏尔泰在《风俗论》中说:

“中国是世界最公正、最仁爱的民族,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世界,中国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中国人是在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

奥地利女王玛利亚说:

“与来自中国的财宝相比,世界上所有钻石都一文不值。

13世纪意大利的马可波罗说:

“中国地大物博,国泰民安,臣民身居大厦,衣着锦绣,地面生长着奇花异草和丁香、八角、肉桂、豆蔻等西方上流社会必不可少的高级调味品,地下则遍布黄金白银等西方人梦寐以求的物品。

”可当鸦片战争英军与清军一交战,很快戳破了西方人对中国的梦想与中国人自己的梦幻。

在鸦片战争以前,由于一些商人的介绍,西方人感觉这个大国已经不像原来那么高大,但他们的认识仍充满了主观色彩:

金碧辉煌的宫殿、高大坚固的城墙,美轮美奂的珍宝,昏昏欲睡的抽鸦片者、蹒跚而行的小脚女人、响着铃铛的马帮队伍、古色斑驳的佛龛莲台,这些主观色彩随着战争的进行而变得客观起来。

历史是很奇妙的,它可以几千年都漫不经心地以同一种方式推进,也可以在转瞬间变脸,以一副让人没见过的陌生姿态出现。

处在千年大变局中的近代中国历史的走向就让中国人感觉陌生。

《剑桥中国晚清史》说:

“中国在19世纪经历了一出完全的悲剧,成了一次巨大的、史无前例的崩溃和衰落过程,这场悲剧是如此缓慢、无情而又彻底,因而它更加痛苦。

旧秩序为自卫而战,它缓慢的退却,但始终处于劣势,灾难接踵而至,一次比一次厉害,直到中国对外国人的妄自尊大,北京皇帝的中央集权,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正统观及由士大夫组成的统治上层一个接一个被破坏、摧毁为止。

”鲁迅说:

“因为遭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敌意和这洋气反着来,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讲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这才是中国固有的文化,这才是爱国,这才不是奴隶性。

”而这样作恰恰更酿成中国近代失败的悲剧。

他还说:

“中国是世界上国耻最多的国家。

”正如这些人所说,历史进入19世纪,中国经历了悲剧,或许谁也没想到,这个悲剧是一个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化合物引发的,这个化合物就是鸦片。

它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必然,它的作用,使我不禁想到伊甸园里的禁果。

亚当夏娃因为一条蛇的偶然诱惑,偷吃禁果后被赶出伊甸园,从此有了人类。

而大量中国人因为英国人的偶然诱惑而吸食鸦片后,中国被赶出世界强国之林,从此有了近代悲歌。

然而,无论有没有那条蛇,人类终究会出现;无论英国人是否贩卖鸦片给中国,我们近代也终究会挨打。

只是或早或晚,这是逃避不了的宿命。

明朝中后期,中国一切都在进步,前途一片大好。

人民生活方面,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中国札记》这样记载中国:

“这里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无所不有,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精美……人们衣饰华美,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

”工业生产方面,明朝无论是铁、造船、建筑等重工业,还是丝绸、棉布、瓷器等轻工业,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工业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比农业产量在全世界的比例还要高得多。

政治思想方面,王夫之提出了虚君立宪思想,他说:

“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处”,“以法相裁,以义相制,……有王者起,莫能易此”。

宪法高于一切,即使天下再易手,新的“王者”也不能轻易改变宪法。

即使今天,这样的话依然振聋发聩。

科学技术方面,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100年间,是我国科学技术史上一个群星灿烂的高峰时期,各种科学成果异彩纷呈,同时出现方以智、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宋应星五位科学巨人。

明朝灭亡倒数第十年,在徐光启的主持下《崇祯历书》修编完成。

而一年前的1633年在西方,被誉为近代科学奠基人之一的伽利略被罗马教廷判处终身监禁。

这是西方和中国明朝在天文学上的对比,可以说,中国明朝崇祯皇帝对科学的支持远超过欧洲。

假如一直这样发展下去的话,现在的世界第一强国就一定是中国,而不是美国。

然而,明末千年不遇的天灾和种种主客观因素使得这一切化为泡影,中原大地,水灾、旱灾、蝗灾、贪官四害同时全国性爆发,搞的民变四起,最终李自成、张献忠掀翻了大明朝。

1644年清军趁着农民起义掀翻明朝的时候乘虚而入,从此,中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一方面,满族统治者惊讶于汉文明的灿烂辉煌,也越来越为自己文化的鄙陋而感到自卑。

汉民族的语言文化、典章制度在他们看来显得尽善尽美,他们看到了故宫太和殿的巍峨雄壮,看到了北京汉族人的文质彬彬,看到了天坛祈年殿的恢弘阔远,回想起自己在大兴安岭逮大马哈鱼、猎杀东北虎的生活,他们会感到一种文化上的差距。

于是,满族统治者汉为满用,照搬了明朝的许多制度,学习了汉族的许多文化。

然而,身为统治民族的满族毕竟是少数民族,一贯是少数服从多数,满族凭借武力暂时实现多数服从少数,那么如何长期多数服从少数,如何让自己的统治长治久安呢?

清朝统治者开始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对中国人进行有利于统治者自己的改变。

从形象上,清政府发布剃发令,强迫汉人把脑袋剃光,只头顶留一小撮铜钱大的头发结成一条辫子。

其形象极为丑恶,欧洲人讥之为猪尾巴。

这是对汉族人格和民族感情的极大亵渎和损害。

从文化上,虽然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但实行学术自由,因此有了明朝中后期学术界的繁荣,而清朝继承了明朝的八股取士,却取消了学术自由,一个“清风不识字,何得乱翻书”都能导致灭族。

不只是残杀知识分子,清朝对中华文化也进行毁灭性打击,据统计编修《四库全书》共保存3457部书,79070卷,烧毁6766部书,93556卷,你说他们是保存中华文化呢,还是毁灭中华文化呢?

从政策上,康熙下令“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导致人口暴涨,康熙五十年,中国人口2462万,到乾隆四十八年,激增至两亿八千万人。

本来清朝生产力就不如明朝,再加之人多地少,中国的衰落只是时间问题了。

经过150年的残暴统治,到了乾隆末年,清国这座承重已达极限的大车,已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没有人知道,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因素几乎完全耗竭,国家发展潜力即将陷入油尽灯枯之时。

社会动荡不断加剧、行政体制日趋僵化、内部调控完全失衡、小农经济萎缩破败,手工生产趋于停滞,传统政治捉襟见肘,社会矛盾层出不穷,面对如此困局,统治者一筹莫展,无力应变,只能坐视大厦将倾。

若没有席卷全球的近代化风暴,若没有西方列强强势文化的渗透,若没有坚船利炮的入侵和恫吓,清朝统治者还能继续自我陶醉,然而时代不允许这个王朝长期自我陶醉,置身于列强争霸之外。

此时的中国,政治的腐败制约着社会的进步,思想的禁锢束缚着观念的更新,科学的落伍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封建文化的没落扼杀着民族崛起的希望,于是在寥寥几个清国帝王交替驱使和儒家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历史航船早已驶过了壮丽的英雄时代,终于在浊流激湍的河道中撞上了一块名叫“鸦片”的礁石,搁浅了,而后这艘航船已是舰体倾斜,桅杆破烂,以人工摇桨的方式已经不可能使它摆脱困境了。

这时以英国人特温迪克发明的高压引擎为动力的西方军舰凭借着工业技术的进步,以坚船为马,以利炮为枪,视浩瀚大洋为坦道通衢,以机器舰船载殖民野心滚滚东来,贪得无厌的列强用毁人于瞬间的新式枪炮轰开了中国尘封已久的大门,这头沉睡的雄狮终于被历史发展的警钟震醒了!

一个古老而封闭的民族在没有任何预兆和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迫打开大门,这时人们才知道所谓天朝只是世界一部分,所谓君临天下不过是局限在一隅的自我陶醉,原先的优势一瞬间就荡然无存,长达两千年固若金汤的中华文明在西方列强的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开始崩塌,于是混乱与争斗,痛苦与磨难,迷惘与惶惑,紧紧纠缠这块土地上的人们。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称颂的田园诗式文明一去不返。

许多人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中难以承受,既然难以承受,干脆就逃避,于是依旧沉浸在对旧有文明的陶醉中,拒绝接受西方先进文化。

由是,昔日自豪的文明成了不堪承受的沉重负担,昔日完备的文化成了阻挠前进的绊脚巨石,那迈向未来的步履是那样蹒跚而彷徨,踟蹰而颠踬,使后人不忍回首这段岁月。

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一切都曾经非常美好。

法国大思想家伏尔泰在《风俗论》中说:

“中国是世界最公正、最仁爱的民族,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世界,中国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中国人是在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

奥地利女王玛利亚说:

“与来自中国的财宝相比,世界上所有钻石都一文不值。

13世纪意大利的马可波罗说:

“中国地大物博,国泰民安,臣民身居大厦,衣着锦绣,地面生长着奇花异草和丁香、八角、肉桂、豆蔻等西方上流社会必不可少的高级调味品,地下则遍布黄金白银等西方人梦寐以求的物品。

”可当鸦片战争英军与清军一交战,很快戳破了西方人对中国的梦想与中国人自己的梦幻。

在鸦片战争以前,由于一些商人的介绍,西方人感觉这个大国已经不像原来那么高大,但他们的认识仍充满了主观色彩:

金碧辉煌的宫殿、高大坚固的城墙,美轮美奂的珍宝,昏昏欲睡的抽鸦片者、蹒跚而行的小脚女人、响着铃铛的马帮队伍、古色斑驳的佛龛莲台,这些主观色彩随着战争的进行而变得客观起来。

历史是很奇妙的,它可以几千年都漫不经心地以同一种方式推进,也可以在转瞬间变脸,以一副让人没见过的陌生姿态出现。

处在千年大变局中的近代中国历史的走向就让中国人感觉陌生。

《剑桥中国晚清史》说:

“中国在19世纪经历了一出完全的悲剧,成了一次巨大的、史无前例的崩溃和衰落过程,这场悲剧是如此缓慢、无情而又彻底,因而它更加痛苦。

旧秩序为自卫而战,它缓慢的退却,但始终处于劣势,灾难接踵而至,一次比一次厉害,直到中国对外国人的妄自尊大,北京皇帝的中央集权,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正统观及由士大夫组成的统治上层一个接一个被破坏、摧毁为止。

”鲁迅说:

“因为遭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敌意和这洋气反着来,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讲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这才是中国固有的文化,这才是爱国,这才不是奴隶性。

”而这样作恰恰更酿成中国近代失败的悲剧。

他还说:

“中国是世界上国耻最多的国家。

”正如这些人所说,历史进入19世纪,中国经历了悲剧,或许谁也没想到,这个悲剧是一个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化合物引发的,这个化合物就是鸦片。

它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必然,它的作用,使我不禁想到伊甸园里的禁果。

亚当夏娃因为一条蛇的偶然诱惑,偷吃禁果后被赶出伊甸园,从此有了人类。

而大量中国人因为英国人的偶然诱惑而吸食鸦片后,中国被赶出世界强国之林,从此有了近代悲歌。

然而,无论有没有那条蛇,人类终究会出现;无论英国人是否贩卖鸦片给中国,我们近代也终究会挨打。

只是或早或晚,这是逃避不了的宿命。

人类有史以来历史最牛的理科生讲麻辣近代史2.和珅是如何搞外交的,英国人要亲乾隆爷███

1792年,英国派马格尔尼率船队以为乾隆补祝八十大寿为名来到了中国。

他们来中国并非官方史学界说的为今后灭亡中国来刺探情报,他们以赚钱为主要目的,因为当时中国的GDP是英国的8倍,俄国的6倍,日本的9倍。

船队随行的有医生、天文学家、化学家、翻译等,共800人,马格尔尼还带来了英国乔治三世写给乾隆的信,信中说“我大英帝国军威远达世界各地,即便对于战败的敌人也在最公平的条件下给予同享和平的幸福。

”在他们登陆后清廷官员认为英国人是来进贡的,便在英国船上插上“英国特使进贡”的旗子。

在与清廷官员谈到寿礼时马格尔尼说:

“我们的礼物很高大,怕你们放不下。

”乾隆批复:

“避暑山庄很宽敞,即便是一丈多的东西也能放得下。

”马格尔尼还送给中国天体运行仪、地球仪、镀铜榴弹炮、自鸣钟、热气球和装备110门大炮的英国战舰模型,其礼单的说明书说“英国在欧洲是第一海军强国,素被称为海上之王。

”农历7月马格尔尼到北京,18日参观圆明园,据斯当东记载是福康安带他们去参观圆明园,当看到自动弹簧机时,福康安问:

“英国有这种机器吗?

”“这些机器就是从英国运来的。

”福康安很扫兴。

这次参观中马格尔尼请福康安看英国的先进武器,说:

“大人是中国兵家,功业彪炳史册,敝人很仰慕,此次敝人东来,带有一个卫队,颇擅长欧洲新式武器操练,倘大人有空,敝人请大人看一下,不知大人肯赏光吗?

”福康安竟说:

“看也可,不看也可,看不看两可,火器操练没什么稀罕。

”马格尔尼想表演实弹射击,但他们的炮兵很快就被打发回来了,中国人告诉英国人,他们懂得发射技术。

马格尔尼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福康安真蠢,他一生中从未见过连发枪,中国军队还在用火绳引燃的枪。

”参观结束后,和珅接见了马格尔尼,和珅:

“俄罗斯与贵国相距多远?

现在两国交好吗?

意大利与葡萄牙距贵国近吗?

是臣服于贵国吗?

”马格尔尼:

“俄国与我国很远,目前英国与世界各国都很要好,与俄国女皇也很和睦。

但我英国皇帝陛下居心仁正,以保障和平、扶助弱国为己任。

有一次俄国要侵略土耳其,我英国皇帝出面干涉,使俄国不能在东方逞强,以致我国与俄国不免稍有芥蒂,然而现在仍很和睦,并无战事。

至于意大利、葡萄牙与我国相距甚远,且非我国属国。

英国皇帝是西方盟主,对于各国均用友谊联络,用正义保护,对于意大利、葡萄牙也一样。

”和珅听后,感觉很新鲜,起身与马格尔尼握手,告别。

下一个日程就该是见乾隆了,但怎么见乾隆呢?

按照中国的规定,藩属国见皇帝都要下跪的,马格尔尼说按照我们英国是不能向外国皇帝下跪的。

就为了这个礼仪争了很久,马格尔尼坚持不能下跪,最多像见英国国王那样行单膝礼,但是可以拉着乾隆的手亲嘴。

中国负责礼仪的大臣吓了一跳,说怎么能拉着皇帝的手亲嘴呢,这绝对不行。

马格尔尼说:

“那么可以这样,我给乾隆下跪,那边要放一个椅子,放英国国王的像,也就是对英国国王的像也下跪,这表示双方平等。

这样既可以向贵国皇帝致敬,又不损害我代表的国家在世界列强中的崇高地位。

”但清朝的官员无法接受这个观念,说你是我的藩属国,我们天朝的官员怎么能给你这个藩属国国王下跪呢!

所以就没有跪。

此时清朝官员想出一个绝招,断粮,他们饿英国人,不给马格尔尼等人吃的,企图以此让人家屈服,但马格尔尼对清国提出强烈抗议,清国有识之士也觉得这不是个事,最终双方都做出让步,清廷恢复了对英国人的粮食供给,同意马格尔尼提出的以见英王时单腿跪的礼节见乾隆。

8月10日凌晨四点马格尔尼终于来到了金碧辉煌的宫殿,但他们却乱成一团,上千名天朝官员,各国使节在等待皇帝到来,英国人第一次见到中国的等级制度,幸好因光线暗看不清,到没太多人注意英国人的狼狈。

在微弱的灯光下英国人赶忙整理自己的衣服,免得自己过于失态,在微弱的灯光中天色渐亮,曙光初现,皇帝来了!

全体人呼啦啦跪下,英国人则单腿下跪,大伙叩头时英国人低头,大伙抬起身子,英国人也抬头。

随后马格尔尼将英王的信交给乾隆,并把西洋表作为礼物奉送。

乾隆赐给他一件十分精致的蛇纹石,此时英国副使斯当东和他的10岁的儿子小斯当东上前致敬,乾隆听了小斯当东讲几句汉语,很高兴,于是从身上解下一个荷包送给这个小朋友。

这次会见中乾隆问:

“英王年龄多大?

婚否?

有几个嫔妃”马格尔尼一一作答,乾隆对英王没有嫔妃感到惊讶。

乾隆得知英王年龄后说:

“朕今年83岁,望你们国王与我一样长寿。

”这次会见就此结束。

8月11日和珅、福康安陪同马格尔尼游览避暑山庄。

马格尔尼说:

“热河本是穷乡僻壤,现在美如锦绣,烂若春花,令我辈能徜徉其间,饱享清福,实在是康熙帝的功劳,而康熙开创热河的功劳也足以让后人敬仰。

”和珅很惊讶,“你怎么知道康熙帝?

谁告诉你的?

”马格尔尼:

“敝国系文明进化之国,学童、学子都学历史,岂有像贵国这样强大,且声名威德震慑全球的而敝国人反而不知的?

”和珅不太高兴,认为英国人没必要有文化。

8月12日和珅身体不适,马格尔尼随行医生诊治了和珅的病情,并拿西医药方给和珅看,和珅看后说:

“虽然你这方案与中医医理不同,很新鲜,好像从别个世界来的,然而却颇有意思,颇有道理。

”8月13日是乾隆生日,这天乾隆看了英国人给自己的礼物,他看见一块巧克力放在派克式透光镜的焦点很快被熔化时,他说:

“无论透光镜,还是望远镜,原料都是玻璃,同一种东西经西洋人制造,而做成功能不同的仪器,西洋有能人呀!

”8月15日乾隆得知了马格尔尼提出的条件,马格尔尼提的条件是:

1.允许英国派人常驻北京,并在北京开设商馆进行贸易。

2.开辟宁波、天津等地为通商口岸。

3.占用舟山群岛的一个岛作为英国商人居住和存货之地。

4.将广州附近的一地给英国商人使用。

5.减免英国货物税收。

8月17日马格尔尼使团有一人吃水果吃死了。

8月18日乾隆给英王写了封信,信中将马格尔尼的所有条件一一批驳,说“我是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需要跟你们互通有无。

我们的方式毫无共同之处,你们的公使也无能力掌握礼节,并将此带到你们蛮夷之地。

那些奇异而昂贵的礼物并不能打动我,你们的大炮朕也看了,我们应有尽有,我认为这些怪诞和精巧的物品毫无价值,你们国家的产品对我国来说毫无用处。

此时乾隆得知马格尔尼还没有离开中国的打算,便问左右:

“他们英国人事情办完了怎么还不想回国去?

难道他们忘记了家乡不成?

奇怪奇怪!

”左右说:

“英国人来中国这段时间已经病死好几个了。

”乾隆:

“他们英国人究竟不配到中国来,来了便要死的。

”由此,马格尔尼被迫离开了北京,他们从北京走陆路到宁波,沿途搜集了大量中国军事情报,马格尔尼总结说:

“清国不堪一击,中英一旦爆发战争,中国或者土崩瓦解,或者俄国乘虚而入。

”“清帝国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150年中没有沉没,仅仅由于一班幸运的、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

而它胜过相邻船只的地方只在它的体积和外表。

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有纪律和安全了。

希望中国由一个没有才干的人指挥,这样英国将得到比任何国家更多的好处。

”“中国人根本没有准备与欧洲列强打仗,因为它到处充斥着贫穷,文人对于物质进步兴趣索然,士兵还在使用弓箭。

”“中国国民的科学知识比他国差得很远。

”英国人对中国人的麻木不仁有深刻的印象。

随行人员巴罗写道“北京一地每年有近9000弃婴,我曾见过一个死婴的尸体漂浮在珠江,中国人对此熟视无睹,仿佛那只是一条狗的尸体。

但如果真是一条狗,也许还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英国人也对中国人的品行有深刻的印象。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中写道“中国人狡猾奸诈,偷得快反悔的也快,而且毫不脸红,他们一有机会就会偷,而且一旦被人抓住就会说出窝赃的地方。

一次吃饭时,中国厨师曾厚颜无耻的欺骗我们,他给我们上两只鸡,每只鸡都少了一条鸡腿,当我们向他指出一只鸡有两条腿时,他笑着把那两条腿送来了。

”从宁波上船,马格尔尼的中国之行结束了,他的随从安德逊总结道“我们进入北京时像乞丐,在那里居留时像囚犯,离开时像小偷。

马格尔尼离开中国是在农历十一月,乾隆认为英国人也过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