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41056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docx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docx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

五年级第九册数学教学反思

 

1、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小数乗整数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小数乗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乗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

为了能让学生轻松的掌握新知,我努力的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复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及整数乘法中由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学习“小数乘整数”做好了铺垫,尤其是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为学习小数乗整数的算理有很大的帮助。

二、创设了一个“购买风筝”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自然的引出了小数乗整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索新知。

三、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如解决实际问题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思考交流解决的方法,在师生的交流学习中,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计算方法,从而得到许多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然后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

总之,这节课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思考交流的学习中,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2、“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课前,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担心几点:

1、学生能不能理解例题中1008除以100的原因?

2、学生能不能发现积的小数位数就是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3、下午上新课,效果会不会不如早晨?

学生会不会有意见?

例题出示,提出问题,列式、估算,都没问题。

提出用竖式计算后,学生埋头计算,自己巡视了一圈,个别学生不知道如何计算,便轻声提醒把算式看作整数进行计算;个别学生面对1008,虽然把小数点点在了两个0之间,却不知道为什么点在这。

告诉我看估算结果的;多数学生知道,因为两个因数都乘10,积就乘100,要使原来的积不变,需要将现在的积除以100。

几个学生一说整个计算过程,其他学生恍然“哦!

原来使这样啊!

”于是一通都通。

“试一试”自然没问题。

计算法则耶使学生自己总结的。

因为在小数乘整数的教学中很注意让学生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所以在这里只要在“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中添上“一共”就行了。

最后黑板上只有五个字“算、看、数、点、化”。

提醒学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检查验算。

从两天的作业看,学生出错不是方法上,都是算错,不进位、看错数,7×7=46等。

所以对这部分自己的评判是“过!

”下周一上例3。

我感受是: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移动小数点位数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基础上教学的。

虽然最初担心学生不理解积的小数位数就是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

但是,由于自己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非常注意让学生通过计算整理计算法则,发现注意点(能化简的要化简,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用估算的方法检查验算。

所以在本部分的教学中自己才轻轻松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3、求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注重“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亮点。

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

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然而,“创设情境”是教师个人的任务还是由师生共同完成,是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做法。

下面就“积的近似值”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首先,要避免情境由教师备课时一个人精心设计好,避免问题由教师提出来,避免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自主性便大打折扣。

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

本课教学从讨论“买菜时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呢”入手,了解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真实想法。

在充分尊重了学生看法的基础上提供相关信息,使每位学生都成为情境的创设者。

本课还创设了“填写发票”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刚才大家解决的问题,提出“你能帮卖方填写一张发票吗?

”,使学生产生“填写发票”的需要。

然后指导学生亲自尝试填写发票的过程,在填写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填写发票的方法,从而获得了“必要的数学”。

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思考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

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

创设情境并非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应该积极引导每位学生参与到情境设计的过程中,使情境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其次,要避免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造成的信息量比较少,讨论的焦点要避免停留在“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上,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

本课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计算结果帮卖方开发票写金额)产生疑惑,并尝试自己解决,进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钱应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而能正确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4、“连乘、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连乘、乘加、乘减”是“小数乘法”这个单元的内容。

生活中需要用连乘获乘加、乘减解决的实际问题很多,教材选择了“学校图书室用正方形瓷砖铺地”这一学生较为熟悉的素材,设计了“用100块瓷砖来铺,够吗?

110块呢?

”的问题情境。

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呈现了小数连乘、乘加两种算式,通过这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小数连乘、乘加运算,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的一样,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有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经验,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并不困难。

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学时应当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道理一样,避免盲目地进行知识的迁移。

因此本节课,我努力做好以下两点:

(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现代教育中,知识不再是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

因此,要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并不难,完全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

但这样一来,学生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就相当于死记硬背。

所以,本课我采用教材给我们提供的情境,启发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同时体会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相同。

(2)把数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把数学活动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如:

从学生们较为熟悉的铺地砖的活动引入,使学生易于从生活经验出发,便于学生的理解,也便于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认同本节课所要领悟的规律。

巩固练习时,我特别注意应用本课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良好情感。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首先出示两组算式: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先分组计算再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实际上这三组算式分别运用的是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但是这三组算式都是小数乘法,也符合吗?

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自己找出每组中两个算式的关系,自己探究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培养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点拨,决不把规律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计算、观察、发现。

学到了知识,然后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才是数学学习的真谛。

既然发现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再运用这些定律使小数计算变得简便,这一步教学能激起学生运用新知识的欲望。

接着出示:

0.25×4.78×44.8×0.25

0.65×2011.2×2.5+0.8×2.5

在简算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不足之处:

只重视了运算定律,而忽视了口算能力,在练习时,乘法分配律的逆向应用不够灵活.。

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在练习课时要加以改进。

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

6、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开学已经将近一个月,在这段时间内我按照教学进度已经完成了本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的教学。

这个单元的知识是在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

本以为学生会轻而易举的掌握知识,可是教学下来学生做题的情况却令我出乎意料。

经过单元测试,情况都不容乐观,合格率和优秀率都较低。

根据平时作业和此次考试,总结起来学生出错的情况有两种:

1、方法上的错误:

不会对位;计算过程出错。

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淆;而不是末位对齐。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花样百出的现象较多,如在竖式计算过程中小数部分的零也去乘一遍;每次乘得的积还得去点上小数点,两次积相加又要去对齐小数点等。

2、计算上的失误:

做题马虎、不仔细。

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打错位置;或直接写出得数(如2.15×2.1的竖式下直接写出4.515,无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

面对这种严峻的情况,使我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对此深刻的进行了反思:

一、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强

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依据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而我在复习这部分知识时,只停留在填表格、分析变化的原因上,仍按照地地道道的传统模式,出示问题——找答案——分析原因,以达到掌握某知识点的目的,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举例子说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获得的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的关系才是主动的。

二、教师主导性太强

在学生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同学分析做错的情况,而没有让同学自己找找原因,如果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再跟错题比较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或者还可以把学生所有的错题的形式集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会诊”,找出错因。

三、新授前相关复习不够到位

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生的基础掌握不好的情况下,就应该先为学生作好铺垫,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复习,而不应该急于按教学计划开课。

如果在开始教学新知识时就把好计算关,给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的话,就不致于出现正确率较低的现象。

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多加强口算题的训练,以提高计算正确率。

五、没有抓住小数乘法和小数加法计算的根本

小数加法和小数的乘法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在开课之前我没能作出预料,可是在学生的做题中,我却发现了好多同学在学完小数乘法的末位对齐后,加减法就忘记了小数点对齐。

我想如果我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预设,在课上作好强调,学生的出错率也会降低。

经过此单元的教学,我找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为我在下一部分的教学提了一个醒,使我越来越认识到:

没有精心的备课,就没有高效的课堂。

没有了反思,就没有自己的教育信念,永远成不了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教师。

7、小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不同就主要在小数点上了。

同一个题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22.4÷7,22.4千米,是一周跑的总路程,问平均每天跑多少千米。

孩子们想到了三个方法,第一个就让我惊讶,他把22.4先乘10,除以7之后,得数再除以10,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他很好的应用了除法的计算规律,这是在四年级时学过的。

第二个学生把22.4千米转化为22400米,除以7之后得3200米,再转化为3.2千米。

这个学生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转化是数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思考方法,也常常被使用。

第三个学生很干脆:

“用竖式计算就可以。

”呵呵,这可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于是,她一边说,我一边在黑板上写,当商了3之后,她说要先点上小数点,我问为什么。

其他学生也看着她,是一样的问题。

她说: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显然,这名学生是预习过的,对教材中的这句话非常熟悉。

我怕有学生对“商”和“被除数”不明白,特意在这儿多问了几句,说明哪一个是“被除数”,哪一个是“商”。

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做了几个练习,有六名学生板演,都做得不错。

例2是一种新的情况,列出算式为5.6÷7,有好几个学生张口就说出了答案。

但列竖式的时候,遇到了问题:

根据上面的例题知道,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可是商的小数点前面没有数啊?

这也难不倒孩子们,立刻就说出:

“添0”。

我纠正:

“是商0,当整数部分不够除的时候,商0,点小数点。

”在整数除法中,当有余数的时候,就不再计算了;现在学了小数,就可以添0继续算下去。

例3就是这样一种情况,算式为1.8÷12,竖式中商了0.1之后,余数是6,教材中问:

“接下来怎么除?

自己试试。

”有学生是预习过的,知道可以添0后继续计算。

可也有学生有疑问:

“为什么要添0呢?

”我让孩子们讨论这个问题,是啊,为什么可以添0继续算?

也许是熟视无睹了吧,我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讨论一段时间后,几个学生发言,但都不合适。

于是,我引导他们往数的意义上去考虑,商1的时候,是把1.8看作18个十分之一;余数为6,添0(0也可以看作是落下来的)后,即为60个百分之一,这样就可以继续计算了。

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即一个数除以小数”,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的重点知识之一。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

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教学中我认为成功的关健在于:

教师的“教”应立足于学生的“学”。

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下情况:

被除数仍是小数。

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

在教学时针对这些情况我作了以下专项训练:

①.竖式移位练习。

练习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

这种练习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②.横式移位练习。

练习在横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由于“划、移、点”只反映在头脑里,这就需要学生把转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

9、《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是“空间与图形”中新增加的一个内容。

以前的几何教学,教材上主要是对形体的具体认识的设计,对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没有一定的落实措施,教师在教学中的随意性较大,而现在根据“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标准编排的“观察物体”,就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在我们的环境中,除了看不见的空气,不定型的水之外,绝大部分东西都有形状,只是有的形状简单,有的形状复杂,因此,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置身于三维世界之中。

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早期经验,上小学后,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渐渐将这种感性经验发展为抽象的概念,渐渐获得了简单的几何形体的概念,这是一个体验、积累和升华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基础上,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也是一个包括观察、想像、比较、综合、分析,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本节观察物体的课,内容接近于实际生活,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交流观察物体的感受,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丰富的图形构造生活实景。

这样避免了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记忆的教学方法。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1、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

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几何知识的教学重要的是建立空间观念。

由实物抽象出实物图形,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一种有效途径。

教学时先出示实物,让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看一看它的形状,感知到站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从面认识物体的上面、正面和侧面。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并能从这三个面观察到物体的不同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让学生观察、想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说出从某个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是观察物体的前提。

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我以“简单的活动,真实的感受,有效的学习”这一想法为指导,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由于学生坐在教室里的不同位置,不能同时看到正方体的左面和右面,因此利用这一资源,巧妙设问,让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疑惑,在疑惑中形成感受。

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不仅认识了抽奖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更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观察的位置决定着观察的结果,为后面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

但是因为教具不足,不由得就浪费了时间。

10、简易方程的教学反思

现行第九册数学是新课程标准教材实施改革新内容,其中的利弊在于:

1、教改方向有点聚向七年级的教学方法,意图是与七年级的教学接轨,这种设计本来是一件好事,让小学生尽快接受初中一年级(七年级)教学方法,并为七年级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2、课程改革改在五年级第一学期就有点不够恰当了,因为五年级第一学期既没有学约分,更没有学六年级的倒数,这样使教师教起来非常困难,学生对这个知识的掌握也十分艰难。

如:

解方程:

20÷2X=10如果用旧知识来解答是非常容易的,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商”,就可以求出2X。

再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就可以求出X了。

而新教材的教法是方程两边同时×2X,先把方程左边的2X消去,而20÷2X×2X从小学的算理上讲,应该是从左往右算,(在三至五年级学混合运算都是这样要求学生计算的)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心理上出现矛盾,很难接受这种算法;即使学生接受了这种算法,方程的右边出现了10×2X,这时又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10,便得到2=2X,再把2X和2调换位置,成为2X=2,然后再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才求出X=1,这种算法既费时,对成绩中等以下的学生又难理解,就会导致相当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落下,并对今后的学习会都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在稍复杂的方程的内容安排上也欠妥。

在这一内容上,学习解稍复杂的方程的方法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同时进行,在同一节课要解决两个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难点的学习内容,至于教师是没问题的,但对学生来说难度就大了,首先,前面所说的解方程是比较简单的方程,相当部分学生学得一塌糊涂,再进行学习稍复杂的方程更难掌握。

其次,正是有稍复杂的方程解答方法不能完全掌握,在学生的心理上就有解不开的结,所以对怎样运用好的方法去进行列出解应用题的方程,那就更难掌握,因此,有部分学生把这一知识采用的学习方法的放弃,这就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更不能达到为七年级打好基础的目的。

11、找规律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关注新旧知识联系,促进新旧知识合理沟通。

精心预设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所隐藏的数学因素,感知“规律”,就本教学内容而言是让学生感知事物排列的“序”。

2、给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充分的时间和充裕的空间,让小组活动效果落到实处。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没有思考的合作与交流是低效与流于形式的,学生将会出现无话可说。

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我做了如下的安排:

在解决盆花问题时,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在练习本上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使学生在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的同时拓宽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而在解决彩灯问题时,我则让学生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再用自己认为比较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

经历了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了比较清晰地认识。

这时,我将彩旗问题交给学生处理,由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我则用“余数是几时,是红旗?

余数是几时,是黄旗?

”这一问题将这堂课的关键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提高认识。

3、合理组合、挖掘教材。

如规律练习的拓展,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情景,引导学生根据所掌握的找规律的知识,自己设计出一个规律,让学生深刻理解排序中的“组”和“组内事物的个数”及“组内事物的序”,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体验成功和喜悦。

4、自然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人文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从主题图――盆花、彩灯、彩旗的出示,到结束时自然界中的规律现象和生活中的规律现象的展示,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知识去改造生活的欲望。

12、“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三角形面积计算》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形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根据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教学应该由原来教师单纯的教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操作中掌握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动手操作,拼一拼摆一摆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将三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比较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时在操作中向学生渗透旋转、平移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个个都很积极、很投入地动手操作,极大调动了学生思维活动。

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这是本节课上的一个较为成功的地方。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在这节课中,探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何不同,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除以2”是怎么来的?

在探讨这个问题时,今后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不越俎代庖。

小组讨论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活跃课堂气氛。

三、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强调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

让学生运用所学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这点在本节课中做得还不够。

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多补充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尝到应用知识的快乐,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此外,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平时教学方式上的不足。

例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采用齐答的办法,容易给成绩中下的学生以混水摸鱼的机会,不利于展现学生的个性特点,今后要注意在教学中避免运用这种方法

13、多边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通过学生的表现体现出来的,所以只有经常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分析其成因,才能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以增强教学效果。

现在结合学生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单元中的学习情况,谈一点自己的思考。

(一)多机械记忆,缺灵动思考

应该说,课堂上每一个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是比较清晰的。

在推导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的参与度是很高的。

在课堂上也能从操作、比较到发现前后图形之间的联系,最后得出计算公式。

但是,课后发现,有的学生对计算公式记得很牢,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却表达不清。

不能很清楚的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对应相等的。

更有甚者,当老师提问:

“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

”他回答道: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问不对题!

当一个图形里面出现几条高和底时,有较多的学生不能正确的选择数据进行计算。

有些学生甚至把题目中所有的数据都用上了。

学生的反应,促使我对课堂教学进行思考:

排除一些学生的领悟能力不强这一客观因素,作为老师,我有没有引导学生把探索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有没有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是否有深刻的体会?

而学生,对学习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意识如何?

是积极地自主探索和思考,还是墨守成规地接受书本知识呢?

反思课堂教学,我觉得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要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对于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能让学生探索的,教师尽量少干预,使学生通过动手剪拼、猜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