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义论语解读汇报子路篇第十三孔子论政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40056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德义论语解读汇报子路篇第十三孔子论政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安德义论语解读汇报子路篇第十三孔子论政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安德义论语解读汇报子路篇第十三孔子论政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安德义论语解读汇报子路篇第十三孔子论政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安德义论语解读汇报子路篇第十三孔子论政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德义论语解读汇报子路篇第十三孔子论政篇.docx

《安德义论语解读汇报子路篇第十三孔子论政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德义论语解读汇报子路篇第十三孔子论政篇.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德义论语解读汇报子路篇第十三孔子论政篇.docx

安德义论语解读汇报子路篇第十三孔子论政篇

安德义论语解读——子路篇第十三

  【题解】

  本篇取“子路问政”句“子路”两字为篇名。

  上篇是孔子教学篇,本篇是孔子论政篇。

问政四章,孔子论政十三章,问士二章,问仁,问才各一章。

  一、问政四章。

子路问政,孔子答以“先之劳之。

”仲弓问政,孔子答以“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叶公问政,孔子答以“近者悦,远者来。

”子夏问政,孔子答以“无欲速,无见小利。

”各以其人其政不同,而答之各异。

  二、孔子论政共十三章,涉及政务管理方方面面。

如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

好礼,好信,好义。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外交,学以至用,善于外交。

教民,富而教民,教而后战,“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仁政,实施之难,“善人为邦百年。

”参政,辨政,言论与政务的关系。

评政,“鲁卫之政,兄弟也。

”司法问题,“其父攘羊。

  三、为政者修身共九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首先是“正身”,“其身正,不令而行。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正身者,需不狂不狷。

持中守正,而且要恒久之毅力,持成稳重,不为他人左右。

“易事而难悦。

”执政者要做到“和而不同。

”“泰而不骄。

”同时要具备“刚毅木讷”四种美德,并且廉洁、知足、不贪。

  四、问“士”问“仁”问“选才”共四章。

子贡问士,孔子以三类士相答。

子路问士,孔子以“切切偲偲”、“以友辅仁”而答之。

子贡问政务选才,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赞成是非分明的耿介正直之士。

他们必然是“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樊迟问仁,孔子答以“恭”“敬”“忠”三法。

  【原文】

  13.1子路问政。

子曰:

“先之劳之。

”请益。

曰:

“无倦。

  【语译】

  子路问怎样才能管理好政事。

孔子说:

“遇事先要身体力行,劳而无怨。

”子路请求多讲一些。

孔子说:

“只要力行不倦,始终如一就行了。

  【解读】

  本章是孔子论政的文字。

  本章文辞简古,歧义纷呈,难求达诂,然数解均可作为执政之方略,均有可取之理,故不顾纷杂,缀叙以供参考。

  一、“先之劳之”,即先民劳民,两“之”所指代均是“民”。

孔安国说:

“先导之以德,使民信之,然后劳之。

”《论语?

稽求篇》:

“孔安国解此谓先导民以德,使民信之,夫然后从而劳之。

则两之字俱属民解。

且此是圣门习语,如夫子赞易曰‘说以先民,民忘其劳’。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

”均是相同的意思。

  二、“先之劳之”,即“为政者先劳,为民者后劳”,两个“之”字指代分属不同,前者指“为政者”,后者指“为民者”,意思是正身以求人。

《四书辨疑》说:

“先之谓先己之劳,劳之谓后劳其民。

”这样解释,也可以找到许多论据支持,如孔子《子路篇》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又如《大戴礼记?

子张问入官篇》中孔子说:

“君子欲政之速行也者,莫若以身先之。

欲民之速服也者,莫若以道御之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的这一千古名句,也受“先之劳之”思想影响而成。

  三、“先之劳之”即为政者,勤政在先,劳政在先,两个“之”字均指为政者。

此一解与后文“子路请益,无倦。

”正相叠合,前后意思贯通一致,即“先之”“无倦”,“劳之”“无倦”。

与孔子对子张所说“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含义也相同。

《四书通》:

“子张堂堂,子路行行,皆易锐于始而怠于终,故答其问政,皆以无倦告之。

”朱熹注:

“勇者喜于有为而不能持久,故以此告之。

”《论语?

稽求篇》:

“先劳是不迫于始,无倦是不懈于终,一不锐往,一不惰归”,“先劳”是始,“无倦”是终,唐代宰相魏征说: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意思是善于开始者实在是繁多,能够坚持到终点的就很少了。

《诗经》说: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靡不”,无不;“鲜克”,很少能够。

也说的是有始无终。

“无倦”方可“克终”,方可“有终”。

  另,笔者倾向于第三种说法,故译文亦从第三说。

  【原文】

  13.2仲弓为季氏宰①,问政。

子曰:

“先有司②,赦小过,举贤才。

”曰:

“焉知贤才而举之?

”子曰:

“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③?

  【注释】

  ①宰:

家臣,总管。

   ②先有司:

给手下的官吏带头。

先:

先做,带头做,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

有司:

负责某项具体事务的官员。

  ③人其舍诸:

别人难道会把他埋没吗。

舍:

舍弃。

  【语译】

  仲弓做了鲁国季氏的总管,向孔子请教为政。

孔子说:

“让你手下的官吏带头,赦免犯了小过错的人,选用贤良优秀的人才。

”仲弓问:

“怎样知道是优秀的人才,从而提拔任用他们呢?

”孔子说:

“选拔任用你所了解的人。

至于你所不了解的,别人难道会埋没他们吗?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论政。

  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小孔子29岁,他为人仁笃厚道,不苟言辞,任劳任怨,器量宽宏。

他曾总结出一种“居敬而行简”的管理方法,深得孔子赞扬。

他担任季氏总管,仍然虚心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

孔子告诉他三条:

一、先有司。

二、赦小过。

三、举贤才。

  第一条:

“先有司。

”多有人解释为“先任有司”,即先安排官员,似不太妥。

“先有司”,应该是“有司”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先之劳之。

”“欲政之速者,莫若以身先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

”另外,季氏专权鲁国,非一代之久,盘根错节,爪牙遍布,岂有请一总裁让你重新任命各级官员把原季氏党羽全部剪除之理。

因此“先有司”,仍是“先己之劳”,不是让你先有任免之权。

  第二条,“赦小过。

”理解起来,也有一些模糊。

“赦小过”是赦“有司”之过,还是赦民众之过,抑或是凡有小过者均赦。

如若没有前后文,三种理解均可。

考之前后,“先有司”谈的是执政者,“举贤才”谈的是“选于众”,那么“赦小过”,应该顺理而是百姓。

孔子在《大戴礼记?

子张入官篇》中说:

“民有小罪,必以其善以赦小过。

”《易传?

象辞》也说:

“君子以赦过宥罪。

”说的均应是赦免民众之小罪小过;“有司”本身是执政者,刑罚很难加诸身,不在孔子所说的赦免之列,对“有司”只能是严格要求。

“赦小过”则是“宽以待人”,“先有司”则是“严以律己”。

一“宽”一“严”,宽严之间则人和政平民安。

  第三条,“举贤才。

”“讲信修睦,选贤与能。

”朱熹说:

“贤,有德者;才,有能者。

”贤才即德能兼备之人。

“举贤才”当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从布衣百姓中推选贤才,按孔子一贯的观点是“选于众”,“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

”皋陶一类的高级典正法官都是从百姓中推举出来。

“举贤才”即“举直错诸枉”可以收到“使枉者直”、使“不仁者远”的效果。

当然,“举贤才”有一个“知贤才”的问题,“知贤才”而举贤才,按孔子说的比较轻松,“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事实上不是这么简单,在《论语》一书中关于识才举才用才的论述颇多,不是一言可以尽之,我们仅用诸葛亮在《知人性》中的一段文字说明“知贤才”之难,原文抄录如下:

  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

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苦之以祸乱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原文】

  13.3子路曰:

“卫君待子而为政①,子将奚先②?

”子曰:

“必也正名乎③!

”子路曰:

“有是哉,子之迂也④!

奚其正?

”子曰:

“野哉,由也⑤!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⑥。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⑦;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⑧。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⑨,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⑩。

  【注释】

  ①卫君:

指卫出公,名辄。

  ②奚先:

先干什么。

奚:

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③正名:

纠正礼制名分上的用词不当现象。

即按照周礼规定的等级名分,去纠正一切不符合周礼的现象,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局面,使社会上所有的人都能各从其类,各守其位。

  ④迂:

迂腐,迂阔,不合时宜。

  ⑤野:

鲁莽,粗野。

  ⑥盖阙如也:

大概总是采取了存疑的态度。

阙:

通“缺”,存疑,保留。

如:

词尾。

  ⑦中:

得当。

 ⑧错手足:

放置手足。

“无所错手足”即手足无措,错:

通“措”,也就是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⑨名之必可言:

确定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在理。

名之:

给它确定名分。

名:

名词活用作动词。

  ⑩无所苟:

没有一点随便、马虎的地方。

苟:

随便,马虎。

  【语译】

  子路说:

“假如卫国的国君等着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做什么?

”孔子说:

“一定要先把指乱了的名分纠正过来。

”子路说:

“有这种做法吗?

您真是迂腐呀!

怎么去正名分呢?

”孔子说:

“仲由,你太庸俗浅薄了!

君子对自己不懂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

名分不正,讲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就不可能搞好;事情搞不好,国家的礼乐制度就兴盛不起来;礼乐制度兴盛不起来,刑罚的执行也不会得当;刑罚执行不得当,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所以君子确定一个名分,必须能说得明白合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可行的。

君子对待自己说的任何一句话,没有一点是随便、马虎的。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名正言顺”的政论观。

  本章背景颇为复杂,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大体背景如次:

  主要涉及四个人,跨越祖孙三代,卫灵公,灵公夫人南子,灵公长子蒯聩,灵公长孙,蒯聩之子蒯辄。

南子名声不好,与长子关系不融洽,蒯聩欲杀南子,灵公大怒,蒯聩奔逃宋国,随后又逃到晋国。

不久,卫灵公去世,南子立灵公之孙蒯辄为卫国君王,即卫出公。

此后不久,卫出公的父亲又率领晋国军队攻打卫国,蒯辄又率兵迎击父亲蒯聩,阻止其入国为君。

蒯聩杀母,心中无父,蒯辄击父,两人均无父子之情,互相残杀。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君臣父子之间越位,争位,失位,淆乱不堪。

出公当政,据《史记?

孔子世家》记载:

“孔子自楚返乎卫。

时年孔子63岁。

孔子弟子多仕于卫,卫君欲得孔子为政。

  子路于是问孔子: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这里的问话应该是一个假设性问话,因为卫出公初当政时,冉有与子贡曾经担心孔子会出仕卫国,并用伯夷叔齐兄弟相让而无怨言的故事与父子相争相残作暗示性对比,试探孔子。

孔子说:

伯夷叔齐“古之贤人”。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孔子对伯夷叔齐评价颇高,于是冉有子路相信孔子不会出仕于卫出公,冉有子贡的试探与这一次“待子而为政”,孔子答以“名不正,而言不顺”的两次谈话。

据《史记?

孔子世家》和《史记?

卫世家》记载,当在一年之内。

后来注解分歧,年代相差也远,难定一说。

姑以《史记》所载为准,因此我们说,这是“待子为政”而作的一次假设性探讨,卫君非真“欲得孔子为政”,孔子也非欲出仕卫君之政,师生之间是一次假设性的名物礼制的理论探讨。

所探讨的内容意义非常深远。

但大体背景当是卫出公父子相残之事实。

  子路问:

“假若卫君要先生治理国家,你第一件事打算做什么?

”因是未定事实,假设性探讨,孔子则回答说:

“必也正名乎!

”这里有一个问题,“正名”,正什么名,历代注释家也是聚讼不定,依笔者所见:

  第一、正君臣父子之名,各定其位,各就其职,定伦理礼制之名,蒯辄或让位于父,或迎养其父,尊其为太公。

  第二、师生探讨的是哲学问题。

“物各有实,需名以表之,故曰实待名也;有实而后有名,名缘实而生,故曰名附实也。

物固有名实,名实必相附,荀卿所谓制名以指实,名闻而实喻。

”(吴林伯《论语发微》)。

除伦理礼制之名外,当如马融所说:

“正百事之名”,包括典章制度,刑赏条约,规范规则,大纲大法,均在可正之列。

“正名”是国家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工程之浩大,对卫国来说,是一件积重难返而又棘手的事,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子路一向率真直言,口无遮拦,“有是哉,子之迂也!

奚其正?

”“有是哉?

”是一个反问句,无疑而问,有这样的事吗?

“子之迂也。

”反问过后又来一个陈述句,陈述句的内容颇有一些刺人,“您真是太迂腐啊。

”“迂”即迂远而不切实用,子路的反讥的确有一些过分,意犹未尽,又来一句“奚其正”,如何正名,表面上是一个疑问句,骨子里仍是一个反问句。

  孔子听话听音,根本就不给他探讨“奚其正”的话题,也就是说,子路问的是如何正名的具体内容,孔子则是答为什么正名,谈的是正名的重要性问题。

答非所问,孔子在极度气愤的状态下破口大骂,“野哉,由也!

”直言指斥,鲁莽啊,粗野啊,仲由!

潜台词则是你不识事物之根本,还讥讽我迂腐,真是不懂事。

我们仔细揣摸,孔子语气初始急切,稍事停顿,则变得舒缓,说: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意思是君子对于自己所不懂的事情应该有所保留,“多闻阙疑,慎言其余。

”应该深思慎言,不能如此荒唐,率意而言,接下来则是连珠一串,奔涌而下,语势急切,语意连贯,义脉连通,吐出一段留传千古,石破天惊的话来: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在民无措手足。

  这段文字,可从正面叙述,如:

“名正言顺,言顺事成,事成礼乐兴,礼乐兴则刑罚中,刑罚中则民安乐。

”正面叙述语势平缓,环环相扣,但力度却大大减弱。

孔子则从反面用否定句,一气呵成,如江河奔流,喷涌而出。

一是卫国君臣失位,令孔子痛心疾首,二是子路问话直言抢白,令孔子激愤,于是采取了反向顺推的语言格式。

另外,其语势连贯,还有一种顶针修辞手法,该手法是前一句末尾的字或句子用于下一句的开头,蝉连而下,增强了语势的连贯。

  “名不正”三字领起,所涉及的后果一连串,“事不成”“礼乐不兴”“刑罚不中”“民无措手足。

”牵连一系列治国方略的混乱,可见正名之重要。

这里有一个难点,何以“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朱熹注对这一问题解释颇有说服力:

“范氏曰:

‘事得其序之谓礼,物得其序之谓乐,事不成则无序而不和,则礼乐不兴,由施之政事,皆失其道,故刑罚不中’。

”最后一句话: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回应开头,再一次强调“名”“言”“行”三者合一,名言相符,言行相符,“言顾行,行顾言。

”孔子说到这里,气应消了,语势也平缓了,但仍旧未忘记再扫子路一句: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君子谈话,真不该轻率马虎啊!

慎言,慎言。

“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原文】

  13.4樊迟请学稼①,子曰:

“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②。

曰:

“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曰:

“小人哉,樊须也③!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④。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⑤,焉用稼?

  【注释】

  ①稼:

种植谷物。

②为圃:

指种菜。

圃:

种植蔬菜花草的园地。

③小人:

这里指没有知识,没有出息的人。

樊须:

即樊迟。

名须,字子迟。

④用情:

用真情,诚实,说真话。

⑤襁(qiǎng):

背小孩的宽带子。

  【语译】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田。

孔子说:

“我不如老农民。

”樊迟又向孔子请教如何种菜。

孔子说:

“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退了出去。

孔子说:

“樊迟真是个没出息的小人!

执政者重视礼仪,那么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尊敬的;执政者重视道义,那么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的;执政者重视诚信,那么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说真话。

做到这样,天下的老百姓就会背着孩子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对樊迟学稼为圃的批评。

  樊迟,名须,字子迟,春秋末年鲁国人,约生于公元前505年,小孔子46岁,生性好学广问,军事上勇谋兼备,在学术上资质有些愚钝,与颜回、子贡、子张、子夏等第子相比,尚有一段距离。

在《论语》一书中三次问仁,二次问知,一次问“孝”,一次问“崇德、修慝、辨惑”。

本章问学“稼穑”“园圃”,即问如何种庄稼,如何种蔬菜。

本章所问,依推测,当属刚入师门所问,问的格调器局不高,两问而孔子不答,并且骂了他一通。

孔子这一骂,几千年来,给孔子也增加了许多不实之词,认为孔子轻视农稼,鄙薄科学。

近代,批判之风盛行,更是认为孔子轻视下层劳动人民,是奴隶主或剥削阶级的代言人,误会多多。

  孔子自己说:

“吾少也贱,多鄙事。

”“多鄙事”当然包括农稼园艺,执鞭驾车等粗鄙之事,他自己亲为其身,何贱之有。

其次,孔子开办私学,有教无类,设教四科,教学六艺。

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孔子开办的是高级干部管理学院,讲授的课程一概是明德修身之学,进而推及国家政务高级管理,非一般理工学院或农林学院所授专业。

孔子不答,是不屑答,不愿答;而不是不能答,是非本专业所学,无可奉告。

不答樊迟,批评樊迟,并不能说就是轻视农业,鄙薄科学,进而上纲说轻视劳动人民。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

”当然,孔子的爱有等差,但他对劳动人民的关爱关注是许多思想家所不能达到的高度。

当然,儒家学说也要求社会有等级,强调社会分工,《春秋左传?

襄公九年》说: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

”《国语?

鲁语》说: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

孟子在《滕文公篇》中也说:

“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孔子教学所研究的是君子之事,是高级政务管理学,不是稼穑园圃之事,不是百工之学。

“劳心”“劳力”,管理者或被管理者,是社会分工,只要有社会形态存在,就有分工,千古皆然。

孟子所说:

“天下之通义。

”不是人为的一句口号即可改变,说社会不存在劳心劳力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区别,是痴人说梦,是捏着鼻子哄眼睛,自欺欺人。

孔子不答,并骂“小人哉樊须也”,即是对社会分工的客观事实的认同,不存在轻视鄙薄之说。

  孔子不答,樊迟“未达”,樊迟退,孔子终究担心他不明白,于是又采用他惯用的“传言之教”,通过其他弟子转告他,以此达到施教的目的。

“小人哉樊须也!

”先骂他一句,让其警醒。

接着说了一番至为深刻的话: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程树德《论语集释》所引“唐以前古注”有一段文字的解释,颇为简洁精要而且通俗易懂,抄录如下:

  行礼不以求敬,而民自敬;好义不以服民,而民自服;施信不以结心,而民自尽信;言民之行上,犹影之随形也。

负子以器,言化之所感,不召而自来。

  上行“礼”“义”“信”,下效“敬”“服”“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上行下效,君礼臣忠,何愁天下不治,何用君子亲耕农稼。

  【原文】

  13.5子曰:

“诵《诗》三百①,授之以政,不达②;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③。

虽多,亦奚以为④?

  【注释】

  ①诗:

指《诗经》。

在西周和春秋时期,从政者,尤其是外交人员,多借用《诗经》上的诗句表情达意。

  ②不达:

指行不通,办不了。

达:

通达。

   ③专对:

独立地谈判交涉。

指使臣在外,要独立行事,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去进行外交应对。

对:

对答。

  ④亦奚以为:

又有什么用呢?

以:

用,动词。

为:

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可译为“呢”。

  【语译】

  孔子说:

“熟读了《诗经》三百篇,把政务交给他去处理,却办不了;让他当外交官员,出使诸侯国,又不能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地独立进行交涉应对,《诗经》的篇目即使背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解读】

  本章孔子谈《诗经》的作用。

  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是迷惑,糊涂。

“殆”是危险,危殆。

“学”,比较容易理解。

“诵《诗》三百”,属于“学”的范畴之一。

“思”,一般人不太理解。

以为“思”就是“想”,“思”什么,“想”什么,“思”的内容非常重要。

“思”一般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的思索,对知识的辨同求异或辨异求同,寻求知识的贯通,这是“思”之一。

思之二,即知识运用的思索,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学是为了用,因为要用而去学,学用结合,知行结合。

所以孔子在本章中说: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诗经》三百篇,倒背如流,叫他去从事政务管理,却狗屁不通,出使四国,却不能应酬对答,知识再多有什么用呢?

孔子讲的就是学用结合,知行结合,实际上谈的也是学思结合,即“思考”的方向性问题,“思”应是运用之“思”,不会用,学也无益。

  另外,“诵《诗》三百”,何以能使政?

“不学《诗》,无以言”,为什么呢?

仍用孔子的话回答。

孔子在《阳货篇》中说: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是说《诗经》有感染情绪的作用,“观”是说有认识风俗观察社会的作用,“群”是说有沟通思想感情的作用,“怨”是说有对不良社会现象有讽谏箴劝的作用。

从近的方面说,可以学其温柔敦厚,仁爱孝悌,以此可以侍奉父母,以侍奉父母之心,去侍奉君王,即是“使政”。

  【原文】

  13.6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语译】

  孔子说:

“执政者自身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仿效着去干;执政者自身行为不端正,就是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听从的。

  【解读】

  本章孔子谈正身修身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孔子说:

“修己以敬。

”“克己复礼”。

《大学》说:

“修身齐家治国。

”本章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

”“修己”“克己”“修身”“正身”,浑言义同,析言义近,四者之间应有层层递进的关系,由“修”而“克”,从用力角度讲,由“己”到“身”,由内到外,从方位角度讲。

修己、克己、修身,最后的目的是“身正”或“正身”。

“身正”是为政者的根本,“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所谈均是正身以求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从“身正”与“身不正”正反对比角度讲,“身正”的结果是“不令而行”,“身不正”的结果是“虽令不从”,其结果也是两相对比,相去天壤。

《论语》一书,一言以蔽之,“正身”而已。

  【原文】

  13.7子曰:

“鲁卫之政,兄弟也。

  【语译】

  孔子说:

“鲁国和卫国的政事,就像兄弟的事一样(相差不远)。

  【解读】

  本章是感叹鲁国的政务衰颓,但措辞很巧妙。

从表面上看,话说得很客观,因为鲁国的始封者周公与卫国的始封者康叔是兄弟;实际上,当时卫出公以儿子对抗父亲,鲁国的大权则为季氏等三家所攫取,两国内部矛盾纷争、斗争激烈,几乎同样不能令人满意。

  【原文】

  13.8子谓卫公子荆①,“善居室②。

始有,曰:

‘苟合矣③。

’少有④,曰:

‘苟完矣⑤。

’富有,曰:

‘苟美矣。

’”

  【注释】

  ①公子荆:

卫国大夫,字南楚,卫献公的儿子。

   ②善居室:

善于管理家业。

居:

居处。

居室指处家过日子。

   ③苟合矣:

差不多够了。

苟:

苟且,差不多。

合:

足,够。

  ④少(shǎo)有:

稍稍增加了一点。

少:

稍稍,略微。

   ⑤完:

完备。

  【语译】

  孔子谈起卫国的公子荆时说:

“他善于治理家政。

刚宽裕一点,就说:

‘差不多够了。

’又稍稍增加了一些,他又说:

‘这算完备了。

’达到富足时,就说:

‘这算完美了。

’”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对公子荆俭约品德的赞扬。

  儒家文化中,“清”是一类人,“廉”是一类人,“俭”又是一类人。

《论语》一书中,讲到“清”,讲到“俭”,未曾论及“廉”。

“廉”字也仅出现一次,“古之矜也廉”,“廉”是方正有威的意思,“廉”字暂不叙述。

  “清”是不浊,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耿介清正,如齐国大夫陈文子,“崔子弑齐君。

”他“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遥遥奔波,连续三次弃而去之,孔子赞扬他“清矣”。

伯夷叔齐耻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也属清正之士。

孟子对伯夷赞扬甚是完备,说他“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不是他理想的君王,他不去侍奉。

不是他理想的百姓,他不去使唤,“治则进,乱则退”,施行暴政的国家,住有暴民的地方,他都不愿意居住。

他同平民百姓相处,好像自己穿着干干净净上朝的礼服而坐在污泥地里一样,如坐针毡,他隐居北海之滨,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