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docx
《人教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人教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一、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以及模拟试题
1.
向日葵
尤今
到伦敦度假,住在女儿的公寓里。
那天,约好在她下班后共进晚餐,做事有条不紊的女儿体恤地说道:
“餐馆坐落在九曲十八弯的窄巷里,不太好找,你们就在餐馆附近的小公园等我吧。
”
早上出门时,气候温凉,我穿了一袭宽松的棉质衣裙,没带外套。
天色愈暗,气温愈低,到了傍晚,气温居然降至六摄氏度。
我和老公提早十分钟来到游人寂寥的小公园,那种砭骨的寒风夺命似的想把人的脸皮整层刮掉,我冷得几乎连血液也凝结了。
到了七点整,一向准时的女儿踪影不见,我们的手机偏又留在公寓里忘了带,无法联系。
寒风肆无忌禅,我冻成了冰湖底下一尾郁悒的鱼。
看着时间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气像蚂蝗一样往我心里钻。
到了七点半,我的脸已幽幽地长出一层青苔。
“天气这么冷,她竟不为我们着想!
”我口出怨言,“简直就是个工作狂啊!
”“唉,”老公叹气,“伦敦的工作压力真是太大了!
”七点四十分,女儿才气喘吁吁地赶到,连声道歉:
“爸爸,妈妈,对不起,对不起!
工作堆积如山,做不完呀!
”我和老公对看一眼,果然不出所料!
冻得犹如一片在树梢瑟缩颤抖的枯叶,我的声音,比雪更冷:
“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
你过去守时的好习惯,去了哪里?
”说着,径自往前走,不再看她一眼。
到了餐馆,女儿轻车熟路地点了各种美食。
刺身、煎和牛、毁鱼饭、酱渍豆腐、软蟹手卷、天妇罗厖可口的美食一道接一道地上,然而,我觉得心里冒出了很多冻疮,灼灼地痛,半点胃口也没有。
女儿欢欢喜喜地说着办公室里的一些趣事,我没有答腔,只一筷一筷闷闷地吃,一心只想快点回家盖上厚厚的被子蒙头大睡。
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来。
薄薄扁扁的阳光从窗隙硬生生地挤了进来,看看钟,哟,九点多了!
奇怪的是,厅里竟传来了女儿和她爸爸说话的声音。
我翻身起床,走出厅外,还没开口,女儿便说了:
“妈妈,我今天请假。
”我讶异地问:
“咦,你的工作不是堆积如山吗?
”她笑嘻嘻地说:
“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
”
桌上,放了一大束精神抖擞的向日葵,黄艳艳,活鲜鲜的,大蓬大蓬的热情源源不绝地释放。
向日葵旁边,有个奶油蛋糕,还有一张卡片。
卡片里,装着女儿圆润的字体:
“亲爱的妈妈:
记得吗?
那一年,您到土耳其旅行,看到漫天漫地的向日葵,回来向我出示照片,满脸陶醉地说:
那种美啊,简直惊心动魄呢!
您每回看到玫瑰花、荷花和桂花,都露出馋馋的目光,想吃它们;唯独向日葵,您打从心坎里爱着它宠着它。
妈妈,我和哥哥们,其实都是您的向日英;而您,就是我们的阳光。
”
读毕,抬起头来时,女儿絮絮地说道“妈妈,昨天下班后,我赶去办公室附近那家花店,不巧它因事休业;匆匆坐计程车去另一家,又碰上塞车,我真的急坏了呀!
终于买到了您最喜欢的向日葵后,然后赶回家把它藏好,这样一来一往,才会迟到的呀!
”
说着,又笑眯眯地自问自答:
“您猜我把花偷藏在哪儿?
贮藏室!
可是我又担心它难以透气,半夜起来还浇水呢!
”
这一天,是我的生日。
可是,在这一刻,我的眼眶里,却都是泪。
1.通读全文,围绕“向日葵”,补全女儿为妈妈准备生日礼物的情节。
那天下班后,→赶回家去,→半夜起来,浇向日葵→第二天上午,。
2.本文开头两段着意交代女儿做事有条不紊一向准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看着时间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气像蚂蝗一样往我心里钻。
到了七点半,我的脸已幽幽地长出一层青苔。
(2)我觉得心里冒出了很多冻疮,灼灼地痛,半点胃口也没有。
4.文章末尾说“在这一刻,我的眼眶里,却都是泪”。
请描摩此时“我”的内心活动,并加以描摹。
(不少于30字)
1.买向日葵藏向日葵送向日葵
2.意在突出女儿细心、守时的个性,与下文让父母在寒风中久等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读者心生悬念,为下文买花藏花作铺垫。
3.
(1)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因女儿的失信而怒火冲心,生气得脸色铁青的样子。
(2)“冒”“灼灼”等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因女儿不体恤父母,心中的失望和难过。
4.示例:
对不起啊,女儿!
你为了给我买生日礼物,在寒风中奔波,而我却冷言冷语对你,妈妈很内疚啊。
谢谢你,女儿!
谢谢你的向日葵。
是那份温暖,驱走了我内心的严寒,是那份感动让我热泪盈眶。
2.
爱是一朵无声花
①二十三年前,我在乡里部局工作。
②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年。
邮局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世界都是自色的。
风,更是一刀一刀地呼啸而过,寒意侵入每个人的骨子里。
而邮局里,我和几个同事也被冻得脚不停跺着地。
雪太大,来办业务的人寥寥无几。
只有我一个人呆在办业务的窗口,其他几个同事一边偎依着火炉搓着手,一边聊着天。
而我,因为最后一个办业务的人也离开了,索性就伏在桌上看起了报纸。
③近四点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雪人”,一进门便“噼里啪啦”地拍打着身上的风雪。
我被响声惊动,抬眼一看,原来是一个年龄在六十上下的老妇人。
如此冷的天气,老妇人的衣着竟颇显单薄,铁青着脸色,双手一边不断搓着,一边哈着气。
④老妇人走近窗口,轻声问:
“拍电报是这里吗?
”我点点头。
“多少钱?
”老妇人弱弱地问。
“一毛五一个字。
”我说,然后看她一身颜为寒碜的衣服,又追问了一句,“你要发电报?
”要知道,那个年代里,若非太紧急的重大事情,一般老百姓是舍不得花钱拍电报的。
“嗯,”老太太点点头,听了我报的价格,短暂地一愕。
接着,又一边絮絮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慢慢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一边说,“我儿子在东北当兵,好久没联系了哩。
现在我们这里都这么冷,东北怕是更冷了。
我想发个电报,给他提个醒儿”。
我心里一暖,放下了报纸,听着外面风雪的呼啸声,便细细端详起眼前的这个老妇人。
老妇人满脸的皱褶,像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过无数次,有的地方因为皮肤干裂,都裂开了巨大的口子。
我突然起起家中的老母亲,和眼前的她竟是如此相像。
“大娘,您要发什么内容?
”我问她,“字数越少,越省钱,”我提醒了她一句。
老妇人低下头,思索了一阵子才说“您就告诉他,天气变冷了,要记得多穿衣服。
并且合诉他,场妈很想他”老太太说完,自己又在心底核算了一下,补充说,“十七八个字,是吧?
”我按照也要表达的意思,在心底转自一下,还真是。
但是觉得玟不够简洁,便对她说:
“大娘,你看‘天冷,多加衣’这几个字可以不写,意思又表达了出来,而且省钱。
”老妇人一听后,刚准备点头,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
“您得告诉他,我这个当妈的很想他。
例如,在后面加四个字——妈妈想你。
”我笑了:
“看您说,这世上哪有母亲不想儿女的呢。
您哪,不说这四个字,您儿子也知道你想他,何必浪费这四个字的钱呢,六毛呢。
”我特意地把“六毛”两个字加重了语气。
⑤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显然她似乎被我说的“六毛钱”给打动了。
但转瞬间,她又改变了主意。
“不!
“老妇人坚持要加上这可个字,还说,“我就怕他不知道我想他呢。
”老妇人一边说,一边把钱数好了,颤巍巍地从窗口递给我,在我接钱的那一瞬间,老太太忽然轻轻握住我的手,说:
“同志,我真的好想我儿子呢,”我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好像蓦然就没了踪迹。
只觉得,老太太那略微硌人的手掌间,传来的是一阵又一阵的鸟语花香。
温暖,瞬间就在我心头铺展开来。
⑥原来,我们一直都觉得父母对我们的思念,是理所当然的。
却很久都没有明白,母亲对我们的思念,却一直在我们的理解之外,像是一朵潜滋暗长的花儿,一直在无声中惊艳,于沉默中盛放。
1.老妇人面对“我”告诉她电报价格时,其心理变化很微妙,我出老妇人心理变化的词。
()一犹豫—()
2.文章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作用?
3.第⑤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4.本文绝大部分篇幅都在讲老妇人发电报的事,文章却以“爱是一朵无声花”为题,为什么?
1.一愕坚持
2.运用了环境描写,写出了天气的恶劣,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母亲发电报的情节作铺垫。
3.“稍微”一词写出了老妇人虽然生活拮据,但是对儿子的思念和爱盖过了其他所有,所以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便还是坚持要加“妈妈想你”四个字。
“稍微”一词用得十分精辟传神。
4.本文写的是老妇人发电报的事,但作者却通过这件事感悟到了父母对于我们的爱一直都是无声、沉默的,这份爱他们不会言说,但却汹涌而规热,他们的爱就像一朵无声的花一样,沉默而惊艳,所以作者以此为题,用比喻手法,赞扬了父母之爱的平凡与伟大。
3.
最温暖的墙
马国福
①玲玲是一名中学教师。
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
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燃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
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口子,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
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就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
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捂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玲玲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染红了手中的粉笔。
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
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竞将白色的粉笔点级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玲玲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
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
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⑤第二天上课时,玲玲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一样。
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
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珠的日子?
当她从粉笔金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
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玲玲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美,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
“老师先不要撕。
请先看看那些字!
那纸上面有字。
”.
⑦玲玲轻轻撕开纸,纸条上密密麻麻写着:
“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条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
”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独特的,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
玲玲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
这是多么诗意美好的创意啊!
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玲玲。
玲玲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
她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
转过身,书写。
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使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婆娑和妩媚。
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
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
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
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
蹊跷:
婆娑:
2.这篇文章中许多句子都写得很美,请你摘录下一句你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并说说这句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第自然段中为什么说“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
4.你是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最温暖的墙”的?
5.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大爱无言,只需行动。
你在生活中也见到过体现人间真情的事例吗?
请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1.溪跷:
奇怪、可疑。
婆娑:
盘旋舞动的样子。
文中指美丽而妩媚。
2.示例:
“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厖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孩子们的爱心之下,玲玲感到非常感动和温暖,所以握粉笔写字都感到十分有力。
3.老师的手指裂开流血了,但她仍继续写粉笔字。
学生看了心疼,被老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4.一是指学生们为了保护老师的手而包在粉笔上的彩纸;二是指学生们对老师的关怀在老师心里筑起了一道隔离冰冷和疼痛的最温暖的心墙。
这里用比喻手法,将孩子们的爱心比作温暖的墙,给了老师无限的温暖。
5.在我去北京旅游爬山时,一位老人爬着爬着突然晕倒在地,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上前去搀扶一下这位老人。
就在这时,有一位年轻人上前拍了拍老人的背说可能是中器了,他毫不犹像地从自己的旅行包里拿出一瓶矿泉水喂给这位老人。
这位年轻人的举动感动了周围的人,他发扬了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的传统美德,我们也因他面感到骄傲与自豪,我们应该向这位年轻人学习。
4.
梦想背后的故事
王列
王老师没想到一向很听话的燕红,突然变得这么倔强。
进入高二,学校对学生进行分流。
所谓分流,就是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以及文化课基础,把爱好相同的学生分到同一个教学班,这样便于管理与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发展。
燕红的文化课基础很好,老师希望燕红专心学习文化课,想不到燕红坚持学习美术。
实事求是地说,学美术的学生文化课基础多数较差,文化课基础这样好的一个学生,学习了美术,王老师觉得非常可惜。
王老师做了很多工作,想不到燕红却毫不动摇,他异常生气。
他想跟燕红的父母交流一下情况,让她的父母劝说她,偏偏他们都在外地打工,通过电话联系上后,他们都表示孩子学什么由她自己决定。
既然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她,干脆先让她学习一段时间,如果她觉得不合适,再让她回到普通班级学习也未尝不可,王老师有些无可奈何地想。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
期末考试,燕红的文化课考得很好。
让王老师想不到的是,她的绘画也几乎是最优秀的。
王老师询问美术老师燕红今后发展潜力如何,老师赞扬燕红说,她对色彩和线条非常敏感。
王老师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有些莫名的失望。
高三下学期,市电视台组织一次以“我的梦”为主题的中学生绘画大赛。
大赛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是初赛,学生自由创作。
第二个阶段是决赛,学生现场作画。
学校很多学生都参加了比赛,但是进入决赛阶段的只有燕红一个人。
这次比赛除了看学生的绘画基础,还委比学生的想象力。
不用说,凡是参加比赛的,绘画基础都不错,谁的想象力更强,谁肯定会胜出。
通过前几轮的比赛来看,燕红的想象力非常强;几乎每一张画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最后一次比赛的题目是《梦中的家乡》,只要胜出,燕红就会获得冠军,大家对燕红也非常期待。
然而那幅画燕红却画得非常普通甚至连一点想象的成分都没有:
弯曲的柏油马路、低矮的远山、清清的小溪、几块石板搭成的小桥,还有低低的石头房子……
当然,燕红与冠军失之交臂了,大家都为燕红感到惋惜。
“自从参加比赛以来,你的每一幅画都是充满想象力的,为什么最关键时候的这幅画却这么普通?
”主持人问她。
“我梦中的家乡就是这样的!
”
燕红说这话时,眼里已经充满了泪水。
“为什么不是更美好一些的呢?
”主持人感到奇怪。
“我梦中的家乡就是这样的!
”
燕红再次强调说。
“作为这太比赛的亚军,电视台会帮你实现一个梦想,您的梦想是什么呢?
”主持人问。
“我想找到一个和我画上一模一样的地方,哪怕哪怕十几年前曾经这样也行。
”燕红说。
“能告诉大家为什么吗?
”主持人问。
燕红说这是她的一个秘密,她非常希望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主持人只得答应想尽一切办法帮她寻找。
也视台通过多种方式,最终还是找到了那个地方。
那是几千里路外的一个小山村,而燕红的秘密也随之揭开,原来她是一个被拐卖的孩子。
被拐卖的时候,因为年龄太小,根本不知道家乡是哪里,只是隐约记得自己家乡是这样的,而家乡的样子也曾一次次闯进她的梦乡,于是她发誓学习绘画,画出家乡的样子并找到家乡。
这个秘密,此前,她没告诉过任何人。
知道实情后,王老师感慨无限,他不禁暗暗告诚自己,今后一定要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
因为,有时,你不可能知道学生有怎样的梦想,也不知道这个梦想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选自《当代青年》,有改动)
1.文题为“梦想背后的故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仔细品味文中画””句,王老师因为什么而高兴?
又为什么有些莫名的失望?
3.文章主要写了王老师和燕红两个人物。
请分析一下这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4.文中画横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5.最后一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1.小时候被拐来的孩子燕红,为了找到家乡,毅然放弃基础很好的文化课坚持学习美术,并最终凭借一幅美术画,在电视台的帮助下,找到了家乡。
2.因为燕红文化课考得很好,绘画也几乎是最优秀的,而且美术老师说她对色彩和线条非常敏感,所以王老师高兴。
而因为燕红在绘顺方面的发展潜力很好,所以分流后她不会专攻文化课了,所以王老师觉得可惜和失望。
3.王老师:
关爱学生,为学生的长远负责,尊重学生的选择;燕红:
学习成绩优异,性格倔强,思念家乡。
4.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表达了燕红内心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已经极度汹涌,她非常渴望能够找到家乡。
刻画了燕红倔强执着的人物性格和对家乡的殷切思念。
5.结构上:
总结全文,服应题目。
内容上:
这一段写出了王老师不禁暗暗告诚自己的原因,也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大家尊重学生的选择这一思想和理念,揭示了文章的题目,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5.
一棵树,三堂课
查一路
儿时家门前有棵桃树,我最初对事物的认识是从那里开始的。
桃树每年开花结果,诱惑就悬挂在我头顶,很长一段时间,我垂诞三尺地抬头望。
可是一直不敢爬上去。
我家的门前住着一个瘸子,我父亲就拿他来恐吓我,说瘸子就是儿时爬桃树摔的。
直到某一天,一种突如其来的力量结束了我在树下观望的窘况,我爬了上去。
作为回报,我尝到了自己亲手摘到的桃子。
而且此后没有一次空手而返。
这时,我才明白,在成功之前,失败是事物的全部可能,而在成功之后,失败已没有可能。
桃树并不难上,难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心理权衡时产生的矛盾和别人施加的影响。
在桃子成熟的季节,父亲让我看管桃树,这是我的口福和我们全家的部分口粮。
看桃的日子,总让我无端地心惊肉跳,天空中向这边飞来一只鸟,路边行人的脚步声,夜晚毫无先兆的一场暴风雨,只要有点儿妹丝马迹,我的心都会为桃树牵挂,为此常常从梦中惊醒。
当有一日,桃树只剩下空空的枝头,我的心充盈而且踏实,不但是我,一家人都感觉轻松又坦荡,夜晚睡觉,一家四口的鼾声,像交响乐中四个声部的重奏。
财富是诱人的,你我家门前那一棵桃树的果实。
只要它还挂在枝上,只要它不定期对他人存在着请意,总会让看管它的人担惊受怕。
而简单质朴的生活,让人感到轻松、踏实。
我曾经尝过那种毛茸茸的青果。
那是一种青涩的溢味,父亲说,等它们长成了,就跟蜜一样甜。
于是,我只好等待。
等着青色一点点褪去,慢慢变成深红。
但是,不经意的某一天,忽然间一夜醒来,一树的桃子不翼而飞。
成熟的果实已被父亲偷偷摘下,连夜挑到镇上,换回了口粮。
我对着桃树哭喊,但已经无济于事了。
未成热的果子是青涩的,可是在等待之中,煮热的鸭子往往也会飞。
在生活中,需要恰当地把握时机,否则,可能人生一头是青涩,另一头是空虚。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垂涎三尺:
窘况: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
3.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三堂课”的具体内容,再用文中的三句话分别指出“三堂课”给了作者哪些启发。
“三堂课”的具体内容:
“三堂课”给作者的启发;
4.文中作者从挑树上感悟到的三个启发中,你对哪一个的感触最深?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1.垂涎三尺:
形容嘴馋到极点。
窘况:
非常困难又无法摆脱的境况。
2.用比喻手法将“鼾声”比喻成交响乐中的声部,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我们一家四口睡觉的踏实,引出下文自己的感悟。
3.“三堂课”的具体内容:
①爬树摘桃。
②看管桃树。
③等待桃子成熟,失去桃子。
“三堂课”给作者的启发:
①在成功之前,失败是事物的全部可能,而在成功之后,失败已没有可能,桃树并不难上,难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心理权衡时产生的矛盾和别人施加的影响。
②财富是诱人的……让看管他的人担惊受怕,而简单质朴的生活,使人感到轻松,踏实。
③在生活中需要恰当的把握时机,否则,可能人生一头是青涩,另一头是空虚。
4.略
6.
日子里的诗意
鲍捷
①她的煎饼摊就摆在热闹的步行街口,简单的手推车上嵌着一个平底锅,锅边一盆和好的面粉,一盆碧绿金黄的韭菜鸡蛋馅。
每天,她专心致志做着煎饼,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车流人群,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就在面粉的搓揉拿捏中寂寂度过。
②那个深秋的黄昏,空气中刮着冷冷的风,我接儿子放学,等公交车时,被一阵阵浓郁的韭菜香吸引,忍不住停下脚步。
第一次仔细看她:
额上几道深深的皱纹,留下岁月的痕迹,脸和手都被冷风吹得通红,看上去四十多岁,没有一般小摊女人的邋遢(lātā)随意,大红冬袄外围着一条蓝色碎花围裙,朴素而洁净。
她正用双手飞快地搓揉翻拣,一个个圆乎乎、油汪汪、金灿灿的韭菜饼子在她的手下翻飞。
③瑟瑟秋风里,能有这样一个热乎乎的煎饼也是一种寻常日子里的幸福吧。
④等煎饼的间隙,我打量这个小摊,没什么特别。
在昏黄的街灯下,她及她的小摊都笼罩着一种淡淡的烟火的气息,一种浓浓的家的味道。
突然,我发现在小推车中间的档子上,放着一个红皮笔记本,式样已经过时,却是一种记录岁月的陈旧,有一种俗世里的美好。
看得出,主人一定很爱它,并日日抚摸它,翻阅它。
⑤我的目光停留在红皮笔记本上,久久没有移动。
她仿佛看出我的疑问,腼腆一笑说:
“没事时坐着晒晒太阳、翻翻杂志,遇见好的诗,忍不住抄下来。
呵呵,年轻时候喜欢文学。
”她的话让我愕然,想不到,这样一个卖煎饼的女人,被生活打磨得如此粗糙,却又如此细腻,竟如此执着地喜欢诗、喜欢文学,那该是一种怎样的热爱和坚守?
⑥忽然间,很想看看她的红皮笔记本。
“可以吗?
”
⑦她用沾满面粉的手递过来。
“不好意思啊,只是觉得这些句子好,爱。
”
⑧爱,多么强大的理由!
⑨我想起电影《SWANN》中那个写诗的普通农妇,生前默默无闻后却令许多城里人惊讶喜爱。
她常穿着农家朴素的衣裙,站在风里,嘴唇紧闭,目光忧郁地望着远方。
她生活在粗壮丈夫的暴力之下,那个男人不懂得她的诗,更不懂得她的美。
她只能在结束一天的辛勤劳作后,才悄悄地把自己沉浸在内心深处的世界里,把内心丰富的情感用美丽的句子表达。
她将希望与梦想写在破碎的纸片上,一片又一片,藏在皱皱的牛皮纸袋里,在日复一日的艰难生活中,她从来放弃自己的梦想和思想的飞翔。
⑩其实,做煎饼女人抄写的诗句有多美,意蕴有多深刻,真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与电影中的农妇一样,有一颗能从生活中发现美的心。
⑪此时,深秋的黄昏不再寒冷。
坐在暖和的车厢里,儿子依偎在我的怀中,他香甜地吃着煎饼,和我说着幼儿园的趣事。
车窗外,秋雨潇潇,夜色渐浓,华灯初上。
下班的人们裹着阵阵寒气上车,不一会儿,车厢里的阵阵温暖就将这寒气融化,人们说着笑着,牵挂着不远处亮着灯光的家。
⑫忽然觉得,心里满满的:
是晴空艳阳的暖,是春风拂面的柔,是姹紫嫣红的娇,是围坐火炉的热,是韭菜煎饼烙在锅里的香。
日子里的诗意,原来是这样好!
(选自《散文百家》2012年第8期)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干净——()好像——()惊奇——()温暖——()
2.选文第②段中画线语句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粗糙”和“细腻”分别指什么?
这对反义词放在一个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⑨段中写电影《SWANN》的内容对表现做煎饼女人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5.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②段中写做煎饼女人朴素洁净的衣着与一般小摊女人不同,为下文写她对诗歌的热爱作了铺垫。
B.选文第②段中写了秋天的冷风,既表现出天气的寒冷,又衬托出做煎饼女人生活的辛苦。
C.选文第⑪段中写“我”因为坐在暖和的车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