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启蒙》版教案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25332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忘的启蒙》版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难忘的启蒙》版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难忘的启蒙》版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难忘的启蒙》版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难忘的启蒙》版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难忘的启蒙》版教案1.docx

《《难忘的启蒙》版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忘的启蒙》版教案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难忘的启蒙》版教案1.docx

《难忘的启蒙》版教案1

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1、板书:

知识  做人

     看到这两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2、板书:

难忘的启蒙

     启蒙是什么意思?

老师的启蒙为什么令作者难忘呢?

   3、作者在文中写与了哪些令他难忘的事情?

     板书:

抗日演讲 两次批评 宽容逃课

  二、学习课文、体会内容

  

(一)抗日演讲

   1、哪些段落写了抗日演讲?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3-5自然段,可以用心读读,可以拿笔圈画,也可以小声地与同桌交流,想想这部分写了老师启蒙我什么?

你从哪里体会到?

   2、指名交流  板书:

爱国

     引导:

那时我还小,不大懂得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老师们知道吗?

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3、为了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老师们显然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这是何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勇气,怎么不令学生敬佩?

     齐声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两次批评

   1、批评是老师常用的教育方式,即使好同学也不例外,作者在小学时有两个强项――作文和写字,为什么在这两个强项会受到批评?

   2、指名交流

    “棠下离这儿有三里路,那里的桂花香你们也闻得见,难道鼻子有这么长?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老师在告诫我什么?

板书:

正直诚实

     为什么老师说“对我来说,丙就是不及格”?

这句话告诫我什么?

     板书:

勤勉

   3、对我的过错老师丝毫不放过,表现了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

指名朗读老师对我的批评

   4、丰富插图内容:

观察画面人物的动作、表情,根据课本描述,想象一下老师对我某次批评的具体情况,还可以说说受到批评后,我对老师说了些什么?

   5、虽然隔多年,但这样的批评作者还是刻骨铭心。

同学们,你在的小学中有类似的情景吗?

     回忆、交流

  (三)宽容逃课

   1、对学生的教育,老师一向很严格,但在作者印象中,老师对我们上日语课特别宽容,为什么?

         

   2、联系课文讨论,体会老师爱国情感。

  (四)首尾段落

   1、引读:

正因为启蒙老师的言传身教感染着作者,因此作者一直向往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

后来,作者沙健孙也走上了启蒙老师走过的路,成了北京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我站在讲台上――――

   2、理解重点句:

既然我的老师……开花结果呢?

     老师播下的种子是什么?

这些种子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

由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齐读这句话

   3、这一段与哪一段相互呼应?

     指名朗读第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4、齐读第一段,体会作者的满怀深情。

  三、欣赏歌曲、升华感情

   1、的确,儿童纯洁的心灵就像一块未开垦的土地,启蒙老师播下怎样的种子,就会获得怎样的收获。

钱老师今天之所以站在讲台上跟你们上课,也深受我的启蒙老师――杨老师的影响。

我也经常想起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今天我把它带来与大家一起欣赏,让我们把这首歌献给天下所有的启蒙老师。

   2、播放歌曲。

  板书:

      难忘的启蒙

     抗日演讲

     两次批评  爱国、正直、诚实、勤勉

     宽容逃课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会10个字,认识8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一、谈话揭题:

   1、你还记得那些曾经教过你的老师吗?

你最尊敬的老师是谁?

为什么?

   2、常言道“师恩难忘”,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著名作家刘绍棠写的一篇回忆自己启蒙老师的文章。

(读课题)你觉得课题的重点词应是哪个词?

   3、刘绍棠简介:

    13岁开始发表作品,15岁成名,被誉为“神童”作家,有社会主义“田园牧歌”之美誉。

后遭波折,益增其华,出版长篇小说12部,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花街》、《小荷才露尖尖角》等四十余部,就是这么赫赫有名的作家却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启蒙老师——田老师。

大家想像一下那该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过渡:

他是不是就是你们想象中的老师呢?

他又把作者领进了什么大门呢?

请同学们来读读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

指名分节读课文,提醒读好儿化音。

  三、再读课文、边思边读

   1.默读思考:

田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

他把我领进了什么门?

   2.交流:

    

(1)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田老师,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可以直接用课文中的词语,也可以自己概括。

      小结:

口才好、文笔好;桃李满门的;善讲故事的;谦虚的;很有教学方法。

    

(2)田老师把我领进了什么门?

板书:

文学创作之门

      (启发引导:

文中的我是一位作家,从事的是什么工作?

可见田老师把我领进的是文学创作之门。

  四、课堂作业。

    完成本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加强朗读,感悟体验田老师在教书育人上崇高的境界以及作者对小学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2.联系上下文,解读课文中关键语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的内涵.

   3.培养学生精读深思的习惯,在探究中获得学习的愉悦。

   4.通过“读写拓展”等语言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研读课文,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渡:

田老师执教四十年,桃李满门,他不仅口才好,而且文笔也好,是他把我领进了文学创作之门。

   1、默读3-7节,思考:

文章用一件什么事例来出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创作之门?

板书:

小诗编成故事

   2、齐读小诗听老师讲故事(老师范读故事)

   3、作者听到的仅仅是故事吗?

请再读读田老师编的这个故事的内容,联系课文前面对他的介绍,想想除了故事本身之外,我还听到了什么?

学到了什么?

    交流后小结:

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前人种花,后人欣赏,要把好的东西留给大家;教给我做人的道理:

听从大人的正确教导。

    过渡:

这么动听这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作者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请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4、书上哪些句子写出“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1)齐读第6节(出示句子)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

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

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2)理解第六节句子

       句子中围绕哪个词来写:

‘入迷’是什么意思?

我为什么入迷?

       在文中找出与它相联系的句子、词语、(娓娓动听)还有哪些词语描写我入迷的样字?

    (3)展开想象

      出示句子:

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我好象看见……又好像听见……还好像……

   5、还有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创作之门?

用曲线划出

    

(1)出示句子: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2)理解句子:

我在……有如春雨点点入土。

      (启发解决:

会从上千个故事中学到些什么?

是老师刻意教的吗?

       小结:

在不知不觉中,我学到了那么多。

正如杜甫诗《春夜喜雨》中写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田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3)一起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感情朗读(高兴、感激之情)

  二、学习8,9节

   1、过渡: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田老师影响培育了我,使我开了窍,使我受益四十年,“我”深深感谢田老师,可老人家却摇摇头说:

“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

”(出示)

    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句话怎么理解?

(比喻有心做的事办不成,无意做的事却获得成功)

    田老师说的“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又该如何理解呢?

(学生交流后出示)

    ①田老师谦虚。

    ②当年只不过是讲讲故事而已,不必感谢。

    ③田老师当年并没有刻意要去培养一名未来的作家。

    ④“你的成功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这四种理解都正确,如果要选择一种最恰当、最符合老人家心意的理解,应该是哪一个?

(第四个,在课题后板书:

修行靠自身)

     齐读课题:

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过渡:

老师虽然不认为学生成才是自己的功劳,可作为学生怎么会忘记老师恩情呢?

   2、出示,指名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理解?

(①比喻人才的培养是百年大计;②形容培养人才不容易)

    “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如何理解?

(①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我不能忘记;②即使是小的恩情“我”也不能忘记)

    请你加上“因为、所以”把两句话变成一句话。

(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所以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齐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3、请齐读8、9节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师小结:

田老师像“春雨入土”般的教育悄然无声地进入到了孩子的心田,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他就是这样渐渐地把“我”领进文学创作之门的。

难怪一位知名作家在阔别老师40年以后,还能像小学生一样恭恭敬敬地行礼。

让我们满怀感念师恩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两节。

一、老师领进门

   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能猜测一下作者的身份吗?

(赫赫有名的大作家。

教师简介刘绍棠,1936年2月生,1997年3月病逝,终年61岁。

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

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思想,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

   2、这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回到家乡,见到了阔别40年的小学老师,心情如何?

(激动不已)他们的交谈中,大作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语是什么?

(谢谢、感谢)

    你能用激动、感谢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吗?

(出示)

    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3、大作家深深感谢“老师领进门”,(指着课题)谁来读读课题?

    同学们,这个“门”指的是什么门?

(文学的大门、文学殿堂的大门。

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

田老师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4、同学们,田老师真厉害!

田老师真有本事!

培养了一名大作家,咱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出示)

    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5、同学们,田老师当年上课时到底用了什么“绝招”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讲故事)

   6、田老师编故事、讲故事真可以说是“天下一绝”!

你能用课文中的三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吗?

(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还可以从哪看出来?

    ①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

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

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②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土。

     谈体会、朗读指导。

  二、修行靠自身

   1、同学们,田老师讲故事真是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成了作家。

“我”深深感谢田老师,可老人家却摇摇头说:

“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

”(出示)

     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句话怎么理解?

(比喻有心做的事办不成,无意做的事却获得成功)

     田老师说的“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又该如何理解呢?

(学生交流后出示)

    ①田老师谦虚。

    ②当年只不过是讲讲故事而已,不必感谢。

    ③田老师当年并没有刻意要去培养一名未来的作家。

    ④“你的成功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这四种理解都正确,如果要选择一种最恰当、最符合老人家心意的理解,应该是哪一个?

(第四个,在课题后板书:

修行靠自身)

     齐读课题:

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2、出示,指名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理解?

(①比喻人才的培养是百年大计;②形容培养人才不容易)

     “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如何理解?

(①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我不能忘记;②即使是小的恩情“我”也不能忘记)

     请你加上“因为、所以”把两句话变成一句话。

(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所以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齐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板书:

              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引人入胜

老师领进门

二、缩句

1.开学第一天,我高高兴兴地走进教室。

      我走进教室。

2.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我行礼。

 

三.课题中的“门”是指(从事文学创作的门),在文中照应的句子是(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四.“这些故事,有如点点春雨,滋润着我。

”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答:

田老师用他独特的教学方法培养了“我”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影响了“我”一生。

 19老师领进门

   齐家中心小学许辉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分辨出描写小诗的有关课文片段。

(2)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感悟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朗读、创设情境等手段,感受田老师教书育人的高尚人格和师生之间的桃李情深。

重点难点:

(1)初步感悟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感受田老师教书育人的高尚人格和师生之间的桃李情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第一次跟大家上公开课。

谁能说一个带“一”的成语?

2、老师也带来了一首“一”字开头的诗,送给大家。

二、注重积累,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请大家自读。

(2)请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它背下来。

(检查:

谁第一个背?

2、既然大家都已经会背诵了,那么谁来说说,这首诗描绘的是怎样一幅情景?

3、这首看似简单的古诗,要让一年级的小朋友记住我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有一位老师却巧妙地将它编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而且还造就了一位著名的作家。

这位老师是谁?

他怎样造就一位著名作家?

这节课的学习也许能够找到答案。

看老师写课题(教师板书:

老师领进门)齐读。

4、这位老师是谁?

(板书:

田老师)他造就的作家是谁?

知道吗?

老师查找了有关资料,现在推荐给大家。

(1)(课件出示)自读。

(板书:

刘绍棠)

作家刘绍棠简介:

刘绍棠,1936生,北京通县人,农民出生,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是50年代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

他发表的作品有几百万字,代表作是长篇小说《蒲柳人家》。

高一时所写的《青枝绿叶》第二年入选了高中第三册的语文课本。

他的作品贴近农村乡土生活,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被誉为“京郊风俗画家”。

(2)读了作家的简介,你了解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3)这些有价值的信息与田老师联系起来思考,你推测一下:

田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很会讲故事;田老师培养刘绍棠成为了著名作家;育人)

三、以读促悟,阅读课文

1、田老师将这首小诗编成了怎样一个故事呢?

打开课本,自学课文有关段落。

(学生自学开始)

2、课文哪个自然段写的是田老师编的故事?

大家放声读出来。

3、请用“/”在这个自然段中标出与古诗相应的句子。

你觉得四句古诗中哪一句编得最生动,启发最大?

为什么?

4、看来,田老师的确是一位既教书又育人的优秀教师!

你觉得田老师的教学本领高超在哪里?

(①引人入胜,非常生动;②故事留下悬念,戛然而止,激起小朋友的学习愿望。

)(可以自学第6—7自然段)

(可以学生参与板书:

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

还有吗?

难道说田老师仅仅是个“故事大王”吗?

(不仅教书,而且育人)

你从哪一句中体会到的?

(板书:

春雨点点如土)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

5、课件出示: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土。

(1)齐读。

(2)初读:

谁能把田老师高超的教学水平用朗读表现出来?

看来,田老师的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

田老师的水平够得上特级教师了!

(3)再读:

为了大家更好地读出自己的理解,请看大屏幕演示。

(课件)

谁能读出自己对“春雨点点入土”最新的理解?

你读得真好,看来田老师的教育已经融进同学们的心坎上了!

(4)齐读:

田老师的教学水平这样精湛,让我们用朗读表达对他的敬佩吧!

(齐读)

四、师生互动,教学“路遇”

1、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田老师的教育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尽管时隔40年,作家还是这样尊敬田老师。

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第8自然段。

你读出了师生之间的什么感情?

(学生尊师;老师谦虚)

你们从哪里体会到的?

借机理解句子:

播下文学的种子。

无心插柳柳成荫。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带着这种感情,同桌交流,或者找自己最好的伙伴,一位同学做“刘绍棠”,一位同学做“田老师”,把师生在村边地头相遇的情景表演表演。

(学生自学)

3、(课文插图课件)学生表演。

4、师生表演。

生:

(敬礼)田老师,您还认识我吗?

我是您40年前的学生刘绍棠啊!

师:

(摸学生头、装耳朵不灵)是给我吃糖吗?

生:

不,我是您的学生刘绍棠。

师:

哦!

原来是40年前的绍棠啊!

几十年不见,我一点也认不出来了。

你现在干什么呀,当官了,还是下岗了?

生:

我太感谢老师啦!

我现在已经成为著名作家啦,这要感谢您从小在我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师:

哦,你已经成为当红作家啦,不简单!

当初我可没有想把你培养成著名作家啊!

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生:

不,我取得的成绩都是归功于您的。

师:

哪里哪里,我真的只是“无心插柳留成荫”罢了!

5、真的是“师恩难忘”!

学生是那样尊敬老师,老师又是那样虚怀若谷。

我想,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最难忘的老师,许老师也常常想起我小学时的启蒙老师张老师,最近重阳节我见到了她,我仍然恭敬地问候了她。

想起她以前尽管严厉,但是正是她的严厉使我学好了知识,学会了做人。

我心里十分感激她!

相信同学们也有自己的启蒙老师,现在可以简单谈谈你的启蒙老师吗?

五、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师恩难忘,难忘恩师,难忘就在于老师用他润物无声的精湛教艺把学生领进了知识之门、理想之门、人生之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田老师的高尚人格和师生之间的桃李深情有了深切的感受。

2、(课件出示)作业:

(1)谈谈自己对课题“老师领进门”的理解,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老师领进门

田老师身临其境刘绍棠

戛然而止

引人入胜

 

桃李情深

《给老师的一封信》第二课时教案

三毛小学许爱华

一、教学目标:

1.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和老师工作的辛苦,培养学生尊敬老师劳动、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

2.通过讨论疑难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3.能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读、悟解决疑难问题。

四、教学准备:

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给老师的一封信》,回忆一下,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课文是作者在教师节前夕写给老师的一封信,通过自己在小学读书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记叙了顾老师的循循善诱和倾心培养,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激敬爱之情。

2.还留下了什么问题?

(小作者为什么要这么深情地回忆顾老师?

3.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围绕问题研究回忆部分。

1.自由读课文,想想你能找到什么答案?

与同桌或临近的同学议议。

2.集体交流。

(1)出示句子一:

“是啊,我是您亲手栽种的桃李中的一棵,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桃李”,比喻学生。

作者是顾老师众多学生中的一个。

“沐浴”,比喻受阳光雨露滋润。

“阳光雨露”,句中指顾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怀和传授知识。

“无不”,可换成“都”,但用“无不”更能体现老师的关爱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指导朗读这句话。

注意读好“是啊”两字。

(2)出示句子二:

“您微笑着,把我领进教室,不,是领进了知识的大门。

板书:

领进大门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知识的大门怎么领进?

引导学生理解:

受到老师启发教育,从此遨游在知识的宫殿就是领进了知识的大门。

这句话该怎么读?

反复指导朗读。

从哪儿能看出老师把“我”领进了知识的大门?

理解“您总有办法……也总有办法……”。

和“您的本领简直比魔术师还大。

”(板书:

魔术师)

什么叫魔术?

你对魔术师知道些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理解句意:

老师丰富的知识,得法的教育,使一个无知的小孩渐渐获得知识,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了一个崇高的形象。

(3)出示句子三:

“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

”(板书:

仙子)

仙子是什么样的?

有什么本领?

课文把顾老师比做仙子,她有什么本领?

理解“日记中长出了小草,开出了小花,小鱼儿在里面欢快地游。

理解“带回了写日记的灵感”。

“灵感”,句中指写日记时产生了富有创造性的思路。

(理解句意:

顾老师以自己的一颗童心指点学生细心观察,展开想象,倾注感情,进入情景,把所见所闻写“活”。

文中地“日记充满生机”就是这个意思。

拓展:

顾老师还会为他的学生做些什么?

(4)出示句子四:

“只有您头上……见证。

”(板书:

银丝、皱纹)

(理解句意:

在漫长的岁月中,老师在教育岗位上辛勤工作,为祖国培养人才贡献了青春和毕生的精力。

明白“谁也说不清……谁也数不清……”在句子中的感情色彩。

3.读到这儿,你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在教师节前给老师写这封信了吗?

(回忆在小学读书时顾老师的几件事,抒发对老师的感激敬爱之情。

4.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回忆部分。

三、总结:

课文是以信的形式向老师表达深情,犹如面对面的叙述,倍感亲切。

因此读课文时我们会觉得老师就在我面前,回去后我们可以再好好地读读课文,反复体会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

给老师的一封信

板书设计:

老师学生

领进大门爱

魔术师仙子老

银丝皱纹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学习提示”,预习课文。

   2、检查预习,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二、教学过程

  1、学习“学习提示”,了解训练重点(学会按三项要求预习课文)。

   

(1)回顾关于“预习”——过去我们学会了什么?

(三年级、四年级)

   

(2)自学“学习提示”,同桌议议,然后指名说:

什么叫预习?

预习有哪三项要求?

  2、按照预习要求,逐项进行预习:

   

(1)读通课文,快速、轻声、自由地读两遍,读准生字的音。

   

(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可注在书上)。

     (完成作业本第一题)

   (3)边读边想,了解课文内容,发现疑难问题。

通过多次默读课文,运用不同符号做标记。

     ①遇到不理解的句子用“”标出,并打上“?

”。

(完成作业本第2题)

     ②难理解的片段用“()”标出,同时打上“?

”。

     ③其他不懂的安排或疑难问题用“——”标出,同时打上“?

”。

  3、检查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