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20244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时期的

A.关子

B.瓦子

C.会子

D.交子

2.与“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相关的宋朝皇帝是

A.宋世宗

B.宋高宗

C.宋中宗

D.宋太祖

3.《三国志》中说:

诸葛亮在临死前,吩咐在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需要其他陪葬物。

这表明诸葛亮()

A.赏罚分明,突出法制

B.为国捐躯,忠心耿耿

C.生活腐化,挥霍一空

D.为官清廉,严于律己

4.在1860年的一天,以下情景最可能发生的是

A.美国南方一黑人正在为竞选州长做准备

B.美国南方一对黑人夫妇正在为主人收割小麦

C.美国南方一黑人农场主正在指挥白人奴隶抢收葡萄

D.在一公交车上,一个白人绅士正在给一黑人妇女让座

5.“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里的“两个学说”分别指

A.《物种起源》《共产党宣言》

B.《海国图志》《美国的悲剧》

C.《神曲》《人民宪章》

D.《哈姆雷特》《战争与和平》

6.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宗法制

7.观察如图,从这三幅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的主题是唐朝

A.经济繁荣

B.商业发达

C.农业技术发达

D.手工业水平世界领先

8.下列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近代欧洲

B.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标志是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社会保障法》

C.美国、英国分别是“社会福利”型和“社会保险”型的典型代表。

D.社保、医保、低保、养老金、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等是我国有力的社会保障措施

9.iPhone6是美国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时尚智能手机,该手机是由美国、中国、韩国等

多国分工协作组装完成的。

它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A.贸易自由化

B.资源一体化

C.经济区域集团化

D.经济全球化

10.在与唐朝交往的众多国家中,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国家是()

A.日本

B.新罗

C.印度

D.波斯

11.若要实地考察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遗址,应到()

A.云南省元谋人遗址

B.浙江省河姆渡遗址

C.陕西省半坡遗址

D.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1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按时间顺序,正确的是()

①造纸术  ②行省制  ③活字印刷术   ④分封制

A.②①④③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③①②④

13.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

家里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

根据当时的民主制度,可以参加投票的有

A.5人

B.3人

C.2人

D.1人

14.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A.秦统一六国

B.推恩令的颁布

C.西域都护的设立

D.刺史的设立

15.隋唐时期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下列创新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①三省六部制

②科举制

③赵州桥

④雕版印刷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有学者认为,“从世界经济危机发展的历史看,每一次规模较大的经济危机,都会带来包括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在内的‘破坏性创新’。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破坏性创新”()

A.国际经济交流准则确立

B.国家通过大规模直接干预经济摆脱危机

C.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D.知识经济出现

17.在自然科学领域,首先冲破教会禁锢的是

A.地理学

B.物理学

C.生物学

D.天文学

18.历史学家钱穆说:

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

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19.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

“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在商鞅变法中直接给农民带来红利的措施是()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B.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C.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0.学习宋元历史后,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21.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刺史,你的职责是

A.监督中央的官吏和贵族

B.负责州县的政务

C.监督地方官员

D.负责地方军事防务

22.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产物。

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是()

A.张骞通西域

B.人口大量南迁

C.江南的开发

D.孝文帝改革

23.学习历史要用好大事年表。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中的下列大事,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鉴真东渡日本

②张骞出使西域

③玄奘西游天竺

④郑和七下西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24.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对世界历史的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推动了人类教育、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

在造纸工艺的改进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蔡伦是哪一个朝代的人?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25.统一是秦朝建立之后最流行的词语,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这一时期的“统一”之列()

A.车辆形制

B.度量衡

C.文字

D.服饰

二、综合题

26.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1是我国的十二生肖,书写时用的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       。

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年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图2是谁的书法作品?

材料二 子日: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日: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2)以上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

材料三 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道法自然”是传统养生的基本要求,天人合一、阴阳平街、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3)东汉时期,一套“道法自然”的医学体操诞生请写出该体操的名称?

同时期产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这部著作是什么?

(4)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27.郭沫若说:

“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完成以下表格

学派

代表人物

政治主张

儒家

孟子

A

道家

庄子

顺其自然和民心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法家

韩非子

以法治国

(1)材料一表格中A处应该填写       。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其思想核心是       。

(2)材料一的表格反映了战国时期思想上的何种局面?

三、辨析题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初分封略表》

主要封国

受封对象

分封目的

姬姓贵族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姬姓贵族

姬姓贵族

姬姓贵族

功臣

先代贵族

武王灭商之后,分封了对周人比较温顺并在商朝人中有影响的微子启,以此来统治商的遗民。

材料二  查理·马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还是卓越的政治家,为了改变法兰克王国的面貌,他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

他废除了无条件分封土地给臣属的制度,推行采邑制。

采邑制是一种有条件的土地占有制,要求受封者必须提供自备马匹武器的骑兵,随时应召为封主作战。

——摘编自XX百科

(1)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统治,请结合材料一中的信息给予说明。

(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兰克王国采邑制与西周分封制的类似之处。

材料三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调转脚跟,形容时间短)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淩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首章》

(3)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三中明太祖对秦灭亡原因的认识是否正确。

明太祖“罢相”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下图),决定实行变法。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关历史事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综合题

1、

2、

三、辨析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