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生命科学产业发展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18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色列生命科学产业发展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以色列生命科学产业发展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以色列生命科学产业发展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以色列生命科学产业发展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以色列生命科学产业发展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色列生命科学产业发展_精品文档.doc

《以色列生命科学产业发展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色列生命科学产业发展_精品文档.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色列生命科学产业发展_精品文档.doc

以色列生命科学产业

背景

以色列生命科学产业全球闻名,被公认为发展迅速,活力四射。

以色列公司生产医疗设备和药品的历史长达一百多年。

早在1901年,以色列就成立了第一家制药公司Teva制药公司。

到1994年以色列已有88家生命科学公司,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此该产业真正开始起飞了。

1990年代晚期先进技术的涌现改变了以色列生命科学产业的面貌。

凭借着在电子、通讯、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光学领域无可争议的实力,以色列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联手将医疗设备的水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推出了数字成像、医用激光、电子医疗设备、电子医药、手术设备、诊断包和康复设备等方面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发明创造。

以色列生命科学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稳步成长,目前已拥有700多家生命科学领域的公司,每年还有近50家新兴公司成立。

在2001年至2004年间,在该行业出现的以色列新公司比其他任何行业都要多。

该产业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如学术界和商界的合作、创业精神和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等。

世界市场

以色列生命科学公司向全世界出口产品,主要市场定位在美国和欧洲。

不少公司在美国和其他地方设立了营销分公司,也有公司同当地建立了集营销、配送、制造和服务于一体的战略合作。

以色列生命科学产业的基本数据

以色列的人均生物技术专利量排名世界第四,仅次于日本、德国和英国;而人均医疗设备专利量则位居第一。

在全国700多家生命科学公司中,有54%的公司是医疗设备公司,生物技术则是这个产业的第二大门类。

尽管这个国家一半的生命科学公司都开业不足5年,但其中40%的公司已经开始盈利。

2004年,医疗设备的出口额达到11亿美元,而药品和生物技术的出口额则高达15亿美元。

26亿的出口总额占以色列对外出口总额的11.5%。

2005年前9个月,药品出口达1.76亿美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54%;医疗设备出口8.98亿美元,增长20%。

2005年前三季生命科学产业的总出口额比2004年同期增长39%。

对外出口的地区分布为:

北美63%,欧洲27%,亚洲7%。

以色列生命科学产业共有雇员2.6万人,该国最大的公司中包括数家专攻未注册药品生产的大制药公司。

按领域细分的生命科学公司

按产品种类细分的医疗器械公司

按发展水平细分的生命科学公司

以色列具有的优势

学术、研发和商界的密切合作

以色列技术学院(Technion)、魏兹曼科学院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等世界著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将以色列置于生命科学研究的中心地位,尤其是在针对癌症、自体免疫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失调等的治疗药物方面,居于领先地位。

在将尖端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转移出来实现商品化方面,学术界同商界合作紧密。

以色列约35%的研究项目集中于生命科学领域,占用近50%的科研经费。

以色列医疗从业人员有很强的创业意识,在高校系统内建立了7个技术转化机构(TTO),医院系统则建立了5个技术转化机构,另外还成立了一个特别的技术转化机构,专门进行将军用技术转化到医疗行业的应用工作。

高校技术转化机构将注意力集中于将先进的科研成果推向市场的过程。

Teva公司同Hadassit公司(哈达萨医院与希伯来大学医疗中心共建的技术转化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基金一起建立了一个学术界同制药公司之间的新的合作模式,促进药品开发,进行临床试验,并实现有关成果的商品化。

这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2005年底,哈达萨医疗机构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宣布在耶路撒冷发起成立一个生物技术科学园。

该园将为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兴公司提供类似孵化器的工作环境,计划于2007年建成开放。

以色列在顶尖军工技术的开发上投入巨大,同时有一大批军工技术也被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

以色列军工局开发公司(RDC)建立了一个由医疗技术专业人士组成的思想库,从而确定医疗领域的有关需要能否用军工局开发的技术来加以解决。

Given图像公司(一种可摄像的胶囊内窥镜PillCam的开发商)和Galil医疗公司(癌症低温疗法的开发商)就是典型范例。

早期实践

多数以色列执业医生既广泛从事临床研究,又积极投入尖端医疗产品和技术的创业开发活动。

此外,不少医院还成立了技术转化机构,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医院系统研究成果的商品化。

这样的结果就是使以色列的医疗业和医生们成为新设备、新产品、新解决方案及新技术的早期实践者。

风险投资中心

以色列国内外的投资者都将以色列视为投资的战略目标,这为以色列生命科学产业注入了能量。

自1992年起,以色列政府斥资1亿美元设立风险投资基金。

到今天,以色列的私人风险投资的资金已多达100亿美元。

2000年至2004年期间,对生命科学行业的投资稳步增长,2004年以色列生命科学公司共集资3.2亿美元。

技术精良、向前看的劳动者队伍

以色列拥有一支受教育程度高、技术精良的劳动者队伍,以色列25岁至64岁人口中35%的人都具有大学学位。

如以人口总数作为基数计算,以色列拥有的博士、工程师和科学家数量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

强烈的创业精神

以色列被公认为技术创新的源泉,她在生命科学新兴公司及医疗设备专利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以色列研发者接受挑战、解决问题以及在较短时间内提出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举世闻名。

政府采取激励措施

2004年约有8亿美元的资金投入生命科学的研发活动,其中以色列政府投资共3.08亿美元。

以色列政府通过工贸部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向大大小小的公司的研发活动投放了数以亿计的资金。

2004年生命科学产业得到的来自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的拨款占该办公室对外拨款总额的22.8%。

政府还通过一些双边合作基金支持和鼓励以色列公司同美国、欧洲及远东的公司开发合作项目。

重要门类

以色列公司涉足整个医疗领域,重点包括心血管科、手术室和急救室设备技术、神经科、肿瘤科、妇产科、整形外科、眼科、传染病、创伤管理和肠胃科等。

医疗设备:

以色列在有关医疗设备的解决方案方面世界排名第二。

主要产品包括一次性医疗产品、诊断和成像设备。

一、基本情况

以色列以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发达的高科技产业而著称于世,其中包括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的医疗器械产业。

以色列是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供应国,全国有生命科学产业公司750家,其中55%从事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产品以出口为主,2007年出口52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10%,主要市场为北美(68%),欧洲(25%),亚洲(5%)。

世界主要医疗器械生产商,如通用电气、菲利浦、西门子、BostonScientific、强生等均在以色列设立了研发中心。

二、主要特点

(一)以色列医疗器械产业是一个快速成长的新兴产业。

目前以色列共有医疗器械企业396家,其中约75%是近10年成立的,40%是近5年内成立的。

1997-2001年是以色列医疗器械产业的高速增长期,年均增速达19%,近年来则处于平稳增长期。

约34%的医疗器械企业处于盈利状态,其中55.3%为成立于1997年以前、且业已成熟的企业,约9%的盈利企业成立于近5年之中。

约35%的企业仍处于种子阶段,10%处于临床前阶段,17%处于临床阶段。

(二)关注重大疑难疾病。

以色列医疗器械产业所关注的重点领域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但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重大疾病。

因此,多数以医疗器械公司集中于治疗心血管及周边血管疾病、肿瘤、神经退化性疾病及其他与年龄有关的疾病领域(如眼科和骨科等)。

其中从事心血管疾病治疗器械研制的公司最多,有78家,占以医疗器械公司总数的18%,其次是内科及一般健康疾病领域,约占7%,从事骨科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的有24家,占6%,少数公司侧重于内分泌,伤口处理和呼吸系统等疾病治疗。

(三)疾病治疗器械占比重最大。

以医疗器械产业中最主要的产品是治疗器械,生产这类产品的公司占医疗器械公司总数的41%,其次是诊断、成像和监测设备部门,分别占14%、9%和6%。

(四)创新能力强,专利数量多。

以色列人均医疗器械专利数量全球第一,绝对数量世界第7。

此外,在1999-2003年间,以色列医疗设备专利数年增长率为20%,列全球第三(台湾第一,英国第二)。

这一较高的增长速度,表明了以色列医疗器械领域强大的创新能力。

三、部分行业亮点

(一)以色列医疗器械新兴企业biolert公司赢得了2007年心理健康与神经系统领域“未来医学创新奖”(MedicalFuturesInnovationAward),该奖项由英国首相支持,是英国最受追捧的医学奖项。

Biolert研制的epilert,是一个可针对持续的癫痫发作向医护人员发出提醒的无线装置。

其独特的深颅技术,为无创治疗各种神经和精神疾病提供了可行方案。

(二)以色列海法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装置,直接帮助心脏供血。

该装置可帮助充血性心力衰竭者,供应多达30%的心脏血液输出。

(三)一种由以色列研究人员开发的青光眼治疗仪,使用激光对患者眼部进行手术,操作简单、精确、创伤小,术后不必长期服药。

目前正在临床试验阶段,预计今年即可商业化,将为全球数千万青光眼患者带来福音。

四、以色列医疗器械产业发达的主要动因

(一)成熟的科研成果商业化转化机制。

以色列在早期技术研发及实用技术向市场产品转化方面机制成熟,功能齐全。

每所以色列大学都有自己的科技转化公司,负责对本校科学家发明成果进行分析、专利注册和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界进行谈判,吸引企业对相关研发进行资助和将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化转化。

(二)强有力的风险投资支持。

1992年以色列风险投资产业刚刚起步时,全国只有一个由政府发起的风险基金,规模为1亿美元,到2006年,全国已有100多家私人风险基金,规模达120亿美元。

2007年有462家以色列高科技公司融资17.6亿美元,较2006年和2005年分别增长8.5%和31.5%,其中20%约3.51亿美元投向了生命科学领域。

(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以色列34%的人口受过大学教育,12%的人口拥有项士以上学历,工业从业人员中,约40%从事研发工作。

每1000人中有医师3.6人,每1万人中有工程师135人,居世界第一,紧随其后的为美国70人,日本65人,荷兰53人。

(四)发达的学术机构。

以色列大学的学术力量位于世界前列,7所主要大学和研究机构(希伯莱大学,海法理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海法大学、巴伊兰大学,本古里安大学和魏茨曼研究所)承担了65%的生命科学研究。

(五)政府及相关机构支持。

以色列政府对以科技研发产业的支持,为以色列成为世界科技研发中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色列民用研发投入占GDP的4.8%,居世界第一,其后为瑞典4.3%,芬兰3.5%,日本3.1%,美国2.8%。

以实用工业研发受到以色列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的资助,受资助项目必须具有创新性、出口导向且具有适当的管理、生产和市场销售能力。

首科办以多种方式对于工业研发项目进行资助,包括对市场驱动的竞争研发项目给予最多50%的研发费用,对新兴公司给予66%的资助,对先进通用技术研发给予最多66%的资助和对科技孵化器给予最多85%的资助。

首科办2006年给予生命科学产业的资金支持为7800万美元,其中20%投放在医疗器械领域。

(六)广泛的国际合作。

以色列与全球40多个国家签有科技合作协议,西方国家是其传统的科技合作伙伴,近十年来,中国、俄罗斯、印度、韩国及其他一些亚洲国家也相继与以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

以色列科学家频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也是世界闻名的,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他们充足的参与国际活动经费。

多数以色列科学家都有在国外世界一流科研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