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外国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第一册.docx
《高中语文 《外国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外国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第一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外国诗三首》教案人教版第一册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外国诗三首》教案人教版第一册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开阔眼界,比较中外诗歌的艺术风格,提高鉴赏水平。
2、鉴赏诗歌中采用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分析《致大海》中诗人的思路,把握感情线索,理清结构。
2、体会《篱笆那边》中诗人不循章法,意象奇特,韵律多变的风格特征。
3、把握《我愿意是急流》中的画面感和抒情性相结合的特点的。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致大海
教学要点:
1、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3、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指导学生反复朗诵,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2、问题研究法。
对比较难以理解的诗句,组织学生讨论研究。
3、阅读评点法。
对精彩的词句引导学生鉴赏评述。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曾经怆海难为水”大海的美是永远也说不尽的。
面对辽阔的大海诗人会情不自禁的放声高歌,我们学过曹操的《观怆海》,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致大海》。
1.作者简介:
普希金(1799?
-1837),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
俄罗斯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者,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普希金坚定地站在十二月党人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求自由,因此遭到沙皇政府的迫害。
,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2.背景介绍:
《致大海》写于1824年。
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
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
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二、研习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a、诗人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有哪些感受?
把有关的诗句画出来。
——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1节-7节);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的诗人拜伦(8节-13节);永久怀念大海(14节-15节)。
3、以上内容是通过什么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诗人以和大海的感情交流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材料的。
三、具体研习
1、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
更为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
诗歌的第一句“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即揭示了这种象征意义。
2、作者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3、诗人面对大海为什么又感到悲伤痛苦?
——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
如诗句:
“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
”、这里“隐秘的愿望”即第6节诗人所写的“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诗人为未能逃脱监禁而悲伤痛苦。
4、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如诗句:
“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阴沉,/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二人结局增添了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如诗句“世界空虚了……大海洋呀,/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
”
四、欣赏品味
1、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大海这一意象已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
因为诗人将要被再次流放到另一个地方,因而大海也仿佛在为诗人发出“忧郁的怨诉”,而大海又是自由精神的象征,在这临别时,她又向诗人发出了“召唤的喧响”,这正是自由精神的召唤。
因而诗人在第3节中不禁直抒胸臆: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
”充分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矢志追求。
2、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这里“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是指诗人将要离开的流放地南高加索。
“我曾想永远地离开”是指诗人想秘密逃到海外,去寻求那自由的生活。
进而诗人想象离开囚禁之地时的“狂欢之情”,并用“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这一形象的诗句暗指自己在所向往的地方可以自由地创作,再也不必担心遭到监禁,但是诗人的美好愿望却未能“如愿以偿”,因而诗人在诗中反复强调自己的“苦恼心伤”!
3、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
/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
/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这里的“歌者”指拜伦。
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为自由而战的革命者,因而诗人对他十分崇敬,认为他虽已离开人世,但他的“桂冠”棗诗人作品与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诗人充满激情地呼告大海“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为伟大的诗人而歌唱!
诗人在这里缅怀拜伦,赞美拜伦,正是赞美为自由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4、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诗人从拿破仑与拜伦两位革命者身上得到了精神力量,在最后告别大海时,他已消除了原先的“茫然”和“苦恼心伤”,这时“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这里的“你”就是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棗峭岩,海湾,闪光,阴影,波浪,带到“荒漠之乡”棗第二次流放的地方。
诗人的心灵由“大海”而得到彻底的净化,诗人感情也由此得到了新的升华。
五、课堂训练
根据本课的体裁特点,主要进行诵读训练,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进一步体味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要求学生划出诗歌诵读时的停顿与重音。
六、课堂小结
欣赏诗歌,首先必须把握诗歌的意象。
意象是溶注了诗人思想情感的物象,它往往又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本诗中的“大海”既是自由精神的象征,也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对象。
第二课时
篱笆那边
自读重点:
1、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蕴涵的寓意。
2、扩展阅读:
赏析芒克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诗中蕴涵的寓意。
自读程序:
一、总体把握,理清思路
讨论:
这首诗从表层意象看,写了哪几个层面?
明确:
两个。
一是小孩子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二、研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1、诗中的草莓指什么。
明确:
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
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
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
为什么?
明确:
想。
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
3、“我”能不能爬过?
为什么?
明确:
能。
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4、那么,“我”愿不愿爬过?
为什么?
明确:
不愿。
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
5、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
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上的化身。
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
“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最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
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联系实际示例:
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其中蕴藏着多少创造的萌芽啊。
但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7、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确:
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被禁锢者呢?
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走下神坛,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背景资料:
狄金森的短诗,风格独特,以文字细腻、观察敏锐、意象突出著称。
她极其看重自己的诗歌创作,尊崇诗人为世界的“一切”。
她忠实于自己诗性的思维和感觉,在几乎足不出户的日子里,她用自己与花草小鸟的对话、与自我内心情感的对话,用童心童趣、用爱的期待和绝望,构筑起一个诗歌的王国。
她的诗如同她的生活,只在于追逐自己对人生的理解。
在她的诗作中,你甚至读不到任何的时代背景,比如说在很多作家笔下得到反映的南北战争、欧洲革命运动、以及社会变革、文坛论争。
因而,有的评论家这样论及狄金森的创作:
“只有时间,而没有时代;只有空间,而没有世界;只有上帝和死神,而没有人群。
”
在形式上,她的诗作并不固守传统格律,用语简练,明白如话,习惯用破折号形成诗句的起伏跳动。
她可以用最最寻常的意象、最最平实的语句造就一种独特惊人的意境,具有令人倾心的创造性。
像她的《等待一小时太久》现在已成为被人屡屡借用的构思方式。
其他如《上帝真是个嫉妒的上帝》、《我为美而死》、《因为我不能停步等死神》等都是隽永、灵动的。
读狄金森的诗,永远不会感到乏味。
因为心里总是充盈了感动,为她心思的精巧、为她情怀的执著。
因为一草一木,甚至上帝、甚至抽象的名词在她笔下都丰满而富有动感,蹦跳的文字轻易地就攫住了我们的视线和感觉。
读狄金森的诗,我们会觉得她在期待与绝望、挽留与失去、执著与永无可能中淡泊地追求着。
她的诗让我们感到真善、真爱在心灵角落的熠熠闪光,同时又走不出那个角落。
于是,身着一袭白衣的作者形象跃出了文本,忧郁而坚强地站在我们面前。
读狄金森的诗,我们的心灵也会像得到清泉的洗涤一样,变得空灵,变得洒脱。
自然、生死、瞬间与永恒、感伤与喜悦、痛苦与满足,在她的笔下,那么轻描淡写又是如此深刻丰富。
这是一个女性的感悟与智慧。
第三课时
我愿意是急流
教学要点:
揣摩诗的意象,体会诗的章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爱情确实是文学作品历久弥新的主题。
但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诗人对爱情的观照方式往往不同。
在我们学过中国当代诗人舒婷的《致橡树》后,本节课,我们再听听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对爱情的理解吧!
二、放配乐诗朗诵《我愿意是急流》
三、作者简介:
裴多菲(1823—1849)匈牙利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
他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8部长篇叙事诗,被誉为匈牙利“抒情之王”。
主要作品有长诗《农村的大锤》和《勇敢的约翰》等。
他的《自由·爱情》一诗被白莽译为《爱情与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在我国流传甚广。
四、朗读这首诗:
(1)教师领读每节前四句,其余学生齐读。
(2)男生齐读前四句,其余女生齐读,教师从节拍节奏等方面予以指正。
五、赏析
1、学生鉴赏点评这首诗的妙处,要求:
从怎么写的、写了什么、有什么特色三方面去评析。
每方面均先由学生评说,后由教师点拨。
a怎么写的:
古今爱情诗中,“发愿体”(我愿意……)是一种常见的格式。
裴多菲也用这种格式写过一些爱情诗。
除这首外,比较著名的还有《我愿意是树》等。
《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采用的都是“我愿意是……,只要我的爱人是……。
”这种格式,不妨称之为“假设语气的发愿体”。
b写了什么:
诗人把自己说成……,把爱人比作……,构成五个有层次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画面,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要求学生:
抓住各节中的关键词,解读各节的内容)
学生分析后明确:
第一节,写为爱人快乐,而不畏坎坷;第二节,写为爱人安逸,而不畏风雨;第三节,写为爱人青春永驻,而甘愿牺牲自己;第四节,写为使爱人享受爱情之火,而甘受风雨打击;第五节,写为使爱人鲜艳辉煌,而甘作陪衬。
教师小结:
全诗共五节,诗人依次以急流和小鱼,荒林与小鸟,废墟与常春藤,草屋与火焰,云朵与夕阳五组形象分别自喻和喻人(爱人),表达了诗人为了爱人去受坎坷,去战斗,去毁灭,去经受打击,去作陪衬的心志。
c有什么特色:
裴多菲以爱情诗和革命诗著称,而且这两种诗在他笔下都能迸发出熊熊火焰。
这首诗没有空泛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鲜活意象的排列递进,营造了一个情感流动的回旋天地。
而这也正是裴多菲爱情诗的特点之一。
2、 出示裴多菲的另一首诗《我愿意是树》,指名学生朗读后进行对比,分析这两首诗在意象上有何不同?
学生分析后明确:
在1945年所写的《我愿意是树》中,诗人赞美的爱情轻松欢快,选择的意象也较为明丽清新;到了1847年写的《我愿意是急流》中,虽然他吟诵的仍然是伟大的爱情,但在爱情的纯真美丽之中又注入了许多的深沉、凝重、庄严,诗人所选择的意象也不在是树、花、星星,而是深富寓意的急流、荒林、废墟、破旗。
《我愿意是急流》是紧随大家都熟悉的那首《爱情与自由》之后,都是在1847年写的,当时正处在1848年欧洲革命、匈牙利民族解放战争的前夜。
爱情,这时在诗人心中不仅有风花雪月的轻柔甜蜜,也蕴蓄着为自由而牺牲生命的崇高。
学生连读《我愿意是树》和《我愿意是急流》,进一步体会。
六、诱入创作佳境
教师:
“发愿体”这种格式源自于民歌,我国的民歌中也有不少使用这种发愿体的。
例如大家熟悉的那首电影歌曲《草原情歌》(又名《在那遥远的地方》)就运用了这种格式。
这种格式的优点就是:
直抒胸臆,简便易行。
几乎人人都能写,但写的艺术性上就显出高低来了,裴多菲这几首诗的写法可以给我们不少启发。
正如刚才分析的那样,他的这两首《我愿意是……》,在意境上同样也有高下之分。
现在就请你还回到开头教堂中的情境中来,用发愿体的格式,用形象化的手法,选择几个合适的意象,写一首抒情短诗。
(教师幽默一句)注意,这可关系到你能否通过神父的考核哟。
七、布置作业:
阅读《我愿意是急流》,模仿诗句的形式,再造两组诗段,内容是:
我愿意是…… 只要我的母亲……
我愿意是 …… 只要我的祖国……
附:
裴多菲诗选
我愿意是树
我愿意是树,如果你是树上的花;
我愿意是花,如果你是露水;
我愿意是露水,如果你是阳光……
这样我们就能够结合在一起。
而且,姑娘,如果你是天空,
我愿意变成天上的星星;
然而,姑娘,如果你是地狱,
(为了在一起)我愿意永堕地狱之中。
我的爱情是什么?
我过去的爱情,
究竟是什么?
它是一条急流,
飘荡着一叶轻舟,
我的灵魂是船夫,
他在巨浪中博斗。
我过去的爱情,
究竟是什么?
它象林中豺狼,
发出惊心的嗥声。
它象林中的蝙蝠,
发出吱喳的鸣声。
我过去的爱情,
究竟是什么?
它象鲁莽的孩子,
追逐一只花蝴蝶,
跑得喘不过气来,
不料向沟中倾跌。
我过去的爱情,
究竟是什么?
它是我希望的寿衣,
用无光的黑线织成,
红色囚车载我去了,
向着断头台前行。
我现在的爱情,
究竟是什么?
它是玫瑰树上的鸟巢
我在里边愉快地啼叫,
暴风雨把它卷去了,
我飞了,另筑新巢。
我的爱情在一百个形象中
我以一百个形象把你幻想,
我的爱情在一百个形象中。
你若是岛,我愿是帆船,
我热情地在你的四周航行。
亲爱的姑娘啊!
我这样想:
假如你是一座神圣的教堂,
我的爱情就是一根长春藤,
沿着教堂的墙壁你攀缠。
假如你是有钱的徒步旅人,
我愿做一个劫路的大山盗;
我向你跑过去;抢劫你吗?
不,我向你献上我的心。
你若是喀尔巴阡山,我愿是流云,
我要引来霹雳击碎你的心。
你若是玫瑰花丛,我愿是夜莺,
我就在你四周扬起歌声。
爱情!
我的爱情千变万化,
它的形象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它不软弱,有时温柔甜美……
有时象静静的河流,又象大海。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外国诗歌欣赏》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教学目标]一、分析诗歌中“老虎”这个意象的特点,说说老虎身上具有的精神品质和象征意义。
二、在诵读中体会老虎身上体现出的力之美,激发学生生活学习的斗志。
三、培养学生阅读外国诗歌的兴趣,领略外国诗歌的艺术魅力。
四、通过和郭沫若译本的比较阅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一、小组合作预习,威廉·布莱克的生平贡献。
二、诵读品味。
在反复诵读中,体味作者的感情。
三、问题探究。
抓住重点诗句,小组合作研究讨论。
四、比较阅读。
与郭沫若的译本进行对比阅读,拓展学生的思路。
五、媒体设计:
1制作虎啸深山的幻灯片并配虎啸之声。
2制作郭沫若翻译《老虎》的幻灯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
我国是诗的国度,当我们徜徉在唐诗宋词优美的诗境中时,也不妨掉转艺术的轻舟,扬起思维的双桨,驰向外国诗歌的殿堂,在那里你可以领略到另一番艺术的优美风光。
今天我们共同欣赏英国著名诗人布莱克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老虎》。
二、初读感知,把握大意。
(由于诗歌具有跳跃性的特点,初读此诗,由于语言习惯不同,较难理解诗歌内容,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初步感知。
)
引导题:
1自由朗读,谈谈你读这首诗时,作者笔下的老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影响?
2首尾两节内容上完全一样,你认为这样写有何好处?
3说说作者在刻画老虎这个形象时,作者抓住了老虎哪些方面的特征进行赞美的?
(让学生边读边圈点边思考,在疑难处作标记。
)
全诗共六节内容。
第一节先描绘老虎给人总体上的印象,赞叹老虎“火一样的辉煌”和“一身惊人的匀称”。
第二节抓住老虎火焰般地眼睛和敢于凌空抓火的胆魄进行赞美。
第三节赞美老虎活力四射的筋络和勇猛无比的手脚。
第四节赞美老虎饱经锤炼的脑髓和掐住雷霆的迅猛威力。
第五节是在以上三节对老虎正面赞美后,从侧面赞美,描绘了老虎大胜的场面,并想象上帝“可会笑笑”。
第六节是第一节的反复,诗人在对老虎细致赞美后再次重复赞美老虎身上那种惊人的匀称。
总之,作者用老虎这一惊人的意象唱出了一首赞美力量的颂歌。
据说:
罗素读到威廉·布莱克的《老虎》时因为诗中所燃烧的力量而激动的昏厥!
三、再读品味,分析意象。
(一)作者笔下的以老虎为主的意象群有何特点?
(小组讨论:
重点研习第一节,抓住意象的特点谈,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当点拨。
)
引导题:
1第一节中作者把老虎比作是火,你认为,老虎和火两个意象之间有哪些关联?
2作者为什么把老虎放在“黑夜的森林”这样的环境中?
老虎和“黑夜的森林”两个意象之间有何关系?
讨论交流:
①在形象上,二者之间的颜色和给人的第一印象比较接近。
烧穿黑夜的森林和草莽的野火是金红色的,非常醒目,而身上有着黑与黄色斑纹的老虎在阴森的森林草莽里也显得非常醒目。
在精神上,二者都有着让人恐惧的破坏力、威慑力和让人赞叹的美丽,会让人产生恐怖和赞叹对立的情感反应。
②把“火”放在“黑夜的森林”这一环境下,可以表达出老虎身上那种力量之美。
同时,也是老虎的生活环境,这样的环境中,老虎才是山中之王。
事实上,诗人也正是由老虎在黑夜森林中奔跑的感撼人心的情景联想到了燃烧着黑夜和森林的火焰。
小结:
通过第一节中意象特点和意象之间关系的分析,老虎身上那种威慑力的美、惊人的形体之美和令人恐惧的破坏力,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影响。
(二)你认为诗人想赞美体现在老虎身上的哪些品质?
(小组讨论:
以二、三、四、五节为主,抓住关键词句品味研习。
)
1第二节,从对老虎眼睛和铁掌的描写中可看出老虎的什么品质?
讨论交流:
从“充满眼睛的火焰”、“胆敢”、“铁掌抓一把火种”这些词语描写可看出,这是体现了老虎身上的胆魄之美。
2第三、四节,对老虎的筋络、手、脚、脑髓和掐住雷霆举动的描写,体现出老虎什么品质?
讨论交流:
用霸气逼人、惊心动魄的筋络、手、脚,和铁链铁捶在熔炉里炼出来的脑髓,“一下子掐住了骇人的雷霆”,从这些描写中可看出体现出老虎身上那种智力的美和行动的迅猛之美。
3第五节,星星为什么把“千万滴银泪洒满了苍穹”,并“扔下了金枪”?
这体现在老虎身上的什么品质?
讨论交流:
这是从侧面烘托描写老虎的威力,老虎在和代表着统治势力的群星的战斗中,取得了绝对胜利,连上帝都笑了,体现出诗人对老虎身上所具有暴力的赞美。
总之,作者想赞美的是老虎身上那种总体给人的威慑力的美,胆魄的美,智力的美和行动的迅猛之美。
四三读体会情感,探究象征意义。
(意象是容注了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它往往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要探究象征意义,必须知人论诗,知世论诗。
)
1作者威廉·布莱克是怎样一个人呢?
(小组汇报或媒体展示)
威廉·布莱克的一生极其简单,传记上几乎没有什么大书特写之处,只有一些一直延续的简单事实和紧迫的艺术创作活动。
1757年,他出生于伦敦一个贫寒的袜商家庭。
由于个性过于独特,不喜欢正统学校的压抑气氛拒绝入学,因而没有受过正规教育。
虽然只是一个小孩子,但他已经表现出“对任何使他受约束的企图都以不可遏制的愤怒来反抗”的强烈性格,幸好他的父亲任凭他在家自学,才成就后来的布莱克,这也决定了他必定毫无阅世能力,与世俗格格不入,这是他的弱点,也是最耀眼的优势。
他从小就喜欢绘画和诗歌。
11岁起就进入绘画学校学习了三年并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能。
其父有意让他师从一位著名的画家继续深造,但他为了家庭及弟妹的前途而主动放弃了这次机会,去雕版印刷作坊当了一名学徒。
他的一生便是一面与妻子相依为命靠绘画和雕版的劳酬清贫为生,一方面继续从事12岁就开始的诗歌创作并配上自己的插图出版。
直到1827年8月去世前的几天,他仍然在工作,“叫人用最后的几个先令去买碳笔”画完最后一幅画把它放下,说道“我已经尽力而为了”。
后人评价他是一个天真烂漫的人、一个野性的人、一个在具有高等修养的人心目中的桀骜不驯的宠儿。
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疯子、单纯的诗人、孤独的先知,在不为人注目的一生中,默默地做了一次超尘绝世的内心旅行,抵达了人类精神的核心和时代苦难的深处。
这使得他的诗歌没有沉溺于浪漫主义那种心理与情绪的夸张和过度宣泄,而是有所节制地直接诉求宇宙奥秘和心灵的真实,并企图从束缚精神自由的生存现实中努力挣脱出来。
在《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中他展示了人类灵魂两种相互对立的状态。
《天真之歌》是人类精神原始本真向度的揭示,布莱克说“童稚的微笑是他的真容”。
摇篮中的婴儿,自由嬉戏的孩童,到处游荡的牧羊人,都是一样的纯真、欢乐、美丽、自由,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处于纤尘未染的境地。
如在创世之初,处处流露着超验性和神秘性,好似发自宇宙深处的光未被阻隔地投射出来。
然而《经验之歌》则是灵魂被异化的沉沦图景,人的本真精神与经验现实发生了分裂,彼此冲突,妒忌和自私用黑夜缩住少女与黎明的欢乐,用奴役和压迫把自由的爱捆住,以贫困和不义在大地上播撒悲惨与不幸。
在这种痛苦的精神处境中布莱克见证了时代的苦难。
在《天国与地狱的婚姻》中他断然否定代表理性的上帝,宣布上帝退位“永恒的地狱复兴。
现在是艾登在统治,是回到伊甸园的亚当”,他预言天国与地狱的结合将成为理想的人世。
因而他赞美肉体生机勃勃的美,赞美代表力的撒旦,认为“力是惟一的生命,来自肉体,理性是力之界限或外国。
力是永恒的欢乐”。
这无异于一次精神价值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