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全员培训笔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16881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全员培训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理全员培训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理全员培训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理全员培训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理全员培训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全员培训笔记.docx

《地理全员培训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全员培训笔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全员培训笔记.docx

地理全员培训笔记

地理全员培训笔记

一.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实施培训课程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最主要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9年版)》,同时课程标准也是地理教材编写与教学评价的依据。

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意义。

1.更新地理教学理念。

2.设计各级教学目标。

3.进行地理教材分析。

4.拓展课程教学资源。

5.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6.指导地理教学评价。

通过广泛调研,全面梳理了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教学重难点与主要疑难问题,提炼出了75个基本问题加以研讨,即每个单元着力探讨一个问题。

这75个基本问题是本课程内容的灵魂,是新课程实施中的核心问题与焦点问题,也是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地球和地球仪有许多棘手的普遍性教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分析清楚三点:

(一)地球和地球仪有许多棘手的普遍性教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分析清楚三点:

1.地球部分有哪些内容,包括哪些知识点和能力点?

即教学的核心问题梳理;2.哪些点难,为什么难?

即学生的学习障碍及诊断;3.突破难点的关键、途径和方法分别是什么?

即解决问题的策略探讨。

1.地球部分有哪些内容,包括哪些知识点和能力点?

即教学的核心问题梳理;2.哪些点难,为什么难?

即学生的学习障碍及诊断;3.突破难点的关键、途径和方法分别是什么?

即解决问题的策略探讨。

1.、难点共识1.如何提高经纬网定位的教学效果2.有关于东经、西经,东半球、西半球的区分3.有关初中地理地方时的问题?

4.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利用有限的教具来上地球运动这一节内容?

(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5.生活中与地球自转公转有关的现象有哪些?

怎样渗入地球运动的教学?

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

1.怎样让学生能自如地判断点的位置?

2.怎样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地方时解释生活现象;3.3.怎样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解释生活现象?

突破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空间感,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地理事物,感受真实的地理现象。

二、解决途径课标分析二、解决途径课标分析课标中需要我们落实的有以下几点:

(1)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和地球大小的描述;

(2)用地球仪说明经纬线(度)的划分和确定经纬度位置;(3)演示地球运动,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运动。

具体来说,学生学习的障碍点都有经纬线方面:

①经纬度概念的建立:

把纬度概念当作纬线长度;把对称的经线当作正相对的经线。

②半球划分的依据:

把东西经划分的界线(本初子午线)当作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某点的东西半球位置判断错误。

不能形成正确的球面概念地球运动方面:

①直射概念的建立:

直射点位置判读错误。

②地表获得光热与太阳高度关系的建立:

错把照射时间与地表获得光热建立正相关联系。

③昼夜长短的判断:

某地昼夜长短判断错误。

不能建立光线与球面的关系归纳起来学生的学习障碍主要是空间概念的建立。

二、指导学生制作简易地球仪并深入学习相关知识

(一)、乒乓球地球仪的制作1.确定南北极二、指导学生制作简易地球仪并深入学习相关知识

(一)、乒乓球地球仪的制作1.确定南北极用一根细线绕乒乓球接口处一周。

将细线取下,找出这段绕乒乓球一周细线的中点,做出中点标志,再将其绕乒乓球一周,在乒乓球上标出细线的起点和中点,确定一点为北极点,标定90N,则另一点为南极点,标定90S。

2.绘制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首先确定0经线,用一根细线,连接南北两极,绕乒乓球一周,用笔沿细线画一个圆,确定其中一条经线为本初子午线,那么另一条就是180经线,把度数写在乒乓球上经线旁。

3.确定赤道并标定度数用一根细线连接两极点,并做好标记,将细线取下,找出细线的中点,做好中点标志而后再用细线连接两极点,把细线的中点出画在乒乓球上。

将细线的两端固定,移动细线,在乒乓球上画出每次移动后细线中点的痕迹,将这些中点痕迹用笔连起来就是赤道。

4.绘制其他经线并标度数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把赤道分成了两等分,将这两等分再分别等分成6等分,这样每分之间相隔30,标出等分点,连接每个等分点和两极点。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依次标出30E、60E、90E、120E用同样的方法画出西经并标定度数。

5.绘出其他纬线并标度数赤道把每条经线等分成南北两部分,把北半球的每条经线等分成三分,并标识其等分点。

把赤道北侧的离赤道距离最近的所有标示点连接起来,标出30N,用相同的方法画出60N纬线及30S纬线和60S纬线并标识它们。

6.在南北极点上各钻一个小孔。

7.把铁丝弯成图中所示形状并注意倾斜的铁丝要与垂线成23.5角,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稍大一些。

8.把乒乓球用倾斜的铁丝穿起来。

9.在倾斜铁丝两头,用胶布裹几圈,这样可以把乒乓球固定在倾斜铁丝中间,同时又可以自由转动。

10.学生可以发挥想象设计一个有创意的底座。

三、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与地球的形状和自转相关7.把铁丝弯成图中所示形状并注意倾斜的铁丝要与垂线成23.5角,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稍大一些。

8.把乒乓球用倾斜的铁丝穿起来。

9.在倾斜铁丝两头,用胶布裹几圈,这样可以把乒乓球固定在倾斜铁丝中间,同时又可以自由转动。

10.学生可以发挥想象设计一个有创意的底座。

三、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与地球的形状和自转相关

(一)、生活中哪些现象与地球的形状有关我们可以总结出生活中与地球形状有关的一些例子:

1.月食发生时,月球视形状的变化;2.海边看到远航回来的船桅杆的变化;3.站得高望得远;4.超低空的飞机避开雷达监测;5.海天交接的地方呈弧形。

(二)、生活中哪些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二)、生活中哪些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1.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就像骑摩托车人的一样。

他往前边走,车上的他看到地面上的地理事物往后边飞奔。

同理,坐在自西向东运动的地球上的人,就会看到星星、月亮和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坐在地球这辆大巴上的我们,就像坐在车里的人一样,并没有清楚地感到自己在动,只有通过其他地区事物的相对运动关系才能确定自己的运动特点。

2.昼夜交替3.东边日出早,西边日出晚,地方时不同4.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等为什么中国观众收看欧洲杯和NBA的时间不同。

由于欧洲处于我们的西侧,所以我们看欧洲杯多在下午或晚上。

美国在太平洋东岸,我国在太平阳西岸,我们与美国背靠背,所以看美国的NBA则多是夜里。

(四):

能提出一些地球球形形状的证据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超低空的飞机避开雷达监测、海边归航的船只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四.指导学生理解地球的公转1.对于初中同学来说,看视频等方式比较直接、形象,效果也好。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应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针对初中同学,用地球斜着身子来代替黄赤交角这个抽象的名词更好,更符合学生水平。

可以让他们看多媒体演示片段,理解由于地轴是倾斜的,导致阳光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来回移动。

再分析夏至日、冬至日、春秋分日的光照图,看出同一纬度地区,昼和夜范围的变化,分析不同纬度昼夜的变化,了解极地附近极昼极夜的变化。

2.绘图推理(图解法)(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边画边分析,当然要画好图,一定要知道这个图的判断分析要点。

可以提一下三个一致两步的判断方法。

最后一步要强调昼夜分界线与直射光线垂直,在图中表示出两分两至时的昼夜分布。

五、如何组织学生探讨生活中与地球公转相关的地理现象生活中与地球公转相关的地理现象我们梳理了6种:

1.四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五带变化3.四季星座的变化4.历法制度5.二十四节气6.太阳历广场、回归线公园、古观象台六、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全球的海陆变迁[课标要求]六、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全球的海陆变迁[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重难点突破策略]一、教学资源选用1.教材、地图册等素材性资源。

教材、地图中的案例经典而丰富,图表清晰而直观。

2.音视频、录像类。

一些动画、课件、电影、专题片、数码相片等。

3.网络资源类。

从网络及时收集即时性的材料时效性强。

4.实验演示类。

七、如何帮助学生突破气温与降水的学习难点[课标要求]七、如何帮助学生突破气温与降水的学习难点[课标要求]1.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3.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重难点突破策略]一、教学资源选用1.将生活中发生的热点事件及时引入课堂,是落实地理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措施之一。

2.教材、地图册等素材性资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和主要课程资源。

3.注意引用趣味民谚。

大雁南飞寒流急、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立冬无雨满冬空夏有奇热,冬有奇寒等。

4.微视频教学资源。

5.乡土地理、考察实验类的教学资源。

关于气温的时间分布特征,可以这样设计探究过程:

通过读图、画图等活动展开教学。

从介绍什么是日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概念入手,扫清专业词汇的理解难点。

然后分析讲解气温日变化中最高、最低气温的判读过程;同样,气温的年变化曲线的讲解条理也非常清晰。

先从四个方面即最高月平均气温及月份、最低月平均气温及月份、气温年较差、该地气温的年变化介绍,然后到气温年变化判读的案例分析,最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一般气温年变化曲线的判读规律和步骤,知识讲解与技能训练的线索非常清晰,便于学生掌握。

关于气温的空间分布特点,可以从以下三部分展开教学:

第一步,先出示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再出示地球上的五带图,前后知识相联系,让学生通过读图以赤道和两极地区为例,观察气温变化情况,自己总结气温的分布与纬度的关系。

并引导学生归纳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

第二步,出示一月份和七月份的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让学生比较1月和7月世界气温分布的差异,本地和同纬度海洋上某一点的气温,观察陆地和海洋上气温的差别,通过比较得出海陆位置对气温分布的影响。

第三步,出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让学生找出图中闭合的等温线,结合课本后的世界地形图,说明原因,得出地势对气温的影响。

2.探究活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多种方式。

以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为例。

在授课时候以英国人为什么总是携带雨伞为例子引入降水的季节变化这一现象。

柱状图的判读可以出示下面问题

(1)全年各季节降水分配是否均匀?

(2)哪个季节降水多,哪个季节降水少?

(3)降水最多及降水最少的是哪个月份,各是多少?

(4)该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这些问题难度不大,完全可以由学生自主观察完成。

3.问题发现法、探究学习法、实验演示法等教学方法1.通过对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的等温线判读、分析,掌握阅读和运用等温线图的方法,学会归纳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2.通过动手绘制气温曲线图,学会归纳气温的时间分布特点。

3.通过对气温统计资料的阅读与分析,初步掌握地理统计图的运用方法。

八、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世界气候类型(上)[课标要求]八、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世界气候类型(上)[课标要求]1.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突破策略]一、教学资源选用1.人性化的教学资源学生的生活体验。

采用模拟旅行作为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

2.教科书、地图册等教材依然是蕴含信息最丰富的教学资源。

3.富有艺术的诗歌、民谣等。

描述气温降水特征和气候变化状况的如:

诗歌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E.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再如民谣南风吹暖北风寒,东风多湿西风干4.幻灯投影片、挂图、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资源。

比如出示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探究以下学习问题:

①三幅图在外观上有何不同?

②月份相同,气温与降水的单位和度量有怎样的区别?

③叠加图纵坐标的左右两侧的单位和刻度为什么不一样?

④如果由你来完成这个直方图的绘制,需要注意什么⑤我们在直方图中能够直观的看到哪些地理信息呢?

⑥你会用地理专业术语描述这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吗?

⑦你能总结阅读这种叠加图的一般步骤吗?

5.创设情境,探究生成关于各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可以设计我们一起去探险这样的情境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组,第一步:

小组抽签,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相应的探险地区。

第二步:

阅读地图册,了解气候特点以及特色景观,说明需要带哪些必备的生活用品。

第三步:

小组展示,派代表发言,带领大家去探险。

通过学生总结这四个地区的气候特点、特色景观以及需带的生活用品,最终完成九、如何指导学生认识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上)

(一)认识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方法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1.大洲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还要说明三点:

①描述海陆位置时,应注意正确使用方位词。

如亚洲东濒太平洋,北临北冰洋等。

②大洲之间、大洲和大洋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需要通过相邻关系来描述,只有明确的方向才能准确地描述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而方向是相对的,例如以亚洲为参照物,欧洲在亚洲西侧;如果以欧洲为参照物,亚洲则在欧洲的东侧。

③在义务教育阶段,区域经纬度位置的教学一般做模糊处理,学生能大致读出大洲的经纬度范围即可,重点读图读出重要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穿过大洲的位置,知道该大洲主体位于哪个热量带即可。

学习的重点放在区域的相对位置上。

还要明确大洲范围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引导学生用地理术语,如:

濒临、毗邻、陆上接壤等。

2.大洲的范围大洲范围一般从面积、所跨纬度(南北距离)、东西距离三方面进行说明。

①亚洲面积:

亚洲包括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的岛屿,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面积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

②所跨纬度范围:

北部约达北纬81,南部达南纬11,约跨纬度92。

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③东西距离:

亚洲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360)的大洲。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说明亚洲是世界上第一大洲。

(二)归纳大洲地形、气候与水系特点1.归纳大洲地形特点的方法一般是从地势、地形的种类和分布等方面来说明2.归纳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

(1)归纳方法气候特点主要从气候类型的多样性、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最广泛)、特有的气候类型等方面加以归纳。

气候特点归纳如下:

①气候复杂多样世界12中气候类型,亚洲有9种。

主要原因是亚洲纬度范围广,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类型均有分布;海陆跨度大,同一温度带沿海与内陆气候类型多;地势起伏大,有高原山地气候。

②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③季风气候显著亚洲独有的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