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说语文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10330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7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说语文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平说语文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平说语文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平说语文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平说语文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说语文1.docx

《平说语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说语文1.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说语文1.docx

平说语文1

 

平说语文

(1)

 

第一讲

在孩子启蒙语文前,家长先了解一下目前的相关背景。

目前高考英语总分减去了30分,变成了120分。

而语文,由原来的150分提高到了180分。

而语文加入的三十分基本上加在作文里面。

所以作文在孩子整个学龄生涯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高考每年约有一千万考生,也就是一千万阅读卷。

本着对教育负责的态度,有资格审批高考卷的老师都是各地各级层层选拔的精英老师,从参加高考到出考分,一共12天的时间。

说了这么多铺垫,换言之,高考批阅期间其实整个高考批阅组的状态是人手少,强度大。

一般一张阅读卷的作文是一千字左右,我们来做一个测试,你扫一篇手机1000字的文章可能需要3-4分钟的时间(非精读,跳着扫),那么把这种推测放在高考作文批阅上也是成立的,如果仅在一个考生一门学科的某一个项目老师的批阅时间就需花费3-4分钟,那么就算整个阅卷组的老师不吃饭不睡觉的批,也是批不完的。

所以,每篇高考作文批卷老师的批卷时间其实仅仅只有短短的30秒(精品卷,特高分卷除外),所以阅卷老师一定是快速扫读。

作文上面占分比例很大,作文又决定了高考语文的生死,那么说了这么多,回归启蒙教育,如何终极目标是备战高考,我们应该如何从小来培养孩子语文呢?

写字

老师批作文,既然是扫读,那么字一定不能太难看,并不是说一定要写的很漂亮,但至少要端端正正,清清楚楚的。

第一印象分非常重要,占比作文分数的20%-30%。

所以学好语文,第一要素是写字。

在孩子初期写字时让他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间架结构,以及正确的笔画

顺序,非常重要。

有条件的家长建议送去练字。

不仅要练写字,还要培养孩子端正的写字态度,字迹不潦草,这也在培养孩子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二讲

深阅读or浅阅读

深阅读有时跟理不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没有直接关系,真正好的深阅读是孩子能把自己代入书里引发思考的阅读,而不仅仅是输入。

而浅阅读,比如看肥皂剧电视等等就算浅阅读。

真正的深阅读不仅是输入+输出,还有能把听到的东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福尔摩斯》是一部给孩子作为深阅读的好书,它能让孩子轻易的进入到书里,跟着书中人物一块身临其境学会观察。

看电视虽然属于浅阅读,但是也不是所有电视都不能看。

最好不看综艺和肥皂剧。

对于历史评说,动物世界等电视,还是可以看得,看完之后和孩子有个讨论的过程,逼着孩子自己去思考。

 

第三讲

错别字要重复训练

高考作文中,“字”是首要印象分,字不仅要写的工整,还有绝不能有错别字出现。

一般一篇作文里面一个错别字扣一分。

高考阅卷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十秒,每个批阅老师都有非常老练的阅卷经验,早已练就了“火眼金睛”,能在短短十几秒内先挑拣出这篇文章的扣分

项目“错别字”。

所以纠正错别字一定要从小抓起。

孩子有必要每天默写生字吗?

有。

不仅要默写,而且需要一定数量的生字。

上海越是排名靠前的小学对于学生的生词量抓的越紧。

普通私立一般每天默写15个生词(中规中矩),超强负荷的私立小学每天生词量甚至达到30个。

每天要默写的生词,一部分是老师课本划词,还有一部分是课外书划词。

要求是孩子先抄写4遍,然后家长默写一遍。

错字,继续抄写4遍。

隔天晨读老师还会再默写一遍,错字继续返回抄写四遍。

这是上海名校的模式。

简言之,重复操练是解决错别字最好的办法。

 

第四讲

关于小学对于生字词量的具体要求

一般来说,成年人完成正常社会生活需要用到的生词量是3000左右,从事文字工作者(图书编辑,翻译)需要用到的生词量为5000,作家的生词量需达6000。

本科毕业生词量可达4000,汉字专业研究生毕业生词量约5000+

用沪教版教材举例(沪教版已经并入人教版,沪教版人教版差别不大)对于小学生识字量的要求如下:

第一段(1-2年级)认识汉字1600-1800个  会写800-1000个 

第二段(3-4年级)累及认识汉字2500个左右  会写1800个(之前是2000个,减负后改成1800)

第三段(5-6年级)累及认识汉字3000个会写2500个

也就是说,到了小学三四年级,孩子应该能达到正常读书看报的水平,而到了六年级孩子就几乎能达到成人的水平。

教育部提倡减负,到底应不应该减负需不需要学龄前学习汉字

教育部提倡减负,减负只减在1-2年级,对3-6年级的识字新标准和之前老标准一样,如果家长执行了新标准,到了三年级后,孩子将会非常痛苦,因为认字量太大了。

 

而且虽然提倡减负,但是应试难度实际上没有降低,所以从头开始就不能放松,从小开始,必须写字,不能零基础进小学。

1-2年级牢牢打好基础,在课内识字量基础上争取课外拓展。

狠抓1-2年级,到了三年级后孩子才不至于学的很“痛苦”。

 

第五讲

1,建议用生字卡。

学汉字和学英文是完全不同的,英文是会拼就能写,汉字是象形文字,画面为第一记忆特征。

​​​

2,建议一年级学习书法。

一来认字,二来对于正确书写汉字的笔画顺序非常有帮助。

3,学龄前要学会写字,不然一年级家长孩子都会非常痛苦。

​​​​

 

第六讲

识字的两种方法

这一节我的感触很深,可以用非常震撼来形容我的感受,我听完就给周周发了一段语音说了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学龄前不识字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孩子到了三四年级就要超负荷运转,家长孩子双向痛苦。

其次,从一年级开始就要进行大量的听默背。

如果学龄前不学写字,本来二十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作业很可能要拖到一个小时。

再者,上一年级的孩子,从硬笔书法开始学起。

把课本后面所有的生词本做成硬笔书法贴,一边抄写一边练字,双向提升效率。

最后,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却是最难攻克的学科之一。

生词默写步骤:

先把生词抄写四遍,默写一遍。

默的过程里面建议报读一次,最多两次,然后给15秒钟,15秒写不出来就默认这词不会,制造孩子的紧张感。

错词随便他抄写几遍,只要他说他会了,等他抄完以后继续把错词默一遍,再错的话抄8遍。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上了小学以后那么痛苦了,看完这一讲,你们的感受呢?

欢迎讨论。

 

第七讲

阅读中要查字典

越往后听,线路越清晰,有些争执过的问题,在后面的几讲里面平哥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1,不能通过阅读来认字,阅读要基于认字量的基础选择读物。

先认字,再阅读。

在给孩子选择自主读物时,不能以故事思维深度为第一选择前提,应结合孩子的识字量。

2,如果学龄前基础比较好的孩子,在进入小学一年级以后,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那么在小学一年级的上学期(12月份)就可以教孩子查字典。

查字典应以部首查字典,查的过程中孩子会对生字进行分解记忆,加深印象。

3,语文学习需要一个好的习惯,在一年级就应该培养孩子习惯使用工具书,不要借助于电子产品比如XX。

 

第九讲

错别字的原因

1,再次强调了孩子对字的“认识”和对字的“掌握”是不同的概念。

认识是指看到字能读出来,知道怎么运用,而掌握是指不仅能读能运用,而且还要会写出来。

2,错别字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

A:

认识字,但掌握的不扎实。

原因:

默写不扎实。

没有经过重复训练。

B:

还有一种写错字的原因是孩子根本不认识这个字。

原因:

孩子阅读量跟不上,大脑里面没有字词应用场景。

时候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讲某个生词,孩子消化了知识点也知道怎么运用,但是因为在孩子的大脑词库里搜不到这个字的相关场景运用,这时孩子就会本能的用另外一个字来代替。

举例:

扶手,他可能会想成:

伏手。

这种错别字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后期阅读量没有跟上去,生词卡片只能保证教会孩子认识几百个基础字词,有了基础后还需要通过大量自主阅读来跟进拓展能力。

3:

什么情况下需要重视孩子的错别字情况?

一张卷子,有个把错字是正常的,如果扣掉四个或以上的错别字的分,家长就需要重视默写情况。

感想:

语文最难的地方在于简单重复训练太多,我看还是尽早放弃快快乐乐学好语文的念想吧。

 

第十讲

 关于好句好词的运用

1:

应试教育中,低龄段孩子写作最大的难题在于选材。

孩子不知道怎么描写,无从下手。

所以有时就需要为他准备一本“摘句摘词”本,把日常文章中见到的一些好句好词抄写下来。

积累这些好句好词对于低龄孩子很重要。

而且好句好词不要去买那种枯燥的现成范本,一定要让孩子从鲜活的场景中汲取,他才会懂得运用。

2:

好句好词的摘写必须要分类。

比如描写人物的,描写场景的,描写心理活动的。

方便孩子写作时及时查找。

某些孩子写作会有特别明显的“劣势”区,比如有些孩子善于写景但却非常不善于描写心理活动,有些孩子非常善于描写人物形象却不善于叙事。

所以分类摘取,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习惯。

3:

赏析的文章可以作为例文仿写,仿写多了孩子自己就能写出来差不多

类似风格的文章,小学生写作文可以不必那么严格,适当引用一些范文原句也是可以的(欢迎小学语文老师来讨论)当然,这个人群只能是小学生,中学生及成人均不适用。

4:

不要惧怕孩子犯错误,前期错误犯的越多,后期用词越精确。

摘句摘词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吸收多少,一般一本《草房子》读完,孩子只要能吸收3-5句就足够。

 

 

第十一讲

让作文不再干巴巴

1:

成语在小学作文中的应用是有讲究的。

在低年级段,尤其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老师是鼓励使用各种成语的,甚至,批卷老师希望看到低龄段学生使用成语。

但是到了四五年级以及初中以上,因为要求不一样,老师是不希望看到学生作文中继续大量使用简单成语,所以,高年级家长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的细节描写。

2: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量词的积累。

量词用的好坏是一篇作文的点睛之笔。

    比如,一()骆驼,一()瀑布,一()月亮。

月亮又大又圆的时候用什么量词,弯弯的月亮又用什么量词?

对于细节的描写,量词用的是否到位是否精确尤为重要。

3:

多读一些好词好句,比如说对服饰方面的描写,白先勇先生是非常擅长的,各种栩栩如生的词汇,让人非常有代入感。

这类文学大家的作品可以多让孩子接触。

4:

在读书时,注意提醒孩子书里是怎么进行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写文章承上启下的积累也是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多看,多读,多写,多思考。

5:

程度副词要用对,小学阶段对于程度副词不太重视,但一篇文章文采的好坏,程度副词的使用是尤为重要的,比如一篇好的文章至少要用对7-8样程度副词。

例如:

好像,可以用宛若,恰似,仿佛,宛如,,等来代替。

很,可以用太,比较,非常等来代替。

6:

表示说,看,坐的动词,一些很特别的用法必须叮嘱孩子抄写下来加以记录。

读后感:

高考语文180分。

语文确实是一个比较难学的学科,需要从小进行铺垫,语文的积累一定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家长潜移默化影响的。

其实,听来听去,所有学科的学习,孩子学得好不好,家长的水平占一大半主因。

这讲听完,我认为,我们必须要减少英语的投放比例,增加语文启蒙比例投放。

学语文不是简单的字词卡,还有跟英语一样重要的在情境中学成语,学句子的使用。

家长的能力决定孩子的能力。

都加油吧。

第十二讲

成语的学习和积累

1:

成语不一定是四个字的,三个字或六个字的也叫成语。

成语指的是民间一些约定俗成的说法。

2:

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学成语是没有用的,所以“成语词典”这种工具书对孩子作用不大。

如果让孩子不去了解成语背后的典故光用死记硬背去学成语,孩子很可能前学后忘。

3,成语的学习一定要通过成语背后的故事积累。

比如“韦编三绝”这个成语,了解故事典故后,更利于孩子在作文中的活学活用。

另外,进行故事铺垫后,家长也要时不时在情境中代入使用成语加深孩子的记忆。

4:

要让能与孩子交流的人来带孩子,平时日常积累很重要。

学龄后,孩子要有成语手抄本,家长指导孩子对成语进行分类归纳摘记,比如,带“语”字的成语有哪些?

千言万语,窃窃私语等。

学龄前,家长自己要积累一部分成语,争取遇到场景就能脱口而出相对应的成语。

这对于孩子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5,经常和孩子玩成语游戏,带一字的有哪些成语带天字的有哪些成语

 

家长事先查XX,孩子如果想不起来,可以适当提示。

总结:

我认为学龄前家长准备个成语手抄本非常重要,好词好句家长先要自己抄写下来。

后期我会整理一些日常可以用的成语,三四岁的孩子真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先把成语学起来用起来了。

第十三讲

重复训练很重要

1:

九年义务教育在于扫盲,并不负责成才。

真正的学会不仅仅是会运用,能去教会别人才叫"学会"。

2,大量输入各种文章,字词用法,其中孩子要有自己的思考,然后输出,这才是孩子真正的在掌握知识。

3,刷题是有用的,选题类型要选略高于孩子水平,属于"伸手能够到"的题。

4,国际学校非应试教育体制,所以国际学校几乎没有重复训练。

除非家长做好打算以后孩子不参加高考,否则在现有体制环境下,下"笨功夫"重复操练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十四讲

诵读  学贯  涉猎

深浅阅读怎么分配?

1:

古人读书分三个阶段,5-15岁诵读。

读出声,最好能背诵。

比如朱自清的《春》,每句话都是好词好句。

5-6岁启蒙,熟读唐诗三百首。

每天都需要背。

2,不要长期沉浸在绘本里面。

绘本最大的作用是让孩子接触纸质媒介,要尽快转到文字书来,长期阅读绘本,会让孩子无法接受文字书。

3:

古人云:

15-25岁学贯期。

先要把自己读的东西搞深了搞明白了,然后才能去旁征博引。

九年义务教育的部编书本比较简单,从深度上难度上来说,很难和古人相提并论。

平哥建议从10岁开始,应该加大孩子学得难度,把古人的学贯期提升到孩子10岁。

学贯期建议缩小阅读量,加深加精阅读。

不建议给孩子听心灵鸡汤。

4:

古人云:

25-35岁  涉猎期,涉猎期,因为三观基本成熟,那就不分好坏,什么都要看什么都要读。

也就是我们说的“浅阅读”。

诵读的材料是有限的,必须是经典的,所以需要读到能背的程度。

学贯的材料不以量为标准,要精度,不动笔墨不读书。

涉猎期也是泛读期,建议多去图书馆。

 

第十五讲

同年龄读不同种类的书

1:

平哥把孩子成长阶段需要阅读的书籍分成几个大框架:

图画类(绘本),文学类,古典类,纪实类,思想类,实用类,工具类,教育类,历史类。

2,孩子成长过程中读书应该按照怎样一个次序来读?

绘本是首当其中的,由绘本铺垫,然后进入文学类,文学类的进入平哥建议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阅读。

但是文学类是要由浅入深来进行的,所以在小一前,其实就需要做铺垫的,由儿童文学开始。

文学类和科普类可以同时进行,三四年级的孩子可以读一读千字文。

另外古典类文学的学习,古典类和历史类不需要进行太早,一般小学四五年级以后比较合适。

历史类读完,在高中要进入到纪实类的学习,因为高考有议论文的,纪实类的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习一些大众主流的思想。

第十六讲

阅读是为了什么?

1:

为了传递信息,获取信息。

阅读如果停留在这个层面上,那仅仅只能算是浅阅读。

浅阅读考验的是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力。

2:

拓宽知识面。

 

3:

思考和体会。

人都是有精神需求的,需要不断思考。

比如莫言的《生死轮回》,能够让读者代入进书中去体会,这种书应该拿来深阅读。

4:

提升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后感:

让孩子多读书,一定要在孩子阅读中,学会提问,提问会促使孩子思考。

比如我以前读《火烧赤壁》,我老公就问过我,如果我是曹操,我会怎么做?

这个说起来有点话长了,有机会可以与各位家长开个主题品一品三国。

家长善于思考,才能培养出爱动脑的孩子。

 

第十八讲

 电子书还是纸质书?

1:

从读书角度来说,不推荐使用kindle,应该使用纸质书。

电子书虽然有很多便捷的地方,但是适合深阅读需要思考的书均不适合使用kindle。

2:

读书应该做笔记。

读书应该随时写批注,电子书做笔记是不方便的。

3:

电子书资源过多,没有经过认真挑选,从心理上来说是不利于静心阅读的。

电子书只适合碎片时间的浅阅读,比如上下班的路上。

从孩子学语文角度出发,不建议用电子产品。

读后感:

一卷在手,才能找到读书的感觉。

 

第十七讲

关于书单

市面上各种各样名家的书单很多,这些书单都很有特色,有些书单非常小众,有些书单数量比较巨大。

没有绝对适合孩子的书单,关键在于孩子愿不愿意去读。

比如《福尔摩斯》这种适合深阅读的书,很多女孩就不喜欢。

那么要以孩子的兴趣点为基础,不喜欢就跳过。

孩子能够系统阅读的时间拢共就那么几年,从三四年级开始,到初三前结束。

每年如果能完成2-3本书的深阅读,在初三前完成20本的总量,就是非常不错的数字。

这一讲平哥重点推荐了沈石溪的书,值得三年级以后的小学生阅读。

读后感:

语文启蒙任重道远,等做完平说语文的笔记后,我打算先整理下成语,再来整理下各名家推荐的书单。

在孩子学龄前,先规划好时间。

心中有规划,遇事才能不慌张。

 

第十九讲

如何挑选书(出版社)

1:

买书应该选大出版社的,因为大出版社出版的书审核非常严格,质量有保证。

小出版社出书相对比较容易,质量参差不齐。

2:

平哥推荐的几类读物出版社:

古籍类推荐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华书局。

其中古籍出版社是平哥偏爱的,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诗三百首的版本就非常好。

而国学经典最正统的版本都出在中华书局,比如论语,四书五经等。

工具书类推荐商务印书馆和上海辞书出版社。

儿童文学类书推荐上海少年儿童文学出版社和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河北和安徽两家儿童出版社出的质量也不错。

教科书类推荐21世纪出版社。

3:

四大名著必须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

沈石溪和草房子之类的书可以选作家出版社的。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出书质量非常高。

4:

挑书切记一定要选择封面素雅的,万不可要封面花哨的版本。

一个有品味的作家是不可能允许自己的作品用花里胡哨的封面。

 

第二十讲、第二十一讲、第二十二讲

如何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分三大类:

第一类:

圈划和摘抄。

这是最基础的一种读书笔记,圈划出能引起你共鸣的句子,摘抄出其中的好词好句。

做圈划时符号不要太多,用直线、波浪线、

括号三个符号就可以。

第二类: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和圈划是两种不矛盾的读书笔记做法。

可以先圈划,然后用思维导图捋清人物关系。

思维导图比较适合成人,思维导图做出来的东西跟深阅读是不一样的,并且思维导图做出来要花很多时间,用来整理思路不错,但不推荐很小的孩子进行思维导图的训练。

第三类:

批注法。

文学的诞生早于文字,做读书笔记就是在赏析,是读者自问自答的过程。

很多孩子阅读理解题失分点就在于不能把所理解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

而做笔记的过程和阅读理解是相通的,把你的理解写出来,也是一种输出的过程。

赏析最好的训练就是让孩子习惯做笔记。

拿到一本书,要随时随地做批注,这就是在进行深阅读。

批注做多了,思考就多了,日后孩子的表达就不成问题。

前期多进行开放式提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好在哪

多阅读、会阅读,这两点对孩子来说是比较难得,但是重复操练做多了以后,能力自然就上去了。

实操干货之绘本深度阅读实践:

观察和说话

1:

做深度阅读的书,最难的哲学类是最容易拿来做深阅读的,因为书中几乎每一句话都能读者引发思考和讨论。

反倒是越简单的书越难深阅读,比如小说类绘本类,用这种简单的书来做深阅读是很难的。

2:

绘本的数量不在于多,在于物尽其用。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能精读十几套绘本,足够了。

3:

在最初开始阶段,越是简单,家长越需要陪伴引导。

读书是需要提问的,要做一个善于提问的家长,你提的问题一定要注意符合孩子的认知,不要提过于空泛的问题。

比如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对你提问:

这片子讲的什么你能三言两语讲出来吗这个,就是空泛的定义。

低幼阅读中,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观察每一幅画的细节,家长说粗线条,孩子补充其他。

一个故事无非是由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尾组成的。

家长可以这样提问:

A,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B,为什么这个地方会有这个东西存在

精阅读的绘本,对画面的精致程度要求程度很高,而不在乎有没有文字。

在这个段落,平哥推荐卡梅拉系列。

大班到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均可用卡梅拉作为深阅读的读物。

深阅读的绘本,需要重复,第一遍观察细节,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背景。

第二遍就进入深阅读环节,家长可以使用为情节配音的方法来引导孩子说出他对故事中人物的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前期应该让孩子扮演对话少的那个角色,家长扮演对话多的角色。

只要孩子配出来,说明他对故事情节是理解的,这是一种语言描写的锻炼。

4:

情节配音完成以后,再让孩子试着讲出画中人物的表情细节,神态,肖像。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作要求加入修辞手法。

推荐看白先勇的《台北人》。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需要掌握十四样技能:

八种修辞手法,六个描写方法。

越好的绘本,感情描写越细致。

“描写”不一定指文字,配图才是家长选择绘本最需要重视的一个因素。

到了后期,孩子应该具备能描述连贯动作的能力。

推荐波罗历险记。

5:

复述故事环节。

如果孩子可以复述出故事,尽量要求他讲的长一些。

过程中家长必须耐心。

在小学二三四年级的写作中,老师要求作文也是越长越好。

写的长,说明他有东西可以表达,最后修改和精炼也有料可修,如果料不足,改都没法改。

所以,鼓励孩子多说,多写。

6:

绘本深阅读的最后环节:

让孩子接着故事结尾往下编。

不要小看孩子的想象力,这可能是绘本阅读中孩子们最喜欢的环节之一。

故事情节不重要,只要他能编出来,说明孩子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是有清晰认识的。

比如说我们看灰太狼和喜羊羊,看完以后基本都是记不住情节的,能被记住的是灰太狼和喜羊羊的人物特点。

读后感:

是时候清理清理书柜中的绘本了,去除糟粕。

绘本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尤其四岁以后,深阅读,精阅读要慢慢提上日程。

他重点推荐了几套绘本,波罗历险记,父与子全系列,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故宫里的大怪兽,卡梅拉全系列。

这些书,大家可以放进购物车里面了。

另外,平哥提到看图说话的课程,结束平说语文后,会去找来听听看的,如果好的话,到时仍然会分享给你们。

小学的看图说话功底,从绘本深阅读开始。

写作:

写作的日常积累

语文的学习是在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形成的。

对孩子而言,读一本厚厚的书,不如先让他去读一些名家篇章效果来的直接,

这是能让孩子短期拔高的一种方法。

字词句的积累,应该融化在生活中。

领着孩子看广告牌,读绘本,甚至是说明书都可以拿来和孩子一块讨论,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完成对字和词的理解和消化。

关于名家篇章。

推荐《名家散文荟萃》。

比如贾平凹的,曹文轩的,沈石溪的一些短文。

临睡前领着孩子读两篇,积少成多。

比如,莫言对文字把握能力很强,《因为孩子》,《卖白菜》,这是莫言出道时发表的小短篇。

还有《读者》,《少年文艺》这类杂志,都可以拿来给孩子看。

语文的学习没有一定之规,一定要把语文学习带进生活场景中学习。

读后感:

最近有考虑重新阅读一些书。

我高中阶段最爱读的文章就是读者上面的,对于思维的拓展实在是有用。

 

写作2:

作文选是个好东西

作文选有没有必要读?

作文选一定要读,首先作文选里有一些孩子没有体验过的生活经验,可以

 

拿来写进文章里面充当素材。

并且有一些好词好句孩子也可以从好的作文选中汲取。

作文选的重要性?

参加过高考的人都知道《读者》,读者是高考的必备课外读物,属于标配之一。

读者里有一些文章就是应试高考的缩影,不仅有深度并且选材新颖。

如果说读者是针对高考应试作文的产物,那么作文选其实是低配版的《读者》,它是为了对付小学的应试作文。

一般来说,作文选不分年龄,三年级的孩子也可以读五年级孩子读的作文选。

临考前的半个月,让孩子多读作文选,很可能考试就能用得上。

整个小学阶段都可以阅读作文选,初中开始改为读《读者》。

作文选如何挑选?

作文选里面的文章不一定都是孩子写的,有些是编辑亲自操刀的。

挑选作文选要选带有分类的,比如写人,写景,写事等。

其中写人又可以分成写老师的,写陌生人的,写亲人几大类。

作文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选材和摘抄好词好句,分类的作文选容易让孩子脑海里形成一个框架,更利于在作文中活学活用。

作文选的品质参齐不齐,而且更新迭代比较快,容易被淘汰。

平哥认为好的作文选有一些已经绝版,无法做出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