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顺学而导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x
《《先学后教顺学而导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学后教顺学而导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先学后教顺学而导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先学后教,顺学而导”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实践方案
黄石市团城山实验学校课题组
执笔:
林月娥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转变过去灌输式教学为体验式、参与式、自主式教学,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07年8月全国第八届语文教学年会上崔峦先生指出:
语文教学实践必须坚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原则。
然而,我校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教学思想上:
人本思想理解不深,尤其是对“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思想的重视与落实还存在较在的不足;过多关注学习结果,对学习行为、习惯,如好学、会学等少有关注。
2.在教学实践上:
教学方法单一,过分注重教的形式,教与学不是和谐共进,被教与被学现象比较突出。
3.在课堂教学效果上:
知识目标达成较好,能力与情感目标不能正常达成,知识没有转化为能力,也没有生发为正态的情感与价值;学生群体成绩不是“哑铃型”分布,更多地类似为金字塔型号;在语文的字、词、句、篇、表的目标上,字、词、篇与语文素养还不协调。
陶行知先生曾说:
“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
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
”因此,教师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做到“从教师走向学生”。
根据本校语文教师长期的教学实际情况,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形势,必须及时转变本校语文教师的“传统式”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打破以往“先教后学,课后作业”的主线,改成“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追求教学的效率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永恒主题。
自教学诞生以来,教育者都在进行对有效教学的探索。
在西方,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美国布卢姆提出“为掌握而教,为掌握而学”的学校教学理论。
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教学理论的目的在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
其基本理念就是:
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人人都能学会。
基于这一理论,布卢姆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理论:
①教师要为掌握而教;②学生为掌握而学;③教学要找到使学生掌握新学知识的手段,即有正确的教学和学习策略;④把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核心是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的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一直都在持续不断地进行,在教学实践中也涌现出了像自学辅导实验、青浦实验、主体教育实验、新基础教育实验以及情境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新教育等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
江苏省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江苏省东庐中学“教学案合一”,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山东省潍坊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特征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些成功经验无一例外都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把本来属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先学后教”对小学来说,其可行性有多大还在探讨之中,目前还没有哪个学校做得在全省、全国范围内有影响。
(二)研究价值
我市于2007年秋季开始《黄石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效率评价方案》的制定与研究。
到2008年秋季,我校成为市教科院《黄石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效率评价方案》的试评定点学校,我们组织老师讲课并用方案试评。
在修订评价方案的同时我们也对学校教师课堂教学开展多角度、多主题、多层次、多形式、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课堂观察,并致力于探索出高效轻负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现阶段,确立本课题具有以下主要研究价值:
1、实践层面上:
通过研究实践解决教师课堂“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盲目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获取知识的方式及能力;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和及时学习、随时检测的好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校语文教学质量。
2、理论层面上:
在小学开展“先学后教,顺学而导小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还很少,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填补大多数人认为低年级学生没有自学能力的空白。
同时本课题的研究还对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普遍的实践和指导作用。
而且通过大家的积极探索会形成丰富多彩的、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有较高实效性新课型模式,这种新课型模必将产生辐射作用,改变目前的一些不合时宜的教学模式。
三、研究基础
2005年,我校在市教育局、教科院的领导下组织教师编写湖北省地方教材《安全教育》,该书于2007年正式向全省出版发行,填补了我市无地方教材的空白。
2005年以来,我校在开展校本研究基础上,申报了黄石市教育科学规划办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及教育干预研究”,并以此课题为龙头开展专题区域校本研究工作。
2010年12月,该课题顺利完成各项研究工作,并及时向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报送相关结题评审材料,按时结题。
2006年我校申报的湖北省基础教育教研课题“不同学习领域有效教学研究”于2010年春顺利结题。
2008年秋季,我校成为市教科院《黄石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效率评价方案》的试评定点学校,组织教师学习《黄石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效率评价方案》,并根据各个不同学科的特点,同一学科不同课型的特点,组织老师讲课并用方案试评,从而修订评价方案,为市教科院《黄石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效率评价方案》的完善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以上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启示和借鉴。
另外,我校拥有一批有一定理论水平、丰富教学经验、且善于总结的老师,如:
林月娥、王志芳、袁慧玲曾经参与过编写教材,都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孙继红、杨剑群、蔡晓玲、刘琼等老师参加过省市优质课竞赛,所有老师的论文、案例、实验报告等都获得国家、省、市、区多次奖励。
四、概念界定
“先学后教”是相对于传统模式“先教后学”所提出来的,所谓的“先学”,不是漫无目的的学,也不是没有教师指导的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有针对性的学习。
在时间上,教师的指导在先,学生的自学在后;但是,教师的教学指导工作是基于对学情的充分考虑基础之上的,对学生困惑问题和学习方法的“引导”、“指导”、“交流”、“启发”。
所以,在逻辑上则是学生的“学”在先,教师的“教”在后。
“顺学而导”是相对于“牵学而教”所提出来的,它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松开手中牵生之绳,解脱教学预设对学生的束缚,寻着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感受,个性体验,指导点拨来进行和完成教学活动。
“先学后教,顺学而导”教学观旨在教师有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并随着年龄、学段增长变成完全的自主学习者,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从“学”(自主学习)到“教、导”(有效指导)再到“学”(自主学习)的无限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
从教学意义上看,“先学后教,顺学而导”不是简单的对传统教学过程的顺序颠倒,而是一种教学观重构的问题,它充分关注学生的需要,将学生送到课堂的主体位置上,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不仅仅是教师的或课程的需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五、理论依据
(一)学习方式、教学策略研究的理论。
如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风格与因材施教的研究:
我国心理学者张厚粲证明的场依存与场独立,以英国心理学家帕斯克为代表的整体性策略与系列性策略、赫德森发现的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卡根的冲动型思维与反省型思维、荣格的内倾与外倾等;如孔子因材施教与现代分层教学的思想;又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理论等
(二)有效学习与有效教学的理论。
有效学习的外部条件是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有意义的、经过组织的信息。
重要的内部条件是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
第三个条件是学习者主动加工活动,即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结合。
有效学习的三个原则是建立共同目标、利用社区资源、为学生赋权;五个要素是真实性、互动性、以学习者为中心、全纳性、连续性。
有效教学从夸美纽斯的班级教学到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到多样化教学模式,到倡导隐性学习、体验学习、研究性学习等。
今天,更强调在教学理念的支持性展开教学设计。
有效教学大体有三种取向:
一是以加涅为代表的注重学习过程有效性的科学主义说;二是以杜威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说;三是以加德纳为代表的多元智能说。
(三)建构主义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
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经验,主动地认识、接纳、筛选、加工信息,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学生与环境、教师、群体等发生交互作用,使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创生,身心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磨砺,人格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塑造,共同的即时创作的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生命历程,它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还是一个师生相互交往、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的生活过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基本阶段:
感知运动时期--儿童言语发生期;前运算阶段--儿童言语发展关键期;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言语发展重大转折期;形式运算阶段--儿童言语素质全面建构期。
我们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用阶段论把握阶段发展重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初中生的学习策略的形成;发展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个体差异,尽力推动"平衡化",促进学生发展。
(四)系统控制论、最优化教学论。
系统论指出:
系统具有不同于各组成成分的新的功能,或大于组成成分的功能之和。
要优化系统须调节各子系统,使其以系统的总目标为自己的目标,并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按逻辑统一性的要求组合为一个整体(大系统),某一个弱一点,也能达到整体优化。
要使一个系统在最佳状态下运行,就必须加强系统的信息反馈,并及时调控,在动态中寻求优化。
最优化教学要求在给定条件下通过系统的控制手段,达到最大限度的活动效率,达到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五)江山野先生教学过程五个阶段论
学习一门课程(乃至课程中的一章一个单元)往往也要经历这五个阶段。
每个教学阶段对教学方式方法都有一些质的规定性:
第一阶段的基本教学方式是:
教一点,学一点,练一点;
第二阶段的基本教学方式是:
问答、阅读、演示、讲解相结合,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探求知;
第三阶段的基本教学方式是:
首先让学生预习,然后根据学生预习中提出的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
第四阶段的基本教学方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
第五阶段的基本教学方式是完全由学生自学。
课堂教学是受一定时空限制的,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教学的基本要素,根据教学目标确立的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恰当的方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都有提高,这样教师必须精心策划每一分钟,必须尽量发掘单位时间的最大潜力,发挥出最高的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六、研究原则
(一)研究原则
1、导向性原则
(1)研究过程中采取点面结合,注重督导评价避免研究的盲目性;
(2)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发挥自我的导向作用。
教师的教应随学情变化,随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不断汲取新的内容。
其次,教师应为人师表。
2、主体性原则
(1)研究过程中应尊重研究主体的实际情况,关注主体的发展;
(2)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参与表现的机会与权力,让学生对照行为目标与评价标准学会自我调控,感到"我能行"。
3、创造性原则。
(1)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调整、总结、创新,形成学校、学段研究特色;
(2)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再创造"是活动的灵魂,要让学生拥有创造的权力,给学生留有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获得创造的体验,得到鼓励、启示,引发创造的兴趣,从小敢于创新。
4、合作性原则。
(1)全校语文教师各有分工,共同协作,搭建交流平台,根据自我特色定期展示交流,作为阶段性成果记入工作业绩之中;
(2)以班集体的组织形态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依靠集体舆论、共识这种团体动力改变或影响集体中的心理与行为。
5、一致性原则。
低段、中段、高段,三阶段的研究承上启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方面的研究互相衔接。
6、客观性原则:
坚持客观求实的态度,全面收集资料,掌握足够的事实,保证研究过程的可靠性、准确性。
可接受性原则。
(1)研究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2)教师的教,应接近最近发展区。
七、研究目标、内容、重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立足于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教育学生如何自学,并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针对学生自学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就学校发展而言,通过课题研究,形成自主、高效、轻负的办学特色,构建“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就教师而言,通过课题研究,构建由权威意识转变为服务意识的新型教师角色观,催生一批优秀教师;就学生而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自主学习观,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研究内容:
1、探索适合“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教学设计与学案设计,且形成文学成果;
2、探究“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不同年段、课型的教学方式;
3、探究学生先学、自学习惯与行为的形成策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4、探究适合“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方法。
(三)研究重点:
基于“先学后教,顺学而导”教学理念下,对一至六年级的课堂观察,整合提炼出有效地指导不同年级学生自学的方法;编写出适合学生自学及巩固练习需要的学案;构建出符合一至六年级各个年级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以此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形成我校教学特色。
(四)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先学后教,顺学而导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其实质是落实对新课程理念的纵深发掘,探索高效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改进教法、学法和评价,在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的过程中,科学测评教学效能,减小无效劳动,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注重实效。
本课题立足于当前小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踏实地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改进和重构,针对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和反思影响高效教学的相关因素,研究实现高效教学的具体对策。
八、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影响着培养目标的素质与能力,课题是实施围绕课堂教学来展开。
学校首先要组建课题研究小组,明确研究方向,统一对申报课题的认识,分任务,搜集前期材料,确立研究方案。
学校从各年级选取部分优秀教师开展学案编写、“先学后教”教学尝试课等教研活动,并从每个年级中选一个班作为实验班,率先开展课题实验工作,“以点带面”带动全校课题的有效开展。
其次学校教师在批改学案的同时,发现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同时教师也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再次修改学案,完善学案。
同时,实验教师之间开展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观察,紧凑教学的各个环节,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步步完善,寻找具有我校特色,并适合各个年级学生特点的典型课型,并总结、提炼为课堂教学模式。
再次,我们要求实验教师对教学过程及效果进行反思与总结,描述自己的授课感受与体验,找出令人感到兴奋或困惑的地方,对成功的地方进行总结,对失败的地方进行诊断、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与建议。
最后,我们还要聘请专家或同行进行指导,及时得到提升。
通过各种途径研究,在交流与碰撞中展示研究成果,形成研究总结报告等进行推广。
(二)、研究过程:
整个课题历时三年,分为四个阶段,即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
1、课题研究起步阶段(2011年1月至5月)
①、课堂调研,明确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②、了解国内外研究情况,听取各课题组老师、教科室负责人和学校领导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题论证方案,反复修改。
③、申报立项。
④、印发资料,培训教师。
2、课题研究初期(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
①、进一步加强对课题研究方案的学习以及相关培训,明确课题组成员各自的课题研究任务。
②、课题研究初期,一至六年级各位教师分任务完成本册学案的编写;各班“先学后教,顺学而导”教学全面启动。
③、根据一年来的课题研究情况,课题组进行课题研究初期工作总结,形成课题研究初期实验报告。
3、课题研究中期(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
①、加强课题研究教师的研究学习,了解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研究概况,有所借鉴,有所吸收。
②、确立课题研究中期的研究重点,从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心理、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资源等多个角度,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及其他教学调研活动,寻找并分析对“先学后教,顺学而导”课堂教学效率产生影响的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进一步修改、完善学案的编写,推出各年级经典课型,提炼出各个年级的课堂教学模式。
③、在行动策略研究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逐步缩小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④、根据一年来的课题研究情况,各课题组进行课题研究中期工作总结,形成课题研究中期实验报告。
4、课题研究后期(2013年8月至2013年12月)
①、对课题内容进行整体回顾,就课题研究的三个学段的项目进行第二次深入研究,各位实验教师根据自我实际,撰写出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组撰写出学校课题研究总结。
②、整理前两年所写课题研究系列学案、论文,学校课题组编辑审稿,做好出版我校课题研究实验论文集的一切准备工作。
总课题组分低、中、高三个学段,形成学生在学习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三个方面的高效学习案例集与教师指导系列论文集,编辑成书,形成书面研究成果,切实起到优化学生学习、促进教学健康发展的双重目的,形成我校优质教育的特色。
③、写出课题研究报告,提炼、推广课题研究成果,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鉴定。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实施时间为三年,整个研究是长期的、形成性的,有别于横断式的研究。
这样的追踪研究有利于对“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
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记录法、实验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等,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边设计、边研究、边修改、边完善,对整个研究进行全局控制。
研究工具有学习行为量表(教师评定、学生自评)、学习兴趣(或学习习惯)量表、EPQ(艾森克人格问卷)、班级氛围(环境)问卷。
总之,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相结合,实证研究与专题研究、典型个案研究相结合,强调重点,突出特色,以保证研究的合理性及实践效益。
九、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本课题组核心成员:
组长:
林月娥
副组长:
王志芳
组员:
袁慧玲胡婷李加升蔡晓玲孙继红刘琼董丽平
2、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
2008年秋季,我校成为市教科院《黄石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效率评价方案》的试评定点学校,就积极组织教师学习《黄石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效率评价方案》,,并用该方案来评价老师的课堂,在修订评价方案的同时,也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另外,针对我校的教学实际情况,我校课题组对次课题申报前作了大量的工作,召集人员搜集材料、查阅文献资料等,从多方面论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3、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研究资料的获得:
课题组征订各类教育教学杂志,要求组员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上网查有关材料;
研究经费的筹措:
学校对本课题研究发专项经费,供课题组研究、学习等专用。
研究时间的保障:
每月举行一次课题组例行会议,组织教师研讨本课题。
每学期每位举行两次开课活动,总结研究得失。
核心组成员每学期要有目标、计划、总结,在研究中起到指导、示范作用。
领导保障:
由学校校长及其他领导和骨干教师担任负责人成立课题实施领导小组,把课题研究与学校教学紧密结合,以研究促教学,推进科研兴教。
制度保障:
完善《学校教师教育科研考核条例》,把课题研究纳入教科研考核。
组织保障:
每学期开展课题研究论文、教案等评比,积极向有关教育科研
部门推荐发表。
十、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内容
成果形式
“先学后教,顺学而导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文本
“先学后教,顺学而导”小学语文不同年段、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文本
“先学后教,顺学而导”小学语文教学学案集(按年级分册)
专辑
培养“学生先学、自学习惯与行为的形成策略”的案例、论文集
专辑
“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方法
文本
“先学后教,顺学而导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文本
“先学后教,顺学而导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文本
十一、经费预算
经费预算总额
5万(元)
自筹
万(元)
申请
10万(元)
经费开支项目预算
1.资料费:
0.3万元
2.调研差旅费:
1万元
3.小型会议费:
1万元
4.计算机使用费:
0.2万元
5.打印费:
1.5万元
6.成果评审费:
1.0万元
7.其他:
5万元
自筹经费
来源说明
黄石市团城山实验学校
经费管理单位名称、地址及邮编
黄石市团城山实验学校(黄石市桂林北路)435003
黄石市团城山实验学校
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