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音乐的关系重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97666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与音乐的关系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美术与音乐的关系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美术与音乐的关系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美术与音乐的关系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美术与音乐的关系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术与音乐的关系重点.docx

《美术与音乐的关系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与音乐的关系重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术与音乐的关系重点.docx

美术与音乐的关系重点

美术与音乐的关系

——赏析油画作品“协奏曲”的感悟

李新泰安东岳中学

李金彪泰安南关中学

美术与音乐的关系

——赏析油画作品“协奏曲”的感悟

摘要:

大多数人不能理解康定斯基的抽象音乐画,尤其是多数美术教师对其音乐画的理解也不到位。

新课程将美术与音乐合为一体,称为艺术课。

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实行跨学科的学习。

这首先要求美术教师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真正落实感悟美术与音乐的联系,感悟美术作品抽象的形式美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康定斯基协奏曲感悟美术音乐联系

李新泰安东岳中学

李金彪泰安南关中学

油画作品《协奏曲》(如图3),是俄国抽象派画家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作品,选自2004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5课《音乐会》。

该课第一句话——“读康定斯基的画,似乎在聆听色彩的欢歌。

”[1](P.14)多么绝妙的描述啊!

真想一睹为快!

可是,当你真的面对康定斯基的作品时,你还会沉浸在如此美妙的语境中吗?

你的态度会如何呢?

你会对此说什么呢?

可想而知。

多数人对康定斯基的作品不理解,甚至用尖酸刻薄的话来妄自评论。

如“这是什么画啊?

瞎涂乱抹,白送给我都不要!

”“这也叫画呢?

大师的画啊?

连小孩子都会画!

”等等,针对大多数美术教师来说,他们对康定斯基的油画作品《协奏曲》理解也不到位。

难道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离我们真的那么遥远吗?

让我们如此不可思议吗?

其实,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离我们并不遥远。

1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心情,在随意接触到的任何平面上,在无意识状态下,就随手画出了一些有意味的形式画,这些画虽然没有画出具体的事物形象,但是,它们却能表现出当时人们的内心世界,是人们的主观情绪的直接体现者。

我们把这种以表现人的主观情感为主、不具备任何具象形象的、有意味的形式画,叫做抽象画。

人们在作这种画时所表现出来的无意识,与大师的有意识作画有着共同的体验,构成情感的心理状态也是相通的,只不过是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罢了。

这样看来,谁都能创作抽象画吗?

答案是------不能。

因为抽象艺术具有自己独立的组织规范和语言方式,人们需要通过艺术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和观念表现出来,而不是任意的涂抹都可称之为抽象画的。

这要求人们不断地学习,了解抽象艺术,通过不断的审美实践,培养一种善于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才能创作出自己的抽象艺术作品。

对于大师的抽象绘画作品,我们可以从有意注意方面,先了解大师的创作意图,根据抽象绘画的语言法则,再去理解其作品,对作者及作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如此先思后议,不就变的可思议了吗。

对于大师的抽象绘画作品《协奏曲》,大多数人不能理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经过实践总结,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因素。

一、我们对于画家没有真正的了解。

二、我们对于抽象绘画的理解及认识不够深。

三、我们对于音乐知识知之甚少。

四、我们对于音乐与美术的结合之处还处在迷茫状态。

五、怎样看待一件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还有待自我提高认识。

人们对以上五方面的知识了解透彻了,对于大师的抽象作品的理解,就变的容易多了。

尤其是美术教师更应该掌握以上方面的相关知识,才能驾驭本课,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大师的抽象绘画作品。

本课是新课程标准对广大美术教师提出的一种新的挑战,它促使广大美术教师不断求知,打破学科界限,融汇各学科知识,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对于初级中学的学生,尤其是还没有积累太多音乐知识和色彩构成知识的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欣赏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作品《协奏曲》有些难度。

假设编写教材的专家能同时考虑到音乐课与美术课的进度,把《音乐会》这一课编写入现在的初三美术教材中(因为,现在初三年级的音乐教材,正好接触到协奏曲、乡村音乐等知识),学生学起来则更容易接受。

这种想法是我与音乐老师共同探究的结果,不知是否有借鉴之处?

在学习本课时,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能更好地落实感悟美术与音乐的联系,感悟美术作品抽象的形式美感的教学目标。

首先,提高美术教师的音乐素养。

欣赏音乐有三个层次,依次是官能的欣赏、感情的欣赏、理智的欣赏。

[2](P.1)官能的欣赏主要满足于听觉(即悦耳),是对音乐比较浅显的认识,平时美术教师对音乐的欣赏属于官能的欣赏。

对一部音乐作品,要在全面认识、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绘画创作,以求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时,对音乐还必须进入感情和理智的欣赏。

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应该了解相关的音乐知识,如音乐的发展历程,著名音乐家的创作个性及代表作品,音乐作品的曲式、体裁,民族特征,标题内容,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音乐语言及表现功能等。

知道有那些常用的乐器,并了解不同乐器的性能等。

美术教师对绘画作品要有敏锐的整体把握审美感觉的能力,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同样要有听力审美感觉的敏感,即对音乐音响及其艺术结合、音乐形式结构的总体感觉。

不但要能敏锐感觉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等个别的音乐要素,且能从总体上把握它的整个结构,把握一首完整的乐曲——它通过各个乐段、乐章传达的基本情调和情绪。

[3](P.186)美术教师要将理解融入对乐曲本身的感知、情感体验中,使音乐欣赏在理性精神的指引下,达到更高层次。

目前,部分美术教师的音乐知识匮乏,音乐欣赏水平只处在官能欣赏的阶段。

由于他们的音乐素养低,对于《音乐会》这一课的教学难点,一些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就不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突破,对出现的知识点也一带而过,避口不谈。

如赏析康定斯基的油画作品《协奏曲》,什么是协奏曲?

协奏曲有何特点?

在画面中,画家为什么这样组织点、线、面、色彩?

美术语言中的点、线、面、色彩、构图等要素,它们是怎样表现《协奏曲》的?

它们与音乐语言中的旋律、节奏、音色、速度、力度、调性等要素在油画作品《协奏曲》中是如何对应体现的?

从油画作品《协奏曲》中,你能听到几种乐器在演奏?

这不同的乐器演奏协奏曲时,表现出何种风格,体现出什么特点?

以上问题老师不引导学生解决的话,学生就不能充分地感悟音乐和美术的联系,教学目标就不能实现。

二、美术教师要了解音乐与绘画的发展历程,了解它们在发展中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对应,相得益彰的关系。

如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时,音乐也正努力摆脱它身上的桎梏,争取审美意义上的真正独立;十九世纪的新古典主义画派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盛行的新古典主义音乐都主张艺术应该回到“古典”中去,都讲究均衡完美的结构形式;十九世纪蓬勃发展的浪漫派音乐与浪漫派绘画都具有极强的抒情性,作者都注重个性的发展;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印象主义音乐,其调性迷离扑朔,旋律片断零散,在配器上力图精致纤细,调节着音乐丰富的明暗层次和浓淡色彩,在朦胧的光色之中表现物体的气氛和情调,就如色彩斑斓的印象派绘画中的点彩画呈现到人的面前一样。

我们可用变幻莫测的光色表现迷离恍惚的音乐语言,如用光色的强弱表现音响的强弱,用光色的明暗表现音色的浓淡,用光色的象征性、色性表现音乐欢快、悲伤的主题,用小色块的疏密表现节奏的变化。

20世纪初,从艺术家的实践中发现,美术的形式可以通过表现性的处理提升为自为的抽象艺术形式;既然音乐可以通过没有具体形象的声音而为人们所接受,美术为什么就不能用纯粹的色彩和形式来组成具有审美意义的画面呢?

这两种认识共同促成了20世纪抽象艺术在西方的形成。

[4](P.25)康定斯基创始抽象绘画的目的是实现“绘画音乐”的梦想,企图从抽象的画面中流淌出音乐的旋律。

他已推倒绘画和音乐之间的栅栏,而把纯粹的情绪孤立了起来,抽象为一种“情感的艺术”。

他运用纯粹的点、线、面、色彩获得抽象的艺术形式,从而实现纯音乐式的构成,通过色彩拨响人们心灵的弦,振奋人的精神。

三、美术教师要了解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学情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知道,用绘画形式表达音乐,必须首先要理解音乐,掌握音乐,这样才能画出富有音乐感的绘画作品。

通过对初一年级学生的调查,知道他们还没有积累足够的音乐知识。

在学习本课时,许多美术教师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组织学生听不同的乐曲和即兴做画上,却没有对这些乐曲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这种教学方式只能导致学生画出肤浅的、没有个性的、杂乱无章的线条画,或一道道“心电图”,或将音乐画描绘成具体图景,将带有虚幻性的音乐意象,解说为现实的实在物象,取代由音乐引起的真正审美性质的心象——一种精神心理构成,那将严重损伤乐曲本身的艺术价值,歪曲破坏了乐曲本身具有的层次性、丰富性的种种元素,[5](P.194)我认为这种教学是失败的。

因为,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只是从表面形式上快乐地体验了一次音乐与绘画的结合,其二者结合的内在本质与形式美的规律,学生却无从领会。

对于一堂美术课,不可能过多地展开对音乐的学习,为了课堂上节省时间,也为了不使美术课变性,更是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能落到实处,我们可以在课前先让学生查找、预习本课涉及到的音乐知识,然后,再拿到美术课上与抽象绘画一起探究。

四、在音乐艺术世界里,中外作品浩如烟海,音乐家众如繁星,在45分钟的一堂美术课里,有选择地欣赏中外优秀的乐曲,进行比较分析,显得非常必要。

对照欣赏,如中国革命音乐开路先锋聂耳创作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歌曲《马赛曲》,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其激励人的斗志的情感效应是相同的,但是,不同乐曲有不同旋律和节奏组成,与之对应的点、线、面、色彩等构成的画面就会千变万化;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作曲并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与美国著名作曲家格什文的管弦乐曲《蓝色狂想曲》,使学生体会前者民族器乐的特色,感悟一位包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他那激动的情绪与高昂的斗志,后者体会那无人驾御的思想和情感;钢琴独奏曲《花鼓》与舒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使学生体会前者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欢快的画面,后者充满热情、信心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可使学生在了解国外的音乐风格时,又能了解本民族的音乐特色,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培养了爱国精神和健全完善的人格。

但是,有些教师一味地让学生欣赏国外的乐曲,虽说音乐无国界(被誉为第二种世界语),我们也应该了解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

人类构成感情的心理状态是基本相通的,当我们从音乐的音响中感受到情感刺激时,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生活中经历的相似情景,从而深化这种情绪,下意识的把自己置身于这种情感之中,并当作自己的情感接受下来,然后,运用纯粹的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语言,根据抽象的艺术形式,进行抽象绘画创作,实现纯音乐式的构成。

由于各人的生活经历、情感表达、文化水平、音乐素养、美术素养等等的不同,对音乐的情感效应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

因此,对教材中电脑绘画表现的音乐感受,学生是众说纷纭,各持己见。

美国著名的作曲家柯普兰说:

“重要的是每个人对一个主题的表现性有他自己的感觉,对整首乐曲也是如此。

如果是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别指望每一次再听时,它的意识会完全相同。

”[6](P.222)

音乐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

[7](P.223)在总的情感体验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在具体的理解上出现差异是正常的,这也是音乐所特有的魅力。

但是为了使理解更接近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就要有意识地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的创作个性等知识。

五、音乐与绘画交替剖析。

根据乐曲,表现画面;根据画面,联想音乐。

“美丽的画面是凝固的音乐,优美的乐曲是流动的画面。

”用音乐可以表现绘画,用绘画也可以表现音乐。

如欣赏美国著名作曲家格什文在1924年为保尔·怀特曼的爵士音乐会写的管弦乐曲《蓝色狂想曲》,……独奏单簧管在低音区惶惶不安地奏着颤音,忽然它象坐上了火箭,一下子就从地面直冲云霄,吹出一段带有爵士乐味道的切分音主题。

于是,各式各样的主题就像湍急的水流,争先恐后地奔涌而来……[8](P.380)体会教材中与之相对应的电脑绘画(如图4),增强学生对《狂想曲》的感受和认识。

同时请学生们注意,听音乐联想画面,并不是无根据地乱想,而是在艺术作品提示的精神轨迹上创造性的发挥。

根据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协奏曲》,我们可以联想到舒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

欣赏德国著名音乐家舒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作品54),体会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协奏曲》。

该乐曲表现了舒曼的生活理想以及为之而奋斗的信念,结尾处,舒曼用钢琴的绚丽音色表现胜利景象,[9](P.394)绘画则用倾斜而富有动感的、大块面的、象征光明和希望的黄颜色表现。

康定斯基把不同的色用不同乐器的音响去象征,因为它们都带有不同音质形象。

1911年1月2日在慕尼黑,康定斯基聆听了一场勋伯格作品新年音乐会,从中大获灵感创作了油画“印象III(音乐会)”,也就是他的抽象绘画《协奏曲》。

在这幅作品的第一次素描稿中(如图1),音乐厅的轮廓,钢琴和乐队十分清晰;第二稿素描中影像开始变得模糊(如图2),钢琴和廊柱呈不规则几何状,乐队稍作勾勒;在完稿的作品里(如图3)黑色和黄色占据画布的大部分面积,并缀以其它流动的色块。

钢琴部分的黑色块代表声音的“物质部分”,黄色块代表声音的“非物质部分”,大量地从黑色两边冲泻而下,荡漾在乐队周围,那里你还可以看到倾斜的白色廊柱。

康定斯基说到,“黄色和黑色具有如此强烈的效果,以至能从背景中飞逸出来,飘荡在空气中,撞入观众的眼睛。

印象III(音乐会)素描稿和作品:

图1

图2

图3

“比较宗教学”的创始人麦克斯•••••缪勒说:

“只了解一种宗教的人,什么宗教也不了解。

”[10](P.200)这一论说,是多么透彻精辟。

我们如果只了解一种艺术,只欣赏一种艺术,难道能说是真正了解和懂得欣赏艺术的人吗?

新课程已将美术与音乐合为一体,称为艺术课。

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实行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融汇贯通,思路开阔,使心灵的火花随时迸发。

如“节奏”这个主题,对于音乐学科来说,节奏是构成音乐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是音乐的骨架,它构成了音符的长短关系,体现出音乐的时间性,是形成不同音乐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美术学科来说,节奏则是形体的虚实疏密、明暗和色彩的呼应、构图的开合等变化;对于体育学科来说,节奏则是人的呼吸、脉搏的跳动、躯体的运动变化;对于自然学科来说,节奏则是四季更替、昼夜轮换、花开花谢、潮起潮落的变化。

[11](P.36)

通过对以上五方面的认识,我们今后再学习类似课型的时候,就能做到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热爱,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绵璐李路明,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2][8][9]本社编,音乐欣赏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3][5][10]孙美兰,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4]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合编,美术鉴赏,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6][7]顾建华,艺术鉴赏,北京出版社,199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