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反思.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反思.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反思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
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音乐《爱我中华》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品味词语,加深理解。
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安静”“热闹”这两个词,并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
组织学生从“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句子中体会当时的安静;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校园里为什么这么安静”,从而懂得这些表现安静的句子的含义。
3.创设情境,强化情感。
教学快要结束时,我大胆创设了一个情境:
“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一只蝴蝶、一只小猴、一只小鸟、一朵花,我们会怎样想呢?
”这个情境的创设,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了兴趣,保持了学生注意力,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二、成功之处
转换角色,入情入境。
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第二、三自然段时,我提问:
“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戴上头饰,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三、不足之处
1.拓展阅读《走月亮》《爱我中华》《山沟里的孩子》。
我选择讲解《走月亮》和《山沟里的孩子》,让学生圈画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
学生对于《走月亮》这篇散文并不是很熟悉,也不太清楚什么是“走月亮”,因此在圈画语句时出现了一些困难。
《山沟里的孩子》这篇文章相对容易理解,我让学生自读《山沟里的孩子》,读懂山沟里的孩子学习生活的特别之处,学生也能了解其中的原因。
2.个别字音需要重点指导如“傣族”中“傣”应读“dǎi”。
同时对于“坪坝”的意思需要用图片直观显示。
四、改进措施
回顾本课教学,需要进行一些改进。
1.教学中对于年级教学特点不够熟悉,导致备课时设计的个别问题过深,需要多多研读课文,加强集体备课。
2.学生分角色表演时对于猴子、小鸟等角色的特点定位不准确,语言上没有个性,千篇一律。
因此可以让学生先熟悉猴子的机灵、花儿慢慢绽放、山狸的胆小等动物特点,然后再进行表演。
《花的学校》教学反思
《花的学校》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诗歌,节选自泰戈尔《新月集》。
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以儿童的眼光描绘了花孩子们的美丽、活泼、调皮。
这首诗共有四节,诗歌的语言和所描绘的情境很能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亲近感。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一些效果:
1.画出“花的学校”。
这篇课文语句优美,景色很美,画面感很强,为此我让学生在课前把“花的学校”根据自己的认知,用画笔画下来。
这样使学生对课文的导读扎实有效。
2.直观教学,扩展想象空间。
这堂课,我利用多媒体,采用看图、看录像、课堂表演等多种手段,来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让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如“各色鲜艳的花,想一想花儿们当时在想什么?
说什么?
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述。
再如,教师预先用手机录制的课间校园小视频,看录像:
“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
说一说,写一写。
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
”让学生演一演,自己会怎么想。
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亲近感,通过多方位、多种形式、多种感官参与感知等途径,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
3.放飞想象,说写结合。
教学三、四、五自然段,鼓励学生想象并讲一讲,花儿们被老师罚站的故事。
想一想:
谁是它们的老师?
老师为什么要罚站?
花儿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可以引导学生解决最开始提出的问题。
学生可以大胆想象,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迎春花、喇叭花……然后说一说,写一写,小练笔,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
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二、成功之处
联系生活想象画面。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和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让学生走进文本。
在本段中我是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来想象的。
首先确定重点词语是“跳舞、狂欢”,然后我把自己当成那些花——如果让我狂欢,我该怎么做,同学们怎么做?
再想想:
花在风雨交加的情境中是什么样的?
这样学生就会理解花儿的活泼、可爱、向上,体会到童趣。
三、不足之处
回顾本课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三年级学生读泰戈尔的文章,难度较大,要细细地品读,才能读懂。
诗人总能把平常的事物写得那么清新自然,犹如雨后新鲜的空气,沁人心脾。
但是学生会产生许多新奇的问题,如:
“他们的老师是谁”?
“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句子中,既然是“狂风”又怎么是“簌簌”地响。
作为教师,在备课中未能把这些作为教学预案去充分准备。
四、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制定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备课,进一步熟悉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教学预案做详实,可操作。
2.学生在课前画的“花的学校”,在课文研读结束以后,可以让学生再次画“花的学校”,并把两幅画进行对比。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古诗三首》第一篇课文《山行》描写和赞美了深秋山林景色。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赠刘景文》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夜书所见》诗人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
本诗景象鲜明,反衬出游客的孤寂失落之情及深深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下效果:
1.感悟美景,创设情境。
运用多媒体设计精美的深秋图片,营造出浓郁的深秋氛围,让学生感受浓浓的秋意,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
接着设计了问题:
自由观图,用学过的表达秋天的四字词语来形容秋天的美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交流总结时,导入对描写秋景古诗的了解,进而导入课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对古诗的学习中去。
2.我在教学《赠刘景文》发现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理解“擎雨盖”“傲霜枝”确实有很大的难度。
如何解决呢?
我让孩子们一边对照词语手册上的注解,一边自己理解课文,让他们对全诗有一个大概把握。
接下来我重点对“擎雨盖”“傲霜枝”这两个词语进行了讲解,并找来一些图片,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将“荷叶”叫作“擎雨盖”,怎样的枝条叫“傲霜枝”。
通过观察图片,孩子们对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有了基本的认识。
二、成功之处
1.在教学《山行》时,一生认为应是“白云深处”。
对此,通过简笔画,让学生仔细辨析。
“生处”为云之源头,给人高山之巅、更为遥远的感觉,同时又有云在山腰生成、升起的动态感。
“生”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和动感,而且形容出了山的高,而“深”是从上到下或从里到外的距离大(跟“浅”相对)。
太实了,像咱们平时说话一样平实,不太符合诗的语言。
应当是“生”字好。
2.在教学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中“知有儿童挑促织”一句时,引导交流:
“你捉过蟋蟀吗?
”师生共同表演捉蟋蟀的动作(搜寻——发现——接近——捂住——兴奋),共同的体验,让学生有了真切的感受,融洽了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更加开放、有活力。
三、不足之处
在教学《山行》中我只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没有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根据诗句大胆想象,没有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远处发展。
四、改进措施
回顾本课教学,我将作如下改进:
1.对学生进行古诗方法教学。
古诗教学中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是必要的。
语文教学不光要传授孩子们语文知识,更要让孩子们掌握如何去获取这些知识。
古诗教学可以按照“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来进行。
2.引导学生借助视频、表演品味诗句,进行想象。
诗中有画,读诗要想象重现诗中的画面,《山行》的画面感极强,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为诗配画,在想象中理解诗意。
而在作画过程中学生始终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诗句中去找寻作画的依据,例如“人家是在什么位置”,必须要理解“白云生处”;又如“小路是什么样的”,得找到诗句中的“石径斜”。
由文字想象画面,不仅理解了诗意,更能感受到山林缥缈的美感。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反思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落叶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梧桐落叶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
课文导入方法有很多,其中最有效也是我们最常用的就是创设情境,因为创设情境能使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本课我从形象直观的图画入手,通过梧桐单个落叶到一群落叶,最后到铺满路面的梧桐落叶的图片介绍,鼓励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法国梧桐树的资料,通过课题质疑,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期待,预热课堂。
交流谈话导入课题,鼓励学生看课题进行质疑:
巴掌为什么是金色的?
水泥道上怎么会铺满金色巴掌?
并引导学生联系对梧桐树的介绍,把梧桐树和巴掌连起来,说一句话。
这样,一方面注重学生“说话”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学生所叙述的内容都融入了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体现语言学科的人文性。
同时,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2.多角度读,悟文章内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就要求教师把读书的时间给学生。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让读贯穿在课堂的全过程。
让学生在每次读的过程中都有收获。
一种是同位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得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
这样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脉络,避免了机械的分析,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另一种是引读,如一人读:
“可是,地面还是怎么样?
”另一人读:
“地面还是潮湿的。
”学生在享受读书的快乐的同时,也品尝到合作的快乐,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品悟了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二、成功之处
这次比较成功之处是识字教学。
三年级的识字教学也是很重要。
本课在教学生字时,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并提供平台让孩子当小老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识字时,我大胆提问:
“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学生兴趣盎然,说出了两种识字方法:
第一种是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
“铺、泥、院、列、棕、迟”。
如“铺”,“钅”是形旁表义,表示这个字和金属有关;“甫”是声旁,表音。
第二种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木+宗=棕;夫+见=规。
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辨字析义,掌握构字规律。
三、不足之处
虽然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但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在教学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学生提出:
“为什么是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才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
我只是简单地解释:
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
是在上学的时候。
我没有进一步说明“上学”与“觉得真美”两者的关系,这其中既有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身边的美,也有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含义在里面。
2.教学过程中,第二自然段中“水洼”的一角,拓展延伸比较多,导致时间很紧张,影响了后续部分的教学。
此外,我对学生的回答评价应在多元化些,鼓励性再强些。
四、改进措施
回顾本课教学,需要进行一些改进。
本课层次还需要帮助学生理清“天上——地下(水洼——很多落叶——水泥道——怎么美——我的活动)”,如果有条件更需要把课堂移到课外,让学生欣赏秋色,开展欣赏落叶、落叶作画、落叶做书签等活动,把学生对秋天的喜爱融入活动中,真正建立开放、自主、有活力的课堂。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
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
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导入新课,设置悬念。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针对本课中把“秋天的雨”比作“钥匙、颜料”,同时把“秋天”当作人来写,有“香味、吹喇叭”,因此上课开始,我便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这是秋雨姑娘送给我们的第一份礼物,然后教师谈话:
“你看这个心形像什么?
”有的说像桃子、钥匙……这样自然引入课文,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于是我立即出示一组秋景图,让学生欣赏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这样一来就激起孩子们强烈的阅读欲望。
我适时板书课题,自然而然地就引领了孩子们走进了课文,让他们进行自由朗读,感受秋天的美。
2.读中感悟,读写结合。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还是要放手让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心中。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此段主要是从秋天的雨带来的色彩中去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丰收、欢乐。
第一句是总起句,后面六句分五个方面写秋天的雨把各种颜色分别送给了银杏树、枫叶、田野、果树、菊花。
在教学这段时,我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想象,读中感悟,同时用课件出示各种颜色的菊花图片,让学生看到更多的菊花色彩。
品读各种色彩的美后,引导学生理解了关键词“五彩缤纷”的含义,并让学生用动作表示“频频点头”的意思,领略五彩缤纷的色彩美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美。
其中送给银杏树和枫叶都是以“它把( )送给( )”同样的句式进行描写。
这样就使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通道接轨了,也让学生把吸收到的都释放出来了。
3.把握整体,从总起句开始。
本课以秋雨为线索,从秋天的色彩、秋天的香味、秋天的小动物几个方面描绘了秋天。
上课时,我尊重学生的感受,让学生从整体感受秋天的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谈自己的初读体会。
为了理清文章的脉络,我让学生找到每一个自然段开头的总起句,分别找到“颜料、气味、大家”,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二、成功之处
在这教学第二自然段中,我引导学生重点品味“五彩缤纷”这个中心词。
根据字理析词“分解——组合”的教学要则,先将“五彩缤纷”拆分成“五”“彩”和“缤纷”三个词素进行析解。
“彩”字中的“彡”是个一形多义的部首,在“彩”中表示“色彩和纹路”,“彡”和“五”是概数,表示颜色多。
“五彩”的意思不难理解,因此重点放在对连绵词“缤纷”的字理析解上,从“缤纷”的绞丝旁入手,通过画图引导同学们从字理上理解其本义:
“缤纷”原指旗帜后面缀连的飘带,古代叫“旗游”,因风吹而游动飘拂之意,所以“缤纷”这个词语带有一种“动感”。
为了进一步理解词义,我把一些彩纸撕碎握在手中,学生很轻易地说出用“五颜六色”来形容,接着我把彩纸向空中一扔,学生说用“五彩缤纷”表示,因此,学生明白:
“五颜六色”只是表示颜色多,而“五彩缤纷”不仅表示颜色多,而且还有一种动态美。
三、不足之处
回顾本课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课最后一段是总结全文,告诉我们秋天是“丰收的、欢乐的”。
这一段的教学,我采用课内课外结合的方法。
课内引导学生先齐读,然后从“丰收、欢乐”这两个关键词进行想象,自由回答。
课外让学生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去踏秋,寻找“丰收的、欢乐的”秋天,可是由于学生生活的环境的限制,学生对于“丰收、欢乐”的秋天无法看到。
因此,此项活动收效甚微。
四、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在以后教学中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教学中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手段,摒弃要么是大量的泛泛而读,要么是“你体会到什么”的单一提问,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手段,无法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2.学完了《秋天的雨》可以让学生仿写《春天的风》《冬天的雪》,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
《听听,秋的声音》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现代诗歌。
作者毕国瑛抓住秋天里树叶飘落、蟋蟀唱歌、大雁鸣叫、秋风等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最喜欢游戏,他们参加游戏的积极性很高,因此很多新课导入都是采用游戏导入,这样能很快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很好的效果。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听声辨物”的游戏,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上课开始,我就故作神秘,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播放一些动物的声音,让学生猜一猜。
然后导入:
一位诗人在秋天听到很多美妙的声音,我们一起去听听吧。
2.由扶到放,先读后演。
我在备课这首诗时,发现这首诗的前三小节结构一样,教学时,我重点指导第一小节。
先让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
在学生读到“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时,老师问:
“如果你就是大树你准备怎么同黄叶道别?
”这一问题旨在让学生移情入境,体会诗境,使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产生情感共鸣。
然后再指导朗读,学生读得声情并茂,体会黄叶和大树的依依惜别之情。
而第二、三小节写蟋蟀和大雁,老师放手让学生去自由读,并和小伙伴合作,演一演蟋蟀和阳台、大雁和白云是怎样道别。
这样由扶到放,先读后演,既让学生在合作中训练了语言,发展了思维,又激发了学生情感,以读促悟。
二、成功之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熟读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教学本课时,我在学生熟读第1-3节的基础上,进行仿写训练。
如:
听听,秋的声音,“哗啦,哗啦”是()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咔嚓,咔嚓”是()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滴答,滴答”是()的声音。
让孩子仿造句子进行语言实践,进行仿说、仿写。
这不仅是课文的延伸,也为习作教学进行了积累和创作。
在这过程中,孩子们展开了想象,发展了思维,积累了语言。
三、不足之处
回顾本课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三年级学生由于知识储备有限,对于个别词语理解有较大困难,特别是“歌韵”“歌吟”。
由于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在教学时,我迫于时间的压力,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说教,仍然有很多学生不理解。
教得急躁,效果不好。
四、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制定以下改进措施:
1.重视课本插图的教学。
很多插图是课文的另一种补白,重视插图的认识、学习,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可增进学生的情感,努力做到看图联文、看图想文、以图补文、以文解图,切实掌握相关知识。
2.“歌韵、歌吟”意思的理解使我明白:
必须懂得换位去思考每一位学生,多说让学生可以理解的内容,让学生消化。
在教学中,老师千万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应该多多鼓励让学生去探索,发现,如果学生遇到困难,老师应该及时启发和指导,发挥主导作用,切不能代替学生的想法,否则学生的探索精神被打压的同时,学生也不能彻底理解课文真意。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讲述的是一个鸟儿和树是一对好朋友,它们约定好第二年再相见,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之后,大树已经被人类加工成火柴燃烧了。
本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
语言朴实无华,全文在平淡语言中蕴含着深挚透明的美。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我读故我思。
课文所要说明的道理也是从这几次对话中逐步地显现出来。
课文主要围绕“鸟儿和树桩、工厂、小女孩”的对话展开,学生每读到一处对话,虽然一开始学生读得磕磕碰碰,很不流畅,但是渐渐就流畅许多了。
朗读也一次次地到位。
另外,我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多个主角,感受不一样主角的不一样心理。
比如在刚开始鸟与树的对话中,请学生找自己的好朋友读一读,演一演,充分展示出一对好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他们深刻体会小鸟满怀希望、一次比一次着急的心情。
2.借助空白,展开想象。
想象说话是语言训练的重点。
借助教材的空白处,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都极有帮助。
教学到课文结尾时,这篇课文可以借助“语言直播厅”中的练习,指导学生借助图片,说说第二年鸟儿回来后又会看见一番怎样的景象。
同时鼓励他们自己结合这一主题,再自行创设图片,画画、说说。
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了丰富想象,从而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成功之处
回顾整堂课文,我认为比较成功的一处是:
在小鸟寻找树朋友时,有三次对话,我创设情境:
小鸟和树是这样的难舍难分,它们约定明年春天再相见。
那第二年的春天,小鸟回来给大树唱歌了吗?
这三次对话,我采用“帮、扶、放”的形式进行学习。
第一次对话,我和学生一起学习,帮着学生找到学习对话的方法,让学生自读对话。
我引导学生:
“人物的心情是由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出来的。
通过鸟儿和树根的对话,你感受到他们是怎样的心情?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我设想着如有学生说到小鸟感到很惊讶,就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并适时地表扬学生。
随后,让同桌读对话,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感受小鸟的惊讶、着急,树根的难过。
第二次对话,我以“扶”为策略,让学生运用小组合作为主,合作学习后,在各小组把交流的结果进行汇报。
接着,让学生对小鸟从山谷到村子的路途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想象。
最后,再次出示鸟儿临别时的话,更进一步体会它的诚信。
第三次对话,我运用“放”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读、自悟,说感受。
然后对小鸟寻找树朋友时的三次询问进行比较,让学生感悟并说出小鸟在询问时,一次比一次担心、急切、伤心,此时,板书:
问问问。
一个比一个问大,让学生从板书中也能感受到小鸟的心情。
三、不足之处
这篇童话歌颂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深厚的爱意、纯真忠诚的友谊。
小鸟对着灯火歌唱着,树变成火柴,这是有形的,但是当变成火光,就是无形的,小鸟为什么还要歌唱?
小鸟是尽心,是牵挂,是深厚的爱意,是纯真的友谊。
虽然我对文本的解读是到位的,但在教学中,对引导学生体会小鸟的信守诺言做得不到位,感觉太突兀了,学生还不明白。
四、改进措施
上完课,我觉得学生感受很多,收获很多。
我也仔细想了想,认为今后应该特别注意几个方面:
1.重视整体把握和时间的安排。
对要进行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先进行估计,想想这一个步骤可能会用去多长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会有意识的,有序地进行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
2.重视学生平时的朗读训练并引导学生如何去评价。
《那一定会很好》教学反思
《那一定会很好》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被砍伐后做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故事。
这篇课文其实是以一粒种子的经历对学生进行奉献教育,让孩子们明白在任何环境下都要保持乐观积极心态的道理。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以树的心情为抓手,理解主旨。
本课教学中,我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到课文中去,通过抓住树的内心变化,实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延伸快乐。
在第一自然段中种子“难受”渴望长大;在第四自然段中当种子终于长成一棵大树时,种子的感觉是“很好”;第五自然段中,大树主动“向着农夫哗哗哗地拂动起来”;当做成手推车、椅子后,大树感觉“真舒服”;最后大树做成木地板时“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