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饭成粥文言文答案.docx
《蒸饭成粥文言文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饭成粥文言文答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蒸饭成粥文言文答案
蒸饭成粥文言文答案
【篇一:
蒸饭成粥文言文答案】
文言文《》选自,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客与太丘论议。
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
炊忘著箅,饭落釜中。
太丘问:
炊何不馏?
元方、季方长跪曰:
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
太丘曰:
尔颇有所识不?
对曰:
仿佛志之。
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
太丘曰:
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注释】
诣:
拜访。
使:
让。
论议:
这里指谈论玄理。
进火:
烧火。
委:
丢开;舍弃。
箅:
蒸食物用的竹屉。
釜:
锅。
馏:
把米放在水里煮开,再滤出蒸熟。
糜:
比较稠的粥。
尔:
你们。
识:
记住。
俱:
一起,都
更相:
互相。
易:
修整。
夺:
失误、遗漏。
【翻译】
有客人在陈太丘(陈寔)家留宿,太丘让元方(陈纪)、季方(陈谌)兄弟二人做饭。
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
做饭时忘了放箅子,米都落进锅里。
太丘问:
为什么没蒸饭呢?
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
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箅子,饭都成了粥了。
太丘说:
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
兄弟回答道:
大概还记得。
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大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
太丘说:
能够这样,喝粥就行了,不必做饭了!
【篇二:
蒸饭成粥文言文答案】
【原文】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太丘问:
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萆①,饭落釜②中炊何不馏③?
元方、季方长跪曰:
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萆,饭今成糜④.太丘曰:
尔颇有所识不?
对曰:
仿佛记之.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⑤,言无遗失.太丘曰:
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编辑本段译文
有客人在陈太丘(陈寔)家留宿,太丘让元方(陈纪)、季方(陈谌)兄弟二人做饭.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做饭时忘了放萆子,米都落进锅里.太丘问:
为什么没蒸饭呢?
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
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萆子,饭都成了粥了.太丘说:
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
兄弟回答道:
大概还记得.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大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太丘说:
既然这样,喝粥就行了,何必做饭呢?
【篇三:
蒸饭成粥文言文答案】
范文一:
蒸饭成粥阅读答案
①14岁那年,父亲给我找了个继母。
继母带来了一个男孩,比我大几个月,我叫他“喂”。
②家里陡然增加了两张嘴与“喂”的学费,父亲的脸开始阴沉起来。
每到吃饭时,“喂”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吃完了也不敢再去盛第二碗,因为父亲在旁边冷眼瞪着。
只有等我和父亲先后离开桌子后,继母才会趁我们不注意,迅速将我剩下的那半碗饭倒进“喂”的碗里。
③一天,我照例剩下半碗饭,但我却悄悄溜进厨房,舀了一勺盐倒进碗里,然后回到桌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放下碗筷。
等我走后,继母照例将那半碗饭给了“喂”。
这一幕被幸灾乐祸的我,躲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
不知有诈的“喂”,猛扒了一大口饭,没嚼几下,就表情痛苦地吐个不停。
“哈哈哈!
”我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然而上了当的“喂”,却并不生气,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开水在
碗里,然后继续埋头吃了起来。
④高中时,我的数理化成绩非常差,排名落到班上的最后几名。
我开始颓废起来,索性连写文章的爱好也放弃了。
父亲很着急,却毫无办法。
⑤就在这时,一个报社的编辑写信给我,告诉我他接到了几个学生的来信,说很喜欢我不久前发表的某篇文章,鼓励我多写。
我迅速振作起来,成绩好了,人也开朗起来。
我再度趾高气扬,每天都与父亲高谈阔论,成心要气气数理化比我好的“喂”,不过“喂”并不在意。
⑥一个周日,“喂”在学校打篮球,我无意中走进他的房间里,发现他的
书桌上散落着几个信封。
我拿起来一看,都是写给报社编辑的。
我再抽出信一看,上面说我最近发表的那篇文章让他深感共鸣,并向编辑打听我的通讯方式。
每
一封信,笔迹不同,内容不同,落款也不同,是市里各个学校的名称和地址:
一中、二中、三中、职中?
?
?
?
我呆呆地看着,有点糊涂。
正好“喂”推门而入,
我举着信问他:
“谁写的?
”他本能地说:
“我的一些朋友。
”我忽然明白过来,那位编辑收到的信,一定全是他求朋友写的,然后自己骑着车,去各个学校附近的邮筒发信,难怪他的自行车最近总是爆胎。
⑦我发疯似地对他拳打脚踢:
“骗子,骗子!
原来我的文章没人喜欢。
”他
情急地大叫:
“不是的,我们班就有好多人喜欢。
就是他们说要写信给编辑,我才想到这个招的!
”我停下手,泪眼朦胧:
“真的?
”“千真万确,否则我这个只攻数理化的人,哪里知道你文章的好坏?
”
⑧那天饭桌上,他依然慢慢地数着碗里的饭粒,而很久都不再剩饭的我却端着故意剩下的半碗饭平静地说:
“哥,我吃不完,给你吧。
”瞬间,大家都愣住了,为我叫的那声“哥”。
继母首先反应过来,马上把我的剩饭接过去倒在他碗⑨他埋头欢快地吃起来。
虽然我泪眼模糊,但还是看清了他脸上的喜悦之色。
1.理清文章思路,在下面空白处补全情节。
(4分)
继母趁我和父亲不注意,将我的剩饭倒进“喂”的碗里→→→→→→我无意间发现“喂”为了帮我树立学习信心,暗中抽
同学们写的信给编辑→→
→。
2.文中的“喂”是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文中实例加以说明。
(4分,答出两点即可)
3.下面两句是关于“喂”吃饭动作的描写,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分)①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
②他埋头欢快地吃起来
4.如何理解第⑧段加浪线句子的含义。
(4分)
5.如何理解“我”的转变?
阅读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4分)
1.我故意将舀有一勺盐的半碗饭留给“喂”吃;我终于接受了“喂”,并真诚留给他半碗饭。
2.懂事:
每到吃饭时,“喂”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善良:
他情急地大叫:
“不是的,我们班就有好多人喜欢。
就是他们说要写信给编辑,我才想到这个招的!
”;宽容:
然而上了当的“喂”,却并不生气,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开水在碗里,然后继续埋头吃了起来。
3.暗示人物心情的变化。
表现出“喂”由开始寄人篱下的紧张、畏缩、压抑到后来得到“我”的认可和接纳的喜悦与满足。
4.“笑”和“哽咽”表明因终于得到“我”的认可与接纳而产生的喜悦满足之情。
也表现了“喂”的宽容与善良。
5.是“喂”的真诚善良和宽容打动了“我”,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于是
“我”由称他“喂”到称他“哥”,表现了“我”内心的转变。
生活中,只要与人真诚相处,宽容待人,一切都会变得十分美好。
原文地址:
蒸饭成粥阅读答案
①14岁那年,父亲给我找了个继母。
继母带来了一个男孩,比我大几个月,我叫他“喂”。
②家里陡然增加了两张嘴与“喂”的学费,父亲的脸开始阴沉起来。
每到吃饭时,“喂”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吃完了也不敢再去盛第二碗,因为父亲在旁边冷眼瞪着。
只有等我和父亲先后离开桌子后,继母才会趁我们不注意,迅速将我剩下的那半碗饭倒进“喂”的碗里。
③一天,我照例剩下半碗饭,但我却悄悄溜进厨房,舀了一勺盐倒进碗里,然后回到桌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放下碗筷。
等我走后,继母照例将那半碗饭给了“喂”。
这一幕被幸灾乐祸的我,躲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
不知有诈的“喂”,猛扒了一大口饭,没嚼几下,就表情痛苦地吐个不停。
“哈哈哈!
”我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然而上了当的“喂”,却并不生气,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开水在
碗里,然后继续埋头吃了起来。
④高中时,我的数理化成绩非常差,排名落到班上的最后几名。
我开始颓废起来,索性连写文章的爱好也放弃了。
父亲很着急,却毫无办法。
⑤就在这时,一个报社的编辑写信给我,告诉我他接到了几个学生的来信,说很喜欢我不久前发表的某篇文章,鼓励我多写。
我迅速振作起来,成绩好了,人也开朗起来。
我再度趾高气扬,每天都与父亲高谈阔论,成心要气气数理化比我好的“喂”,不过“喂”并不在意。
⑥一个周日,“喂”在学校打篮球,我无意中走进他的房间里,发现他的
书桌上散落着几个信封。
我拿起来一看,都是写给报社编辑的。
我再抽出信一看,上面说我最近发表的那篇文章让他深感共鸣,并向编辑打听我的通讯方式。
每
一封信,笔迹不同,内容不同,落款也不同,是市里各个学校的名称和地址:
一中、二中、三中、职中?
?
?
?
我呆呆地看着,有点糊涂。
正好“喂”推门而入,
我举着信问他:
“谁写的?
”他本能地说:
“我的一些朋友。
”我忽然明白过来,那位编辑收到的信,一定全是他求朋友写的,然后自己骑着车,去各个学校附近的邮筒发信,难怪他的自行车最近总是爆胎。
⑦我发疯似地对他拳打脚踢:
“骗子,骗子!
原来我的文章没人喜欢。
”他
情急地大叫:
“不是的,我们班就有好多人喜欢。
就是他们说要写信给编辑,我才想到这个招的!
”我停下手,泪眼朦胧:
“真的?
”“千真万确,否则我这个只攻数理化的人,哪里知道你文章的好坏?
”
⑧那天饭桌上,他依然慢慢地数着碗里的饭粒,而很久都不再剩饭的我却端着故意剩下的半碗饭平静地说:
“哥,我吃不完,给你吧。
”瞬间,大家都愣住了,为我叫的那声“哥”。
继母首先反应过来,马上把我的剩饭接过去倒在他碗⑨他埋头欢快地吃起来。
虽然我泪眼模糊,但还是看清了他脸上的喜悦之色。
1.理清文章思路,在下面空白处补全情节。
(4分)
继母趁我和父亲不注意,将我的剩饭倒进“喂”的碗里→→→→→→我无意间发现“喂”为了帮我树立学习信心,暗中抽
同学们写的信给编辑→→
→。
2.文中的“喂”是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文中实例加以说明。
(4分,答出两点即可)
3.下面两句是关于“喂”吃饭动作的描写,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分)①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
②他埋头欢快地吃起来
4.如何理解第⑧段加浪线句子的含义。
(4分)
5.如何理解“我”的转变?
阅读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4分)
1.我故意将舀有一勺盐的半碗饭留给“喂”吃;我终于接受了“喂”,并真诚留给他半碗饭。
2.懂事:
每到吃饭时,“喂”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善良:
他情急地大叫:
“不是的,我们班就有好多人喜欢。
就是他们说要写信给编辑,我才想到这个招的!
”;宽容:
然而上了当的“喂”,却并不生气,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开水在碗里,然后继续埋头吃了起来。
3.暗示人物心情的变化。
表现出“喂”由开始寄人篱下的紧张、畏缩、压抑到后来得到“我”的认可和接纳的喜悦与满足。
4.“笑”和“哽咽”表明因终于得到“我”的认可与接纳而产生的喜悦满足之情。
也表现了“喂”的宽容与善良。
5.是“喂”的真诚善良和宽容打动了“我”,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于是
“我”由称他“喂”到称他“哥”,表现了“我”内心的转变。
生活中,只要与人真诚相处,宽容待人,一切都会变得十分美好。
范文二:
8答案:
b。
坐,这里是“犯罪、获罪”的意思。
9答案:
c。
(a,仪容举止典雅方正/为母守孝。
b,清心寡欲/顾家,不一定是孝顺父母。
d,和仁厚有关/说明张种的才能,与朝廷的关系。
)
10答案:
a,文中“以父忧去职”中“父忧”是“父亲去世”的意思。
11答案:
(1)侯景叛乱的时候,张种侍奉自己的母亲往东逃奔,许久得以到达家乡。
(2)张种性格深沉虚静,而见识气量恢宏博大,当时人们都认为他是担任宰相的人才。
翻译:
张种字士苗,吴郡人。
祖父张辩,在宋朝任司空右长史。
广州刺史。
父亲张略,在梁朝任太子中庶子、临海太守。
张种少年时性格淡泊安静,平日的仪容举止典雅方正,不随意与人交游,也不去拜访别人。
张种出仕时任梁朝王府法曹,升任外兵参军,因父亲去世不担任官职。
服丧期满,任中军宣城王王府主簿。
张种当时年纪四十多岁,家中贫穷,请求任始丰县令,调入朝廷任命为中卫西昌侯府的西曹掾。
当时武陵王任益州刺史,重新选择王府属吏,任用张种为征西东曹掾,张种以母亲年老推辞,给朝廷上书直言陈述自己的请求,被有司奏劾,张种获罪被罢免。
侯景叛乱的时候,张种侍奉自己的母亲往东逃奔,许久得以到达家乡。
不久母亲去世,张种当时年纪五十岁,因哀伤过度而削瘦得很厉害,又受战乱荒年的逼迫,没办法在当时下葬,服丧的时间虽然满了,而他的起居饮食,一直像在服丧。
到侯景被平定后,司徒王僧辩把他的情况报告皇上,起用张种为贞威将军、治中从事史,并为他备办葬礼,安葬完了母亲,张种才除去丧服。
贞阳侯僭越登帝位,任命张种为廷尉卿、太子中庶子。
敬帝即位,张种任散骑常侍,升任御史中丞,领前军将军。
高祖接受禅让后,张种任太府卿。
天嘉元年,任命为左民尚书。
天嘉二年,暂时监理吴郡政事,接着征召回朝廷恢复本来官职。
升任侍中,领步兵校尉,因为公事被免职,以平民身份代理太常卿,不久授给实职。
废帝即位,加官尉领右军将军,尚未就任,改为领弘善宫卫尉,又领扬、东扬两个州的大中正。
高宗即位,重新任用为都官尚书,领左骁骑将军,升任中书令、骁骑将军、中正的职务都依旧担任。
因病任命为金紫光禄大夫。
张种性格深沉虚静,而见识气量恢宏博大,当时人们都认为他是担任宰相的人才。
仆射徐陵曾上书朝廷直言让位给张种说:
“臣张种胸怀深沉严密,文史知识丰富,是东南地方重要的优秀人才,朝廷亲信德才兼备之士,能实现大的事业,张种适合官居左丞相。
”他为当时的人所推重就像这样。
张种为人仁厚宽恕寡欲,虽然历居显贵的官职,而家中产业屡次亏空,他终日安逸,不为此忧虑。
太建初年,张种的女儿做了始兴王的妃子,因为他的住所偏僻简陋,特赐给住宅一处,又累次赐给无锡,嘉兴县的官职。
张种曾在无锡看见有一个判了重罪的犯人关在狱中,天气寒冷,叫出来晒太阳,就丢失了这个犯人,世祖知道后大笑,而不深加责备。
范文三:
一、1、答案:
a2、答案:
c3、答案:
a4、答案:
d
5、答案:
①不如暂且等到平定各国后,那么太原这样的弹丸棋子大的地方,还能逃到哪里去呢?
②(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
【参考译文】
赵普、表字则平,是幽州蓟县人。
太祖(赵匡胤)曾和他交谈,认为是他个奇才。
太祖率兵征伐北汉到了陈桥驿,喝酒后醉卧在军帐里,将士们要拥戴他做皇帝,赵普和太宗推门进来禀告。
太祖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慢慢起身,而将士们穿戴着盔甲、露出兵刃,吵吵嚷嚷地把太祖拥到军旗下面。
等到太祖接受禅让做了皇帝,赵普因为辅佐有功,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并担当枢密直学士。
太祖多次微服私访功臣之家,赵普每次退朝后都不敢穿便服。
一天,大雪一直下到夜里,赵普以为皇上不会出来了。
过了一会儿,听到敲门声,赵普赶忙出来,见太祖正立在风雪之中,赵普慌忙叩拜迎接。
太祖说:
“我已经约了晋王了。
”随后太宗也到了,在厅堂铺上双层垫褥,三人席地而坐,用炭火烤肉吃。
赵普的妻子在旁斟酒,太祖把她喊作嫂嫂。
趁机与赵普策划攻打太原。
赵普说:
“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太原攻下来后,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不如暂且等到平定各国后,那么太原这样的弹丸棋子大的地方,还能逃到哪里去呢?
”太祖笑道:
“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
”当初,太祖地位卑微时,赵普跟他交游,得了天下之后,赵普屡次谈起卑微时二人交往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太祖性格豁达,对赵普说:
“假如在尘土中就可以辨识天子、宰相,那么人人都可以去访求了。
”从此赵普不再谈论。
赵普年轻时熟悉吏事,但没有学问,等做了宰相,太祖经常劝他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次回到家,就关起门来开箱取书,整天阅读。
等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
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
赵普性格沉稳有城府,虽然很爱嫉妒别人,但能够以天下为己任。
宋朝初年,当宰相的人大多心胸狭窄、因循保守,赵普刚毅果断,没有能与他相比。
有一名大臣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答应升他的官。
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太祖发怒道:
“我就是不给他升官,你能怎么说?
”赵普说:
“刑罚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
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
”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最终得到了太祖的认可。
二、1、答案:
d2、答案:
a3、答案:
a4、答案:
c5、答案:
a
6、答案:
①(3分)以前我听说平原君很贤德,所以背弃魏王来救赵国,让平原君称心如意。
②(3分)凭着我的身份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愿意要我
呢。
③(4分)公子在赵国受到尊重,名扬诸侯的原因,只是由于有魏国存在啊。
【参考译文】
公子听说赵国有两个不出仕的贤人,一个是毛公,藏身于赌博者之中,一个是薛公,藏身在酒店里。
公子很想见这两个人,可是这两人自己躲了起来不肯见公子。
公子打听到他们的藏身地址,就私下步行去他俩那里,跟这两个人交游,彼此都很是快乐。
平原君听到这个消息,就对他夫人说:
“当初我听说夫人的弟弟魏公子是个天下无双的大贤人,如今我听说他竟然胡乱跟那伙赌徒、酒店伙计交往,公子只是个无知妄为的人罢了。
”平原君夫人把这些话告诉了公子。
公子听后就准备辞别夫人离开那里,说:
“以前我听说平原君贤能,所以背弃魏王而救赵国,以使平原君称心如意。
(现在看来)平原君与人交往,只是显示自己富贵豪爽的举动罢了,而不是求取贤士啊。
我从住在大梁时起,就常常听说这两个人贤能,到了赵国,我惟恐不能见到他们。
凭我的资格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要我呢,现在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看作是羞辱,平原君这个人不值得结交。
”于是就整理行装准备离去。
夫人把公子的话全都告诉了平原君,平原君听了自感惭愧便去向公子脱帽谢罪,坚决地挽留公子。
平原君门下的宾客们听到这件事,有一半人离开了平原君归附于公子,天下的士人也都去投靠公子,归附在他的门下。
公子使平原君的宾客全都来到了自己的门下。
公子留在赵国十年不回魏国。
秦国听说公子留在赵国,就日夜不停地发兵向东进攻魏国。
魏王为此事焦虑万分,就派使臣去请公子回国。
公子仍担心魏王恼怒自己,就告诫门下宾客说:
“有敢替魏王使臣通报传达的,处死。
”由于宾客们都是背弃魏国来到赵国的,所以没谁敢劝公子回魏国。
这时,毛公和薛公两人去见公子说:
“公子之所以在赵国受到尊重,名扬诸侯,只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啊。
现在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而公子毫不顾念,假使秦国攻破大梁而夷平您先祖的宗庙,公子还有什么脸面立身于天下呢?
”还没等到两人的话说完,公子立即变了脸色,嘱咐车夫赶快准备车马回去救魏国。
魏王见到公子,两人不禁相对落泪,魏王把上将军大印授给公子,公子便统率军队作战。
魏安厘王三十年(前247),公子派使臣通报各诸侯国。
诸侯们得知公子担任了上将军,都各自派遣将领率领军队来救援魏国。
公子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在黄河以南地区把秦军打得大败,使秦将蒙骜败逃。
进而乘胜追逐秦军直到函谷关,把秦军压在函谷关内,使他们不敢再出关。
在这个时候,公子的声威震动天下。
各诸侯国来的宾客为公子进献兵法,公子全都为它们题名,所以世人习惯将它们统称为《魏公子兵法》。
三、1、答案:
d2、答案:
b3、答案:
c
4、答案:
⑴等孟子长大成人,学习六艺,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英名。
⑵
现在如果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⑶“礼”上说过,将要进入大门,要问一下谁在里边,这是表示尊敬。
【文言文参考译文】
(鲁国)邹邑人孟轲的母亲,人称孟母。
(当初)她的家靠近(一片)墓地。
(因此)孟子小时候,游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类的事,特爱(学)造墓埋坟。
孟母(见了)说到:
“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
”于是(带着孟子)离开了这里,迁住在了(一个)集市的旁边,孟子(又)学玩起了奸猾商人夸口买卖那一类的事。
孟母又说:
“这里(也)不是我应该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
”(于是)再次把家迁到了一个公学学校的旁边。
(这时)小孟子所学玩的,才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等仪礼方面的学问)了。
孟母说:
“(这里才)真正是可以让我(带着)儿子居住的地方啊!
”于是,把家安在了这里。
等孟子长大成人,(便很顺利地)学(精)了《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六艺,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大名。
(后来的)君子贤人都说孟母善于利用(环境)渐染教化(孩子)。
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赠送给你呢!
”说的就是这件事。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
“学习怎么样了?
”孟子回答说:
“跟过去一样。
”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
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
“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
”孟母说:
“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
有德行的入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求问才能增长知识,因此,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
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假如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
女子若失去她赖以生存的的技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不是去做小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
”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为天下有名的大儒。
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向你禀告呢!
”说的就是这件事。
孟子娶妻以后,有一次刚进入内室,他的妻子裸着身体在屋里。
孟子不高兴,于是离开不再进去。
他的妻子向孟母告别要求离去,说:
“我听说夫妇之间的规矩,在洞房里可以不遵守。
现在我在卧室偷懒,而丈夫见到我勃然大怒,这是把我当成客人了。
做女人的规矩,不能住在别人家里,请让我回到父母家中。
”孟母于是叫来孟子对他说:
“‘礼’上说过,将要进入大门,要问一下谁在里边,这是表示尊敬;将要进入厅堂,声音一定要响亮,这是表示通知了人家;将要进入屋子,眼睛一定要向下看,表示担心撞上人有尴尬的时候。
如今你不遵守礼节却责怪别人没有礼节,不是(和圣人)差得太远了吗!
”孟子道歉,于是挽留了他的妻子。
君子说孟母懂得礼节而且清楚如何处理婆媳之间的关系。
四、1、答案:
b2、答案:
c
3、答案:
晏子称/君曰其可/臣献其否/以成其可/是以舒等不敢不言(3分)
4、答案:
①(郭舒)因为犯了擅自释放司马彪的罪过,被廷尉拘囚,当时的人大多认为他为人仗义。
②郭舒年轻时与杜曾交情深厚,杜曾曾经征召郭舒,郭舒不肯前往,杜曾对他(这件事)怀恨在心。
【文言文参考译文】
郭舒,字稚行。
他年幼的时候请求母亲让他拜师求学,学了一年多就回家了,粗略懂得了为人处事的要义。
乡里人、宗族人都称他会是后起之秀,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郭舒开始做官担任领军校尉,因为犯了擅自释放司马彪的罪过,被廷尉拘囚,当时的人大多认为他为人仗义。
王澄听说了郭舒的声名,征召他担任别驾。
王澄整天痛饮,不把政务放在心上。
郭舒经常直言劝谏他。
等到天下大乱的时候,郭舒又劝王澄修养德行,树立威望,保全州境。
王澄虽然没有听从郭舒的劝告,但是敬重他的忠诚坚贞。
荆州当地的读书人宗庾廞曾经因为饮酒得罪了王澄,王澄发怒,命令手下人棒打宗庾廞。
郭舒神色严厉地对王澄的手下说:
“使君喝得太多了,你们这些人怎么敢胡乱行动!
”王澄发怒说:
“别驾发狂了吗?
诓骗说我醉了!
”于是让人掐他的鼻子,烫他的眉头,郭舒跪着承受。
王澄的怒气稍稍缓解,而宗庾廞也就免于处罚。
王澄失败奔逃的时候,想带郭舒渡江向东撤退,郭舒说:
“我作为州郡官员,不能匡正乱世,却令使君奔逃,我不忍心渡江。
”于是留守在沌口,在湖泽里采集野生的稻子养活自己。
乡下人偷吃了郭舒的牛,事情被发觉,偷牛的人来谢罪。
郭舒说:
“你饿了,所以才吃我的牛,剩下的肉可以与我一起吃。
”世人因此佩服他宽宏的度量。
郭舒年轻时与杜曾交情深厚,杜曾曾经征召郭舒,郭舒不肯前往,杜曾对他(这件事)怀恨在心。
到这时候,王澄又调郭舒担任顺阳太守,杜曾暗中派兵袭击郭舒,郭舒逃走免于灾难。
王敦征召郭舒担任参军,又转任从事中郎。
王敦谋划造反,郭舒劝谏他,王敦没有听从,就派郭舒驻守武昌。
高官督护缪坦曾请求把武昌城西的土地设为营地,太守乐凯对王敦说:
“老百姓很久以前就买了这块地,种菜供养自己,不应该夺走他们的土地。
”王敦大怒说:
“我王处仲不来湖北,会有武昌这个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