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课题可行性分析_精品文档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390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课题可行性分析_精品文档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课题可行性分析_精品文档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课题可行性分析_精品文档_精品文档.doc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课题可行性分析_精品文档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课题可行性分析_精品文档_精品文档.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课题可行性分析_精品文档_精品文档.doc

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1、网络所带来的庞大的信息流、和强大的共享资源、超乎想象的跨时空交互性,可以营造和优化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环境,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正是本课题所必需的网络资源环境和技术基础。

2、建构主义理论是互动教学策略研究的坚实基础。

3、从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来看,运用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形成了基于网络的互动教学的模式:

(1)问题讨论模式

(2)基于项目的分组合作模式它们对本课题的研究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基教司

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研究》桑新民

3.《现代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研究》桑新民

4.《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李克东

5.《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模式》祝智庭

6.《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材培养》何克抗

7.《信息技术课程导论》董玉琦

8.《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主编朱慕菊

9.《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魏国栋吕达主编

三、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

本次课题研究老师来自各科,如语文、数学、信息技术等,大部分都取得小教高级职称,都是经验丰富的乡村一线骨干教师,部分教师教龄高达40年。

(1)从课题组主要参与人员的专业结构方面看,主要课题研究的主要参加者的专业涉及不同的专业领域;

(2)从课题组教师技能看:

这些教师长期在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在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上有较高的能力和经验,能有效地保证该课题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效结合;

(3)从课题组主要参加者的研究经验看:

课题小组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较强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并取得很多研究成果,获得过许多奖项,在以前的课题研究中,他们表现出来较强的合作精神与个人修养,有良好的相关研究的基础。

四、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学校硬件设施有保障。

我校在近几年多次被评为教育科研先进校。

有藏书众多的图书室、阅览室,并有收藏丰富的电子书,方便学生阅读。

学校现有一个微机室,十个一体机,并联通了宽带互联网,为学生、教师的上网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理论研究有保障。

聘请专家指导指导课题组修订实验方案和实施计划、理论辅导、师资培训,帮助进行阶段与终结的评价、成果总结等。

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加强培训,向教师推荐和提供相关的理论书籍,要求教师每年必须阅读一本理论专著,每学期撰写一篇有相当价值的教学论文。

3.学校制度有保障。

学校制定了《科研管理条例》,《奖励科研教师的办法》等规章制度鼓励学校的科研工作,并将教师开展科研的时间纳入工作量,对在科研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重奖,并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

加强过程监控。

课题组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每学期召开一次大型的校内研讨会。

课题组成员深入到学生中去,深入到课堂中去,不断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4、课题经费有保障。

学校重视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有专项资金,还经常派教师到各处听课学习经验。

从课题组构成的各个方面,课题组有能力保证该课题的顺利的实施和完成。

课题研究专家的参与保证了相关研究资料和课题设计的科学性,学校领导为直接负责人为课题经费和仪器设备的提供奠定了良好的研究条件,课题研究通过电化教育系统来进行组织,这为课题的有序的开展与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