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作业许可.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8986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挖掘作业许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挖掘作业许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挖掘作业许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挖掘作业许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挖掘作业许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挖掘作业许可.ppt

《挖掘作业许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掘作业许可.ppt(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挖掘作业许可.ppt

挖掘作业安全管理规定长庆输油气分公司目录n一、术语n二、管理内容一、术语n挖掘n本规定所称挖掘是指在生产、作业区域使用人工或推土机、挖掘机等施工机械,通过移除泥土形成沟、槽、坑或凹地的挖土、打桩、地锚入土作业;或建筑物拆除以及在墙壁开槽打眼,并因此造成某些部分失去支撑的作业。

一、术语n支撑n本规定所称支撑是指防止坑壁塌方的机械、木料或金属液压件等结构物。

n斜坡n本规定所称斜坡是指使沟、槽侧面与垂直面形成一定角度,防止沟槽侧壁坍塌的斜面。

一、术语n支撑n本规定所称支撑是指防止坑壁塌方的机械、木料或金属液压件等结构物。

n斜坡n本规定所称斜坡是指使沟、槽侧面与垂直面形成一定角度,防止沟槽侧壁坍塌的斜面。

n沟槽n本规定所称沟槽是指长窄形且深度大于宽度的凹地,通常沟槽的宽度不大于5m,一般用来埋设地下管线、导管、电缆或无地下室的建筑物地脚。

二、管理内容n挖掘作业实行作业许可,工作前都应当进行作业安全分析,并办理作业许可证,地面挖掘深度不超过0.5m除外。

n所有挖掘作业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作业)主管部门(站队)都必须通过可靠的途径,对施工区域的地下及周边情况进行调查。

应保证现场相关人员拥有最新的地下设施布置图,明确标注电缆、管网或公用设施等地下设施的位置、走向、深度及可能存在的危害,在输油气主干线作业及其他作业现场地下埋藏物不清楚时必须采用探测设备进行探测。

二、管理内容n根据作业安全分析的结果,确定应采取的相关控制措施,必要时制定作业计划书或风险管理单。

在作业计划书或风险管理单中明确界定机械施工设备的允许使用范围,并考虑以下内容:

na)交通状况;nb)附近的振动源;nc)隐蔽电气、管网等设施的分布情况;nd)邻近的建筑结构及其状况;ne)土质类型;nF)约地表水和地下水;n。

二、管理内容ng)对土壤和水的污染;nh)架空的公用设施;ni)挖出物及施工材料的存放;nJ)有害气体易燃气体、液体排放(泄漏);nk)使用的工器具;nl)气候;nm)其他二、管理内容n如果施工可能会对他方的财产或公共设施(如:

耕地、道路、房屋、铁路、公路、堤坝、河床、桥梁、文物、消防、居民生活设施、通讯、电力设施等)产生影响,则项目(作业)主管部门(站队)必须在施工前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并达成协议,以使相应的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

二、管理内容n只有在作业安全分析已完成、挖掘作业许可证已签发、以及现场监护人已到位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挖掘作业。

n施工区域所在单位应指派一名监督人员,对开挖处、邻近区域和保护系统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危险征兆,如明显存在可能塌方、滑坡或隐蔽设施与工作计划发生偏差的迹象,在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之前,必须停止所有工作。

n如果坑的深度等于或大于1.2m,可能存在危险性气体的挖掘现场,要进行气体检测,同时,还需要考虑是否实行受限空间安全管理。

n连续挖掘超过一个班次的挖掘作业,每日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检查.二、管理内容n当地下设施位置和深度不明确时,应用手工工具(例如铲子、锹、尖铲)来确认其正确位置和深度。

所有暴露后的地下设施都应及时予以确认,不能辨识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施工区域所在单位,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后,方可重新作业。

n在危险场所进行挖掘作业时,应与有关操作人员建立联系,当突然排放有害物质时,最先发现的人员应立即通知挖掘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现场。

n在坑、沟槽内作业应正确穿戴安全帽、防护鞋、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不得在坑、沟槽内休息,不得在升降设备、挖掘设备下或坑、沟槽上端边沿站立、走动。

二、管理内容n施工结束后,应根据要求及时回填,并恢复地面设施。

若地下隐蔽设施有变化,施工单位应将变化情况向作业区域所在单位及相关方通报,以完善地下设施布置图。

n当挖掘深度超过1.5m且有人员进行沟下作业时,必须按照本规定具体条款落实放坡及设置保护系统的有关要求。

二、管理内容n挖掘作业中的机械设备使用n采用机械设备挖掘时,应确认活动范围内没有障碍物。

n机械开挖管沟作业时,管顶上方保留的覆土厚度不应少于0.8m。

对于带管堤管段,机械开挖可以控制在管顶上方0.5m。

n为保证管道的安全,机械开挖前,应在易出现打孔盗油(气)管段的管道上方人工开挖0.5m宽探沟,确认管道上方无任何外接物后,再进行机械开挖。

管顶上部0.8m(带管堤管段为0.5m)以下的土方必须人工开挖。

二、管理内容n推土机作业应垂直于管道进行,挖掘机可以沿管道轴向作业,任何情况下,不得使管道承受来自挖掘机械的压力。

机械开挖要求全程人工监护,确保管道运行安全。

特殊地段,可适当减少机械开挖深度或全部采用人工开挖。

二、管理内容n地下设施的关停与隔离n如果经过作业安全分析,在挖掘或打桩等作业过程中可能会损坏地下设施,在作业之前,应对地下设施,比如:

油气管道或电缆、光缆等进行降压、停运或隔离处理,以确保在万一损坏这些设施的情况下,不至于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

n应确保隔离方法的可靠,并对隔离进行上锁、挂签。

二、管理内容n保护系统n如果挖掘深度超过4米,则必须进行负荷计算及支撑设计,并在开挖期间监督对设计的支撑的安装;对于挖掘深度6m以内的作业,为防止挖掘作业面发生坍塌,应根据土质的类别设置斜坡和台阶、支撑和挡板等保护系统;对于挖掘深度超过6m所采取的保护系统,应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设计。

n在稳固岩层中挖掘或挖掘深度小于1.5m,且已经过技术负责人员检查,认定没有坍塌可能性时,不需要设置保护系统。

作业现场负责人应在挖掘作业许可证上说明理由。

二、管理内容n在挖掘开始之前,技术负责人应根据土质类型确定是否需要支撑和挡板。

在选择液压支撑、沟槽千斤顶和挡板等保护措施时,应遵循制造商的技术要求和建议。

n保护性支撑系统的安装应自上而下进行,支撑系统的所有部件应稳固相连。

严禁用胶合板制作构件。

n如果需要临时拆除个别构件,应先安装替代构件,以承担加载在支撑系统上的负荷。

工程完成后,应自下而上拆除保护性支撑系统,回填和支撑系统的拆除应同步进行。

二、管理内容n挖出物或其他物料至少应距坑、沟槽边沿1m,堆积高度不得超过1.5m,坡度不大于45度,不得堵塞下水道、窖井以及作业现场的逃生通道和消防通道。

n不得在坑、槽、井、沟的边缘放置机械设备、车辆或其它重物,如果必须时,应在边沿安装板桩并加以支撑和固定,设置警示标志或障碍物。

n在雨后或解冻时,应对沟壁进行检查,如发现有溃裂、崩塌等危险,则应按自然角度放坡或采取加固措施。

二、管理内容n邻近结构物n挖掘前应确定附近结构物是否需要临时支撑。

必要时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对邻近结构物基础进行评价并提出保护措施建议。

n如果挖掘作业危及邻近的房屋、墙壁、道路或其他结构物,应当使用支撑系统或其他保护措施,如支撑、加固或托换基础来确保这些结构物的稳固性,并保护员工免受伤害。

二、管理内容n不得在邻近建筑物基础的水平面下或挡土墙的底脚下进行挖掘,除非在稳固的岩层上挖掘或已经采取了下列预防措施:

na)提供诸如托换基础的支撑系统;nb)建筑物距挖掘处有足够的距离;nc)挖掘工作不会对员工造成伤害。

二、管理内容n进、出口n挖掘深度超过1.2m时,每隔8米,利用梯子、阶梯、斜坡或其他方式为进出沟槽提供安全通道。

如果使用了梯子,梯子的上部应高出地平面1米并且应适当固定。

n作业场所不具备设置进出口条件,应设置逃生梯、救生索及机械升降装置等,并安排专人监护作业,始终保持有效的沟通。

n当允许员工、设备在挖掘处上方通过时,应提供带有标准栏杆的通道或桥梁,并明确通行限制条件。

二、管理内容n排水n雷雨天气应停止挖掘作业,雨后复工时,应检查受雨水影响的挖掘现场,监督排水设备的正确使用,检查土壁稳定和支撑牢固情况。

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骤然崩坍。

n如果有积水或正在积水,应采用导流渠,构筑堤防或其他适当的措施,防止地表水或地下水进入挖掘处,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排水,方可进行挖掘作业。

当挖掘作业有可能靠近或对现有的小河/排水沟等造成影响或造成倒灌等情况,应考虑先挖引水沟、筑防水堤或其他措施以防倒灌。

二、管理内容n危险性气体环境n对深度超过1.2m,可能存在危险性气体的挖掘现场,应进行气体检测,必要时执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管理规定。

当沟槽内存在氧气不足(低于19.5)或有毒气体或可燃气体(大于10%aLEL)聚集的潜在可能时,应考虑设置有效的通风措施,并对沟槽内的气体进行持续监测。

n在填埋区域、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区域等可能产生危险性气体的施工区域挖掘时,应对作业环境进行气体检测,并采取相关措施,如使用呼吸器、通风设备和防爆工具等。

二、管理内容n防止人员和车辆坠入沟槽的妥全要求n在有可能导致人员坠落超过2米的位置,应设置牢靠的屏障,比如使用脚手架钢管搭建护栏。

n挖掘作业现场应设置护栏、盖板和明显的警示标志。

在人员密集场所或区域施工时,夜间应设置照明灯及红色灯警示。

n挖掘作业如果阻断道路,应取得当地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的同意,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和禁行标志,对于确需通行车辆的道路,应铺设临时通行设施,限制通行车辆吨位,并安排专人指挥车辆通行。

采用警示路障时,应将其安置在距开挖边缘至少1.5m之外。

如果采用废石堆作为路障,其高度不得低于lm。

在道路附近作业时应穿戴警示背心。

n当在站内挖沟槽时,应预留通道或设置临时通道。

设置的临时通道应平稳牢固且装有护栏。

n为人员横跨沟槽而搭设的临时过道,应平稳牢固且装有护栏。

二、管理内容n防止落物伤人的安全要求n如果作业场地有山石或树木等落物隐患,则在作业前应先行对其清理,以防落物伤人。

n工具、材料和设备等应放置在远离沟槽的位置,以防止落入沟槽砸伤作业人员。

n当先布管后挖沟时,应使沟边与管材的净距离大于1米,同时,应采取可靠的措施将管子固定牢靠,以防止管子滚落入沟槽伤人。

n当挖掘的沟槽附近有车辆或可移动的设备作业时,应尽量暂停沟槽内的作业并撤离人员,或者在沟槽的边缘设置警告标志,防止移动设备离沟槽太近或翻陷入沟槽中。

二、管理内容n防止机械伤害的安全要求n当在沟槽内进行管道的定位、焊接或切割等作业时,应将管道固定牢靠,以防止管道滚动挤压作业人员。

n沟槽内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多人同时挖土应相距在2米以上,防止工具伤人。

n当使用机械挖掘时,任何人都不得进入沟、槽和坑等挖掘现场。

n任何人不得在挖掘机的铁铲、起重机吊臂或其他提升装置下面作业和走动。

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