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设计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86186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8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渗滤液设计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垃圾渗滤液设计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垃圾渗滤液设计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垃圾渗滤液设计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垃圾渗滤液设计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垃圾渗滤液设计报告.docx

《垃圾渗滤液设计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渗滤液设计报告.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垃圾渗滤液设计报告.docx

垃圾渗滤液设计报告

 

垃圾渗滤液处理(120吨/d)

1、概述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主管单位:

承建单位:

建设地点:

建设规模:

120m3/d

编制单位: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规范》(CJJ17-2004)

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

5)《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6)《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监测技术标准》(CG/T3037-1995)

7)《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2002)

8)《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93-2003)

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0)《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成【2000】120号)

11)《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1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J50191-93)

13)《室外给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J32-78)

1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15)《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

16)《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17)国家、地方及其他相关设计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

18)本公司同类项目的相关经验

1.3编制原则

(1)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3相关标准和规范。

(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

(3)严格执行现行的防火、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法规、规范与标准;

(4)充分考虑国内外垃圾渗滤液处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渗滤液随垃圾填埋场的“年龄”的变化情况,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公司经验,选择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污水治理技术,采用优质、可靠、适用、经济的治理工艺路线;

(5)切合实际,正确掌握设计规范和标准,优化工艺技术,合理选用优质、高效的处理设备和设施;

(6)在确保出水稳定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省投资,减少占地面积和降低运行费用,延长使用寿命,调整好一次性投资与运行费用、水质要求之间的比例关系;

(7)废水处理站总体布局、统一规划,力求与周围环境协调;

(8)在处理站运行中保证清洁、安全、无二次污染。

设备运行简单,以操作维护方便,利于管理为原则。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位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内。

生活垃圾处理工艺为卫生填埋工艺,设计填埋处理规模为160吨/天

因此,垃圾渗滤液处理站扩建项目势在必行!

3、确定工艺方案

3.1废水来源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受诸多因素影响,不仅水量变化大,而且变化无规律。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来自以下五个方面:

①降水的渗入。

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降雨的淋溶作用是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

②外部地表水的流入。

包括地表径流和地表灌溉。

③地下水的渗入。

当填埋场内渗滤液水位低于场外地下水水位,并没有设置防渗系统时,地下水就有可能渗入填埋场内。

④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

这包括垃圾本身携带的水分以及从大气和雨水中的吸附量。

⑤垃圾填埋后,微生物的厌氧分解产生的水。

垃圾中的有机组分在填埋场内分解时会产生水分。

3.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分析及特性

3.2.1垃圾渗滤液主要污染指标分析

垃圾的种类和成分决定了渗滤液的成分,因此在设计处理工艺时对填埋垃圾的种类进行组分分析,从而可以预测渗滤液的主要污染物成分,通过走访调查,查阅大量的当地文献资料。

垃圾渗滤液主要污染成分如下:

①垃圾渗滤液的物理性质----色与嗅渗滤液均具有很重的色度,其外观多呈茶色、暗褐色或黑色,色度可达到2000~4000倍(稀释倍数),垃圾腐败臭味极其明显。

②pH垃圾填埋初期,渗滤液的pH在6~7之间,随着填埋场时间的推移和填埋场的稳定,pH可提高至7~8。

③BOD5值随时间变化及填埋场微生物的活动增强,渗滤液中BOD5浓度发生变化。

一般变化规律是垃圾填埋后的6个月至2.5年间渗滤液BOD5逐步增至高峰,此时BOD5多以溶解性为主,此后BOD5的浓度开始下降,至6~15年填埋场完全稳定时为止,此时,BOD5保持在某一低值范围内(≤100mg/L),且波动很小。

因此,渗滤液BOD5值的变化过程实质是填埋场稳定化的过程。

通过定期测定渗滤液的BOD5值,根据BOD5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判断填埋场的稳定程度。

④COD值COD值与BOD5值相似,但是随着填埋场时间的推移,COD值的降低较BOD5值缓慢的多。

⑤BOD5/COD值有机物种类的变化造成BOD5/COD比值的变化。

填埋初期BOD5/COD比值较高,可达0.5以上,但随时间的推移,由于BOD5和COD的降低速率和幅度不同,BOD5急速下降而COD下降较缓慢,因此该比值逐渐下降。

当随填埋场完全稳定之后,该值最终在某一范围内(≤0.1),而且波动极小。

⑥溶解性固体总量垃圾渗滤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总溶解性固体。

这些溶解性固体在渗滤液中的浓度通常随时间而变化。

填埋初期渗滤液溶解固体总量高,且有相当高的钠、钙、氯化物、硫酸盐等,一般在填埋后6个月至2.5年达到高峰值,此后随时间的增加,无机物浓度下降,直至达到最终稳定。

⑦NH3-N垃圾渗滤液NH3-N浓度含量高,是由于含氮可生化有机组分的厌氧水解和发酵所致,因pH接近中性值,它主要以NH3-N形态存在于渗滤液中,很少以氨气形式释放,或以游离氨形式存在。

⑧磷垃圾渗滤液中的磷元素总是缺乏的。

⑨重金属对于只填埋生活垃圾的填埋场,金属的溶出率较低,在水溶液中为0.05%~1.8%,在微酸性溶液中为0.5%~5.0%。

但如有工业垃圾填埋的话,渗滤液中重金属含量较多。

其中所含的重金属主要有:

镉(Cd)、镍(Ni)、锌(Zn)、铜(Cu)、铬(Cr)和铅(Pb)等。

3.2.2垃圾渗滤液的特性

垃圾渗滤液的有机物可分为三种:

①低分子量的脂肪酸;②中等分子量的灰黄霉酸类物质;③高分子量的碳水化合物类物质、腐殖质类。

渗滤液中的有机物成分随填埋时间而变化。

填埋初期,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可溶性有机碳约90%是短链的可挥发性脂肪酸,其中以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最大。

其次的成分是带有相对高密度的羟基和芳香羟基的灰黄霉酸。

随着填埋时间的增加,填埋场逐步趋于稳定,此时,渗滤液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减少,而灰黄霉酸和腐殖质类成分增加。

垃圾渗滤液的特性如下:

(1)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水质复杂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有机烃类及其衍生物、酸酯类、醇酚类、酮醛类和酰胺类等。

(2)污染物浓度高和变化范围大垃圾渗滤液的这一特性是其他污水所无法比拟的,其中的BOD5和COD浓度最高可达每升几万亳克,主要是在酸性发酵阶段产生,pH达到或略低于7,此时BOD5和COD比值为0.5~0.6。

一般而言,COD、BOD5、BOD5/COD随填埋场的“年龄”增长而降低,碱度则升高。

(3)水质水量变化大垃圾渗滤液水质水量变化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产生量随季节变化大,雨季明显大于旱季;

★污染物组成及其浓度也随季节变化;

★污染物组成及其浓度随填埋时间变化。

(4)金属含量高垃圾渗滤液中含有10多种金属离子,由于国内垃圾不像国外某些城市那样经过严格的分类和筛选,所以国内城市垃圾渗滤液的金属离子浓度与国外某些城市垃圾渗滤液中金属离子浓度有差异。

(5)氨氮含量高城市垃圾渗滤液是一种组成复杂的高浓度有毒有害有机废水,其中高NH3-N浓度是城市垃圾渗滤液的重要水质特征之一。

(6)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对于生化处理,污水中适宜的营养元素比例是BOD5:

N:

P=100:

5:

1,而一般的垃圾渗滤液中的BOD5/P都大于300,与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磷元素相差较大。

(7)其他特点渗滤液在进行生物处理时会产生大泡沫,不利于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3.3进出水水质

根据垃圾填理场渗滤液的水质特点及同类行业废水的相关分析数据统计,以及相关水质报告显示,本项目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如表3-1所示:

表3-1进水水质

项目

CODcr

BOD5

PH

SS

NH3-N

TN

参数

12000mg/l

7000mg/l

6.0~9.0

2000mg/l

2600mg/l

2000mg/l

根据要求,本项目建设的出水水质需要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3标准的要求。

其水质指标如表3-2所示

表3-2出水水质

序号

项目

水质标准

1

色度(稀释倍数)

30

2

化学需氧量(CODcr)(mg/l)

60

3

生化需氧量(BOD5)(mg/l)

20

4

悬浮物(SS)(mg/l)

30

5

总氮(TN)(mg/l)

20

6

氨氮(NH3-N)(mg/l)

8

7

总磷(TP)(mg/l)

1.5

8

粪大肠菌群数(个/L)

1000

9

总汞(mg/l)

0.001

10

总镉(mg/l)

0.01

11

总铬(mg/l)

0.1

12

六价铬(mg/l)

0.05

13

总砷(mg/l)

0.1

14

总铅(mg/l)

0.1

3.4污水处理流程选择

3.4.1方案比选

四种可选方案

方案一:

MBR+UF+NF+RO处理工艺方案

1、工艺流程

2、工艺说明

渗滤液由调节池泵入生化池,生化池包括硝化池和反硝化池,在硝化池中,通过高活性的好氧微生物作用,降解大部分有机物,并使氨氮和有机氮氧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回流到反硝化池,在缺氧环境中还原成氮气排出,达到脱氮的目的。

MBR反应器通过超滤膜分离净化水和菌体,污泥回流可使生化反应器中的污泥浓度达到20g/l,经过不断驯化形成的微生物菌群,对渗滤液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逐步降解。

MBR生化系统COD设计去除率90%,NH3-N设计去除率99%。

采用特殊设计的高效内循环射流曝气系统,氧利用率可高达25%。

MBR的剩余污泥量小,MBR出水无菌体和悬浮物,进入纳滤和反渗透系统进一步深化处理,出水稳定达标排放,浓缩液则回灌至填埋场。

纳滤和反渗透系统采用特殊纳滤膜和工艺设计,可使盐随净化水排出,不会出现盐富积现象,纳滤净化水回收率可达到85%。

为节省投资及运行费用可将浓缩液回灌至填埋场处置。

3、方案分析

采用该工艺处理渗滤液,适应性强,能确保不同季节不同水质条件下,出水稳定达标。

在国外大量工程实例中发现,即使对于BOD/COD小于0.2的老填埋场渗滤液,经过MBR、纳滤和反渗透后也能使COD、BOD和NH4-N达标排放。

4、工艺技术特点:

(1)反应器体系中生物浓度高,达到20g/L,对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及氨氮的去除效率高;

(2)污泥稳定性强,粘度低,易脱水,不易腐败变质。

(3)出水不存在致病菌污染问题。

方案二:

蒸发+RO处理工艺

1、工艺流程

2、工艺说明

渗滤液由调节池泵入预处理池,通过投加臭氧对氨氮与低分子有机物进行预处理,出水经沉淀后进入热交换器。

预处理后渗滤液用泵送入两个热交换器进行预热,交换器同时作为蒸发器浓缩液和冷凝水的冷却器。

预热后的渗滤液进入进水池,然后提升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内,渗滤液通过喷头喷洒在高温的管束外表面而蒸发成蒸气,蒸气经收集后通过离心压缩机压缩进入管束,从而产生持续的蒸发循环。

同时渗滤液喷洒到管束外表面对管束中的蒸气起到降温作用而使管道内蒸气冷凝。

管道中形成的冷凝水收集后进入脱气器中,减少易挥发有机成分,冷凝液用泵从脱气器经过冷凝液冷却器进入暂存池。

经蒸发处理的渗滤液进入RO反渗透系统,RO系统采用宽幅螺旋卷式复合膜,设计最大工作压力为35Bar,最大回收率为80%,清洗周期为1~2星期,预期膜的工作寿命为1~2年。

RO出水可直接进行回用。

蒸发器底部所收集的浓缩液及RO浓缩液用循环泵输送入浓缩液冷却器对进水进行预热,冷却后的浓缩液进入焚烧炉焚烧。

3、方案分析

目前国内专门针对垃圾渗滤液或沥滤液的蒸发浓缩设备基本没有,但是浓缩蒸发工艺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制造、造纸等行业中。

在食品加工中,蒸发有两个目的:

在进一步加工之前使料液预先浓缩;或是减小料液体积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包装、运输或储存费用。

另外是使可溶性固体的溶液浓缩使之有助于防腐。

目前国内用于食品工业的浓缩蒸发器产品较多,可以参考进行沥滤液浓缩蒸发器的选型或研发,但是垃圾沥滤液所需要的浓缩蒸发器要求最大程度的减小浓缩液体积。

而造纸工业中对黑液的浓缩蒸发工艺对垃圾沥滤液更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由于二者都属于浓度很高的污染物,其最终的处理目的都是减量化、无害化,但是造纸黑液浓缩液粘性太大、容易结垢,这是与垃圾沥滤液的区别所在。

另外,pH是蒸发的重要影响因素,pH影响渗滤液中挥发性有机酸和氨的离解状态,从而改变它们的挥发程度,另外,酸性条件下对蒸发器金属材料腐蚀性较强。

考虑到国内还没有成熟可靠的大规模垃圾渗沥液蒸发处理工程实例运用,也缺乏可靠的工艺设计参数选取和设备选型,而蒸发工艺设备又价格昂贵,如冒然采用蒸发处理工艺进行垃圾渗沥液处理工程建设,将承担极大的风险。

4、工艺技术特点

(1)全部采用物化工艺处理,进水水质波动对处理效果基本无影响;

(2)剩余污泥量小;

(3)浓缩液可以得到彻底的处置,无须回灌。

方案三:

中温厌氧+A/O-MBR++NF+RO处理工艺

1、工艺流程

2、工艺说明

渗滤液经热泵加热至35℃左右,之后由泵提升至厌氧池。

在厌氧池内,经过水解酸化阶段和产氢产甲烷阶段,废水中大量的COD被厌氧微生物消耗掉,同时产生沼气。

废水从厌氧池自流进入A/O-MBR池。

在A/O池内实现对进水的初步降解,并通过氨氮的硝化与反硝化过程实现进水中氨氮的有效去除。

随后进入MBR池,通过高负荷生物处理与膜分离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对A/O出水的深度降解,以确保进水水质满足后续纳滤、反渗透进水要求。

MBR反应器经抽水泵抽吸,抽吸出水加阻垢剂后经保安过滤器,进入后续纳滤、反渗透系统进行深度处理,以确保出水的稳定达标。

MBR池产生的污泥部分回流至缺氧段,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

反渗透浓水也进入污泥池,和剩余污泥一起经污泥脱水机脱水后泥饼外。

3、方案分析

渗滤液由调节池泵入UASB反应池中,在反应池中COD负荷为10~15kgCOD/m3d,BOD降解可达75%,COD降解可达70%。

经厌氧后渗滤液进入A/O池,在此利用生物反应进行BOD5、COD以及NH3-N的去除。

在好氧情况下,微生物会产生硝化作用;在缺氧情况下,微生物会进行反硝化作用以去除氨氮。

中温厌氧加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且去除率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而降低;浸没式MBR膜通量小,易堵,给维护管理带来不便。

4、工艺技术特点

(1)UASB能耗低效率高,与A/O工艺相结合的工艺是既经济又灵活去除有机物及氨氮的有效方式;

(2)高效的A/O处理体系是生物脱氮的关键,它将各种形态的氮最终转化为N2,彻底解决了渗滤液中的氮污染问题;

(3)MBR+RO深度处理系统可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4)剩余污泥量小。

方案四:

DT-RO处理工艺

1、工艺流程

2、工艺说明

渗滤液由调节池泵入储罐中进行pH调节,控制pH在6~6.5之间。

经pH调节的渗滤液加压泵入砂滤器,砂滤器可根据压差自动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水进入浓缩液储存池。

经过砂滤的渗滤液泵入筒式过滤器,经过滤后的渗滤液由柱塞泵输入第一级反渗透(RO)系统。

一级RO系统膜通量为12L/m2·h,净水回收率为80%,设计操作压力为60bar。

渗出液进入二级RO装置,浓缩液排至浓缩液储存池。

二级RO系统回收率为90%,膜通量为34.6L/m2·h,设计操作压力为50bar。

渗出液进入脱气装置,浓缩液则排至砂滤器的进水端。

膜组的反冲洗在每次系统关闭时进行,清洗由系统自动控制,清洗后的液体排入浓缩液储存池中。

为避免浓缩液回灌时长期将高浓度的氨氮在垃圾填埋场不断积累循环,在浓缩液储存池设置脱氮系统,通过化学沉淀法将渗滤液中的NH3-N转化为MgNH3PO4.6H2O沉淀,沉淀后形成的结晶性状稳定,可以直接随浓缩液回灌到填埋场,也可以分离出来做肥料。

3、方案分析

德国从1986年开始尝试将膜处理直接应用到渗沥液的处理中,开始选用卷式膜组件,但因为在运行中出现的膜污染问题,从国外的工程实例来看目前已陆续报废,有些已被替换成碟管式反渗透设备。

由于卷式膜自身结构上的原因,决定了渗沥液不能直接进入卷式膜组件系统,在这种膜组件中,膜片间有网状支撑层,间隙只有0.2mm,相对空间很小,容易被污染物堵塞,同时由于进水单向流程长、流速平滑,容易造成浓度极化。

所以对进水水质要求高,必须进行复杂的预处理,使SDI小于3、悬浮物小于100mg/l。

因此卷式膜组件只能作为常规生化处理工艺的后续深度处理方法。

碟管式反渗透是专门针对渗沥液直接进入膜处理系统而开发的,前端只需经过砂滤保护。

1988年在德国政府的支持下,由ROCHEM公司研制成功,1989年应用于德国Ihlenberg,至今已运行了十六年,目前设备状况良好,日处理1500吨渗沥液。

重庆长生桥填埋场等国内填埋场直接采用碟管式反渗透处理系统处理渗沥液,短时间内发挥了一定的处理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问题逐渐暴露,最终导致整个渗沥液处理系统不得不重新改造。

据了解,2005~2006年在广州市李坑进行的碟管式膜系统生产性试验也发现碟管式反渗透系统直接处理填埋场原液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一是清水产水率较低,且短时间下降较快,需要较高的压力和频繁的清洗;其二就是出水氨氮超标较多,需要多级反渗透串联方可满足要求,其三是浓缩液产出率较高,后续配套环节成本要求较高。

对于国内大型的垃圾填埋均为有机物为主,不象欧洲大多以无机物填埋为主。

由于渗沥液浓度高,膜处理技术直接应用渗沥液原水处理往往会导致产水率降低、浓缩液比例过高、膜系统压力高、膜寿命短等问题。

因此对于未生物预处理的渗滤液,直接反渗透的清液回收率在60%-75%之间。

反渗透需要的压力达75bar。

如果用高压渗透,压力可高至200bar。

但由于反渗透仅仅是一个分离过程,污染物并未降解和有效去除,在排出清水的同时,还会有大量的浓缩液,最大的问题就是浓缩液的处理。

为达到有效分离NH3的目的,须加硫酸把进水pH调到小于6.5,也增加了含盐量,使渗滤液中的污染物浓度和电导率不断升高。

由于反渗透没有生物降解功能,出水中低分子有机物如硫醚、硫化氢等会保留出水的臭味。

反渗透法产生的浓缩液的处理是一个难点,填埋场渗滤液的浓缩液可以采用回灌填埋区进行处理,利用已填埋的垃圾吸附降解浓缩液中的重金属及有机物。

运行中的问题:

(1)对进水的电导率有要求,电导率过大需要提高反渗透膜的压力,以提高出水率。

(2)浓缩液体积较大,浓缩液处理难度大。

该工程采用回灌方法处理,需要用动力提升,浓缩液回灌还可能进一步提高渗滤液电导率,从而影响反渗透膜的处理效率。

(3)反渗透膜片的使用寿命较短,正常使用时间为2年,需要定期更换膜片。

4、工艺技术特点

(1)预处理比较简单,且不需设生化处理单元;

(2)DT-RO膜组的结垢较少,膜污染减轻,使反渗透膜的寿命延长;

(3)安装、维修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

(4)DT-RO系统可扩充性强,可根据需要增加一级、二级或高压膜组。

3.4.2方案比较

以上四个渗滤液处理工艺方案分析比较,目前运行成熟可靠的工艺为方案一和方案三。

两者最主要区别在于是否采取厌氧工艺和是采取内置式MBR系统还是外置式MBR系统。

针对目前两大系统,在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也是两个主要的方向。

厌氧工艺具有处理负荷高、耐冲击负荷的优点,能将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减轻好氧的处理负荷,节约投资和运行成本。

并经厌氧微生物驯化后对毒性、抑制性物质的耐受能力比好氧强得多,有利用提高生化处理效率。

但是否采取厌氧-好氧工艺还必须考虑实际的水质特征和考虑填埋后期的运行效果,当填埋后期,原水水质保持在一个低C/N比的水平,老龄化进程较为明显,这就必须对厌氧工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对是否设计厌氧反应器论证分析,因为在硝化反硝化过程中,必须保证一定的碳氮比,即提供足够硝化反硝化过程中的碳源,一般要求的碳氮比在4-7之间,能够保证硝化反硝化所需要的碳源。

同时由于北方雨季量小,设计调节池库容量大,调节池本身就是一个厌氧反应器,因此综合考虑,本方案不采用厌氧工艺。

下面就内置式MBR和外置式MBR这两种工艺进行一定的比较分析。

1)、内置式MBR系统

内置式MBR反应器是把膜组件置于生物反应器内部,如下图。

进水进入MBR反应器,其中的大部分污染物被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去除,再在外压作用下由膜过滤出水。

这种形式的MBR反应器由于省去了混合液循环系统,并且靠抽吸出水,能耗相对较低;占地较分置式更为紧凑。

但是一般膜通量相对较低,容易发生膜污染,膜污染后不容易清洗和更换。

内置式MBR系统流程图

2)、外置式MBR系统

外置式MBR反应器把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分开设置。

生物反应器中的混合液经循环泵增压后打至膜组件的过滤端,在压力作用下混合液中的液体透过膜,成为系统处理水;固形物、大分子物质等则被膜截留,随浓缩液回流到生物反应器内。

外置式MBR反应器的特点是运行稳定可靠,易于膜的清洗、更换及增设;而且膜通量普遍较大。

但一般条件下为减少污染物在膜表面的沉积,延长膜的清洗周期,需要用循环泵提供较高的膜面错流流速,水流循环量大、动力费用较高,外置式MBR反应器如下图。

外置式MBR系统流程图

在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中生物反应器与膜单元相对独立,通过混合液循环泵使得处理水通过膜组件后外排;其中的生物反应器与膜分离装置之间的相互干扰较小。

目前在垃圾渗沥液处理中采用的外置式膜生化器超滤膜一般均选用错流式管式超滤膜。

即循环泵为混合液(污泥)提供一定的流速(3.5-5m/s),使混合液在管式超滤膜中形成紊流状态,避免污泥在膜表面沉积。

3)、内置式MBR系统与外置式MBR系统的比较说明

目前常用于垃圾渗沥液处理的MBR组合工艺为内置式MBR组合工艺(预处理+内置式MBR+纳滤+反渗透)和外置式MBR组合工艺(预处理++外置式MBR+反渗透)。

对于上述两套工艺,都有大量的工程案例,并稳定运行。

通过从投资、运行等各方面因素的比较以及工程实际案例的分析,本工程推荐使用外置式MBR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沥液进行处理。

外置式MBR反应器的硝化池内根据需要配置鼓风曝气专用设备,可以培养出高活性的好氧微生物,使污水中的可生化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在硝化池内几乎完全降解,同时把氨氮和有机氮氧化为硝酸盐,由于超滤膜把菌体(活性污泥)和净化水完全分离,使得在生化系统中经过不断驯化产生的微生物菌群得以繁殖,对渗沥液中相对普通污水处理工艺而言难降解的有机物也能逐步降解,可以获得高品质的出水水质。

超滤进水兼有回流功能,即超滤进水经过超滤浓缩后,清液排出,而浓缩液回流至反硝化池中,在缺氧环境中还原成氮气排出,达到脱氮的目的,反硝化池内设液下搅拌装置。

由于外置式MBR反应器的生化反应器是根据要求的进出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专门配置和控制的,而且采用外置管式超滤膜,避免了内置式膜生化反应膜容易污染、堵塞的缺点,并且出水水量使得出水水量、水质稳定。

与传统生化处理工艺相比,微生物菌体通过高效超滤系统从出水中分离,确保大于20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