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76944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模拟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俗话说:

‘十指连心”,这说明皮肤中含有()

A.触压觉感受器

B.痛觉感受器

C.冷觉感受器

D.热觉感受器

2.小华不小心摔伤了腿,向外渗血,过了一会儿血液凝固了,这与血液中的哪种成分有关()

A.血红蛋白

B.血小板

C.白细胞

D.红细胞

3.人体血液离开某器官时携带最低浓度的尿素,这个器官是()

A.心脏

B.肝脏

C.肺

D.肾脏

4.下列不属于人体排泄途径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B.食物残渣通过消化系统排出

C.汗液通过皮肤排出

D.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5.空气中PM2.5颗粒被人体吸人后,经过鼻、咽、喉以后,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A.肺泡、支气管、气管

B.气管、肺泡、支气管

C.支气管、肺泡、气管

D.气管、支气管、肺泡

6.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肾脏

B.输尿管

C.尿道

D.膀胱

7.皮肤中与排泄功能相适宜的结构是()

A.毛发

B.汗腺

C.真皮

D.角质化细胞

8.下列关于疾病及其病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先天性愚型是因为愚者的体细胞内多了一条染色体

B.幼年时期饮食中长期缺碘容易导致侏儒症

C.不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容易患坏血病

D.饮食中长期缺铁容易导致贫血

9.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发生有规律的反应,称为反射.下列哪些反射行为需要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才能形成()

①膝跳反射   ②触景生情   ③婴儿吮奶  ④谈虎色变  ⑤缩手反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③⑤

10.当我们刚走进电影院时,眼前一片漆黑,一会儿后,就能看清周围的物体了,在这个过程中,瞳孔的变化是

A.由大变小

B.由小变大

C.无变化

D.无法确定

11.下列物质中不组成细胞也不提供能量的有机物是()

A.维生素

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

12.下列是日常生活中采取的一些措施,正确的是()

A.处方药可以自行购买和使用

B.静脉出血可按伤口的近心端

C.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进行娇正

D.遇到巨大声响时应闭嘴堵耳

13.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

A.脑和脊髓

B.脑神经和脊神经

C.白质

14.感冒了会感到鼻塞,闻不到食物的香味,这是因为()

A.病菌侵犯,味觉失灵

B.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嗅细胞接触不到气味的刺激

C.病毒过多,鼻腔堵塞

D.病毒阻挡,空气通过量少

15.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于()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水

16.有关血管及血管内流动的血液,描述科学的是()

A.动脉血管里一定流动脉血,静脉血管里一定流静脉血

B.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它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C.血液由血浆和红细胞组成,血浆的功能是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D.毛细血管的管壁极薄、内径极小、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17.分泌胰岛素的部位是

A.垂体

B.胰腺

C.胰岛

D.甲状腺

18.人体内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可用流程图来表示。

以下流程图错误的是    ()

A.尿液形成的途径:

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B.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C.视觉的形成:

光线→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D.血液循环的规律: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19.不同人种的人眼睛颜色不同,眼睛中决定人种眼睛颜色的是()

A.虹膜

B.角膜

C.巩膜

D.视网膜

20.图中D处血液的特点及其将要进入的血管分别是()

A.含氧多主动脉

B.含氧多肺动脉

C.含氧少主动脉

D.含氧少肺动脉

二、填空题

21.在人体的八大系统中,消化系统中能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___;呼吸系统中的主要器官是___;循环系统中能输送血液的动力器官是____;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___;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

22.消化和吸收都是由______完成的。

消化系统由______和______两大部分组成。

23.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_______,并且能__________________。

24.人体的三种血细胞形态、大小和特点各不相同,不具有细胞核的是______和______,双面凹圆饼状的是______,最小的是______。

25.外界的声波被____________收集后,经外耳道传到中耳,引起___________振动。

振动波传到听小骨并放大振动传到内耳,刺激内耳耳蜗内听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沿着

_____________传入脑,然后到达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6.呼吸系统包括_____和_____。

呼吸道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人体血液中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红细胞后,与_______________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而大部分二氧化碳在__________中运输。

28.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_____;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

29.请将下列右侧选项前方的代号填入左侧的括号内。

30.下图中A与B两装置分别表示种子和幼苗进行的生理作用,A、B装置间用玻璃管连接。

请据图回答:

(1)向A装置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幼苗的光合作用将           (填“加强”或“减弱”),其原因是                                               。

(2)B装置中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要验证幼苗是否进行呼吸作用,可将图中连接B装置的玻璃管左端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中,同时对B装置进行       处理。

三、综合题

31.

(1)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______和_______组成。

(2)人体的泌尿系统由_______、______、膀胱和尿道组成。

(3)人体的神经系统由_____、_________及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它包括_____神经系统和_____神经系统两部分。

(4)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由各种_________组成。

它们分泌的_______对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等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32.下图是人体呼吸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吸气时,人体的呼吸肌________能引起胸廓容积增大,使肺扩张,肺内气压________大气压,气体进入肺;呼气时相反。

因此,图1的一~四中,过程________被称为呼吸运动。

(2)若吸气时____________收缩幅度加大,到达图2中B位置,则肺的中下部都能顺利____________,吸入更多气体,这种呼吸方式被称为腹式呼吸。

(3)研究表明,经过12周腹式呼吸训练的人群,其血氧饱和度(血液中氧气的浓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人群。

这是因为腹式呼吸深度大,更多的氧气经过_________壁与结构①的__________壁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

(4)腹式呼吸可使足够的氧气最终被运输到②__________中,参与_________的分解,满足其对能量的需要;同时腹腔的压力也随之有规律地变化,促进人体消化系统的工作,因此腹式呼吸是一种更为健康的呼吸方式。

33.根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用_________(选填“湿润”或者“干燥”)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的目的是使小鱼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水中的____________ 以进行呼吸。

(2)图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血液流动情况,图中能判断血流速度最慢的是________号血管(填序号),判断依据是该血管只允许血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单行通过。

(3)按照血液流动方向1、2、3号血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4.青少年时期正是生长和发育的黄金时期,因此合理膳食更加重要,如图所示,甲是三大有机物在人体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示意图,乙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瘦肉中主要有机物的消化过程可用甲图中曲线______(填字母)表示,其消化的终产物是______.该物质被吸收后,最先到达乙图心脏四腔中的[]______.

(2)馒头中的主要成分的消化过程可用图中曲线______(填字母)表示,最终在甲图所示消化道的______(填字母)内被完全消化成可以吸收的成分,该消化终产物被消化道壁吸收后,通过乙图中的血管[4]______流入心脏参与血液循环.

(3)甲图中,人体的消化道内,X物质的最终消化器官是[]______,该消化终产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由乙图中的[9]______发往全身各级动脉中去.

(4)藻类、水果中含有丰富的______可预防坏血病,该物质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被消化道壁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甲图中能够吸收该物质的结构有大肠和______(填字母).

35.BMI(体重指数)指标,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测试项目,可以衡量人体的肥胖程度(BMI<18.5偏瘦、BMI18.5~23.9正常、BMI≥24超重)。

为研究肥胖与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关系,科研人员开展了实验研究。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以及实验研究过程,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在口腔中,食物中的小部分淀粉被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为_____(填“麦芽糖”或“葡萄糖”)。

(2)实验采集不同BMI指数范围受试者的新鲜唾液,用碘-淀粉比色法(通过比较或测量溶液颜色深浅确定含量的方法),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实验步骤如下表所示:

试管

处理方法

1号试管

测定管

加入淀粉液

1.0mL

1.0mL

加入不同液体后摇匀

   A

0.1mL稀释唾液

加入碘液

0.5mL

0.5mL

加入蒸馏水

加至25mL

加至25mL

水浴保温5分钟

37℃

   B   

①1号试管“A”处应加入_____。

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_____作用。

②测定管“B”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_____℃。

③首先,通过目视比色法(用眼比较溶液颜色的深浅),观察,记录并比较不同受试者测定管蓝色褪去时间,若褪色时间越快,褪色越彻底,说明唾液淀粉酶活性________________(填“越高”或“越低”)。

④科研人员利用光电比色法(借助光电比色计测量溶液吸光度,求出被测物质的含量),进一步测定不同BMI 指数范围受试者唾液淀粉酶活性,活性平均值如下图所示:

分析数据可知,肥胖与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关系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综合题

1、

2、

3、

4、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