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规程模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69899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规程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作业规程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作业规程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作业规程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作业规程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业规程模板.docx

《作业规程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规程模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业规程模板.docx

作业规程模板

保存单位:

编号:

 

掘进作业规程

 

工程名称:

施工地点:

矿长:

总工程师:

施工队:

编制日期:

年月日

开工日期:

年月日

审批意见

 

总工程师:

年月日

矿长意见

签字:

年月日

安全矿长意见

签字:

年月日

生产矿长意见

签字:

年月日

机电部意见

签字:

年月日

技术部意见

签字:

年月日

作业规程复审记录

规程名称

施工队组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记录人

参加人员

规程学习人员登记表

年月日

班在册人数:

主持队长:

贯彻人:

姓名

姓名

姓名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概述

一、巷道名称

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

二、掘进的目的及用途

掘进目的是为形成设计。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

巷道设计长度:

m

服务年限: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

经矿有关领导研究决定,本工作面自年月日开工,预计年月份竣工。

第二节设计依据

一、设计依据:

主要依据设计。

三、矿压观测资料

断层附近围岩应力集中。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

1、井上下对照:

邻区、邻层及邻近巷道

该区左部,右部。

该区上邻,相距m;下部为。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表一)

巷道名称

采区名称

地面标高(m)

井下标高(m)

地面的相对

位置及建筑物

井下位置

邻近采区

开采情况

走向

NEWS

倾斜

NWES

长度

第二节矿(岩)层赋存特征

矿(岩)层产状、厚度、结构。

附图1:

岩层综合柱状图(1:

50)

顶、底板岩性特征表(表二)

顶底板

岩石类别

厚度

岩性

老顶

直接顶

伪顶

底板

第三节地质构造

第四节水文地质

一、水文情况: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巷道布置

工程平面图

第二节支护设计

一、巷道断面

锚杆支护围岩分类

围岩分类

岩层锚述

巷道开挖后围岩的稳定状态(3~5m跨度)

岩种举例

类别

名称

稳定围岩

稳定性

较好岩层

中等

稳定岩层

稳定性

较差岩层

不稳定

岩层

以工程类比法为主要依据提出的锚杆支护形式及主要支护参数选择见下表。

 

巷道顶板锚杆支护形式与主要支护参数选择

巷道

类别

巷道围

岩状况

基本支护形式

主要支护参数

非常稳定

稳定

 

中等稳定

不稳定

极不稳定

根据以上分析:

2、支护方式

该巷道服务年限长,岩层裂隙节理不发育时,(附断面图)

由于该巷道是回采巷道,服务年限短岩层裂隙节理

第三节支护工艺

一、支护工艺

 

二、支护技术要求:

三、锚杆安装工艺

四、安装锚杆注意事项

第四章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方法

第二节凿岩方式

本规程所施工的巷道均采用打眼放炮的方法。

一、打眼机具:

采用凿岩机;,风源来自。

二、降尘方法

第三节爆破作业

掏槽方式为

一、炸药、导爆管

使用炸药、毫秒导爆管,导爆管必须编号。

二、装药结构

正向装药结构。

三、起爆方式

起爆使用发爆器起爆,联线方式为。

附(炮眼布置图)

装药结构示意图(图8)

第四节管线敷设

施工中所敷设的电缆、风水管路、风筒等均应按断面图中规定的位置要求吊挂牢固整齐。

电缆勾每隔3m一个,电缆垂度不超过50mm。

水管要接口严密,不得出现漏水现象,水管距迎头20m范围内使用一寸胶管,20m外使用一寸铁管,要随工作面前进及时延长,以备迎头正常用水。

风筒要环环吊挂,风筒口距迎头5。

第五节设备及工具配备(图表)

设备及工具配备情况表表六

序号

设备、工具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局部通风机

2

钻机

3

排水泵

4

凿岩机

5

锚杆机

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劳动组织

第二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技术经济指标图表(表八)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每循环在册人数

本面在册人

2

每循环出勤人数

日出勤人

3

出勤率

4

循环进度

m

5

月循环次数

m/个

6

月进度

个m

按26.5天/月计算

7

循环率

m%

8

炸药消耗

kg/m

9

导爆管消耗

个/m

10

坑木消耗

m3/m

11

水泥消耗

t/m

12

石子消耗

m3/m

13

砂子消耗

m3/m

14

锚索

条/m

围岩稳定性较差时用

15

锚杆消耗

根/m

16

料石消耗

m3/m

第六章生产系统

第一节通风系统

一、工作面风量计算

计算依据

需要风量

1、按人数计算Q掘=4×N

2、按炸药量计算Q掘=25×A

3、按风机实际吸风量计算Q掘煤=60×0.25S

4、按沼气涌出量计算Q=100×qCH4×K

5、确定风量

需要全风压供风量

风机吸入风量

风筒末端风量

6、按最低风速验算

按最高风速验算

表中:

Q掘--单个工作面需要风量(立方米/分)

q掘--掘进工作面风流中有害气体(或二氧化碳)的绝对涌出量,取0.19立方米/分

K掘通--有害气体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

(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有害气体涌出量的比值)取1.2。

Q扇--局部通风和实际吸风量,安设局部通风机的巷道中的风量,除了满足局部通风机的吸风量而外,还应保证局部通风机吸入口至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之间的风速,不小于0.25m/s,以防局部通风机吸入循环风和这段距离内风流停滞,造成有害气体积聚,安设5.5KW对旋风机符合《安全规程》规定。

掘进工作面同时通风的局部通风机台数,安设两台,取1台。

N--掘进工作面最多人数,取人

A--一次爆破炸药最大用量,取kg

S掘--掘进工作面的断面面积,取平方米

通过以上计算及验算,选择KW对旋式FBD型局部通风机,可满足掘进工作面的风量要求,并符合有关规定。

为保证迎头正常供风的需要,选择双风机双电源方式供风。

二、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和通风系统

1、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

局部通风机安装米进风处。

2、通风系统

新风:

乏风:

附:

通风系统示意图

第二节压风系统

风源来自地面压风机房至

第三节防尘系统

防尘系统:

第四节防灭火

采用凿岩机打眼,防火的重点是防设备、机械摩擦生热、缆线和人为火灾。

控制风流、调节风流控制火势蔓延。

防火水源来自地防火系统:

第五节安全检测系统

一、便携式甲烷报警仪的配备和使用:

二、传感器及断电仪的配备和使用:

附:

监控监测系统图

第六节供电系统

本掘进工作面电源来自

供电系统:

附:

供电系统图

第七节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

附:

排水系统图

第八节运输系统

运输系统:

附:

运输系统图

第九节通讯系统

第七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一、灾害预防

(一)预防有害气体的措施

(二)防止火灾的措施

(三)防尘措施

(四)预防水害措施

(五)预防冒顶措施

(六)机电运输事故措施

二、避灾路线

附:

避灾路线示意

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施工准备

第二节“通风”管理

一、通风管理

二、防尘管理

三、防火管理

四、有毒有害气体管理

第三节顶板管理

第四节爆破管理

第5节防治水管理安全措施

第6节机电管理

 

第7节运输管理

运输安全管理

附运输系统图

 

第八节其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