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一轮复习测试 物质科学空气解析版.docx
《中考科学一轮复习测试 物质科学空气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科学一轮复习测试 物质科学空气解析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科学一轮复习测试物质科学空气解析版
2020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测试.物质科学-空气
一、单选题
1.中国举办的201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聚焦空气污染防治,口号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B. 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 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可用于制造霓虹灯
D. 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了氮气的物理性质
2.同学们参加科学期末考试,你会紧张吗?
请不要紧张,可以深呼吸缓和一下紧张的考试情绪。
请问你呼出的这口气中,含量最高的是什么气体?
( )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3.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
A. 此实验中,可以看到红磷剧烈燃烧,并产生大量的白烟
B. 此实验证明,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C. 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
D. 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
4.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
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50mL的水,连接玻璃棒好装置,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测得的结果误差较小
B. 实验后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70mL
C. 必须要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否则空气会受热膨胀逸出
D. 整个实验在封闭的容器内进行,污染较小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
B. 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 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6.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 )
A. 二氧化碳
B. 氮气
C. 氧气
D. 稀有气体
7.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氧气﹣医疗急救 B. 氢氧化钠固体﹣食品干燥剂 C. 盐酸﹣金属除锈 D. 二氧化碳﹣灭火
8.对下列物质燃烧时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
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最白烟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9.下列是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图示,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10.中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聚焦“空气污染”主题。
下列物质不属于污染物的是( )
A. 臭氧
B. 二氧化硫
C. PM2.5
D. 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
11.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成分。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天然资源,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3)炸脆的食物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不脆了,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4)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看到表面有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12.如图所示为水电解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用实验来检验b管中产生的气体?
________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
13.普通火柴的火柴头中含有可燃物、摩擦剂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提供助燃剂)。
火柴头在火柴皮上摩擦产生的热使可燃物燃烧放热,让氯酸钾快速分解产生助燃剂,使火柴头猛烈燃烧,从而引燃火柴梗。
(1)火柴头和火柴梗燃烧是因为温度达到了它们自的________。
(2)写出快速产生助燃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14.如图A、B、C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气体,分别将集气瓶按照如图方式倒扣住点燃后的蜡烛和白磷。
其结果:
⑴A中的蜡烛会立即熄灭。
⑵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一段时间后,该蜡烛也渐渐熄灭,其熄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氧气耗尽 B.温度降低
C.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D.蜡烛着火点改变
⑶C瓶倒扣住足量的白磷后,再往烧杯中倒入80摄氏度的热水,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15.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收集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__端导管通入。
若要检查已收集满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端导管口处;
(2)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使集气瓶中装满水,氧气从________端导管通入。
16.“果导片”是一种常用缓泻剂,主要成分是酚酞。
某同学欲将其作为酚酞指示剂的替代品,他将“果导片”研成粉末放入酒精中,搅拌、静置,取上清液滴入白醋,看到________,滴入稀烧碱溶液发现________,从而确定“果导片”可作酸碱指示剂使用。
当他用饮料吸管向滴有“果导片”清液的澄清的石灰水吹气时,可观察到________现象,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
17.一气体混合物中含有CO2、CO、H2O和N2四种气体。
现将其分别通过如下试剂(均足量),请判断所得气体的组成情况(假设每步反应都进行完全),其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1)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H2SO4,最后得到的气体有:
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2)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浓H2SO4,最后得到的气体有:
________。
(3)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NaOH溶液、浓H2SO4,最后得到的气体有:
________。
18.小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NaHCO3受热分解的实验。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
(2)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
A.先将导管移出液体,再熄灭酒精灯
B.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液体
19. 2016年浙江省部分地区监测到雨水平均pH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
台州
丽水
金华
杭州
嘉兴
东阳
湖州
2016年雨水年均pH
4.47
4.8
4.54
6.37
4.86
4.83
4.58
(1)上表列举的7个地区中,没有酸雨污染的地区是________;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填序号)。
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
(2)下列措施不能减少酸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推广清洁能源 ②减少用煤直接作燃料 ③淘汰尾气不达标的汽车 ④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⑤限制并有偿使用塑料袋 ⑥把工厂烟囱造高
三、实验探究题
20. 1674年,英国化学家约翰·梅献为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开展如下实验(装置如图甲)。
Ⅰ.将一根长度等于玻璃钟罩最宽部分直径的铁棒横放在钟罩里,把装有稀硝酸的陶罐通过铁钩挂在铁棒上,用绳索将小铁方(铁块的升降通过在钟罩外拉动或放松绳索来实现)。
Ⅱ.调整水槽中初始水位如图乙,再使铁块浸入稀硝酸中,观察到铁块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泡,钟罩内水面下降。
[稀硝酸有强氧化性,能与铁发生如下反应:
4HNO3+Fe=Fe(NO3)3+NO↑+2H2O]
Ⅲ.当水位降至接近钟罩口时(如图丙),立即取出铁块,以防气体外逸。
IV.等待一段时间后,水面稳定在如图丁的位置。
(一氧化氮会与氧气等物质发生如下反应:
4NO+3O2+2 ?
=4HNO3)
分析与评价:
(1)步骤IV中的“?
”处应填________ 。
(2)从图丙到图丁过程中,钟罩内水位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
(忽略温度变化的影响)
(3)小科重复了上述实验,虽实验时装置气密性良好,且钟罩内液面上方气体体积均能精确测量(即测定气体体积的误差忽略不计),但经多次实验测定,发现每次测得空气的含氧量都小于1/5,原因是________ 。
21.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含四分之一空气的氧气。
(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A.集气瓶中灌1/4的水
B.集气瓶中灌3/4的水
C.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1/4处
D.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3/4处
(2)此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结果保留整数)。
22.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 1
实验 2
MnO2的质量/克
0.5
X
2%的H2O2溶液体积/毫升
20
20
温度/℃
20
80
(1)表中X的值应为________;实验中,比较H2O2分解速率大小可通过观察________。
(2)实验2中水浴温度控制在80℃时,测定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
四、解答题
23.小明和他的伙伴们想要探究啤酒瓶中逸出气体的成分及其性质,他们用集气瓶收集了2~3瓶从刚打开的啤酒瓶中逸出的气体并进行实验。
(1)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发现木条未复燃,则说明该气体主要成分不是________。
(2)向另一瓶气体中倾倒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
(3)小明他们用空的矿泉水瓶收集了该种气体,在瓶中倒入适量水,并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拧紧瓶盖,振荡。
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写出小明他们可能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
24. 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中全球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聚焦空气污染防治。
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在降水过程中容易形成________,腐蚀建筑、损害林木。
目前,杭州己开辟“零排放、零污染”的纯电动公交线路超过100条,纯电动汽车是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 。
(2)2018年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已陆续在全市144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小微空气自动监测站,实时接收监测数据。
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除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还有________(选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②颗粒物;③氮气;④臭氧;⑤一氧化碳
(3)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天空。
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选填字母)。
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
C.焚烧落叶和垃圾
D.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C
【考点】氧气的用途,空气的利用
【解析】【分析】
(1)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2)氧气不能燃烧,但支持燃烧;
(3)在灯管中加入不同的稀有气体,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4)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例如,镁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铁能在潮湿空气中生锈;铜能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铜绿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答】A.空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A错误;
B.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具有可燃性,但支持燃烧,故B错误;
C.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可用于制造霓虹灯,故C正确;
D.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A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组成的测定
【解析】【分析】吸入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约占21%)和氮气(约占75%),而呼出的气体中,由于各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其气体成分也是不一样的,但由于人肺部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并不是"彻底交换",氮气是不被人体吸收的,所以呼出的气体中仍然是氮气最多。
【解答】因为空气中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5%),吸入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而氮气是不被人体吸收的,所以呼出气体时氮气最多。
故答案为:
A
3.【答案】C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解析】【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
【解答】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装置内压强不会有明显改变,所以不能用硫来代替红磷完成该实验;
故答案为:
C。
4.【答案】C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解析】【分析】根据白磷燃烧的特点、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A.该实验直接用热的玻璃棒去引燃白磷,不需要再打开瓶塞,瓶内气体不会受热从瓶口逸出,因此误差较小,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氧气占空气体积约五分之一,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50mL的水,实验结束后气体体积减少五分之一,则倒吸过去的水占原空气的五分之一,则最终瓶内的水的体积为70mL,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实验过程中必须要用弹簧夹加紧橡皮管,防止瓶内空气受热逸出,但反应结束后,待冷却至室温即可打开弹簧夹,使水能够顺利倒吸回瓶内,C描述不准确,符合题意。
D.
整个实验在封闭的容器内进行,污染较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5.【答案】B
【考点】空气的利用
【解析】【分析】A、根据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分析;
B、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作用分析;
D、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分析。
【解答】A、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助燃性,不是可燃性,符合题意;
C、植物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6.【答案】C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解析】【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含量进行分析。
【解答】由图示可知,c是在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气体,即为氧气;
故答案为:
C。
7.【答案】B
【考点】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分析】食品干燥剂是指能除去潮湿物质中水分的物质如硫酸钙和氯化钙等,通过与水结合生成水合物进行干燥。
【解答】A、人将氧气吸入肺中,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人的生活需要氧气,氧气也可用于医疗急救,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因此不能做食品干燥剂,B符合题意。
C、盐酸可以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以用作金属除锈,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的特点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而且它的密度还比空气大,因此可以用于灭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8.【答案】B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回忆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情形,然后对照各个选项,哪个选项不正确,它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硫在空气中燃烧比在氧气中缓慢,发出淡蓝色火焰,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最白烟,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B
【考点】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及发生装置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干燥时导管长进短出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解答】A、制取二氧化碳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但为使气体充分接触,导管要长进短出,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符合题意;
D、为验证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通过石蕊变红来证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10.【答案】D
【考点】空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主要防治方法
【解析】【分析】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1)颗粒物:
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
(2)硫氧化物:
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
(3)碳的氧化物:
主要是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4)氮氧化物:
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
(5)碳氢化合物:
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解答】二氧化硫和PM2.5都是空气污染物,如果臭氧在近地面层空气中超过一定量,对环境造成危影响,会损害人体健康,那么臭氧会属于污染物,二氧化碳本来就是空气的组成成分,因此不是污染物,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
11.【答案】
(1)氧气
(2)氮气
(3)水蒸气
(4)二氧化碳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解析】【分析】
(1)动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呼吸,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2)氮肥中都含有氮元素;
(3)空气中含有水蒸气,这也是下雨和出现露珠的主要原因;
(4)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天然资源,说明空气中含有氮气。
(3)炸脆的食物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不脆了,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4)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看到表面有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12.【答案】
(1)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管口,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2)水
氢气+氧气
【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正极连通的玻璃管内产生氧气,与负极连通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
检验氧气的方法: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靠近气体,可以使它复燃。
(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据此写出文字表达式。
【解答】
(1)b管与电源正极相连,那么里面产生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为: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管口,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水
氢气+氧气。
13.【答案】
(1)着火点
(2)2KCIO3
2KCl+3O2↑
【考点】燃烧的条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解析】【分析】
(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2)根据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分析。
【解答】
(1)火柴头和火柴梗燃烧是因为温度达到了它们的着火点;
(2)快速产生助燃剂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CIO3
2KCl+3O2↑;
故答案为:
(1)着火点;
(2)2KCIO3
2KCl+3O2↑。
14.【答案】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水进入集气瓶,体积略大于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
(1)二氧化碳气体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2)氧气支持燃烧,物质与纯氧的反应十分剧烈;蜡烛燃烧后生产二氧化碳和水;
(3)白磷的着火点是40℃,倒入热水后白磷肯定开始燃烧,产生白烟;由于氧气减少,压强减小,注意分析瓶内水面的变化。
【解答】
(1)A中的蜡烛立即熄灭,说明倒入的是二氧化碳气体;
(2)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说明B瓶中是氧气;当瓶子的氧气完全反应后,蜡烛就会停止燃烧,故选A;
(3)C瓶倒扣住足量的白磷后,再往烧杯中倒入80摄氏度的热水,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水进入集气瓶,由于正常状态下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而现在温度较高,因此进入水的体积略大于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15.【答案】
(1)A;B
(2)B
【考点】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分析】
(1)在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氧气从上面排出,因此短管应该排出空气,而长管通入氧气;检查氧气并验满时,需要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即可,如果木条恢复燃烧,即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2)使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由于水的密度大都沉积在瓶底,因此水应该从长管排出,而氧气从短管通入。
【解答】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A端导管通入。
若要检查已收集满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端导管口处;
(2)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使集气瓶中装满水,氧气从B端导管通入。
16.【答案】不变色(无明显现象);溶液颜色变红;溶液由红色变无色,且溶液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考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酚酞遇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及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解答】白醋呈酸性,不能使酚酞变色,所以将“果导片”研成粉末放入酒精中,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白醋,溶液不变色;烧碱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用饮料吸管向滴有“果导片”清液的澄清的石灰水吹气时,氢氧化钙会与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且溶液的碱性也消失,所以可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无色,且溶液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填:
不变色(无明显现象);溶液颜色变红;溶液由红色变无色,且溶液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17.【答案】
(1)CO;N2
(2)CO2,N2
(3)N2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氧化铜可吸收一氧化碳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