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瓶颈与未来走向.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65047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瓶颈与未来走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瓶颈与未来走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瓶颈与未来走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瓶颈与未来走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瓶颈与未来走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瓶颈与未来走向.docx

《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瓶颈与未来走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瓶颈与未来走向.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瓶颈与未来走向.docx

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瓶颈与未来走向

李俊领:

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瓶颈与未来走向

作者:

文章来源: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更新时间:

2015年10月12日

摘要:

梁景和等著《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嬗变研究(1919—1949)——以婚姻·家庭·妇女·性伦·娱乐为中心》一书,从实证研究到理论探索,既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的新进展,也反映了该领域研究遭遇的瓶颈问题。

其实证研究部分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缺少别致的好故事;二是在范式上缺少“社会文化史”研究的意识,仍未自觉走出现代化与革命史范式的影响;三是学术史回顾的功课有待深入。

该书的理论探索富有前瞻性,对于社会文化史研究突破当前的瓶颈确有启发意义。

沿着该书的理论思考方向,将“日常生活”建构为社会文化史特色的历史诠释体系,或为该领域研究未来的可能走向。

 

关键词:

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史现代中国社会生活日常生活

 

全文阅读

 

近年来中国社会文化史的讨论热度逐渐上升,与西方的新文化史交相辉映,引起了学界的瞩目。

以2010年光明日报刊出的《社会文化史:

史学研究的又一新路径》[1]一文为标志,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在实证研究与理论思考上取得了引人关注的原创性成果,渐已成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一道新风景。

[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新近付梓的梁景和等人合著《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嬗变研究(1919—1949)——以婚姻·家庭·妇女·性伦·娱乐为中心》一书(下文称该书为“《嬗变》”),是第一部以“现代中国社会文化”为考察对象的宏观性研究著作,其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学界研究1919—1949年间中国社会生活的最新收获。

 

《嬗变》为梁景和先生所著《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下文称之为“《陋俗》”)的姊妹篇,意在社会文化史理论的视阈下观察现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演变历程。

该书共有七卷,即首论卷、婚姻卷、家庭卷、妇女卷、性伦卷、娱乐卷与结论卷。

其中首论卷是社会文化史的理论思考部分,此卷与结论卷由梁景和先生执笔;婚姻卷、家庭卷、妇女卷、性伦卷与娱乐卷为实证研究部分,分别由5位青年学者撰写。

通读该书之后,深感《嬗变》实证研究部分的作者们从各自的切入点初步勾勒出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图景的轮廓,也较为突出地反映了当前社会文化史研究遭遇的“瓶颈”问题;理论探索部分则有长有短,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从叙事、范式、学术史回顾、理论思考与未来的可能性走向等层面讨论这样一部著作,或会引起学界对社会文化史研究的更多关注与思考。

 

一、叙事缺憾:

未讲出别致的好故事

 

历史研究,始于讲故事。

“社会文化史”的特色之一,即讲一个不同于“现代化”与“革命史”的宏大叙事的好故事。

《嬗变》一书的讨论初衷,是在社会文化史理论的视阈下通过五个专题观察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也就是说,这是一部以“社会文化史”的视角探讨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著作,而社会生活侧重于大众的生活故事。

似乎由此可以预期,《嬗变》会讲一个或几个基于大众立场的接地气的好故事。

但读过全书,这一预期着实落了空。

 

《嬗变》几乎不讲故事,其历史叙事带有明显的社会科学化的色彩。

该书实证部分的五个专题在叙事上重在先设立分析框架,然后在框架下添加以史料排比为特色的事例作为证据。

这颇有以论带史的意味,看不出时间维度的变化,或者说缺少历史学叙事的时间感。

 

“婚姻卷”作者刻意回避传统史学的叙事。

该卷没有叙事,只有材料的分类排比与统计表格的简单说明,倒像是一份社会学调查报告。

这样的叙事既不是以“问题导向”为主的分析史学,也不是以重建历史动态场景见长的叙事史学。

[2]作者对此的解释是该卷“在研究方法上尝试突破叙述史的窠臼,在一些章节里,借鉴人口学、计量学和社会学的一些研究理论与方法,对资料进行一定的综合与辨析(于资料辨析,尤其要对民国时的相关社会调查数据保持一种警醒),从而对嬗变进行概观式研究”[2]28-29。

“婚姻卷”作者借鉴计量学、人口学等学科的方法,大量使用统计数字,意在对当时中国的婚姻状况做定量分析,克服过去只重定性分析而不重定量分析的局限。

从概论现代中国婚姻状况而言,只讲几个故事,缺少了数字统计与分析说明,实难给人确切而深刻的整体性印象。

需要注意的是,历史学研究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当有益处,关键是如何借鉴,若是锦上添花自然是好,若是邯郸学步则不免自毁长城。

“婚姻卷”似不幸成为后者的一个注脚。

 

在“婚姻卷”中,作者讨论“新式恋爱观”,将其变迁放到一个宏大的背景中,但并未说明变迁的脉络,也未说明二者之间互动的场景。

讨论“婚姻的理想与设计”,城市中“性别比与婚嫁状况”与“离婚风潮”,农村中的“不平衡的性别比”与“婚龄的研究”等内容时,作者大量使用当时的社会调查与统计数据,以此为基础粗线条地勾勒出当时城乡婚姻的状况及其变迁。

对当时婚姻状况的定量研究并非不重要,但因为史料的缺憾,治史者无论如何也不会对其作出完整、准确的统计。

其实,治史者在尽可能客观呈现当时的婚姻状况之外,更重要的是找到具有启发性的历史智慧。

没有“求智”的“求真”难免沦为史料长编或“地方志”式的简单记录。

就“婚姻卷”而言,其中不见有血有肉的人物,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只有一堆统计表和归纳的所谓“特征”,结果我们所期待看到的婚恋观嬗变的复杂与微妙之处无从寻获。

 

严格说来,这种对婚恋观现代性变迁特征的归纳无所谓思想创造的贡献。

用这种不需下苦功夫就能构想出来的归纳方式,将现代中国婚恋文化的丰富文献剪裁成支离破碎的片断粘贴上去,结果既没有讲一个别致的好故事,也没有说明具有现实关怀的问题。

时贤严肃地指出:

“近人治史,好用归纳或与附会式比较,所论看似有理,其实相当危险”,“治史不宜归纳,本是常识通则,而今似乎成了高难问题”[3]90。

 

讨论现代中国婚姻文化,需要在叙事中揭示人的内心世界。

有贡献的做法不是去归纳所谓“特点”,而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揭示婚姻中的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和人的活动的“机制”上。

不仅需要多了解留在纸媒上可以公开言说的基本的行事方式,更需要多了解那些没有留在字面上又不便于公开言说的生活“潜规则”和内心世界。

这样,我们对现代中国婚姻及其观念的互动就会多一分“同情之了解”。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需要“回到历史现场”,倾听当事人或见证者的声音,留存他们对当时历史的个人记忆。

在他们个人的声音、记忆与文本中,婚姻文化才是一种活生生的存在。

其实,学界在寻找民国时期大众婚恋的“声音”上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史料方面有李小江主编的口述史料《让女人自己说话》以及众多的近代人物日记等;论文方面有王东杰对民国时期成都女校学生日记中的情感世界的解读等。

即使是李霞《娘家与婆家:

华北农村妇女的生活空间和后台权力》这样的人类学著作对理解近代华北农村婚姻都多有裨益。

“婚姻卷”实在不缺乏进行精彩叙事的地方,但由于作者的有意回避,结果过滤掉了历史细节中的微妙与鲜活。

其呈现给读者的只是被切割过的毫无生气的历史标本。

 

《嬗变》实证研究的其他四卷在叙事上与“婚姻卷”几乎如出一辙。

比如“娱乐卷”的历史书写更像是一篇以公共娱乐为对象的社会学考察报告。

在该卷作者的笔下,城市娱乐中的民众作为一个模糊的整体存在,缺少有血有肉的个体人物的感受、体验、观念与精神。

 

《嬗变》实证研究的叙事,不只是缺少对个体人物的凸显,还缺少对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嬗变节点的把握。

节点即历史“拐弯”的地方,恰似在此处才能看到历史长河的大动态。

前贤对历史“拐弯”处之重要性颇为重视,蒙文通先生借孟子“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言,说“观史亦然,须从波澜壮阔处着眼”,“读史也须能把握历史的变化处,才能把历史发展说个大概”。

[4]1由于过分依赖社会科学化的解释框架,《嬗变》实证研究部分的作者们在此框架中难以呈现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嬗变“拐弯”处的波澜与风光。

尽管个别专题的作者注意到追溯1919年之前的相关历史,但从整体上,作者们没有多留意作为该书时间断限的1919年与1949年如何成为现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拐弯”处,也没有多看一眼作为《嬗变》叙事“尾声”的1949年之后几年中的社会文化。

不说清这两个预设的“拐弯”处,也就不容易勾勒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嬗变的来龙去脉。

没有前后的比照,也就不容易揭示现代中国社会文化自身的特点。

 

其实,像《嬗变》这样的著作要进行“社会文化史”的叙事,并非易事。

一则在于史料的琐碎。

社会生活的史料宛若大海的水滴,其量虽大,其形不明。

若非遭遇特殊的事件,中国常态的社会生活是在个人、家庭与群体的不同层次上,按照各自的周期与节律,既反复呈现一种类似的状态,同时又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

这样的社会生活是以个人与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多元重叠的社会网络。

其虽与政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毕竟不像政治那样具有鲜明的宏大主题。

在此情况下,《嬗变》实证部分的作者们想要据此建构一个不同于“革命史”与“现代化”范式的别致的叙事,确实困难。

不过,局部或个案的凸显人物的叙事总还是应该进行而且能够进行的。

研究者不妨借鉴朱鸿召著《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的叙事手法,通过日常生活的小事件透视政治的大主题,将社会的小历史与政治的大历史有机结合起来。

 

二则在于《嬗变》实证研究的作者们尚未充分熟悉现代社会文化变迁的全局。

以“婚姻卷”而言,现代中国婚姻文化嬗变是个大题目,初涉此领域的学者很难用三四万字将其说清楚。

大题需要大做,像乔志强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陈旭麓所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他们依靠深厚的积累与广博的学识,才能将大题目做出应有的深度与广度。

因此,对于探讨社会文化史的青年学者来说,不适合大题小做,以免出现跑马圈地却未留下足迹的遗憾。

 

无论如何,不能讲一个别致的好故事,就很难支撑一个独特的透视历史的视角。

《屠猫记》等西方新文化史著作的一大特色就是善于讲一个好故事。

有学者指出,大陆兴起的社会文化史“不是像过往新史学强调历史意义、经验和教训,不再以借鉴、资治、教化作为历史学的使命”,而是试图“讲述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全然不同于他人讲述的全新故事”。

[3]在此基础上,注重讲一个好问题,讲一个好道理。

也就是说,讲一个好故事,应该是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强项,因为其研究更侧重于等级社会中的底层民众文化,在研究对象与观察视角上相对更贴近民众、更贴近生活,也更接地气。

 

讲一个别致的好叙事,是历史研究“求美”的内在要求。

今天探讨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学者自然熟悉王笛对近代成都街头文化的研究。

其所著《街头文化:

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一书就是一幅“‘清明上河图’式徐徐展开的有关老成都的历史画卷”[4]。

从中可见历史叙事的图画感与音乐感。

阅读时,读者仿佛置身成都街巷的茶馆中,与当地的茶客一起呼吸着天府之国的清新空气,观看着习以为常的街头风景。

这才是历史叙事的场景之美。

马敏先生评论该书说,茶馆的叙事不同于后现代史学的叙事,也不同于史景迁的文学式历史叙事,而是接近后期年鉴派史家从结构史学转向叙事史学时的转型期风格。

[5]尽管我们的社会文化史研究不一定像王笛那样进行生动的叙事,但至少应当具有呈现历史学之美的意识。

 

历史叙事的求真与求美,不可偏废。

这是史学兼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特质所决定的。

作为艺术的历史不仅要在洞察与见解上展现智慧的高明,还要在表达形式与风格上呈现艺术的魅力。

时贤对此论称:

“史学之真与美苟能璧合,其效用应不止于史家孤芳自赏,或供读史者遥想古人古事,历史知识必有其用。

”[5]185在这一点上,笔者赞同梁景和先生在《嬗变》一书中对历史学是艺术的认识——“说它是艺术不仅仅是说它可以通过艺术形式来展现历史,为艺术形式提供素材,更在于研究者提供的历史研究成果能给接受者以艺术的感染和享受。

……我们不要求所有的历史研究都要呈现艺术的魅力,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但对历史研究应当有这样的认识并要试着践行”[2]24。

由此而言,好的社会文化史研究成果应该是求真、求智与求美的三位一体的结晶。

 

二、范式:

实证研究的困境

 

社会生活,是历史研究的深处,也是社会文化史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兴起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研究,侧重于城市生活、风俗习惯、公共空间、性别意识等专题,并已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但仍有十分广阔的拓展空间。

《嬗变》一书继承了《陋俗》一书的体例,以宏阔的视野对其内容“接着讲”,分别探讨了现代中国的婚姻、家庭、妇女、性伦与娱乐。

这五个专题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界研究较为薄弱的地方。

尤其是性伦(即两性伦理)问题,相关的研究并不多见。

 

作为一部著作,《嬗变》实证部分侧重于以五个专题代表的五条线索,从面上初步勾勒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嬗变的历史场景。

不过,这五个专题的作者们似乎缺少充分的“社会文化史”研究意识,其在讨论中较少注意社会生活及其文化观念的互动问题,而这一点却是“社会文化史”研究的核心特征之一。

以婚姻卷而言,该卷从青年知识分子婚恋观的变迁、城市婚姻的变革、农村婚姻的嬗替等层面展示了现代中国婚姻及婚姻文化的进程,尤其注意从性别比例、婚龄结构、经济动机、文化观念等方面考察婚姻变革的复杂境况。

该卷作者意识到,现代婚姻文化的嬗变是其“与政治、经济、人口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必须以一种社会整体史观对嬗变的背景、内容、趋势以及影响加以总体考察”[2]95。

因此,作者有意借鉴社会学与人口学的理论和方法,观察当时的婚姻现象。

这一思路完全符合社会文化史以社会的视角观察文化现象或以文化的角度观察社会生活现象的研究理路。

不过,作者过于依赖社会学与人口学的理论,将功夫下在概论现代中国婚姻与婚姻文化嬗变的特征上,以致于忽略了婚恋生活与文化观念的互动,未能呈现出互动过程中的精彩细节与微妙场景。

家庭卷、妇女卷、性伦卷与娱乐卷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社会文化史”研究意识不足的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完全忽略了社会生活与文化观念的互动。

像“家庭卷”的作者既注意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建构讨论现代中国家庭嬗变的框架,也注意思考当时家庭与社会的互动,家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

 

应当说,“社会文化史”虽未必成为一种历史研究范式,但一定是一个独特的历史观察视角。

《嬗变》实证部分的作者们因为种种情况未能充分确立“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意识,恐在于他们深受“现代化”范式与“革命史”范式的双重影响。

 

《嬗变》实证部分始终贯彻着“现代化”的观察视角,其中“婚姻卷”与“家庭卷”表现得最为显著。

 

“婚姻卷”作者其在行文之初,就声明自己采用了安东尼·吉登斯定义的“现代性”作为论述的逻辑起点,以现代化的范式讨论现代中国婚姻文化的嬗变,而且认为“中国现代婚姻文化的嬗变是指进入近代以来中国的婚姻文化朝着符合现代性要求的方向演进的过程”[2]27。

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分别通过“知识青年婚恋观的变迁”、“城市婚姻的变革”、“农村婚姻的嬗替”、“红色苏区的婚姻改造”、“抗战时期的根据地婚姻建设”与“婚姻文化变革的特征”等小专题构成的框架来解读现代中国婚姻文化嬗变的场景。

姑且不说该框架的建构是否合理,作者在每一部分的讨论上都有力不从心之感。

以“知识青年婚恋观的变迁”而言,作者仅依据胡适、毛泽东等数人的言论而试图勾勒该变迁的图景,着实显得单薄,而由此总结出的理想婚姻“倾向晚婚”等三个特征似不够准确[2]37-39。

 

作者对城市婚姻文化的现代性并没有充分认识与把握。

对于城市婚姻文化现代性的负面影响,只字未提。

其考察的农村也仅限于华北、华东和华中的部分地方,并未涉及西南、西北、东北等地,亦未涉及少数民族的婚姻文化。

即使在对现代中国城市婚姻变革的讨论中,仅考察了北平、上海、南京、汉口、广州、天津、成都这几个大城市的相关情况,而它们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城市婚姻的全局情况呢?

对当时农村婚姻嬗替的考察更是如此,虽作者清楚意识到“面对广袤农村和高达几亿农民时,任何想细致描述和界定其全部婚姻形态的尝试,都难免有有心无力之感”[2]57,但其选取的当时农村共有的、能反映社会变迁的某些婚姻形态似未能体现出所谓“现代性”,比如“婚姻论财的趋势”就很难说是婚姻现代化的体现[2]59。

 

应当说,作者讨论现代中国婚姻文化所用的现代化视角在实际研究中未能充分贯彻,而且讨论苏区与中共根据地的婚姻文化时又转用了革命史的视角(下文详说)。

这样给人一种印象,即此部分内容并非有一条主线贯穿的项链,只是一袋没有按序摆放的土豆。

 

“家庭卷”作者同样秉持“现代化”的立场。

其对近代中国家庭变革的思潮做了这样的评析,“他们的家庭变革思想,包含了丰富的个人解放精神,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为以后思想的发展规划了路程,指明了方向,推动了中国家庭由传统向现代的演进”[2]108。

在其看来,近代中国家庭是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曲折前行。

在该卷的结论中,作者总结出了家庭现代化的三个特征,即“从专制转向民主”,“从等级转向平等”,“从迷信转向科学”。

其还意识到,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中心。

[2]220-221但在具体的叙事分析中,人的现代化并未成为贯彻“家庭卷”的主线。

 

为了论证“现代化”道路的正确性,“家庭卷”作者似将现代与传统置于二元对立的境地,而且对前现代的家庭文化及其传统做了稍欠严谨的判断。

比如,将传统称为“封建社会的家庭关系”,而且认为其本质是“一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家长高高在上,男人压迫女人”[2]174。

这种对中国前现代的家庭关系的定位与判断因循了革命后的革命史的说法。

现在学界讨论中国前现代的社会通常用传统社会,而不用容易引起歧义的“封建社会”;所谓“男人压迫女人”与传统社会的“男尊女卑”并非同义,在定位传统社会的两性关系时不应轻易以前者代替后者。

换句话说,不能为论证“现代化”的进步性,而低估了前现代的家庭传统,更何况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也必须在批判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可以顺利实施,二者并非截然对立,而是连绵不断,新陈代谢。

再如,作者认为“传统的丧葬习俗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2]208。

其对于传统丧葬习俗的批评似未公允,因为“迷信”一词在政治、思想与学术等层面具有不同的含义,而且“迷信”与“科学”也非水火不容。

以“迷信”的标签化行为否定传统丧祭中某些非科学的内容,于学术理性而言,有欠妥当。

与此相关,作者总结出的中国家庭现代化的一个特征“从迷信走向科学”似需要重新考虑。

 

妇女卷、性伦卷与娱乐卷都不同程度地在“现代化”的范式下讨论相关问题。

似乎离开了“现代化”范式,近代社会文化的嬗变无从说起;“现代化”范式也似乎成了《嬗变》一书实证研究部分作者们的基本工具与不自觉的研究意识。

 

“现代化”范式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上究竟有多少作用与价值,学界近年来已多有争议。

[6]现在看来,近代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及其发展水准是一回事,以“现代化”范式研究中国近代史是另一回事。

应当注意的是,大陆学界通常使用的“现代化”范式及其关联的进化史观,颇受西方现代化研究的影响,况且少有学者注意到西方的现代化研究的流派及其在理论上的阶段性变化。

《嬗变》实证研究的作者们不自觉地将西方区域经验的现代性作为全球普世的现代性或全球现代性的标准版本。

这就很容易出现以西方现代化的历史路径、状态与机制作为原理,分析解读中国的历史,好比是将中国的古建筑拆了,再按照西方建筑的样式组装起来,无疑去中国近代历史的本真甚远。

[7]

 

《嬗变》实证研究的作者们没有走出“现代化”范式,但也没有走进“革命史”范式。

“革命史”范式,包括革命过程中的革命史范式与革命之后的革命史范式。

[6]前一种革命史范式,是历史解释体系多元化的表现;后一种革命史范式则是定于一尊的意识形态的产物,甚至成为学理上的教条,不加反思地为革命的所有行为及其结果辩护。

《嬗变》一书“婚姻卷”、“家庭卷”、“妇女卷”与“娱乐卷”的作者们没有走进前一种“革命史”范式,却不幸习染了后一种“革命史”范式的流弊。

“家庭卷”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该卷作者在评析毛泽东关于家庭问题的指示时称:

“毛泽东把家庭改革与社会改革辩证地统一起来……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发展,是在新民主主义的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贡献”,“毛泽东的这封信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显示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辉”。

[2]173这样的评析并没有从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脉络与逻辑上进行说明,只是贴上一个未经深究的标签,颇显突兀。

该卷其他地方有关中共家庭解放事业的述论似将思想政治宣传的话语代替了历史学理分析的话语。

比如,“中共与家庭妇女的完全解放”[2]190、“追悼会完全打破了等级制”[2]203等表述都存在着过犹不及的偏颇。

“妇女卷”与“娱乐卷”同样存在着过度夸赞中共领导的妇女解放事业与“红色”娱乐的倾向。

可以说,这种倾向不符合历史的本真,也没有扣住革命史叙事的脉络、节点与逻辑。

 

当然,《嬗变》一书研究的时间段本身带有“革命史”的烙印。

为什么将1919—1949这30年作为考察中国社会文化嬗变的一个时间段?

书中并没有细致的说明。

之所以要特地提出这个时间段限的问题,是因为不少学者在讨论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时,无论是研究视角、讨论框架,还是基本观点、叙事风格上,仍没有走出“现代化”范式、走进“革命史”范式,难以提出新的问题、看法与视角。

结果这样的研究不过是按照既有的模式编排资料,讲述故事,最后证明了别人已有的观点。

不能做贯通的研究,也就不免出现画地为牢的局限。

[8]针对此情况,有学者批评说,这“不仅人为割断了内在于今天仍在持续的宏大历史进程的有机联系,引起众多无谓的争论,也放弃了对流动着的当下社会主动进行冷静客观之历史剖析和学术研究的良机,更削弱了史学研究之现实批判的锋芒,遮蔽其文化省思的意蕴”[6]。

 

《嬗变》实证部分的作者们深受“现代化”范式与“革命史”范式的影响,甚至形成了一种不自觉的根深蒂固的潜意识。

为何他们在讨论现代中国社会文化时,没有自觉地摆脱上述两种范式的影响,并进而树立起“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意识呢?

恐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作者们的学术史回顾存在着先天不足。

 

三、学术史回顾:

有待深入的“温故”功课

 

研究历史,必先“温故”,而后“知新”。

了解清楚前人研究相关问题的学术谱系及其长短得失,才能自觉自己所做研究的原创性与含金量。

可惜的是,《嬗变》实证研究的学术史回顾颇为单薄,仅“婚姻卷”简单提及前人的研究,而其他卷竟未言及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

这种情况可归结为两种“病症”:

一是基本无效的学术史回顾,一是回避学术史回顾。

该“病症”对学术进步的负面影响不能不引起注意。

 

先看基本无效的学术史回顾问题。

诚然,这种“病症”在当前的社会文化史研究中普遍存在,“婚姻卷”只是其中的典型一例。

作者仅列举了刘英、陈东原、郎太岩等12人的著作和傅建成、陈蕴茜、叶青等5人的论文。

对这些研究成果,作者认为它们在“现代婚姻史研究的不同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现代婚姻史研究的推进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就本专题(指现代中国婚姻文化嬗变——笔者注)而言,仍然存在相当的研究空间”[2]28。

然后,作者指出了前人研究的两点局限:

一是对现代中国婚姻文化没有全局性把握,二是在材料搜集上,于报刊资料和社会调查征引不多。

仅此寥寥数语的学术史回顾,并未揭示出前人在研究理论与方法、问题意识、材料使用、涉及范围等问题上的长短得失,更没有考察研究队伍的谱系与风格。

温故不足,知新则难。

时隔十年,作者对此文修改时仍未能充分了解到学界对“现代中国婚姻”研究的已有基础与新的进展,因此不得不声明:

“若有观点相近相同者,则不敢掠美,其发明之权自属发表在前者”[2]28。

显然,究竟哪些看法早已有人提过,作者并不清楚。

通观全卷,作者关于现代中国婚姻的看法似鲜有独到之处。

 

再看回避学术史回顾的问题。

以学术研究的严肃性而言,任何研究都应该梳理学界对相关问题的已有的研究成就。

温故知新的话虽是老生常谈,但在今天却成了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

《嬗变》的“女性卷”与“性伦卷”未提及前人的相关研究;“家庭卷”与“娱乐卷”均由相应作者的论文修改而来,但却将其中的学术史回顾全部删去。

这给人的印象是作者们没有做应有的“温故”的功课。

尽管纯粹的历史研究是面对圈儿内人,但从回避了学术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