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全国卷通史整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55683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3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全国卷通史整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考历史全国卷通史整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考历史全国卷通史整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高考历史全国卷通史整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高考历史全国卷通史整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全国卷通史整合.docx

《高考历史全国卷通史整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全国卷通史整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全国卷通史整合.docx

高考历史全国卷通史整合

通史整合

(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先秦、秦汉

[阶段特征]

政治:

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专制皇权逐渐形成。

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

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

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思想:

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

1.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西周实行王位世袭制和以王族为主体的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走向崩溃,郡县制出现。

(2)宗法制:

为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等方面的继承问题,西周实行宗法制,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崩溃,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2.秦汉中央集权制度

(1)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确立了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2)汉朝:

汉承秦制并有所发展。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威胁中央。

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形成中外朝制度,过于集权导致东汉时期宦官外戚专权,政局长期动荡。

3.选官制度:

先秦实行世卿世禄制;战国、秦、汉初实行军功爵位制;汉武帝以后实行察举制。

——

1.农业

(1)生产工具:

春秋战国之前,石器和木器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标志着我国进入“铁器时代”;汉朝以后,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继续发展。

(2)经营方式:

中国古代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发展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3)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商周实行土地国有的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成为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4)租佃关系:

战国时期产生,汉代较普遍。

2.手工业

(1)夏商周时期:

我国的“青铜时代”,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

冶铁业开始出现,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3)汉代:

开始用煤作为冶铁燃料;西汉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了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3.商业

(1)原始社会末期:

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产生。

(2)商朝:

产生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3)周朝:

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工商业被官府垄断。

(4)春秋战国时期:

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黄金、白银开始用为货币;都会兴起;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5)秦汉时期:

秦统一货币;汉代专供贸易的“市”出现,开通海陆丝绸之路。

4.经济政策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2)秦汉统治者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

1.思想

(1)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2)独尊儒术: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科技文化

(1)科技:

西汉造纸术发明,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汉字:

商代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

(3)文学:

春秋时期的《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战国时期的《离骚》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汉赋是中国贵族文学的代表。

通史整合

(二)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时期

[阶段特征]

政治: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

隋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在此基础上,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基本上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经济:

隋唐时期,南方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工具的改进,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繁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思想:

文化科技:

四大发明及其外传;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绘画、唐诗、宋词、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各具时代特色;思想:

宋明理学的发展。

——

1.完备的中枢权力体系:

从三省六部制到一省制

(1)萌芽: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机构已经出现,但是职责尚未定型,也不是正式的国家权力机关。

(2)形成: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正式成为国家中枢权力机关,有利于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提高办事效率,有利于正确决策,标志着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成熟。

(3)演变:

宋代形成二府三司制,相权进一步削弱;元朝实行一省制,相权有所扩大。

2.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

(1)唐朝:

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2)宋代:

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另设通判、转运使牵制地方,中央集权加强。

(3)元代:

在全国范围内设置行省。

3.选官制度的变革

(1)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按照门第选拔官吏的制度,使世家大族长期垄断官僚职位。

(2)科举制:

隋唐时期开始实行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标志着我国选官制度的成熟。

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

1.农业

(1)生产工具:

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将中国的犁耕技术推向成熟。

(2)土地制度: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3)租佃关系:

宋代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普遍化。

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订立契约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

(4)经济重心的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耕经济一度遭到破坏,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得到初步开发;中唐以后,南方经济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南北经济总量基本持平;南宋时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手工业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

出现灌钢法,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

隋唐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宋朝

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五大名窑

元朝

进入彩瓷时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

3.商业的繁荣

(1)魏晋南北朝:

北方商业一度遭到严重破坏,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2)隋唐:

商业贸易蓬勃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长安、洛阳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出现柜坊及飞钱。

(3)宋朝: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出现纸币交子;市民阶层兴起;海外贸易兴盛,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4)元朝:

政治统一,交通发达,商业繁荣;纸币流通广泛。

4.城市的发展

(1)严格限制阶段(唐以前):

市的经营时间及地点有严格限制,受官府严格控制。

城市的主要职能为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南北朝时期,草市形成。

唐代夜市繁荣,草市功能显著。

(2)放松限制阶段(宋以后):

市打破了时空限制,不再受官府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

(3)唐宋时期的城市类型:

海上贸易兴盛,沿海港口城市如广州、泉州、扬州等兴起。

5.商业政策:

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并实行官商分利政策,如出现了盐引、茶引等各种禁榷商品的转卖凭证,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

1.理学形成

(1)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盛行,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2)隋唐时期: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

(3)宋代:

儒学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用“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

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2.科技:

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朝火药广泛用于军事,指南针用于航海。

3.文学艺术

(1)文学:

唐朝时,诗歌进入黄金时代,出现了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宋代,主要文学成就是宋词,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元代,元曲繁盛,成为兴起的新诗体。

宋词和元曲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

(2)书法:

魏晋时期,书法进入自觉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王羲之等;唐代风格多样,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

宋代追求个性,忽视法度,代表为北宋四大书法家。

(3)绘画:

魏晋时期,士大夫文人画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是顾恺之;唐代绘画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风俗画发展。

(4)戏曲:

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通史整合(三)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阶段特征]

政治: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出现和发展,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经济:

发展与迟滞,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思想文化:

承古萌新,一方面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取得辉煌成就,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西学东渐”局面形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

1.明朝

(1)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结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2)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组成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清朝

(1)康熙帝:

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扩大了皇权。

(2)雍正帝:

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

1.农业

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广泛种植棉花,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2.手工业

(1)生产方式:

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2)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明中叶以后,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丝织业出现,但发展缓慢。

3.商业

(1)货币经济:

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大,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

(2)农产品商品化: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推动长途贩运的兴盛。

(3)工商业市镇:

明朝中后期,在运河沿岸、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

市镇成为商品交易的重要场所。

(4)商帮:

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了大商帮。

4.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的经济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朝“海禁”:

明太祖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3)清朝闭关锁国:

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

1.思想

(1)王阳明心学:

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主张克服私欲,“致良知”。

(2)李贽的“异端”思想:

主张破除对孔子的迷信,认为人皆有私,主张个性自由。

(3)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

黄宗羲

反对专制暴君统治,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主张工商皆本

顾炎武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经世致用

王夫之

提出“理在气中”,充分肯定人的私欲本能;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科学技术

(1)医学:

《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2)农学:

《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经验,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3.文学艺术

(1)文学:

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繁荣时期,著名的长篇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绘画和书法:

强调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文人画成就突出。

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代表作有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3)戏剧:

明中叶到清中期,昆曲鼎盛,被誉为“百戏之祖”;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兼容并蓄,经过不断融合吸收,形成京剧,被誉为“国粹”。

通史整合(四)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

[阶段特征]

政治:

把握两条线索,屈辱线索——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争探索——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先后发动了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清朝统治于1912年结束。

经济: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出现,使中国产生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

思想文化:

清朝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逐渐惊醒,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中体西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1.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1)两次鸦片战争:

①1840年英国发动了旨在打开中国市场的鸦片战争,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屈辱的《南京条约》而告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56年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更多的侵略权益,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甲午中日战争:

①原因:

明治维新后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加紧对外扩张。

②过程:

1894年日本在丰岛挑起战争,黄海大战中国失去黄海制海权。

③结果: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④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后,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

②结果:

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③影响: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

(1)太平天国运动:

①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②《天朝田亩制度》:

主张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张,却和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驰。

③《资政新篇》:

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国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土壤,没有真正实行。

(2)戊戌变法:

①1895年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政治运动。

②1898年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标志着政治领域的近代化开始启动。

(3)义和团运动:

①背景:

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概况:

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在天津、北京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阻击侵略者,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③作用:

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4)辛亥革命:

①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②1911年10月10日,发起武昌起义。

③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⑤意义:

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原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外国商品冲击。

(2)标志:

中国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

(3)影响:

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

2.洋务运动

(1)目的:

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2)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

(3)活动:

①军事工业:

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企业。

②民用工业:

带有极强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

(4)意义:

①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

②在客观上既诱导了本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本国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又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1)产生:

①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②代表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③影响:

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推动了近代化进程;顺应了工业文明的发展潮流;推动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出现。

(2)初步发展:

①原因:

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②表现:

棉纺织业等轻工业发展尤为迅速。

——

1.新思想的萌发——开眼看世界

(1)代表人物:

①林则徐: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仿制西方战舰。

②魏源:

代表作《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2)核心内容: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3)影响:

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

2.中体西用

(1)内涵:

“中学”指封建制度和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技。

(2)实践:

洋务运动。

(3)影响:

①为中国近代工业奠定了初步基础,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②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洋务派的“自强”梦彻底破灭。

3.早期维新思想

(1)代表人物:

王韬、郑观应。

(2)主张:

提出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商战;兴办学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3)特点:

继承了洋务派“师夷长技”和“中体西用”的思想;同时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

(4)局限性: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4.维新思想

(1)背景:

①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

②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③洋务运动的破产使先进人士认识到改革制度的必要性。

(2)兴起:

19世纪90年代初,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

(3)内容:

宣传西方启蒙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了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

(4)特点:

将西方启蒙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并利用进化论思想来宣传维新变法。

(5)影响:

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5.三民主义

(1)提出:

1905年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上首次提出,并成为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2)内容:

①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推翻清政府统治。

②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民生主义:

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3)评价:

①进步性: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②局限性: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通史整合(五)

近代中国的动荡与转折——民国前期

[阶段特征]

政治:

(1)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进而复辟帝制,接受日本“二十一条”,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

(2)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国共合作、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1928年东北改旗易帜,北洋军阀退出历史舞台。

(3)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斗争,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出现短暂春天及繁荣局面,随后陷入萧条,社会物质、习俗生活快速发展变化。

思想文化:

再造中华文明的三大思潮,一是一战初期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激烈反传统”,二是一战末期由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的社会主义思潮,三是一战结束之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的重建中华文明的思潮。

——

1.五四运动

(1)性质: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特点:

彻底、不妥协、群众基础广泛。

(3)划时代意义: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历史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国步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中国共产党成立

(1)背景: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基础。

(2)成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3)影响: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

(1)标志: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2)意义:

国共两党第一次实现了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开展。

4.北伐战争

(1)进程: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发动的以消灭北洋军阀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发展到高潮。

(2)失败:

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导致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

1.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一战期间)

(1)背景:

①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民国政府实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②民族资产阶级受“实业救国”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兴办实业的运动中。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表现:

①1912~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②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

(3)影响:

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阶级和经济基础。

2.民族工业的萧条(20世纪20年代)

原因:

一战结束,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军阀混战,社会秩序动荡,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

1.新文化运动

(1)背景:

①帝国主义进一步侵略;袁世凯专制、复古。

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③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

(2)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3)内容: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特点:

①把救亡图存与思想改造相结合。

②认识到从“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的探索。

③从学习西方文明转向学习苏俄。

(5)影响:

①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宣传了民主与科学,起到了思想启蒙、文化革新的作用。

③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开展。

④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背景: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的促进。

(2)概况: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1919年,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