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单元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双基训练金卷一 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54621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单元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双基训练金卷一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单元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双基训练金卷一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单元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双基训练金卷一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单元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双基训练金卷一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单元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双基训练金卷一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单元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双基训练金卷一 2.docx

《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单元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双基训练金卷一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单元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双基训练金卷一 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单元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双基训练金卷一 2.docx

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单元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双基训练金卷一2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单元训练卷

化学

(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S32Cl35.5K39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近来网络上流传“小苏打能饿死癌细胞”。

下列关于小苏打的叙述准确的是

A.化学式为Na2CO3    B.受热不分解

C.属于盐D.与盐酸不反应

2.把金属钠投入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HClB.Na2SO4C.FeCl3D.NaOH

3.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4.下列有关摩尔质量的描述或应用中,正确的是

A.1molOH−的质量为17g·mol−1

B.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g

C.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D.一个钠原子的质量等于

g

5.某溶液中仅含有Na+、Mg2+、SO

、Cl-四种离子,其物质的量浓度比为Na+∶Mg2+∶Cl-=3∶5∶5,若Na+浓度为3mol/L,则SO

的浓度为

A.2mol/LB.3mol/LC.4mol/LD.8mol/L

6.下列溶液中Cl-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200mL2mol·L−1MgCl2溶液 ②1000mL2.5mol·L−1NaCl溶液 ③300mL5mol·L−1KClO3溶液 ④250mL1mol·L−1FeCl3溶液

A.③②①④ B.④①②③C.①④②③D.②③①④

7.过量的NaHCO3与Na2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后,最后排出气体,残留的物质应是

A.Na2O和Na2O2B.Na2O2和Na2CO3

C.Na2CO3D.Na2O

8.用自来水养金鱼时,我们通常先将自来水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

A.利用日光中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

B.提高水温,有利于金鱼生长

C.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D.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

9.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3g钠由原子变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B.0.2NA个硫酸分子与19.6g磷酸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28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D.NA个氧分子与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为8∶1

10.200℃时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共23.2g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

固体质量增大了7.2g,则原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A.0.2molB.0.6molC.0.8molD.1.0mol

11.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蓝色,再通入氯气,溶液由蓝色先变成红色,最后颜色慢慢褪去,其原因是

①氯气有漂白性 ②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 ③氯气的水溶液呈酸性 ④次氯酸有漂白性 ⑤氯化钠有漂白性

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④⑤

12.用1L1.0mol·L−1的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所得溶液中CO

和HCO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1∶3B.1∶2C.2∶3D.3∶2

1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质子数之比为1∶1B.密度之比为11∶8

C.物质的量之比为8∶11D.原子个数比为1∶1

14.配制250mL0.10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B.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线

15.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物质的量相等时,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状况时放出的CO2体积相同

B.它们的物质的量相等时,跟足量的盐酸反应,所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相同

C.它们的质量相等时,在水中电离出相同数目的Na+

D.它们的质量相等时,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物质的量相等的CO2

16.已知KMnO4在常温下与浓盐酸反应生成Cl2,下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2的简易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试管①中盛有饱和食盐水,用试管②收集Cl2

B.用试管①收集Cl2,试管②可防止NaOH溶液倒吸到试管①中

C.③用于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环境

D.用该装置收集到的Cl2中会混有HCl气体和水蒸气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52分)

17.常温下,A是可用来对自来水进行消毒的黄绿色单质气体,A、B、C、D、E都含X元素,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请分别写出A、B、D的化学式(如为溶液请填溶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请注明条件):

A+H2O(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aOH(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A(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1)12.4gNa2X含有0.4molNa+,Na2X的摩尔质量为_____,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相同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气态氢化物H2X的质量是等体积NH3的2倍.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3)0.05mol的硫酸钠中含有_____个氧原子;与_____gNaCl中所含有的Na+数目相同.

(4)气态化合物A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OxFy,已知同温同压下10mLA受热完全分解生成15mLO2和10mLF2,则A的化学式为_____。

(5)0.5L0.5mol/LFeCl3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

(6)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某浓硫酸,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

(7)a个X原子的总质量为bg,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表示为_____。

19.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完成一系列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

用装置A由浓硫酸和浓盐酸混合制取HCl气体,装置B中的三处棉花依次做了如下处理:

①包有某固体物质,②蘸有KI溶液,③蘸有石蕊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P的名称是________。

(2)①处包有的某固体物质可能是(填字母)________。

a.MnO2b.KMnO4c.KCld.Cu

反应开始后,观察到②处有棕黄色物质产生,写出②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在③处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同学为了验证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在C中设计了如图装置,D中装有铜丝网,装置E的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装置F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F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分)下图为几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金属,B为淡黄色固体粉末,每一物质均含有A元素。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某次实验需用80mL、3mol/L的稀H2SO4溶液,某同学用98%的浓H2SO4(ρ=1.84g/cm3)进行配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98%的浓H2SO4(ρ=1.84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配制80mL、3mol/L的稀H2SO4溶液,则需取98%的浓H2SO4________ mL,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从下列中选用)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3)将下列步骤中的空格补充填写完整 

①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硫酸

②将烧杯中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浓硫酸缓缓注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边加边搅拌

④将溶液冷却,恢复至室温

⑤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⑦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4)实验中上述步骤的正确排序为________(填序号)  

(5)下列各种情况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__________________

A.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B.将量筒中残留的浓硫酸洗涤后.转移入容量瓶中

C.定容时仰视液面读数

D.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6)取用任意体积的所配3mol/L硫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SO

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单元训练卷

化学

(二)答案

1.【解析】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HCO3,A项错误;NaHCO3是可溶性碳酸氢盐,受热易分解,B项错误;NaHCO3是碳酸氢盐,属于盐类,C项正确;NaHCO3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D项错误。

【答案】C

2.【解析】金属钠投入溶液中,由于Na变为离子形式溶于溶液,会使溶液质量增加;但是钠与水、与酸(H+)反应放出H2,都使溶液质量减轻;且钠与水反应生成的碱还有可能和盐的离子生成难溶的碱导致溶液质量减轻,溶液质量是否减轻,就要看这一增一减的净结果。

A中2Na+2HCl=2NaCl+H2↑,H+换成Na+,溶液质量增加;B中Na与水反应,H2O中H+换成Na+,溶液质量增加;C中6Na+6H2O+

2FeCl3=2Fe(OH)3↓+6NaCl+3H2↑,显然溶液质量减轻;D中2Na+2H2O=2NaOH+H2↑,溶液质量增加。

【答案】C

3.【解析】氯水中Cl2可以将Fe2+氧化为Fe3+,D项错误。

【答案】D

4.【解析】A项,1molOH−的质量为17g·mol−1×1mol=17g,单位错误;B项,单位应为g·mol−1;C项,没有指出以g·mol−1为单位,也没有指出在数值上相等;D项中可用1molNa的质量除以1molNa的原子数,求得每个钠原子的质量。

【答案】D

5.【答案】C

【解析】Na+浓度为3mol/L,Na+∶Mg2+∶Cl-物质的量浓度比为3∶5∶5,则Mg2+、Cl-浓度均为5mol/L,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则SO

的浓度为4mol/L,选C。

6.【解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与化学式的组成有关,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①中c(Cl−)=4mol·L−1,②中c(Cl−)=2.5mol·L−1,③中c(Cl−)=0,④中c(Cl−)=3mol·L−1,故答案为C项。

【答案】C

7.【解析】在题中所给出的两种物质中NaHCO3是过量的,两种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aHCO3Na2CO3+H2O+CO2↑,2Na2O2+2CO2=

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2NaOH+CO2=Na2CO3+H2O。

因NaHCO3是过量的,又充分加热,有足够的CO2使Na2O2最终全部转化为Na2CO3,过量的NaHCO3也完全分解成Na2CO3,而Na2CO3稳定,受热不易分解,故最后排出产生的气体后,残留的固体是Na2CO3。

【答案】C

8.【解析】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时主要是利用了HClO的强氧化性,HClO见光易分解,自来水日晒后可以使HClO完全分解,且生成的盐酸挥发出来。

【答案】D

9.【解析】A选项中Na+为+1价,2.3g钠为0.1mol钠原子,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故A错误;B选项中19.6g磷酸即为0.2NA个磷酸分子(19.6g÷98g·mol−1=0.2mol),等物质的量的硫酸(H2SO4)与磷酸(H3PO4)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故B正确;C选项中28g氮气(N2)即为1mol氮分子(28g÷28g·mol−1=1mol),所以应含2NA个氮原子,故C错误;D选项中NA个氧分子质量为32g,NA个氢分子质量为2g,则其质量比为16∶1,故D错误。

【答案】B

10.【解析】设原混合气体中CO2、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

2CO2+2Na2O2=2Na2CO3+O2 Δm

2mol56g

xmol28xg

2H2O(g)+2Na2O2=4NaOH+O2Δm

2mol4g

ymol2yg

则:

44x+18y=23.2  28x+2y=7.2

解得:

x=0.2 y=0.8

所以原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2mol+0.8mol=1.0mol。

【答案】D

11.【解析】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和NaClO,当Cl2过量时,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溶液呈酸性,因此使石蕊变红色,而HClO有漂白性,又使溶液褪色。

【答案】B

12.【解析】设生成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由Na元素守恒,得2x+y=1mol,由C元素守恒,得x+y=0.8mol,解得x=0.2mol,y=0.6mol,故选A。

【答案】A

13.【解析】A项,质子数之比为

=1∶1,正确;B项,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

32∶44=8∶11,错误;C项,物质的量之比为

=11∶8,错误;D项,原子个数之比为

=11∶12,错误。

【答案】A

14.【解析】B项,如图甲所示,定容后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C项,如图乙所示,情况与B项相反;A、D两项易判断会偏小。

【答案】C

15.【解析】A项,根据碳元素的守恒,产生的二氧化碳应相等;B项,根据化学方程式,消耗盐酸分别为2、1;C项,质量相等时,物质的量不等,电离出的Na+的数目仍然不等;D项,应是物质的量相等时,产生等量的二氧化碳。

【答案】A

16.【解析】根据导管的进出长短可知试管①用于收集Cl2,试管②用于防止NaOH溶液倒吸入①中,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环境,①中收集到的Cl2不纯,混有HCl和水蒸气。

【答案】A

17.【解析】由题意可知A为氯气,B为次氯酸,D为盐酸,C为氯化钠,E为次氯酸钠。

【答案】

(1)Cl2 HClO HCl

(2)Cl2+H2O=H++Cl−+HClO

Cl2+2OH−=Cl−+ClO−+H2O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18.【解析】

(1)含有0.4molNa+的Na2X的物质的量是0.2mol,Na2X的摩尔质量是

62g/mol,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2-23×2=16。

(2)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M(H2X)=34g/mol,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4-1×2=32。

(3)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硫酸钠的4倍,n(O)=4n(Na2SO4)=0.05mol×4=0.2mol,故N(O)=0.2mol×NA=0.2NA;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是硫酸钠的2倍,n(Na+)=2n(Na2SO4)=0.05mol×2=0.1mol,故含有相同钠离子的NaCl的质量为:

0.1mol×58.5g/mol=5.85g;(4)根据原子守恒

2OxFy=xO2+yF2

2xy

101510

,X=3,y=2;OxFy的化学式是O3F2;(5)由化学式可知,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eCl3浓度3倍,故0.5mol/L FeCl3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3=1.5mol/L;(6)根据

,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某浓硫酸,

18.4mol/L;(7)

,a个X原子的总质量为bg,则

,所以M=b/aNA。

【答案】

(1)62g/mol16

(2)32

(3)0.2NA5.85

(4)O3F2

(5)1.5mol/L

(6)18.4mol/L

(7)b/aNA

19.【解析】

(1)仪器P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2)②处有棕黄色物质产生,说明有单质I2生成,说明HCl经过①处后被氧化生成Cl2,①处包有的固体物质可能是KMnO4,②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I2+2Cl−。

(3)Cl2通过蘸有石蕊溶液的棉花时,会使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4)甲同学实验的原理如下:

用铜丝网证明剩余气体中含有Cl2(若铜网颜色变化,可以证明含有Cl2);根据Cl2易液化的性质用冰水将Cl2冷凝从而除去;再根据剩余气体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情况验证是否存在HCl气体。

【答案】

(1)分液漏斗

(2)b Cl2+2I−=I2+2Cl−

(3)先变红后褪色

(4)①验证HCl气体中含有Cl2(或验证HCl气体中含有Cl2和除去HCl气体中的Cl2)

②有白色沉淀产生 Ag++Cl−=AgCl↓

20.【解析】推断题的关键是找突破口,根据A为金属,B为淡黄色固体粉末,可知A为Na,B为Na2O2,前后联系,可知其他物质。

由钠的性质,

可知,D、E分别为Na2O、NaCl、NaOH中的一种,由Na2O2 的性质可知,C必为Na2CO3,则F为NaHCO3,由Na2CO3→E可知,E为NaOH或NaCl,由D→C知,E为NaOH时,D只能为Na2O;当E为NaCl时,D可以为Na2O或NaOH。

【答案】

(1)Na2O2 Na2CO3 NaOH(或NaCl) NaHCO3

(2)Na2CO3+Ba(OH)2=BaCO3↓+2NaOH(或Na2CO3+2HCl=2NaCl+CO2↑+H2O)

(答案合理即可)Na2CO3+CO2+H2O=2NaHCO3

2NaHCO3Na2CO3+CO2↑+H2O

21.【解析】

(1)根据c=

,故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

(2)实验室中没有80mL的容量瓶,因此需要选用100mL的容量瓶,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因此100×10-3L×3mol/L=V(H2SO4)×18.4mol/L,解得V(H2SO4)=16.3mL,所选用量筒的规格应为25mL,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3)配制步骤有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跟刻度相平,盖好容量瓶塞,反复颠倒摇匀,将配好的稀硫酸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贮存.

故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的容量瓶中,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故答案应为:

玻璃棒引流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至距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及视线平齐;(4)由以上实验步骤可知,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为:

①③④②⑦⑤⑥;(5)A、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由于热胀冷缩,导致定容体积减小,最终溶液浓度偏高;B、将量筒中残留的浓硫酸洗涤后,转移入容量瓶中,导致浓硫酸物质的量增加,最终溶液的浓度偏高;C、定容时仰视液面读数,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最终溶液浓度偏低;D、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导致浓硫酸物质的量偏小,最终溶液浓度偏低;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B;(6)溶液的浓度和密度不会随溶液体积变化,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c×V,因此与体积有关,溶液中粒子数目N=nNA=c×V×NA,因此粒子数目也与体积有关;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D。

【答案】

(1)18.4mol/L

(2)16.3mlB

(3)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至距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及视线平齐

(4)①③④②⑦⑤⑥

(5)AB

(6)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