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50220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docx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

砀山二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0分)

1.“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

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

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

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  )

A.秦都咸阳B.唐都长安C.宋代东京D.明代苏州

2.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推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C.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D.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

3.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4.表: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5.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

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C.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6.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颁布一系列“禁海令”。

原本已浮游于农耕文明之上的海洋气息被彻底剥离了,普通百姓被隔绝在了世界贸易体系之外。

对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农耕文明时代海外贸易处于附属地位B.明初“海禁”导致海外贸易完全中断C.民间贸易禁绝,官方对外贸易十分发达D.“禁海令”的根本目的在于与民争利

7.“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

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

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8.钱穆认为:

“正因为土地私有‘耕者有其田’,才有了自由买卖,才开始兼并,才使贫者无立锥之地。

”这一观点(  )

A.揭示了土地兼并产生的根源B.反对实行“耕者有其田”

C.提出了土地兼并的解决办法D.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

9.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③避免了西方的殖民侵略④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0.下列材料描绘与所指对象相符的是(  )

选项

描述

所指对象

A

“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

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

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

翻车

B

“烧生铁精以重柔挺,数宿则成钢。

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

灌钢法

C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白瓷

D

“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

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

海上丝绸之路

11.汉代田庄作为一个综合经营的实体,能够“闭门成市”,自给自足,使得它带有一种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倾向性,特别是那些拥有大量私人武装的田庄,在国家控制无力时,就会成为割据势力的政治支柱和经济基础,成为国家统一的对立物。

这说明汉代田庄(  )

A.脱离国家控制并与世隔绝B.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步C.具有明显的自然经济属性D.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12.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B.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13.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14.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

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

A.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C.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15.中国古代许多朝代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根源在于(  )

A.封建专制下的政治腐败B.商品经济的发展C.封建土地私有制D.贵族地主的压迫

16.历史学家王家范说:

“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

”对“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经营目的是追求最大利润B.经营规模受到资金的限制C.主要为人民生产生活服务D.代表当时手工业最高水平

17.《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

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18.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  )

A.铁器使用B.牛耕的使用C.筒车的使用D.水排的使用

19.据资料统计:

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中内在的、人为的原因是(  )

A.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合工商业发展B.“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20.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下列不符合其生产特征的是(  )

A.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B.产品质量较高,技术精湛,但传承封闭,往往失传,难以推广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D.产品大多非常精美,畅销海内外,极受青睐

21.北魏创立的均田制,隋朝到唐初一直沿用,这一制度旨在(  )

A.确立土地私有制B.维护小农经济的发展C.打击官僚地主的势力D.杜绝土地兼并的问题

22.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

中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系列发明创造。

形成独特的生产结构、地区分布和技术体系,在农艺水平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居于古代世界的前列。

如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

都江堰、郑国渠

 -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

23.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

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24.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这种“自治的社会”形成的根源是(  )

A.地方制度的不完善B.宗法制的深远影响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D.中央集权的削弱

25.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

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

上述规定反映了(  )

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

26.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农民形象:

“‘普通’农民大概一半是自耕农,一半兼做佃农。

不管怎样,他和他的家人在相隔不远的三四块田地里劳动,带着锄头和镰刀来来回回,主要为他们自己的生存干活……还可以种点卖钱的作物。

”这反映了自耕农(  )

A.在经济上实现了男耕女织B.依赖于商品经济而生存C.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给,部分用于市场交换D.生活富裕祥和的真实情况

27.下列有关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是瓷器的故乡B.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了繁荣时期C.西汉时期,中国的棉纺织品远销亚欧地区D.16世纪前,中国炼钢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28.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B.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C.反清复明活动日益尖锐

D.民间走私危及国家的财政收入

29.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

“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B.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C.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D.该田制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30.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

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最主要的是(  )

A.“工商食官“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B.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C.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社会需求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

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

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

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资产或申报不实者。

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高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民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

“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

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表:

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年代

年商税额

指数

995-998年

400万贯

100

1004-1008年

450万贯

113

1058年

700万贯

175

1064-1068年

846万贯

212

1077年

879万贯

220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

(4分)

 

(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

(6分)

 

(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

(6分)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

(4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如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

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

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

--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

(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

(2分)

 

材料二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被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

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

(4分)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

(2分)

 

材料三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

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

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

(4分)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

(6分)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C2.A3.B4.A5.C6.A7.A8.A9.D10.B11.C12.C13.D14.C15.C16.D17.A18.B19.B20.D21.B22.D23.D24.C25.C26.C27.C28.A29.C30.B

31.

(1)态度:

孟子:

农商平等;商鞅:

重农抑商。

(2)措施:

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

目的:

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

(3)状况:

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

政策:

重视商业,如适当减免商税。

(4)认识: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但当政府感到有财政等方面需要时,也会对政策有所调整,放宽对商业的限制,甚至鼓励商发展。

  

32.:

(1)概况:

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

因素:

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

(2)原因:

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于破产;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

表现:

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3)两面性:

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

原因: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