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本知识点梳理三年级第三单元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316737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本知识点梳理三年级第三单元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语文课本知识点梳理三年级第三单元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语文课本知识点梳理三年级第三单元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语文课本知识点梳理三年级第三单元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语文课本知识点梳理三年级第三单元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本知识点梳理三年级第三单元1.docx

《小学语文课本知识点梳理三年级第三单元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本知识点梳理三年级第三单元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课本知识点梳理三年级第三单元1.docx

小学语文课本知识点梳理三年级第三单元1

小学语文课本知识点梳理(三年级)

第三单元

单元主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单元目标

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收集传统文化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课文知识点梳理

课文

教学目标及知识点

重点习题

第9课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屠、苏”等7个生字,会写“旧、符”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清明》。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9古诗三首

一、读拼音,写词语。

yùwànglínghúnjièwènmùtóng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路上行人欲4断魂()①将要 ②想要;希望

2.每逢佳节倍4思亲()①倍数 ②加倍

3.爆竹声中一岁除4()①逝去,过去 ②不计算在内

三、观察右图,完成练习。

1.这幅图可以用王安石的“,”来形容。

2.这幅图描写的节日是,这个节日有、、

________的习俗。

四、将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下面练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这首诗是代诗人在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所作,表达的是。

2.默写部分的诗意正确的是()

A.每到春节的时候,就更加思念母亲。

B.每到重阳佳节就倍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3.最后两句诗写出了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

4.每逢佳节到来之际,客居他乡的游子都喜欢吟诵王维的名句“,”,表达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思念。

第10课

《纸的发明》

教学目标

1.认识“创、携”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累、鲜”,会写“术、伟”等12个字,会写“造纸术、伟大”等3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4.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10纸的发明

一、看拼音,写词语,将句子补充完整。

这本手cè( )记lù( )了ā( )拉伯和ōuzhōu( )的一些故事,请你好好bǎocún( )。

二、选词填空。

  制造 创造   改正 改进   促进 促使

1.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  )了文字。

2.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  )了造纸术。

3.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  )了文化的发展。

三、蔡伦是改进造纸术的。

请将下面句子按时间顺序排列。

()在西汉时代,人们用麻纸书写

()早在几千年前,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和竹片、木片、帛上。

()东汉时代,蔡轮改进造纸术。

()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四、课内阅读。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蔡伦具体怎样改进了造纸术?

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2.东汉的改进了造纸术,他用、、、

等做原料。

3.用蔡伦的方法造出的纸的优点是什么?

第11课

《赵州桥》

教学目标

1。

认识“县、拱”等l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字,会写“赵州桥、石匠”等2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第三自然段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并正确抄写这一自然段。

4.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11赵州桥

一、小小导游员,介绍赵州桥。

(看拼音,写词语。

河北shěng()zhàoxiàn(  )那座举世闻名的石拱桥shèjì(  )巧妙,这座桥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无穷zhìhuì(  ),在lìshǐ(  )上是一个伟大的chuàngjǔ( )。

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1.赵州桥()坚固,()美观。

2.()这种设计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

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三、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句话从两个方面说明了赵州桥设计的优点:

一是;二是,这种高超巧妙的设计称得上“世界之最”。

因此,说它是建桥史上的“”。

四、课内阅读。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这段话主要是围绕赵州桥的这一特点来写的。

2.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A.引出下文  B.承上启下  C.点明中心

3.这段话运用了句式,分别写出了种不同姿态的龙。

用“  ”画出相关语句。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学目标:

1.认识“择、宫”等10个生字,读准“都、作”等4个多音字。

2.能从第二至四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说出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3.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能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一、读拼音,写词语,将句子补充完整。

  zuōzuòdūdōu

作业()首都()

作坊()都是()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画   一()车   一()轿子

一()人   一()驴   一()马

三、根据要求写句子。

1.张择端画的画很传神。

(改成感叹句)

2.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照样子,写句子)

赶集时,街上好热闹: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是《》,课文从画面上的,画上的,桥北头的情景三个方面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这幅画的画面内容和艺术成就。

2.我看到画面上的交通工具有,它让我们看到了。

综合性学习

《习作》

活动目标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知识点:

1.活动任务:

任务一:

把自己家人过某个节日的过程,或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写出来。

任务二: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大家都喜欢的方式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

2.写过节过程:

能写清楚一家人一起过节的过程。

能写清楚过节的习俗。

所写的事与过节联系紧密。

第三单元习作点拨:

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深入的了解,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或节日中发生印象深刻的事儿,有趣的部分写具体,还可以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范文1:

春节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名族之花。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名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

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乡—江西也有着与这边不一样的过节风俗!

我们过节吃的年夜饭是用自家种的大米做的,饱满粒大。

我们还要吃饺子、汤圆,用意是团团圆圆;饺子里会放少许糖,用意是这一年的日子过得甜美;还有一种“长寿果”,大多是给老人吃的,是在饺子里放些花生,用意是健康长寿。

我们还把饺子和面条一起煮,饺子包的像元宝,名叫“金针穿元宝”。

过年时我们还要贴对联、贴年画、拜祖先、敲锣打鼓……但最开心的还是我们这些晚辈了,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也表示了长辈们对晚辈新一年的祝福。

我们还要到亲戚家拜年,不过,我们要送礼物,都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

临走时,主人便会取出自家大桔,意在互赠吉祥。

一年又一年。

年就这样在传统的紧密急促程序中、在孩子们收到压岁钱的喜悦中、在人们吃年夜饭的快乐中渐行渐远。

这也明显地展示了中国文化风俗的魅力!

范文2:

  

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这首儿歌说的就是过端午节的情景。

端午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相传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投江自杀。

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投江日——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

每年端午节,奶奶都会买来粽叶和糯米,还有一些豆子、红枣、瘦肉之类的。

一切准备好之后,奶奶就开始包粽子了。

只见她拿着粽叶,把它卷成像漏斗一样的形状,它的样子像极了我最喜欢的冰淇淋,又像一个喇叭,更像一个望远镜。

接着,奶奶在卷好的粽叶里放些糯米,又抓几颗火红火红的枣子扔进去,然后用手压一压,再把另一片粽叶按在上面,最后用线把粽叶捆起来,一个粽子“宝宝”就诞生了!

奶奶把粽子包好后,往锅里一扔,就开始煮了起来,煮的过程中,厨房到处都是香味,我的口水早就“飞流直下三千尺”了。

煮好后,我轻轻地吃了一口,哇,又软又糯,甜甜的,真好吃!

我爱吃粽子,更爱粽叶飘香的端午节。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句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

3.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仿写句子。

4.了解和背诵日积月累中的知识。

 1.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税(shuì suì ) 疫(yì ì ) 咖 啡(kā)(fēi) 

 废(fiè  fèi)  贸(mào  nào) 阅(yùe yuè)

2.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注意用上恰当的动词。

早晨,我来到学校,()教室,( )书包,()课本,开始()。

3.连线 

中医四诊        琴棋书画

雅人四好        梅兰竹菊

花中君子        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        望闻问切

参考答案 1.税(shuì) 疫(yì) 咖(kā) 啡(fēi)  废(fèi) 贸(mào)阅(yuè)  

2.早晨,我来到学校,(走进)教室,(放下 )书包,(拿出)课本,开始(读书)。

单元重点习题

基础积累

一、单选题。

(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屠苏(sū)酒家(jiǚ)牧童(mù)兄弟(xiōnɡ)

B.创举(cànɡ)经验(yàn)制造(zhì)欧洲(zhōu)

C.摊贩(tānɡ)选择(zé)形态(tài)风貌(mào)

D.拱桥(ɡǒnɡ)智慧(zhì)石匠(jiànɡ)横跨(hénɡ)

2.下列句子加点部分意思与括号里词语意思不同的是()

A.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在国内外都有名气的画。

(举国若狂)

B.他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学富五车)

C.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栩栩如生)

D.画上的人的样子和神态都不一样,或喜或悲,有的遛狗,有的逗鸟。

(形态各异)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B.雅人四好:

琴棋书画

C.中医四诊:

望闻问听D.花中君子:

梅兰竹菊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现在山东省。

B.《清明》中的“清明”指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C.《元日》中的“元日”指新年的第一天——元旦。

D.“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指屠苏草。

二、读句子,按拼音提示,填写词语。

(10分)

1.蔡伦吸收了前人的jīnɡyàn()和zhìhuì(),改进了造纸术。

2.赵州桥lìshǐ()悠久,它的设计很jiéshěnɡ()石料。

3.那尊鼎bǎocún()得非常完好,是我国文字jìlù()最早的鼎。

4.xiónɡwěi()壮观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项chuànɡjǔ()。

5.今年的中秋jiājié()他是dúzì()过的。

三、按要求,完成相关练习。

(12分)

1.比一比,组词语。

(8分)

且()计()借()术()

县()汁()惜()木()

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填空。

(4分)

虽然……但是……无论……都……

只有……才……不但……而且……

(1)我们()坚持锻炼,()会身体好。

(2)她()歌唱得好,()舞也跳得好。

(3)()他家里条件不好,()他从不自卑。

(4)()狐狸怎样狡猾,()逃不过猎人的眼睛。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8分)

1.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端午节、儿童节、国庆节、重阳节。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择端画的画很传神。

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栏板上雕刻着图案。

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诗歌写节日的名称。

(5分)

1.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

2.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

3.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5.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

六、知识积累,完成练习。

(4分)

1.王维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出门在外的人过节时内心的写照。

2.______时代,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3.《清明上河图》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描绘的是八九百年前______都城汴京热闹的场面。

4.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语言情景应用。

(5分)

1.你喜欢过什么节?

我喜欢过_________。

(1分)

2.你知道这个节日有些什么习俗吗?

我知道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过这个节日有什么意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阅读理解

八、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6分)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选段中画“____”的句子是全文的(),作用是()。

(2分)

①中心句②过渡句③点睛句④情感句

⑤点明中心⑥开启下文⑦直抒胸臆⑧承上启下

2.选段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栏板上的图案十分精美。

(2分)

A.打比方B.举例子C.分类别D.作比较

3.选段描写了哪几种不同形态的龙?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美文赏析。

(12分)

卢沟桥在北京郊区的永定河上。

它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它全长26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

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短的16米,长的21米多。

石拱之间有石桥墩,把11个桥拱连成一个整体,所以叫连拱桥。

以前永定河发大水时水势很猛,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连拱桥却完好无损。

桥宽约7.5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桥面用石板铺成,两侧有石栏、石柱,石柱上面有精刻的石狮,共501个。

这些石狮姿态各异:

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相互戏耍,有的像在倾听流水声,有的像在检阅桥上的车马……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桥东的碑亭内立着一块汉白玉碑,上面刻着清朝乾隆皇帝题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为燕京八景之一。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

那时候有个名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旅行家来过中国,他说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栏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向卢沟桥发起攻击,我国军队奋起反抗。

这就是著名的“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

现在,卢沟桥附近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纪念碑。

每年7月7日,这里都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缅怀历史,悼念先烈。

1.写乾隆皇帝题字的故事是从_______描写卢沟桥,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多选)(2分)

A.卢沟桥常被冲毁,已破败不堪。

B.卢沟桥曾经是抵抗日本侵略的地方。

C.卢沟桥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样。

D.卢沟桥的石狮数不清。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文中画横线的部分采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5.请你写一句“缅怀历史,悼念先烈”的话。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天地

十、习作。

(30分)

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有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还有独特的节日习俗,如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

向大家介绍一种你熟悉的传统文化吧!

要求:

1.题目自拟,300字左右。

2.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

3.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