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docx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福建省三明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S32Cu64Ag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熵减小的反应常温下都不会自发进行
C.在同一条件下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
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
2.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保护法
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电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3.下列关于原子结构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将原子看作实心球,故不能解释任何问题
B.汤姆逊“葡萄干布丁”原子结构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原子中的正负粒子是可以稳定共存的
C.卢瑟福核式原子结构模型指出了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质量关系、电性关系及占有体积的关系
D.玻尔电子分层排布原子结构模型引入了量子化的概念,能够成功解释所有的原子光谱
4.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第一次认识到氢原子光谱是氢原子的电子跃迁产生的。
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一个很大的成就是
A.证明了原子核外电子在圆形轨道上运动B.提出了原子核是可以进一步细分的
C.解决了氢原子光谱和原子能级之间的关系D.应用了量子力学理论中的概念和方法
5.下列符号表示的轨道中具有球对称性的是
A.7sB.4fC.5dD.3p
6.下面有关“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能级是描述电子运动的电子云形状
B.只有在电子层、能级、电子云的伸展方向及电子的自旋状态都确定时,电子的运动状态才能被确定下来
C.必须在B项所述四个方面都确定时,才能确定组成每一电子层的最多轨道数
D.电子云伸展方向与能量大小是无关的
7.下列有关电子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子云形象地表示了电子在核外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
B.电子云直观地表示了核外电子的数目
C.1s电子云界面图是一个球面,表示在这个球面以外,电子出现的概率为零
D.电子云是电子绕核运动形成的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
8.各电子层排布电子的总数遵循以下规则:
①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②原子最外层电子数≤8;③原子次外层电子数≤18。
决定这3条规律的电子排布规则是
A.能量最低原则B.泡利不相容原理
C.洪特规则D.能量最低原则和泡利不相容原理
9.下列轨道表示式能表示氧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
10.下列四种元素中,其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
A.原子含有未成对电子最多的第2周期元素B.位于周期表第3周期ⅢA族的元素
C.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式为2s22p6的元素D.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式为3s23p5的元素
11.下列微粒半径大小比较错误的是
A.K>Na>LiB.Na+>Mg2+>Al3+C.Mg2+>Na+>F-D.Cl->F->F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非金属元素B.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金属元素
C.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短周期D.周期表中的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13.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1mol/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K+、Cl-、NO3-、S2-;
K+、Al3+、I-、SO42-;
Na+、Cl-、NO3-、SO42-
Na+、Ca2+、Cl-、HCO3-
K+、Ba2+、Cl-、NO3-
A.
B.
C.
D.
14.已知甲酸钠(HCOONa)溶液呈碱性。
室温下用c(H+)相同,体积相同的盐酸与甲酸(HCOOH)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水稀释,两溶液中的氢离子数目都不变
B.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盐酸比甲酸消耗的碱液少
C.跟等质量铝粉反应,盐酸比甲酸的起始反应速率快
D.跟过量的锌粒反应,盐酸比甲酸产生氢气的量多
15.为了除去Cu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
这种试剂是
A.稀氨水B.NaOH溶液C.硫氰化钾溶液D.Cu2(OH)2CO3固体
16.下列有关pH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测得0.1mol•L﹣1盐酸的pH=1
B.测定溶液pH时,事先将pH试纸润湿
C.pH相同的醋酸溶液导电性一定比盐酸的弱
D.常温下,将pH=1的醋酸溶液稀释1000倍,测得pH=4
17.向50mL0.018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mL0.02mol·L-1的盐酸生成沉淀。
已知Ksp(AgCl)=1.8×10-10,则生成沉淀后的溶液中c(Ag+)与pH分别为
A.1.8×10-7mol·L-1,2B.1×10-7mol·L-1,2
C.1.8×10-7mol·L-1,3D.1×10-7mol·L-1,3
18.某蓄电池放电、充电时的反应为Fe+Ni2O3+3H2O
Fe(OH)2+2Ni(OH)2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①放电时,Fe为正极,Ni2O3为负极
②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Fe(OH)2+2e-===Fe+2OH-
③充电时,Ni(OH)2为阳极 ④该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是浸在某种碱性电解质溶液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常温下,向100mL0.01mol·L-1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1MOH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HA为一元强酸B.MOH为一元弱碱
C.N点水的电离程度小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
D.若K点对应溶液的pH=10,则有c(MOH)+c(OH-)-c(H+)=0.005mol·L-1
20.下列各组澄清溶液中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加入X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选项
离子组
X试剂
离子方程式
A
K+、Na+、ClO-、SO42-
少量SO2
SO2+ClO-+H2O=SO42-+Cl-+2H+
B
NH4+-、Fe3+、Br-、SO42-
过量H2S
2Fe3++H2S=2Fe2++S↓+2H+
C
NH4+-、Na+、Fe3+、[Al(OH)4]-
过量铜粉
2Fe3++Cu=2Fe2++Cu2+
D
K+、Na+、HCO3-、Al3+
过量NaOH
Al3++4OH-=[Al(OH)4]-
2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对平衡体系H2(g)+I2(g)
2HI(g)加压后,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
B.用稀盐酸洗涤AgCl沉淀比用等体积的蒸馏水洗涤损失的AgCl少
C.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工业合成三氧化硫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
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
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
C.用0.2000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mol•L-1),当pH=7时,溶液中的酸恰好完全中和
D.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mol•L-1盐酸、③0.1mol•L-1氯化镁溶液、④0.1mol•L-1硝酸银溶液中,Ag+浓度:
④>①>②>③
23.25℃时,5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Ksp)分别是:
AgCl
Ag2SO4
Ag2S
AgBr
AgI
1.8×10-10
1.4×10-5
6.3×10-50
7.7×10-13
8.51×10-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的溶解度依次增大
B.将硫酸银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硫化钠固体,不能得到黑色沉淀
C.在5mL1.5×10-5 mol•L-1的NaCl溶液中,加入1滴(1mL约20滴)1.0×10-3mol•L-1的AgNO3溶液,不能观察到白色沉淀
D.在烧杯中放入6.24g 硫酸银固体,加200g水,经充分溶解后,所得饱和溶液的体积为200mL,溶液中A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
24.有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现向这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通入适量的CO2,发生的反应如下:
NaR+CO2(少量)+H2O===HR+NaHCO32NaR′+CO2(少量)+H2O===2HR′+Na2CO3
比较HR和HR′酸性的强弱,正确的是
A.HR较弱B.HR′较弱C.两者相差不大D.无法比较
25.已知Ag2SO4的Ksp为2.0×10-5mol3·L-3,将适量Ag2SO4固体溶于100mL水中至刚
好饱和,该过程中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饱和Ag2SO4溶液中c(Ag+)=0.034mol•L-1]。
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mL0.020mol•L-1Na2SO4溶液,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t1时刻后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A.AB.BC.CD.D
26.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
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影响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物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4min时反应第一次达到平衡B.15min时降低压强,20min时升高温度
C.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15~20min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27.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H1=―Q1kJ/mol
2H2S(g)+O2(g)=2S(s)+2H2O(l)△H2=―Q2kJ/mol
2H2S(g)+O2(g)=2S(s)+2H2O(g)△H3=―Q3kJ/mol
(Q1,Q2,Q3>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1>△H2>△H3B.Q1>Q3>Q2
C.△H1<△H2<△H3D.Q2>Q1>Q3
28.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反应SO2(g)+NO2(g)
SO3(g)+NO(g)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
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
a~b段小于b~c段
29.在某2L恒容密团容器中充入2molX(g)和1molY(g)发生反应:
2X(g)+Y(g)
3Z(g)△H,反应过程中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C.W点Y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Y的正反应速率
D.平衡时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
30.工业生产硫酸中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原理为:
2SO2(g)+O2(g)
2SO3(g),反应混合体系在平衡状态时SO3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A、B、C三点时,V(正)=v(逆),在D点时V(正)>v(逆)
B.A、B、C三点的平衡常数一定不相同
C.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一定温度下,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通人稀有气体,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
31..25℃时,将浓度均为0.1mol•L-1、体积分别为Va和Vb的HA溶液与BOH溶液按不同体
积比混合,保持Va+Vb=l00mL,Va、Vb与混合液的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
A.Ka(HA)=10-6mol·L-1
B.b点时,c(B+)=c(A-)=c(H+)=c(OH-)
C.c点时,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a→c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32.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2(g)+3H2(g)
2NH3(g) ΔH=-92.4kJ·mol-1]:
容器
甲
乙
丙
反应物投入量
1molN2、3molH2
2molNH3
4molNH3
NH3的浓度(mol·L-1)
c1
c2
c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akJ
吸收bkJ
吸收ckJ
体系压强(Pa)
p1
p2
p3
反应物转化率
α1
α2
α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c1>c3B.a+b=92.4C.2p2<p3D.α1+α3>1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52分)
33.(7分)在如图中,甲烧杯中盛有100mL0.50mol•L-1AgNO3溶液,乙烧杯中盛有100mL0.25mol•L-1CuCl2溶液,A、B、C、D均为质量相同的石墨电极,如果电解一段时间后,发现A极比C极重1.9g,则
⑴电源E为________极。
⑵A极析出物质______mol。
⑶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⑷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D极析出气体________mL(标准状况)。
34.(6分)常温下,有浓度均为1mol·L-1的下列4种溶液:
①H2SO4溶液②NaHCO3溶液③NH4Cl溶液④NaOH溶液
(1)这4种溶液pH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填序号),其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最小的是(填序号)。
(2)该温度下②中NaHCO3的水解平衡常数Kh=mol·L-1。
(已知碳酸的电离常数K1=4×10-7,K2=5.6×10-11)
(3)该温度下向③中通入少量氨气,此时c(NH4+):
c(NH3.H2O)的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将③和④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③的体积④的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5.(8分)有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仅有一种原子轨道,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B元素原子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C为金属元素且原子核外p电子数和s电子数相等,D元素的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充满或半充满。
(1)写出A、B元素的元素符号:
A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C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B、C两种元素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B元素单质和氢化物的电子式:
单质________,氢化物__________。
36.(7分)目前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某研究小组对下列有关甲醇制取的三条化学反应原理进行了探究。
已知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1、K2、K3)如表所示。
化学反应
焓变
平衡
常数
温度/℃
500
700
800
①2H2(g)+CO(g)CH3OH(g)
ΔH1
K1
2.5
0.34
0.15
②CO2(g)+H2(g)CO(g)+H2O(g)
ΔH2
K2
1.0
1.70
2.52
③CO2(g)+3H2(g)CH3OH(g)+H2O(g)
ΔH3
K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________(用K1、K2表示);根据反应③判断ΔS________(填“>”“=”或“<”)0,在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3)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逆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字母,后同)。
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B.增大反应容器的容积
C.升高温度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E.从平衡体系中及时分离出CH3OH
(4)500℃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CO2(g)、H2(g)、CH3OH(g)、H2O(g)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8mol·L-1、0.3mol·L-1、0.15mol·L-1,则此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
37.(10分)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5.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向其中注入0.1000mol•L-1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
滴定至指示剂刚好变色,且半分钟不变色,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1mL。
④重复以上过程两次,但在重复第一次时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加入5mL的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中的溶液从色变为 色时,停止滴定。
(2)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3)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
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步骤②缺少的操作是
(5)右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mL
(6)V1V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纠正错误以后实验测出下列数据: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25.00
0.50
20.40
第二次
25.00
4.00
24.10
第三次
25.00
0.50
23.40
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
mol•L-1
38.(14分)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及利用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①已知:
2SO2(g)+O2(g)
2SO3(g)ΔH=−196.6kJ·mol–1
2NO(g)+O2(g)
2NO2(g)ΔH=−113.0kJ·mol–1
请写出NO2与SO2反应生成SO3(g)和NO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
2置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molSO2的同时生成1molNO2
(2)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2H2(g)
CH3OH(g)△H=-116kJ·mol–1
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中,将1molCO与3mol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醇。
①2min时测得生成CH3OH0.2mol,则0~2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②反应5min后达到平衡,若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l/2,其他条件不变,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填字母序号)。
a.c(H2)减少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CH3OH的物质的量增加d.重新平衡c(H2)/c(CH3OH)减小
(3)在密闭容器中充有1molCO与2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的转化率(α)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C两点都表示达到的平衡状态,则自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AtC(填“>”、“<”或“=”)。
②若A点时容器的体积为1L,则该温度下B的平衡常数KB=,C点的平衡常数KCKB(填“<”、“>”或“=”)。
(4)上图是MCFC燃料电池,它是以水煤气(CO、H2)为燃料,一定比例Li2CO3和Na2CO3共熔混合物为电解质。
A为电池的极(选填“正”或“负”),写出B极电极反应式。
福建省三明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化学参考答案
1.B2.A3.C4.D5.A6.C7.A8.D9.A10.D11.C12.D13.D14.B15.D16.A17.A18.D19.C20.B21.A22.D23.C24.B25.B26.B27.C28.D29.A30.C31.C32.B
33.(7分)
(1)负
(2)0.025(3)2H2O—2e—===O2↑+4H+(2分)(4)Cu2++2e—===Cu(2分)(5)280
34.(6分)
(1)④>②>③>①(1分);①(1分)
(2)2.5×10-8(2分)
(3)减小(1分)(4)大于(1分)
35. (8分)
(1)H N (2分)
(2)1s22s22p63s2
(3)
36(7分)
(1)吸热
(2)K1·K2 < 较低(3)B、C (2分)(4)>
37.(10分)
(1)红无
(2)B(3)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偏高
(4)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5)22.60(或22.59)(6)等于(7)0.08000(2分)
38.(14分)
(1)①NO2(g)+SO2(g)
SO3(g)+NO(g)ΔH=-41.8kJ·mol–1(2分)②bd(2分)
(2)①0.1mol·L-1·min-1(2分)②cd(2分)(3)①>(1分)②1(1分)<(1分)
(4)负(1分)O2+4e-+2CO2=2CO3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