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全的中医诊疗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09950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6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齐全的中医诊疗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齐全的中医诊疗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齐全的中医诊疗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齐全的中医诊疗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齐全的中医诊疗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齐全的中医诊疗方案.docx

《齐全的中医诊疗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全的中医诊疗方案.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齐全的中医诊疗方案.docx

齐全的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诊疗方案

 

 

内一科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诊疗方案

(内一科)

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何一项异常。

心律失常有多种,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这、心律不齐及异位心律等。

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十分复杂。

本病常见症状有心悸、乏力、头晕、晕感等,亦可无症状。

我国中医药学的古典著作中,类似心律失常证候的描述很多,散见于“心悸”、“怔仲”、“眩晕”、“晕厥”、“虚劳”以及有关脉律失常(数、疾、迟、缓、促、涩、结、代以各种怪脉)等病篇中。

一、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年)。

(1)自觉心中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

(2)可见结脉、代脉、促脉等脉象。

(3)常有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烟酒等诱发因素。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指南》(ACC/AHA/ESC制定,2006年)。

(1)临床表现

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不适,部分病人还可以出现心前区重击感、头晕、乏力、胸闷,甚至晕厥;较轻的室性期前收缩常无临床症状。

体征:

心脏听诊有提前出现的心搏,其后有较长的间歇,提前出现的室性期前搏动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有时仅能听到第一心音。

桡动脉搏动有漏搏现象。

(2)心电图特征:

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O.12s,其前无P波,其后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期,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二、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气阴两虚证

证候:

心悸,气短,体倦乏力,少寐多梦,心烦,自汗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治法:

益气养阴,安神定悸

方药:

生脉散加味。

生晒参、麦门冬、五味子、黄精、百合、天门冬、生地、茯神、远志、石莒蒲、龙齿(先煎)、炙甘草。

中成药:

人参五味子口服液、生脉片、稳心颗粒等。

中药针剂:

生脉针、参脉针。

2、心脾两虚证

证候:

心悸气短,头晕乏力,面色不华,腹胀纳呆,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结代。

治法:

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方药:

归脾汤加减。

党参、黄芪、当归、龙眼肉、白术、茯神、远志、木香、炒枣仁、石菖蒲、浮小麦、炙甘草。

中成药:

参苓白术散、归脾丸、补心气口服液。

中药针剂:

黄芪注射液、丹红注射液。

3、阴阳两虚证

证候:

心悸,怔忡,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自汗或盗汗,舌质淡红或嫩红,舌苔薄白,脉结代。

治法:

滋阴补血,通阳复脉。

方药:

炙甘草汤加减。

炙甘草、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生地、阿胶(烊化)、桂枝、当归、黄芪、元胡、甘松、炒枣仁。

中成药:

人参五味子口服液。

中药针剂:

生脉注射液、丹红注射液。

4、痰瘀互阻证

证候:

心悸怔忡,胸闷痛,形体肥胖,痰多气短,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黏,恶心,咯吐痰涎,舌质淡紫或紫暗,苔白腻,脉弦滑或结代。

治法:

化痰泄浊,活血化瘀。

方药:

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陈皮、半夏、茯苓、桃仁、红花、生地、川芎、当归、赤芍、瓜蒌、元胡、甘松、苍术。

中成药:

冠心丹参片、田七胶囊。

中药针剂:

冠心宁针、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

5、气滞血瘀证

证候:

心悸、胸闷,胸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目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治法:

活血祛瘀,理气通脉。

方药:

血府逐瘀汤加减。

柴胡、当归、生地、牛膝、桔梗、赤芍、桃仁、红花、川芎、枳壳、酸枣仁、鸡血藤、丹参。

中成药:

稳心颗粒。

中药针剂:

冠心宁针、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

6、痰火扰心证

证候:

心悸,呕恶,口苦尿赤,痰多气短,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化痰,宁心定悸。

方药:

黄连温胆汤加味。

黄连、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丹皮、郁金、远志、石菖蒲、焦山楂、全瓜蒌、胆南星。

(二)针灸治疗

1、体针疗法

主穴:

内关、神门、心俞、膻中、厥阴俞,每次选用2~3个穴位。

配穴:

气虚加脾俞、足三里、气海;阴虚加三阴交、肾俞;心脉痹阻加膈俞、列缺;阳虚加关元、大椎;痰湿内蕴加丰隆、脾俞:

阴虚火旺加厥阴俞、太冲、太溪。

患者取卧位,用平补平泻法,得气为度,留针20~30分钟。

2、耳针疗法

选穴:

心、交感、神门、皮质下、肝、内分泌、三焦、肾。

方法:

每次选3~4穴。

中度刺激,留针30~40分钟。

留针期间捻针3~4次,每日1次。

四、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显效: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

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

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童,证候积分减少<30%:

2、西医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1979年全国中西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的《常见心律失常病因、严重程度及疗效判断标准》制定。

显效:

室早完全不发作或偶有发作(ECG示<5次/分,DCG示<30次/小时)。

有效:

室早发作减少60%以上(时间和次数)。

无效:

达不到显效或有效标准者。

(二)评价方法

1、中医证候评价:

按照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进行积分评价。

2、西医疗效评价:

按照西医疗效评价标准以自身症状积分及DCG的结果评价。

 

胸痹(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

(内一科)

胸痹心痛病是因胸阳不足,阴寒、痰浊留踞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血养所致。

以胸闷及发作性心胸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绞痛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短暂缺血缺氧所致,出现以发作性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劳累、情绪激动等可诱发。

一、诊断

1、西医诊断标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GB《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1997-03-04发布)及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二、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心肾亏虚,血络瘀阻

证候:

胸痛胸闷,心悸怔忡;头目眩晕,腰膝酸软,足痿无力,耳鸣时作,听力减退,阳痿或遗精,健忘,发脱齿摇,动作迟缓,小便频数余沥不尽,夜尿频,口唇爪甲紫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涩或弦或细弦。

治法:

补肾益气、化瘀通络

方药:

自拟冠心汤。

太子参30g、淫羊藿30g、黄芪30g、麦冬20g、五味子12g、桂枝12g、川芎15g、丹参20g、红花10g、赤芍10g、炙甘草6g。

中成药:

心痛舒胶囊(医院制剂)。

另外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液:

冠心宁、丹红注射液、血塞通、血塞通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等。

疗效评估:

该类证型为老年胸痹心痛病的常见证型之一,在中医辨证及结合现代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拟定了冠心汤,该方中成药剂型为心痛舒胶囊,是获得广东省药监局批准的医院制剂。

该方经过8年的临床运用观察以及广东省中医药管理科研课题(已结题),显示在控制心绞痛,改善肾虚症状以及心电图方面均获较好的疗效,4周为一疗程,1—2疗程,总有效率大于95%,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

经过本院所级及省中医局级两级已结题课题研究显示该药对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及肾虚症状均有较好的作用。

治疗观察74例,并设40例对照组(心血康胶囊),结果如下:

①对心绞痛的疗效:

治疗组74例,显效52例,改善19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

40例,显效20例,改善16例,总有效率90%。

②对心电图缺血性ST-T的影响:

治疗组74例,显效21例,改善36例,总有效率77%;对照组:

40例,显效9例,改善14例,总有效率5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对心绞痛、心肌缺血改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

③对肾虚改善情况:

A.对夜尿及尿后余沥不尽:

治疗组中58例夜尿有原来的2-5次减至1次,有13例夜尿消失,11例尿后余沥不尽消失。

对照组无此作用。

B.对耳鸣及听力的影响:

治疗组中38例耳鸣好转,听力增强。

对照组无此作用。

2、寒凝心脉证

证候:

卒然心痛如绞,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心悸气短,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多因气候与骤冷或聚遇风寒,而发病或加重症状,苔薄白、胸沉紧或促。

治法:

祛寒活血,宣痹通阳

方药:

当归四逆汤和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

当归桂枝白芍细辛炙甘草小通草大枣枳实薤白瓜蒌。

重证可加乌头(另包先煎1小时)、附子(另包先煎1小时)、干姜,蜀椒等。

中成药:

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还可选用冠心宁注射液等

3、痰浊闭阻

证候:

胸闷重而心痛轻微,肥胖体沉,痰多气短,遇阴雨天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粘,恶心,咯吐谈涎,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治法:

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方药:

栝萎薤白半夏汤加味。

全瓜蒌薤白半夏厚朴枳实桂枝茯苓炙甘草干姜细辛

加减:

痰浊郁而化热者,用黄连温胆汤加郁金,以清化痰热而理气活血;痰热甚加黄连、海浮石、竹沥、竹茹;大便干结加桃仁、大黄。

4、心脉瘀阻

证候:

胸部刺痛绞痛,固定不移,痛引肩背或臀内侧,胸闷,心悸不宁。

唇舌紫暗,脉细涩。

治法:

化瘀宽心

方药:

血府逐瘀汤。

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若瘀血痹阻重症,胸痛剧烈,可加乳香、没药、郁金、延胡索等加强活血理气之功。

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液:

川芎嗪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还可选用逐瘀通脉胶囊,冠心丹参片,田七胶囊。

5、心肾阴虚

证候:

胸痛胸闷,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舌红少津,脉沉细数。

治法:

滋阴益肾,活血通络

方药:

左归饮。

熟地黄山药枸杞子炙甘草茯苓山茱萸

若心悸、盗汗、心烦不寐等心阴虚明显者,加麦冬酸枣仁五味子以养心安神;胸闷且痛者,加酒当归郁金川芎丹参以活血止痛。

中成药可选用用人参五味子口服液、滋心阴口服液、稳心颗粒等。

6、心阳亏虚

证候:

胸闷气短,甚则胸痛彻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下肢浮肿,腰酸无力,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

舌淡白或紫暗,脉沉细或沉微欲绝。

治法:

温补心阳。

方药:

桂枝甘草汤合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

桂枝炙甘草瓜蒌薤白白酒适量。

若阳虚欲脱者,则急当回阳救逆,可用人参附子以救急回阳。

中成药可选用补心气口服液、丽参口服液。

(二)急性发作期应急措施:

可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等。

若症状缓解,继续服中药治疗;若不缓解,应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三)其他治疗

临证中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穴位贴敷常可收到满意疗效

1、敷贴药物:

白芷、赤芍、川芎各2份,桃仁、红花、乳香、没药、附子、白藓皮、地肤子各1份。

2、操作方法:

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

每次取适量加入冰片,用生姜汁和清醋调成稠糊状,每取蚕豆大药糊,置于lcm×1.5cm敷料中间敷贴穴上。

每次敷贴4-6小时,每日1次,至疼痛缓解改为每周1-2次,连续贴敷1个月为一疗程。

3、取穴:

主穴:

膻中、心俞、至阳、内关。

辨证取穴:

气阴两虚兼血瘀:

气海、足三里、肾俞、三阴交、关元。

气虚血瘀:

气海、足三里。

痰瘀互结:

中脘、丰隆。

心肾阳虚:

气海、足三里、肾俞、三阴交、关元。

心血瘀阻:

膈俞、通里。

4、发作时可予以硝酸甘油制剂;缓解期间可以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冠状动脉扩张剂。

眩晕(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方案

(内一科)

一、定义: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二者常同时幷见。

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仆等症状。

外延涉及头痛、中风、心悸、水肿等,相当于西医高血压病。

二、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诊断要点:

主要症状:

头晕目眩,头痛。

次要症状:

头如裹,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耳鸣耳聋,汗出,腰膝酸软等。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进行诊断。

(1)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平均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DBP)≧90mmHg;

(2)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近4周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个体。

(3)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3、中医证候诊断

(1)阴虚阳亢证:

眩晕、急躁易怒、失眠、面红、目赤、头痛、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口干、口苦、便秘、溲赤。

舌苔:

舌尖边红苔黄。

脉象:

脉弦或数

(2)痰浊上扰证:

眩晕、头重如裹、昏蒙、胸闷、呕吐痰涎、纳少、恶心、脘腹痞满,多寐、神疲、头痛。

舌淡,苔白腻。

脉象:

濡滑。

(3)气血亏虚证:

眩晕动则加剧,遇劳加重。

头痛隐隐、神疲乏力、面色少华、懒言、心悸、失眠、尿频或溲赤、便秘或便溏。

舌苔:

舌淡,苔薄白。

脉象:

脉细弱。

(4)气虚血瘀证:

眩晕。

头痛如刺、气短、乏力、面色黧黑、口唇紫黯、肌肤甲错、健忘,心悸失眠,耳鸣耳聋。

舌苔:

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

脉象:

脉细涩。

(5)肾精不足证:

眩晕日久不愈、腰膝酸软。

耳鸣、五心烦热、失眠、夜尿频;或面色白、颜面或双下肢水肿、夜尿多、形寒肢冷、记忆力减退。

舌苔:

舌红少苔或舌淡苔白。

脉象:

脉细数或脉沉细弱。

三、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

(3)心电图、胸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颈椎X线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超声心动图、腹部超声、肾动脉彩超、肾上腺CT、颈动脉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等。

四、治疗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老年高血压病,年龄>60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无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无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的住院患者。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阴虚阳亢证

治法:

滋阴潜阳,清火熄风。

代表方:

天麻钩藤饮加减。

常用药:

天麻,石决明、钩藤平肝潜阳熄风;牛膝、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黄芩、山栀,菊花清肝泻火;白芍柔肝滋阴。

2、痰湿上扰证

治法:

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代表方: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常用药:

半夏,陈皮健脾燥湿化痰;白术、苡仁、茯苓健脾化湿;天麻化痰熄风,止头眩。

3、气血亏虚证

治法:

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代表方:

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

党参,白术、黄芪益气健脾;当归、熟地、龙眼肉、大枣补血生血养心;茯苓、炒扁豆补中健脾;远志、枣仁养血安神。

4、气虚血瘀证:

治法:

益气活血。

代表方:

补阳还五汤加减。

常用药:

黄芪补气健脾;地龙、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等活血通络。

5、肾精不足证:

治法:

滋阴补肾或温阳补肾。

代表方:

左归丸或右归丸加减。

左归丸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常用药:

熟地滋肾益精;山萸肉养肝滋肾;山药补脾滋肾;枸杞补肾益精;龟板胶、鹿角胶峻补精髓;菟丝子、川牛膝益肝肾、强腰膝。

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补髓,常用药:

附子、肉桂、鹿角胶培补肾阳、温里祛寒;熟地、山萸肉、山药、枸杞滋阴益肾,养肝补脾,填精补髓;菟丝子、杜仲补肝肾,健腰膝;当归养血活血。

(二)中成药:

龙胆泻肝颗粒:

2包/次,3次/日,水冲服。

功能:

清热解毒,泻肝经实火。

适用阴虚阳亢证者。

祛湿颗粒:

一次10g,一日3次,开水冲服。

功能:

淡渗利湿,清热解毒。

适用于痰湿上扰证者。

人参五味子口服液:

2支/次,3次/日,口服。

功能:

益气养阴。

适用于气血亏虚证者。

补肾养骨口服液:

2支/次,3次/日,口服。

功能:

温补肾阳,填精补髓。

适用于肾精不足证者。

步长脑心通:

4粒,3次/日,口服。

功能:

益气活血。

适用于气虚血瘀者。

(三)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1、益气养阴扶正类

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

益气固脱,养阴生津。

参芪扶正注射液:

扶正固本,益气活血。

2、活血化瘀类:

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红花注射液。

(四)中医特色疗法

1、针灸治疗、

(1)阴虚阳亢证:

治法:

取肝、胆两经穴为主,针用泻法。

处方:

风池、肝俞、肾俞、行间、侠溪。

(2)痰浊上扰证:

治法:

以胃经、脾经穴为主,针用泻法,可灸。

处方:

中脘、内关、丰隆、解溪。

(3)气血亏虚证:

治法:

以脾、肾两经穴为主,用补法、可灸。

处方:

百会、气海、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针用补法,加灸。

(4)气虚血瘀证:

治法:

以肝经、胆经穴为主。

针用泻法。

处方:

太冲、合谷、风池、血海、膈俞、膻中、太阳等。

(5)肾精不足证:

治法:

以督脉、肾经穴为主。

针用补法,可灸。

处方:

太溪、悬钟、三阴交、百会、肾俞。

2、推拿按摩辩证辨病使用手法。

3、药物浸浴药物组成:

夏枯草勾丁桑叶菊花牛膝,每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

4、起居有规律,忌烟酒,保持心情舒畅,乐观,防止七情内伤。

5、体育锻炼:

按年龄、性别、体力有无并发症等不同条件,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进行导引和气功有一定疗效。

6、饮食治疗:

应严格长期坚持,饮食总热量和营养成分须适应生理需要,进餐定时定量,忌食膏粱厚味、或过咸之品。

(五)西医治疗

可有针对性选择联合使用西药降压、降糖、降脂、抗凝、改善微循环、改善脑供血、改善心肌供血供能。

五、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学评价

采用《中药新药临床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的证候评分标准,动态观察证候变化,重点于评价患者已有或新发的头晕目眩、头痛等主要证候是否明显缓解。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侯积分减少≥70%;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侯积分减少≥30%;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侯积分减少不足30%;

计算公式: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2、降压疗效评定标准:

按《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判定方法。

显效1.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⒉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或以上。

有效1.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2.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3.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

须具备其中一项。

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内二科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

(内二科)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的主要症状:

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胃脘部疼痛。

次要症状:

可兼有胃脘部胀满、胀闷、暖气、吐酸、纳呆、胁胀腹胀等。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中老年多见,常反复发作。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2006,上海),慢性胃炎常见上腹部疼痛,腹胀,早饱,食欲减低,饮食减少,或伴有烧心泛酸等。

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胃镜及内镜下病理。

(1)内镜诊断

浅表性胃炎:

内镜下可见红斑(点状、条状、片状)、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或出血斑、黏膜水肿或渗出。

萎缩性胃炎:

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样。

如伴有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描述为萎缩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

(2)病理诊断

根据需要可取2~5块活检组织,内镜医师应向病理科提供取材的部位、内镜检查结果和简要病史。

病理医师应报告每一块活检标本的组织学变化,对Hp、慢性炎症、活动性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应予以分级。

慢性胃炎活检显示有固有腺体的萎缩,即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不必考虑活检标本的萎缩块数与程度,临床医师可结合病理结果和内镜所见,做出病变范围与程度的判断。

(二)证候诊断

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

1.肝胃气滞证:

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暖气频作,胸闷不舒,舌苔薄白,脉弦。

2.肝胃郁热证:

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3.脾胃湿热证:

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恶心欲呕,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4.脾胃气虚证:

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餐后明显,饮食不慎后易加重或发作,纳呆,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弱。

5.脾胃虚寒证: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6.胃阴不足证:

胃脘灼热疼痛,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脉细或数。

7.胃络瘀阻证:

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胃痛拒按,黑便,面色暗滞,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和中成药

1.肝胃气滞证

治法:

疏肝理气

推荐方药:

柴胡疏肝散加减。

选用柴胡、香附、枳壳、白芍、陈皮、佛手、百合、乌药、甘草。

中成药:

气滞胃痛口服液(本院制剂)、胃痛宁汤(本院制剂)等。

2.肝胃郁热证

治法:

疏肝清热

推荐方药:

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

选用柴胡、赤芍、青皮、陈皮、龙胆草、黄连、吴茱萸、乌贼骨、浙贝母、丹皮、栀子、甘草。

中成药:

复方银黄片(本院制剂)、胃痛宁汤(本院制剂)等。

3.脾胃湿热证

治法:

清热化湿

推荐方药:

黄连温胆汤加减。

选用黄连、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黄芩、滑石、大腹皮、白蔻仁。

中成药:

胃痛宁汤(本院制剂)、祛湿冲剂(本院制剂)等。

4.脾胃气虚证

治法:

健脾益气

推荐方药: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选用党参、炒白术、茯苓、陈皮、木香、法半夏、炙甘草。

中成药:

人参五味子口服液(本院制剂)、参苓白术颗粒(本院制剂)、胃痛宁汤(本院制剂)等。

5.脾胃虚寒证

治法:

温中健脾。

推荐方药:

黄芪健中汤合理中汤加减。

选用黄芪、桂枝、干姜、白术、法半夏、陈皮、党参、茯苓、炙甘草。

中成药:

胃痛宁汤(本院制剂)等。

6.胃阴不足证

治法:

养阴益胃。

推荐方药:

沙参麦冬汤加减。

选用北沙参、麦冬、生地、玉竹、百合、乌药、佛手、生甘草。

中成药:

人参五味子口服液(本院制剂)、胃痛宁汤(本院制剂)等。

7.胃络瘀阻证

治法:

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

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选用丹参、砂仁、生蒲黄、莪术、五灵脂、三七粉(冲服)、元胡、川芎、当归等。

中成药:

胃痛宁汤(本院制剂)、田七胶囊(本院制剂)等。

(二)针灸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应用体针、腹针、平衡针灸等治疗方法。

(三)护理

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食、饮食指导、情志调摄及健康教育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主要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主要症状(胃脘痛及痞满)的记录与评价。

按症状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计算主要症状改善百分率。

(1)痊愈:

症状消失。

(2)显效:

症状改善百分率≥80%。

(3)进步:

50%≤症状改善百分率<80%。

(4)无效:

症状改善百分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