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09059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docx

《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docx

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

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

篇一: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摘要: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种类繁多,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0年来,沿海经济发展引起了环境污染和环境变化,影响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

本文在简要介绍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详尽分析了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希望可以促进中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海洋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开发利用

0引言

进入21世纪后,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土地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

海洋面积几乎是陆地的2.5倍,是名副其实的“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化学、矿产和其他资源。

有鉴于此,世界各国都已踏入海洋。

世界各地掀起了海洋开发利用的高潮,中国也不例外。

一.海洋生物资源概括

1.1海洋生物资源的概念

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

指生活在海洋的所有生命有机体,其中包括微生物、低等和高等植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2]。

1.2中国海洋生物资源概况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现已记录的物种20278种,隶属44门[3]。

海域渔场面积广阔,最大持续渔获量和最佳渔业资源可捕量分别约为4.7×109kg/年和3.0×109kg/年[5]。

海洋生物资源能提供多种用途,在食品、医疗、化工等方面服务人类。

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工业原料短缺,耕地不足,使得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粮食问题。

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可以弥补陆上资源的不足。

因此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

[2]王斌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J]生物多样性。

1997,5

(2):

347-3503)罗瑞新,林伟中国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22,25(5):

88-93

2.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现状

海洋生物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通过科学管理,提供人类生存所需的食品、药品、工业原材料和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有利于结合国情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和方法。

中国重视发展海洋渔业研究和水产生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海洋渔业生产发展迅速,海洋水产品总产值呈逐步上升趋势,为国家和人民提供了大量水产食品和工业原料。

2.1捕捞生产状况

自1985年以来,中国实施了各种保护资源再生产的措施,海洋渔业产量显著增加。

海洋渔业产量从1989年的503.6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1496.7万吨。

自1998以来,海洋捕捞产量呈下降趋势,到2022才开始上升,2022年达到1638万2000吨。

具体原因是:

由于过度开发利用,近海资源受到严重破坏,重要的传统物种如大黄鱼在底鱼中的产量减少,其食物链较短,渔业产品中的营养水平较低[6]。

2.2海水养殖状况

近年来,我国把海洋渔业生产增长的主要目标放在水产养殖的发展上,海水养殖发展很快。

海水养殖产量1989吨157万6000吨,2022吨1316万7000吨。

但产品以贝类为主,产值高的鱼类较少,虾、蟹总量不多[6]。

[6]程家骅,姜亚洲.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回顾与展望[j].中国水产科学,2021,17(3):

610―617.

二、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

1.海洋污染加剧

近年来,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且呈扩大趋势。

氮、磷等营养物质污染明显,海洋生物资源的掠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

陆地污染物和海洋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对我国海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对环境破坏性更大的有机物污染。

四个海域中,东海污染最严重,超标率为94.0%;其次,渤海污染超标率为56.0%;第三是黄海和南海的污染。

其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无机磷。

据估计,全国沿海地区约有217个排污口,年排污量超过100亿吨,入海主要污染物146万吨,其中有机质、营养盐和石油占入海污染物总量的95%以上。

珠海海域存在大面积的海水缺氧区。

上海、浙江、天津和辽宁遭受了严重的营养污染。

石油污染严重的地区有河北、天津、浙江和上海。

2.过度采捕是海洋生物锐减的主要原因

带鱼、小黄鱼、鲭鱼等多种濒危传统经济鱼类曾是渤海的主要渔业资源和特殊捕捞对象。

近十年来,渤海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从3.61(85种)下降到2.52(74种)。

海洋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数十亿元。

3.过度围海造地是改变海洋生物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量工业建设用地增加,耕地减少的速度加快,导致海洋填海造地,海洋生物种群受到污染。

由于填海造地,大堤阻断了海潮的趋势,造成东西海湾两岸严重淤积,数万亩浅海滩涂成为陆地。

蛤蜊、贻贝、河蚌、蛤蜊和牡蛎未能收获,海水的自净能力下降,污染加剧。

4.过度采伐珊瑚礁、红树林是使海洋生物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

珊瑚礁是热带浅海特有的生态系统,主要由珊瑚礁和黄藻组成。

它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

由于人类经济利益活动对海洋生物环境生存造成的破坏,除了观赏价值外,大量沿海渔民利用珊瑚礁燃烧石灰,造成珊瑚资源的严重破坏。

红树林是海岸线上河口海湾潮间带上的常绿木本植物群落,素有“海上森林”之称。

红树林具有使海岸线稳定、避免水土流失、提高初级生产力、增加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功能。

其中的各种鸟类、鱼类、贝类、多毛类、甲壳类及物种多样性的提高,对各种污水也有一定的清洁调整能力。

由于围海造地造成的海洋生物污染等原因使得红树林面积大大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

三、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原则

1.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网络的开发管理原则

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掠夺和虐待将面临枯竭和捕鱼的风险。

过去有许多痛苦的教训。

中国的海洋地理、气候多样性和环境空间异质性不仅孕育了丰富的物质和生态多样性,而且蕴含着巨大的经济、科学和生态价值。

生物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科学管理来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思想是在“保护研究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将多样性的保护与开发同时进行。

只有不断挖掘具有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的资源,才能完善区域多样性保护网络。

只有合理利用土地,确立投资的实施原则,才能保持良好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有效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生态平衡发展,充分发挥资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生态系统正常循环的正常利用。

2.我国物种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

物种的可持续利用可以通过狩猎、收获、砍伐、捕捞、引进和培育、繁殖和加工来满足生活和贸易销售或非收获利益的需要。

通过实地调查,利用海洋和陆地资源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范围、持续时间、环境因素和社会生活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

从而了解资源利用、物种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性、合理性、协调性和完整性。

为了实现海洋物种资源的最大限度可持续利用,满足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制定一系列宏伟规划:

气候、湿地、生态、光照、物种资源、人类活动、物理特性、规划、开发、建设、使用,合理的接受等

蓝图。

四、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1.加强依法治国,完善海洋生物管理法规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

我们不仅要强调“经济发展”或“环境保护”,而且要协调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促进,彻底摆脱“发展破坏贫困、恶性发展”的恶性循环。

一方面,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和补充现行法律法规。

另一方面,还要制定其他海洋管理法律法规,使海洋管理有法可依。

加强执法,确保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2.严格控制向海洋污染排放,是保护海洋生物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河流、湖泊和陆上泊位的污染有了足够的认识,但对海洋污染的重视不够。

各类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和船舶污水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因此,对入海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是实现排放浓度和总量标准共同控制的根本途径。

3.加强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勘测和海洋生物性保护

中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生物物种多样。

因此,迫切需要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五、引用经济手段,采用有偿使用的政策

有效利用海洋资源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看,海洋鱼类资源作为自然资源,包括可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而目前国际上通行以支付意愿作为指标来衡量。

首先从捕捞量上控制捕捞强度,制止过度损耗渔业资源,制订可捕捞鱼类资源的定额,在此基础上依照”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竞拍捕捞许可证制度,并允许捕捞许可证公开转让化、辅以严厉的法律监督,防止无证偷捕行为。

2.依靠科技进步开拓新天地

开辟新资源场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它可以缓解稀缺资源需求,延长可供持续利用的时间和满足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新渔场远洋渔业和发掘新种群生物资源是我国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重视海洋和生态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第一,应该着力通过科学规划持久为人类服务;第二,作为黄金产业的旅游业的兴旺发达将有利于振兴经济、提高当地居民水平;第三,旅游业对相关行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将有利于保护区及邻近地区经济结构的改善。

总之,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其他生物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应衡量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并考虑海洋生物资源的环境保护。

我们不仅要有经济利益的眼光,更要有全社会的长远利益和具有环境效益的全球利益。

[1]林炜,陈洪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生物学通报,2002,(9).

[2]madiganmt、martinkojm、parkerj、Brockbiologyfmicrostories[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817-820.麦迪根微生物学,第8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年

[3]康实.生物多样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有效开发[j].生物学通报,2002,(6).

[4]周德清微生物学课程[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5]张洪渊,海清.生物化学[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

第二部分:

海洋生物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

海洋生物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

班级:

学号:

姓名

1.海洋生物资源现状11.1海洋环境与生物多样性11.2世界海洋生物资源状况11.3中国海洋生物资源现状21.3.1中国海洋生物资源现状与特点21.3.2中国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22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32.1依法加强海洋管理,完善海洋生物管理法规32.2严格控制排污,治理老污染源,防止新污染源42.3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科技含量42.4加强渔业资源研究,制定合理的捕捞限额43结论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的严峻挑战,寻找新的发展空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面临的重大课题。

鉴于陆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日趋极限及陆地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人们便将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寄托于海洋,海洋也因此将成为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第二疆土。

70年代以来,向海洋进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已被列入许多国家的发展计划,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我国人口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6亿,人均占有陆地面积仅0.008平方千米,远低于世界人均0.3平方千米的水平[1],且陆地资源日益匮乏,环境状况令人堪忧。

为满足十几亿人口日益增长的对食物、海洋药物和其他海洋生物制品的需求,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运用海洋生物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是未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由之路。

1.海洋生物资源状况

1.1海洋环境与生物多样性

阳光、水、空气和矿物质构成了地球上生命的基本物质。

生活在海洋中的海洋生物是一种水环境,具有特殊的代谢机制,使海洋生物最终将阳光转化为化学能和各种特殊的细胞产物。

海洋生态环境赋予海洋生物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化学成分多样性、食物网的复杂性、完整性和脆弱性。

与陆地环境相比,海洋生态环境具有以下特点:

(1)三维空间:

水环境是由全球海洋组成的一个运动的、相互联系的三维空间,形成了海洋、陆地和大气三位一体的地球生命系统;

(2)相互制约因素:

水生环境使生物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导致一个生物体与周围其他生物体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3)食物链和食物网之间的关系:

每一种海洋生物都处于一个相互交织的食物链中。

捕食和捕食是相互依存、循环的,形成了一个复杂的食物网;(4)其他因素:

防御、迁徙、繁殖、捕鱼等[1]。

这些因素影响着海洋生物的种群结构、繁殖和补充。

特殊的海洋生态环境赋予了海洋生物不同于陆地生物的显著特征。

海洋生物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化机制,生物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生化系统。

整个海洋生物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巨大的共轭生态化学系统。

1.2世界海洋生物资源状况

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地球上80%的生物生活在海洋中。

海洋生物资源通过生物个体或种群的繁殖、发育、生长和新旧更替不断更新,种群不断补充,数量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相对稳定。

全地球每年产生的生物总量相当于1.5×1010t有机碳,而海洋生物占87%。

已知海洋生物资源储量约3.4%×1010t,海洋生物约20万种。

目前,海洋每年向世界提供900万元×107t以上的优质蛋白食品。

据估计,在破坏资源之前,仅海洋鱼类的年生长量就高达6.0×108t

提下每年可捕量为2.0×108~3.0×108t,是目前世界海洋渔获量的2~3倍[2]。

可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十分巨大。

1.3中国海洋生物资源现状

1.3.1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现状及特点

中国海域辽阔,大陆架广阔,海岸线1.8公里×104KM,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海洋资源丰富,已记录海洋生物20278种,隶属于44门,其中鱼类3032种,贝类1923种,螃蟹734种,546种虾,790种藻类,200多种主要经济物种[1]。

此外,海洋渔场总面积281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面积2875万亩,可人工养殖面积200多万亩。

2002年,我国海洋渔业产量达到1.4%×107吨(含远洋捕捞),养殖产量达到1.2×107吨[3],且仍在逐年增长(表1),海洋渔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海洋生物资源已被用作优质食品、药品、生物制品和其他精深加工产品的原料。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利用较少。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很大的利用潜力。

表1中国各海区历年海洋捕捞产量(单位:

t)

年份198********01998199920002001200202220222022

渤海29431437531351572595402016183611624517146277613741141329807131406412517161233328

黄海515069619040108584117062503425452347763453202321540154013154883300028131712363204389

黄渤海总产80938399435316015662660270504381351021844915978458951544846904314345442295244437717

东海1415260168979920728474378364553814754559295505651539789951444344980583967344870790

南海5521747769551614666237736734374473459653351280135801763587517370356236040323767253

中国海洋渔业总产量为2812689348516655088210268373149667651496223147745241440614414344934413414321432311211451085814532984

1.3.2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盲目开发海洋生物资源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逐渐暴露出来:

过度捕捞和资源滥用导致近海生态系统基本生产力下降;海洋捕捞长期处于失控状态,甚至大量产卵群和幼虫被杀死,破坏了种群补充和资源再生。

特别是鲭鱼、梭鱼、鲈鱼等传统经济鱼类受到严重破坏,渔业资源严重减少;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导致生物资源的减少和崩溃,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同时,大量生活和生产污水排入海洋,造成海洋有机污染,富营养化加剧,导致我国今年海洋赤潮频发。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沿海水域,特别是河口和海湾的赤潮频率、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呈上升趋势(图1);养殖海域水质恶化,养殖病害问题日益严重;不合理的围海、砍伐和挖掘礁石导致了一些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

如珊瑚礁、红树林等海洋典型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

这些状况已造成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生态平衡失调,严重影响了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如何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科学、合理、持续地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

图11980-2022中国海域赤潮发生频率

2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发展对策分析

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长,但海洋开发技术远远落后于生产需要。

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问题日益突出。

借鉴人类土地开发的经验教训和人类过度开发导致大量生物濒临灭绝的事实,我们必须尽快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努力采取预防措施,摆脱“发展-破坏-贫困-恶性发展”的恶性循环。

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

2.1加强依法治海,完善海洋生物管理法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逐步制定了许多有关海洋生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

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渔业法》已经实施多年,在保护海洋生物资源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总的来说,我国海洋立法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例如,《海洋环境保护法》只规定了防止几种主要类型的海洋污染,但没有规定如何防止其他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人类活动破坏海洋自然资源和生态,尤其是无污染的人类活动(如旅游业和房地产)[4]。

当前,一方面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还要制定其他海洋管理法律法规,使海洋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同时,要加强执法,从法律上防止少数人为获取当前利益,损害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肆意破坏和污染海洋环境和生物资源,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利益中体现环保效益,提高参与环保的积极性,确保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篇三: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

海洋中生活着20余万种生物,它们占了地球上整个生物物种的80%。

如此众多的海洋生物资源是我们开发医药、食品、化工产品的巨大宝库。

为了生存和繁衍,海洋生物在竞争中获胜,并适应海洋独特的环境,如高压、低营养、低温(尤其是深海)、无光、局部高温、高盐等所谓的生命极限环境。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它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奇妙的生理功能,为人类提供了许多具有独特功能和强大生理活性的新型结构活性物质,包括萜类、甾醇、生物碱、糖苷、多糖、肽、核酸、蛋白质、酶、,例如,由于对海洋环境的适应,海洋微生物具有新的特异性,导致相应的陆地微生物无法产生新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许多天然产物(如褐藻酸和琼脂糖)不适用于陆地生物。

它们是人类保健和医学的天然宝库。

我国海域辽阔,浅海滩涂资源丰富,为海洋渔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海洋渔场总面积为281万平方公里(约42亿亩),沿岸潮间带滩涂面积2875万亩‘’,10米水深以内的浅海面积11014万亩,可进行人工养殖的面积200。

多万亩。

我国海洋鱼类有1694种,其中经济价值较大的150多种,浅海滩涂生物资源2267种,其中重要的增养殖生物资源8种。

1.2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开发程度评价海洋捕捞业:

海洋捕捞资源开发一直是我国水产品的主要来源,其产量除70年代有过近10年的徘徊外,其他各个时期基本呈持续、稳定增长,尤以80年代的增长速度最快,1990年,海洋捕捞产量551.。

万吨,占当年海洋渔业产量的了7.3呱,捕捞量几乎比1)亩为废止单位,1亩~0.0667公顷1980年翻了一番。

我国海洋初级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比较属中下水平,而渔业资源开发程度,居世界6个大陆架大国前列,过度捕捞的状态相当严重。

近年来,通过科研人员的努力和组织部门的有效协调与管理,我国海洋生物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技术体系,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九五”期间,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育和保存优良的海水养殖品种苗木。

主要包括组织培养和细胞工程育苗、虾和贝类三倍体养殖技术、海洋生物基因工程育种;海水养殖动物雌核发育及性别控制的研究。

通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建立了大型海藻良种的克隆、纯培养和保存技术、海藻生物反应器育苗技术、虾、牡蛎、扇贝和珍珠牡蛎的多倍体诱导和培育技术,建成了国家紫菜种质资源和国家科技兴海宁波转移中心,以及南北三个紫菜苗木生产基地。

此外,珍贵石斑鱼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2)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

主要包括海洋药物开发;海洋生物制剂及制品开发。

经过多年努力,一些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新型抗艾滋病海

外国药物911的研发已获准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它已成为中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进入临床试验的抗艾滋病药物。

新型抗肿瘤药物k-001还完成了所有临床前研究,并建立了专门的原料育种基地。

甲壳素衍生物“916”抗动脉粥样硬化新药也已应用于临床研究。

通过对海洋碱性蛋白酶和溶菌酶的研究,获得了产酶菌的最佳培养条件、液体浓缩酶的制备工艺和最佳稳定剂配方,并构建了基因库等。

(3)海洋生物基因资源的研究与开发。

主要包括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芋螺毒素的基因工程和药物研究;对虾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其中,对虾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严重危害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对虾白斑杆状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工作,目前已分别构建了正常和病变的对虾组织cdna文库,测定了近百个病毒表达序列标记(est)及近千个对虾表达序列标记,另外还开发了实用的对虾白斑杆状病毒快速检测的pcr试剂盒,使我国对虾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4)中国海洋生物技术的问题。

海洋生物技术的力量是分散的。

长期以来,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海洋开发的整体科技水平不高。

特别是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一直处于粗放状态,严重阻碍了我国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在海水养殖业中,也存在着养殖产业结构单一、种质退化、抗病能力下降、环境压力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要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学术带头人,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形成我国海洋生物技术高新技术创新体系,把我国海洋生物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对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发展海洋生物技术实现产业化

1、发展海洋生物技术是增加海产品的附加值,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产学研结合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必由之路。

推动产、学、研结合,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科技力量以多种形式进入企业或企业集团,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以及合作建设中试基地,加快科技成果在企业中的转化推广和应用。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最后以企业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3.结合科技兴海,建设试点基地,是加快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