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的学习法.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730514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的学习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的学习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的学习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的学习法.docx

《初中物理的学习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的学习法.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的学习法.docx

一、知识的获取

物理学习就三个字:

看、听、练。

1、多看:

课本内容、难重点,听哪些?

①预习课本,课前花时间看一遍,知道这节讲什么。

②找重难点,预习过程中难以理解的知识,做好标记,课上认真听。

③预习效果,可利用课时作业知识梳理内容检测预习效果,尝试解答教材中的问题与习题,认真听课,比对老师的解答,找出自己的思考的缺点。

2、会听:

听重难点,注意老师语气的变化

①上课认真跟上老师的思路:

课堂上切记不能脱离老师的上课思路,要认真听老师对公式、规律、物理概念的解释,并加以思考理解。

②先听后记:

听懂的内容简略的笔记,不懂的内容要主动记下来,等课下及时找同学、老师讨论。

注意每节课的知识网络,记笔记可用符号简化记录。

3、常练:

常练习、常总结

①熟练掌握所学内容:

同学们一定要主动学习,整理好每节的重要物理概念、重难点、易错点,建立每一章的思维导图,同时能按照思维导图进行各章节知识的扩展与联系。

②熟练进行知识应用:

(1)练习时要主动分析物理过程,不要一味找数据代公式;

(2)坚持每天复习笔记、整理错题,一定要做题型分类,留好每周复习至少2-3遍。

另外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错题整理方式,时常复习;

(3)独立思考、独立做题,不要一有不会就跟同学老师提问,先深入思考,再同学之间交流,最后寻求帮助。

二、知识的运用

物理的知识不是“死”的,不能死记硬背,只有通过运用才能加深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关联生活

为什么下雪天不冷化雪天冷?

为什么煮熟的鸡蛋放进冷水里会更好剥壳?

飞机为什么能够上天?

这些问题都可以用物理原理来解释。

生活中处处是物理,衣、食、住、行中都有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要有主动发现的眼睛。

用物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在获得成就感后,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物理。

2、掌握实验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课本上的结论都是通过大量试验验证的。

大部分实验是我们可以直接接触的:

比如课堂上老师给我们演示的实验,实验室里自己操作的实验,还有不需要依靠专业仪器就能做的实验,如小孔成像,可以尝试自己操作并做好笔记。

还有学习网站也有一些操作演示,同学们学习之余也可以多看看。

3、学科关联

语文中的成语诗句、历史书中的物理学家、数学中大量的计算技巧,都可以融合在物理的学习中。

学科间的学习不是相互独立的,要主动搭建联系。

三、“破”题技巧

1、审题

①看懂题意:

全面:

对题目中的重点数词句和配图要仔细推敲,不要断章取义;

准确:

对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规律不要一知半解,透过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抓住问题实质。

②理清条件:

有些题目不是给具体的数字,而是用文字描述,要注意转换,如:

“光滑的平面”意味着物体与平面没有摩擦;

“漂浮”指物体的重力与浮力大小一样等等......

隐含条件一般藏在以下几个地方:

具体数据、字里行间以及配图中。

2、分析

根据题中描述的物理现象判断其所属的知识范围,我们可以通过作图、运用概念和规律来分析物理过程,确定该用什么公式、什么定律,建立已知量和未知的关系式。

一般有两种推导方式:

顺推:

由已知条件条件推论结果,大部分题目都是采用这种分析方式;

倒推:

从未知量一步一步往前推,比如求物体做功的功率:

P=W/t,题目中没有给出W,根据定理公式W=Fs,F=ma,一直推导,直到找到所有的条件和数据,反过来解决。

我们看下面这道题:

(2013·江苏徐州·模拟)长江三峡大坝上下游水位差最高可达113m,上游的船要在船闸中经过5个闸室使船体逐渐降低,每个闸室水位变化二十多米,因而三峡船闸的闸门非常大。

其首级人字闸门每扇高39.5m,宽20.2m。

倘若门外的水位高30m,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最大压强是______Pa,已知闸门所受水的平均压强是最大压强的一半,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压力是______N。

(g取10N/kg)

虽然题目字数有点多,但是在拆解题目,找到重点之后,就知道,考查的知识点很明确:

液体压强和浮力的计算。

液体压强公式P=ρgh,压力公式F=Ps,找到关键数字计算即可。

3、解答

物理的答题其实是语文和数学的结合,既要有计算能力,也要有语言描述能力。

注意解答过程的规范,解题步骤要有适当的文字描述、使用专业名词、配合作图展示思路。

4、验算

验算的时候先把之前的计算过程挡住,避免受到之前的影响;再检验计算的过程是否缺漏以及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