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习题论述题与简答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30411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科习题论述题与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环境科习题论述题与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环境科习题论述题与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环境科习题论述题与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环境科习题论述题与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科习题论述题与简答题.docx

《环境科习题论述题与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科习题论述题与简答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科习题论述题与简答题.docx

环境科习题论述题与简答题

1.第一代环境问题与第二代环境问题有何不同?

答:

第一代环境问题是指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造成的区域性影响,主要表现在:

煤和其它燃料引起的大气污染;工业废水及城市污水等引起的水污染;工业固废和城市垃圾所造成的污染;森林滥伐、草原过渡放牧和不合理的垦荒造成的生态破坏;土地不合理开发引起的水土流失及非农业占地导致农田面积减少;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资源短缺等。

第二代环境问题主要是指全球性环境问题,集中体现在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第二代环境问题与第一代环境问题相比,表现出环境污染的全球性和其影响的国际化,还有预测和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难度大大增加。

2.简述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及危害?

答:

臭氧层损耗的原因和机理,目前主要有三种看法,即化学理论(氟利昂和哈龙的破坏)、太阳活动理论(太阳黑子耀斑准11年周期的爆发作用)、动力学理论(大气环流的上升和下沉等)。

臭氧层破坏所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

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就增加2%,人的皮肤癌就增加3%,还受到白内障、免疫系统缺陷和发育停滞等疾病的袭击。

臭氧层破坏对植物产生难以确定的影响。

一般说来,紫外辐射增加使植物的叶片变小,因而减少俘获阳光的有效面积,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

对大豆的研究初步结果表明,紫外辐射会使其更易受杂草和病虫害的损害。

臭氧层厚度减少25%,可使大豆减产20~25%。

紫外辐射的增加对水生生态系统也有潜在的危险。

紫外线的增强还会使城市内的烟雾加剧,使橡胶、塑料等有机材料加速老化,使油漆褪色等。

3.简述酸雨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答:

酸雨的形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大气物理和化学过程。

降水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会吸收大气中的各种物质,如果酸性物质多于碱性物质,就会形成酸雨。

酸雨对于人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酸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酸雾来实现的。

它不仅刺激眼睛、皮肤,而且可以直接进入呼吸道,侵入肺部,引起肺水肿,甚至死亡。

酸雨造成地表水体酸化,危害水生生物生长,破坏渔业生长。

酸雨破坏森林,危害农业,容易腐蚀损害植物,影响光合作用,使陆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致使树木生长缓慢或造成农作物枯死、农业减产等。

酸雨会腐蚀金属,破坏铁路、桥梁等建筑,会加速名胜古迹的风化与破坏。

3.简述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原则。

答:

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必须坚持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以源头控制为主,实施全过程控制,推行清洁生产;

合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如扩散、稀释、降水冲刷作用等)与人为措施相结合,;

分散治理与区域污染综合防治相结合;

按功能区实行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相结合;

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

4.简述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主要对策。

答:

加强大气环境管理,制定综合防治规划。

调整工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

改善能源结构,大力节约能源;

综合防治交通废气污染;

切实加强扬尘管理;

植树造林,完善城市绿化系统。

四论述题

5.论述大气污染对人体及环境造成的危害。

答: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大气质量发生了较大变化,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许多有毒有害物质的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生活、对全球气候的改变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损害各种各样的材料、制品等。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大气中有害物质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侵入人体:

直接呼吸、随着食物或水、通过皮肤,对人体的影响,首先是感觉上的,而后是生理上的,进一步就出现了急性症状。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大致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三种。

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较高或工厂生产时出现突发事故时,便会引起急性中毒,如心脏病。

当污染物质在低浓度、长期连续作用于人体后容易出现慢性毒害作用,如肺癌。

当致癌物质长时间作用于肌体,损害体内遗传物质,引起突变,会引发肿瘤等,如果使遗传信息突变,会导致畸形或致突变。

2)对植物的危害

对植物生长危害较大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氟化物和光化学烟雾。

其危害有急性、慢性和不可见三种。

急性危害常使作物产量显著降低,慢性危害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不可见危害会造成植物生理上的障碍。

3)对气候的危害

主要影响到城市区域气候变化,如热岛效应,致使城市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出去,浓度升高。

进而造成全球气候异常,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扩大等问题。

4)其他危害

大气污染对金属制品、油漆涂料、皮革制品、纸制品、纺织衣料、橡胶制品和建筑材料也存在严重损害。

这些损害包括玷污性和化学性两方面,带来极大地经济损失。

6.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答:

水是自然界一切生物不可或缺的资源,其特点是:

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分布有81%的水资源,其它进展19%;

降水量和河流径流量时间分布不均,过于集中降水会出现洪涝灾害,造成人畜伤亡,财产受损;

河流泥沙含量大,影响了水资源的质量和利用。

7.水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改革生产工艺、实施清洁生产。

废水及其污染物是一定生产工艺过程的产物,改革生产工艺过程,利用无污染原料,经过清洁生产过程,生产出清洁产品,会使废水排放量减少,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或减轻危害。

加强管理,实行清浊分流。

对大部分企业而言,受到严重污染的废水通常只占全厂废水的一小部分,因此使废水清浊分流,便于其回收利用。

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

如今,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一水多用,即能降低生产用水量,又可减少废水外排量,从而减少废水处理规模和投资。

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应坚持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相结合,利用生物技术对废水加以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还可节约水处理费用。

净化废水,力求经济合理。

废水处理后仍残存一些污染物,通过污染源分散治理与区域污染集中控制相结合的处理方法,提高污染治理效益。

四论述题

8.论述水污染综合防治的主要对策。

答:

1)工业水的污染防治对策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减少工业用水量不仅意味着可以减少排污量,而且可以减少工业新鲜用水量。

因此,发展节水型工业对于节约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同时减少水污染和保护水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促进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在建有城市废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城市,应尽可能地将工业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进入城市废水处理厂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

但工业废水的水质必须满足进入城市下水道的水质标准,对于不能满足标准的工业废水,应在工厂内部先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使水质满足标准后,方可排入城市下水道;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废水排放标准和相关的水污染控制法规和条例,加大执法力度,严格限制废水的超标排放。

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在不同层次,如车间、工厂总排出口和收纳水体进行水质监测,并增强事故排放的预测与预防能力。

2)城市水的污染防治对策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各城市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将不断完善下水道系统作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规划、建设和运行维护。

对于旧城区已有的污水/雨水合流制系统应作适当的改造。

新城区建设应在规划时考虑配套建设雨水/污水分流制下水道系统。

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城市废水处理厂。

城市废水厂的建设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重要手段。

城市废水的防治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一般来讲,集中建设大型城市废水处理厂与分散建设小型废水处理厂相比,具有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易于加强管理等优点。

但在人口相对分散的地区,城市废水厂的服务面积大,废水收集与输送管道敷设费用增加,适当分散治理可以减少废水收集管道和废水厂建设的整体费用。

此外,从废水资源化的需要来看,分散处理便于接近用水户,可节省大型管道的建设费用。

因此,在进行城市废水处理厂的规划与建设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考虑确定其建设规模。

在缺水地区应积极将城市水污染的防治与城市废水资源化相结合。

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在考虑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时应充分注意与城市废水资源化相结合,在消除水污染的同时,进行废水再生利用,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

由于大量污水的排放,许多城市的饮用水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因此,城市水污染的防治规划应将饮用水源的保护放在首位,以确保城市居民安全饮用水的供给。

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虽然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但具有基建费大、运行费较高等缺点,往往为我国经济实力所不能负担。

此外,该工艺还不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因此,必须根据各地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发各种高效低耗的新型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3)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

发展节水型农业。

①大力推行喷灌、滴灌等各种节水灌溉技术;②制定合理的灌溉用水定额,实行科学灌水;③减少输水损失,提高灌溉渠系利用系数,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改善灌溉方式和施肥方式,减少肥料流失;加强土壤和化肥的化验与监测,科学定量施肥。

特别是在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应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调整化肥品种结构,采用高效、复合新化肥品种;增加有机复合肥的施用;大力推广生物肥料的使用;加强造林、植树、种草,增加地表覆盖,避免水土流失及肥料流入水体或渗入地下水。

开发、推广和应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减少有机农药的使用量;研究采用多效抗虫害农药,发展低毒、高效、低残留量新农药;完善农药的运输与使用方法,提高施药技术,合理施用农药。

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处理。

合理布局、控制发展规模;加强畜禽粪尿的综合利用、改进粪尿清除方式、制定畜禽养殖场的排放标准、技术规范及环保条例;建立示范工程,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对乡镇企业的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并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施废物最少量化;限期治理某些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如造纸、印染等企业,对不能达到治理目标的工厂,要坚决关、停、并、转,以防治对环境的污染及危害;在乡镇企业集中的地区以及居民住宅集中的地区,逐步完善下水道系统,并兴建—些简易的污水处理设施。

9.论述水体污染对人体及环境造成的危害。

水体污染可以通过食物链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并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具体是: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水是生命之源,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会带来一些影响,主要表现在:

水体受化学有毒物质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造成急性、慢性中毒;水体受某些致癌化学物污染,如砷、铬、镍、苯胺、苯并苾等,可在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体内蓄积,长期应用这种水或通过食物链可能诱发癌症。

2)对工业的危害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用水量越来越大,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水质污染后,工业用水必须投入更多的处理费用,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会使食品工业生产停顿。

3)对农业的危害

污水灌溉会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甚至使人畜受害,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

海洋石油污染会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的死亡。

4)对水产资源的危害

我国海域辽阔,有许多内陆河,渔业发达,盛产大量虾类、鱼类高达2300多种,水产资源丰富。

近年来,水环境污染严重,破坏了鱼类生态环境,是淡水水产资源遭到破坏,许多鱼类大幅减产,有些资源严重衰退,不少名贵鱼类绝迹,天然捕捞量急剧下降。

5)对淡水资源的危害

我国34个较大淡水湖泊,有17个受到严重污染。

水体污染使许多本来就缺水的北方城市雪上加霜,加剧了淡水危机,许多本来不缺水的南方城市也不得不远距离饮水。

10.固体废物所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答:

1)污染水体。

不少国家把固体废物直接倾于河流、湖泊、海洋,甚至以海洋投弃作为一种处置方法。

固体废物进入水体,不仅减少江湖面积,而且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投弃在海洋的废物会在一定海域造成生物的死区。

废物堆或垃圾填埋地,经雨水浸淋,渗出液和滤沥亦会污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2)污染大气。

固体灰渣中的细粒、粉末受风吹、日晒、产生扬尘、污染周围大气环境。

粉煤灰、尾矿堆放场遇4级以上风力,可剥离1~1.5cm,灰尘飞扬高度达20~50m,在多风季节平均视程降低30~70%。

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经长期堆放发生自燃,散发出大量有害气体。

长期堆放的煤矸石中如含总硫达l.5%即会自燃,散发大量的二氧化硫。

多种固体废物本身或在焚烧时能散发毒气和臭味,恶化环境,影响危害人体健康。

3)污染土壤。

固体废物堆置或垃圾填理处理,经雨水浸淋,其渗出液及沥滤中含有的有害成分会改变土质和土壤结构,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妨碍植物的根系生长,或在植物机体内积蓄,危害食用。

各种固体废物露天堆存,经日晒、雨淋,有害成分向地下渗透而污染土壤。

城市固体垃圾弃往城郊,使土壤碱度增高,重金属富集,过量施用后,会使土质和土壤结构遭到破坏。

4)影响环境卫生。

粪便、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理,而且医院,传染病院的粪便、垃圾也混入普通粪便、垃圾之中,广泛传播肝炎、肠炎、痢疾以及各种寄生虫病,成为环境的严重污染源。

5)处理不当,危害人体健康及其生物生存。

现有技术可以利用的废物未被利用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处置,造成很大的浪费。

另外,还以水气为媒介传播和扩散,危害人体健康。

矿业、工业所排出的大量废物如堆置不当,还可能发生泥石流、坍塌滑坡,冲毁附近村镇,造成人身伤亡。

此外,固体废物消极排弃还会占用大量土地。

11.清洁生产的目标是什么?

答:

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资源的利用以及节能、省料、节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

减少废料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在生产、消费过程中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1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答:

增长不等于发展,持续增长不等于持续发展;

发展是有条件、有限制的;

发展要有公平性,没有公平就没有可持续发展;

发展要有和谐性,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发展的模式和途径不是唯一的。

 

13.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有何不同?

区别

环境质量影响评价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工作

目的

防患于未然,为建设项目合理布局或区域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为环境规划、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工作

性质

环境影响预测,与未来开发建设活动紧密相连,构成开发建设前期工作的一部分

环境现状评定,对某一区域内环境现状做较全面的了解和评价

内容

直接由建设项目的性质所决定

一般包括区域内的全部环境要素

特点

工程性、经济性

区域性

工作

方法

重点是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要考虑环境要素和环境过程的动态变化,应用适于预测的动态评价方法

收集资料、模拟试验、监测、模式预测,应用的是静态方法

 

14.简述目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答: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指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后又发展成为对全球造成危害或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

(2分)

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有:

①森林锐减②土地退化③沙漠化④水上流失⑤人口问题⑤城市化问题⑦淡水资源短缺⑧植被硷坏⑨物种灭绝⑩海洋污染11危险废弃物转移12全球变暖13臭氧层破坏14酸沉降等。

(每点0.5分,答对6点即可得3分)

15.简述产生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

答:

①颗粒污染物(或飘尘、降尘、TSP即总悬浮颗粒物);

②硫氧化物(或SO3、硫酸、或硫酸盐);

③氮氧化物(或NOx,或N2Ox);

④碳氧化物(或CO、CO2);

⑤卤素及化合物(或Cl2、HC12、HF、氯代烃、氟氯烃);

⑥碳氢化合物(或甲烷等)。

16.什么叫水体中的耗氧有机物?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哪些指标来衡量?

答:

①动植物残体及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的易分解有机物为水中耗氧有机物。

(1分)

②实际工作中采用含量指指标:

BOD(生物化学耗氧量)、(1分)COD(化学需氧量)、(1分)TOC(总有机碳量)(1分)以及TOD(总需氧量)。

(1分)

17.农药污染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①杀死号害虫天敌、传粉昆虫、益鸟等;(2分)

②害虫会在长期使用农药后增加抗药性,增加防治成本;(1分)

③土壤中农药积累对人体键康有影响;(1分)

④随着农药生产、运输,废弃农药会大量进人生态系统。

(1分)。

18.试述固体废弃物的土地处置方式。

答:

目前陆地上进行处置是唯一途径,因可能污染而不允许在海洋进行处置,大气、外层空间目前尚未考虑(2分)。

土地填埋分为卫生填埋处置生活垃圾(1分)和安全填埋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废弃物(2分)。

19.简述生态农场在能源利用上的作用。

答:

生态农场是根据生态学原理(1分)建立的新型(1分)农业生产模式。

(1分)它可以因地制宜利用不同技术,提高太阳能转化率(1分)、生物能利用率和废弃物再循环率。

(1分)

20.试述生物技术(森林、草地)在防治噪声污染中的作用。

答:

①噪声被叶反射呈不同方向试缀声波;(1分)

②引起树叶微振消耗噪声能;(1分)。

③尤其能优先吸收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高频噪声和低频噪声;

④不同绿地类型减噪声功能不同。

(1.5分)

21.简要说明环境的特性?

(1)环境具有整体性。

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由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组成的整体。

(2)环境具有区域性。

不同区域的环境,由于其组成要素不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3)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其中的诸要素在形成相互作用关系之后,会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

在没有被破坏时,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4)环境变化的滞后性。

由于环境是多要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如果某一地区的环境受到干扰和破坏,需要通过整个系统的生态和物质循环逐渐表现出来,因此环境变化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这也是环保工作任务艰巨的原因。

(5)环境的脆弱性。

环境系统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因此必须重视环境保护。

22.环境科学的研究任务?

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揭示人类-环境系统的实质,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掌握它的发展规律,调控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以改善环境质量,造福人民,促进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具体包括:

(1)探索全球范围内自然环境演化的规律;

(2)揭示全球范围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3)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4)研究区域污染综合防治的途径。

23.简要说明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光化学反应特点及基本反应过程?

(1)硫氧化物主要是SO2在大气中发生的光化学反应主要有两个过程:

①SO2的直接光氧化:

在低层大气中,SO2的主要光化学反应过程是形成单重态和三重态的SO2,激发态的SO2可以与O2反应生成SO3,也可以发生猝灭反应,重新转化为SO2。

②催化氧化:

SO2被气溶胶水滴吸附,在催化剂作用下形成H2SO4。

大气中低价硫的氧化主要是指CS2、H2S等,它们发生光解反应最终形成SO2,除了光解反应外就是与OH、O3、NO3反应,生成络合物和有机物。

(2)氮氧化物的光化学反应:

主要是指二氧化氮、亚硝酸和硝酸的光化学反应。

①NO2的光化学反应过程是NO2吸收光子形成NO和激发态O,激发态O和O2继续反应生成O3;②NO2的化学反应:

是指NO2与OH反应生成HONO2,与O3反应形成NO3;C.HONO的化学反应,生成H2O和NO2;D.HNO3的化学反应,生成H2O和NO3,或者与NH4反应生成铵盐。

论述题:

24.试述“光化学烟雾”的特征、形成条件及其危害?

光化学烟雾:

是指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的大气,在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反应所产生的产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

(1)光化学烟雾的特征是:

烟雾呈蓝色,具有强氧化性,刺激人的眼睛,伤害植物叶子,能使橡胶开裂,大气能见度降低。

(2)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

①地理条件:

由于烟雾的形成与NO2的光分解有直接关系,而光分解又必须有290-430波长的辐射作用下才有可能。

因此,纬度大于60度的地区,入射角较大,太阳辐射小,不容易发生光化学烟雾。

②季节:

夏季发生光化学烟雾的可能性比冬季大。

一天中,中午前后光线最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③污染源条件:

以石油为原料的工厂排气和汽车尾气是形成烟雾的前提。

(3)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

①NO向NO2转化是产生烟雾的关键;②碳氢化合物是产生“烟雾”的主要成分;

(4)光化学烟雾的危害

①刺激眼睛,这是由具有刺激性的二次污染物甲醛、PAN和丙烯醛引起的。

②臭氧会引起胸部压缩、刺激黏膜、头痛、咳嗽、疲倦等症状。

臭氧能损害有机物质,如橡胶、尼龙、棉布等

25.简要说明大气污染的危害?

(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二)对植物的危害

(三)对材料的危害

(四)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6.简要说明大气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要点:

(一)水生生态:

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二)土壤生态:

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

(三)植物生长:

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

(四)建筑物:

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三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们的产生与大气污染有关。

论述:

27.论述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危害极大。

当前世界各国大气污染状况依然十分严重。

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一直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

全球性大气污染所带来的灾害是全球性的,危及到每一个人的,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

因此,综合治理全球性大气污染需要各国政府协调一致的行动,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努力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并为此作出贡献,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针对目前的环境现状,应该在如下几方面加强治理,以减轻大气污染,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

(一)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制定并履行国际协议,严格控制全球性大气污染气体的排放。

(二)使用清洁能源,改变燃料构成。

研究开发洁净无污染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风力、水力、潮汐及氢燃料等,这些新能源的使用,一方面避免CO2等气体的产生,防止空气污染,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利用资源。

各国政府应鼓励发展低耗能、低污染产业,积极改善或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加强产业升级,引进相关技术,削减CO2排放量。

(三)选择有利污染物扩散的排放方式。

(四)植树造林,提高环境自净能力。

充分利用森林及绿色植被对温室效应的调节作用。

扩大生物链中的碳量,使大量碳不能转化为CO2进人大气中;适应气候变化,培育出适宜气候变化的农作物新品种等。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行动:

(1)从自我做起:

降低能源的使用量,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从内心去珍惜能源、爱惜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出门多乘公交少打的,能骑自行车或步行更好,以节约汽油的消耗量。

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量,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效率与节能,这是控制C02排放的主要措施,也是目前控制CO2排放量的最经济可行的办法。

(2)开源节流:

采用不产生二氧化碳的替代能源,最重要的替代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波浪能、核裂变与核聚变能。

(3)绿色处方:

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CO2,产生02,其中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的作用最大。

因为植被尤其是森林的覆盖面积影响到对阳光的反射率和大气中温室气体CO2的沉降,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阻止现有森林的破坏,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造林,大量培养绿色植物,以发挥其净化大气的功能。

28.天然水化学成分的形成?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和沉淀

(二)酸碱反应

(三)水化学平衡体系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