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5000吨调味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302774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5000吨调味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年产15000吨调味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年产15000吨调味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年产15000吨调味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年产15000吨调味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5000吨调味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年产15000吨调味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5000吨调味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15000吨调味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年产15000吨调味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年产15000吨调味酱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年产15000吨调味酱项目

1.1.2项目拟建地点

本项目拟建于深州市城市新区,泰山东路北侧,顺达大街西侧,隆邦公司新厂区内,占地面积15514平方米(折合23.27亩)。

拟选场址,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建设条件成熟。

1.1.3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1.1.3.1主要建设内容

1、在深州市城市新区,购置土地15514平方米(23.27亩)。

2、实施房屋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98880方米。

其中生产车间32000平方米,灌装车间32000平方米,原料库16000平方米,成品库16000平方米,检验车间1980平方米,办公宿舍楼500平方米,食堂300平方米,锅炉房配电室100平方米。

3、购置安装剪板机、缩径机、翻边机、制罐生产线、灌装生产线、配电及其配套设备、消防器具、检验设备等设备301台(套)。

具体设备详第七章“主要生产设备表”。

4、在厂区建设动力、上下水、通讯、消防、道路等公用配套设施。

1.1.3.2建设规模

年产15000吨调味酱项目。

1.1.4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7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5914万元,流动资金25000万元。

1.1.5资金来源

企业自筹2500万元,贷款5000万元两部分组成。

1.1.6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18个月,项目前期准备阶段3个月,自2012年3月至2012年6月,正式施工阶段15个月,自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

1.2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1.2.1承办单位名称:

河北隆邦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1.2.2承办单位法定代表人:

1.2.3承办单位项目负责人:

1.2.4项目单位企业性质:

有限责任公司

1.2.5承办单位概况:

河北隆邦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将严格恪守“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企业宗旨。

建立了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三级质量监测网,拥有先进的检测设施并具有多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从原辅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过程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都严格执行和产品相关的各种标准,以确保公司产品质量。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1号)

(5)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

(6)《深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7)《深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8)《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

(9)国家有关标准、规范

1.4编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工程组成的工艺、土建、设备、节能、环保、总图、经济等方面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市场、材料供应等的研究。

1.5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下页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生产能力

15000

人员总数

135

建筑指标

项目总用地面积

15514㎡

23.27亩

总建筑面积

安装设备

台(套)

主要能源消耗

m3/a

万kwh/a

柴油

总投资

万元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年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年均所得税

万元

十一

总投资收益率

%

投资回收期

所得税后

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

所得税后益率

1.6研究结论

1.6.1研究的简要结论

1)该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限制类项目和淘汰类项目,因此,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该工程拟采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先进成熟可靠,拟选厂商能为该项目提供成套设备和生产技术,能够保证项目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3)该工程采用国内先进生产工艺,设备选型注重节能降耗。

4)依靠先进的工艺技术,对三废进行高技术处理,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5)财务评价结果表明,静、动态效益指标都比较好。

年平均投资收益率16.33%,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6.30年(包括建设期),投资回收期较短,效益好。

因此,本项目可行性研究认为,项目投产后经济效益明显,同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

1.6.2问题与建议

1)新的工艺和技术采用中,必须注意员工的选聘及技术培训和生产实习。

2)基建施工和设备选购、安装中,必须严格执行各相关标准和规定,做好记录,让工程项目有一个科学、规范、完整的高起点。

3)项目开始就必须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贯穿到项目的各个方面。

落实到各个环节,确保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全过程。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市场预测分析

2.1项目建设背景

自1988年以来特别是80年代调整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后,深州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的一系列经济转变,使得深州整体经济得以持续快速的增长。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调味品产业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调味酱产品产量及行业产值快速增长,品种日益丰富。

我国调味品市场的终端需求主要来源于餐饮业、家庭消费和食品制造业三方面。

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餐饮业、家庭消费和食品制造业对调味品的需求均保持旺盛增长。

调味品行业成为我国食品工业工作中最活跃的产业,并仍将在未来的几年里保持快速发展的强进势头。

调味品行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建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体系,包括调味品分类,以及酱油、食醋、调味酱等产品标准。

此外,一些新型的调味品也在逐渐纳入标准体系之中。

标准的制订淘汰了一批不达标的中小企业,对调味品行业的结构升级、产品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过去低档产品恶性竞争的情况也将得到规范,规模化的企业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将占据更大的优势。

在此背景下,隆邦公司的调味品事业也取得了发展,连续5年以20%-25%的速度增长,目前的产能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技术装备水平也急需进一步提高。

为提升隆邦公司的盈利能力,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扩大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带动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以隆邦公司急需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技术装备水平。

2.2项目市场分析

调味品是传统消费品,中国是调味品生产大国。

调味品行业近几年的产量呈直线上升,每年产值增加15%-20%。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和典型抽样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调味品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人民币380.5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为205亿元,实现利税为15.3亿元,利润3.2亿元。

主要产品的产量:

酱油500万吨,食醋260万吨,酱类200万吨。

随着未来行业整合的深化,我国调味品行业有望进一步提速。

目前全世界调味品年营业额能占到食品工业销售额的10%左右,我国2010年的食品工业总产值为6.31万亿元,其中调味品行业的销售收入占仅2.4%,如果能达到食品工业销售额,那调味品的市场将达到6310亿元,是目前调味品市场容量的4倍左右,调味品市场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2.3产品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近几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受益于调味品行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以及下游需求市场不断扩大,调味品行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发展形势都十分看好。

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使得调味品行业近两年发展速度略有减缓,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渐消退,我国调味品行业重新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进入2010年我国调味品行业面临新的发展形势,由于新进入企业不断增多,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行业利润降低,因此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面对这一现状,调味品行业业内企业要积极应对,注重培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生产技术,加强企业竞争优势,于此同时调味品行业内企业还应全面把握该行业的市场运行态势,不断学习该行业最新生产技术,了解该行业国家政策法规走向,掌握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发展动态,只有如此才能使企业充分了解该行业的发展动态及自身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并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以使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

 

中国调味品制造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等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均在十个百分点以上;在规模增长的同时,行业经济效益也不断好转,行业利润总额、人均销售率等指标不断提高。

伴随国有调味品制造企业的改革改制、国外一批大企业的相继进入,以及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国调味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一批经济效益落后的企业将逐渐被市场淘汰,行业的集中度随之提高。

未来几年,调味品类产品将朝着多样化、复合方便化、营养保健化等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传统调味品生产企业纷纷投资进行技术改造,调味品产品的技术含量将日益增强,产品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第三章建设规模

3.1建设规模的确定原则

一是考虑市场容量对项目规模的影响,根据市场需求预测的市场容量、需求特点、社会需求的时间紧迫性、目标市场和可能占有的市场份额,确定项目建设规模。

二是充分考虑物质技术和环境容量的限制,资金、原材料以及主要外部协作条件对项目规模的满足程度,合理确定建设规模。

三是综合考虑项目的投资成本、投资风险、预期收益,确定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的确定,要考虑到市场供应及需求、资金的筹措、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厂址的建设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装置的规模还要涉及技术来源、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建设以及操作管理等技术因素。

3.2建设规模

根据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经过对市场容量、投入产出、生产线的稳定性和企业可利用条件以及合理的经济规模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本项目生产规模为:

年产15000吨调味酱。

 

第四章项目选址

本项目拟选址于深州市城市新区食品规划区,泰山东路北侧,顺达大街西侧,隆邦公司新厂区内,厂区毗邻307国道,石黄、保沧高速公路,距石黄高速深州东出口1公里;厂址距深州火车站0.5km,地势平坦,场交通十分便利,适于本项目的实施。

4.1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拟建厂址及周围地形平坦,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本工程场址尚无地质勘探资料,但根据附近已有建筑的勘探资料显示,该区地面以下大约2米为亚粘土,再往下大约5米均为粘土层,地基承载力大约在110至130MPa,地基承载力良好,无须进行复杂的地基处理,即可进行工程建设。

该区域地下水位大约在3米左右。

根据类似工程,无不良地质现象。

3、自然条件良好。

项目所在地处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属半湿润气候。

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风;夏季前期干旱,后期雨量增多;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寒旱同期,雨热同季,是该地气候的显著特点。

具体气象资料如下:

年平均气温13.0℃

极端最高温度42.7℃

极端最低温度-21.9℃

年平均降水量480.5mm

年最大降雨量886.6mm

年最小降雨量246.5mm

年平均风速2.4m/s

最大冻土深度460mm

全年无霜期196天

年日照时数2608.9小时

上述自然条件非常适合本项目建设。

4、交通运输

本项目拟选址于深州市城市新区食品规划区,泰山东路北侧,顺达大街西侧,隆邦公司新厂区内,厂区毗邻307国道,石黄、保沧高速公路,距石黄高速深州东出口1公里;厂址距深州火车站0.5km,地势平坦,场交通十分便利。

从整个深州市的角度看,深州市城区北距北京市267公里,东北距天津市265公里,东到黄骅港150公里,西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90公里,南距衡水市45公里。

全市对外交通便利,歧银线(歧口-银川,即307国道)、石黄高速公路(石家庄-黄骅港)东西向横贯市域中部,石黄高速公路在深州市区的东部和西部分别设有出入口;省道肃衡线(肃宁-衡水)、保衡线(保定-衡水)从市域东部和西部南北穿过;连接衡水市与石黄高速公路的高速连接线――榆衡高速公路与肃衡线平行设置;京九铁路(北京-九龙)南北纵贯市域中部,并在深州市区设有三级客货中间站;省道衡井线(衡水-井陉)、石德铁路(石家庄-德州)东西横穿市域南部,石德铁路(石家庄-德州)在深州境内的王家井、前磨头、贡家台设有3个火车站。

大广高速与石黄高速在深州汇交,全市已形成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纵横交错的局面,交通极为便利。

5、基础设施条件

拟选场址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完备,道路、给水、排水、供气、供电、广播、通信、宽带等全部建成,并且能够满足本项目需要。

4.2厂址选择结论

该项目地址交通条件良好,符合深州市总体规划和深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且地形平坦、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自然条件良好,城市基础设施完备,给水、排水、供气、供热、供电、广播、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共享,因此厂址选择合理,适合项目建设。

 

第五章建设方案

5.1建设目标

年产15000吨调味酱。

5.2主要建设内容

1、在深州市经济开发区,购置土地15514平方米(折合23.27亩)。

2、实施房屋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98880方米。

其中生产车间32000平方米,灌装车间32000平方米,原料库16000平方米,成品库16000平方米,检验车间1980平方米,办公宿舍楼500平方米,食堂300平方米,锅炉房配电室100平方米。

3、购置安装剪板机、缩径机、翻边机、制罐生产线、灌装生产线、配电及其配套设备、消防器具、检验设备等设备301台(套)。

具体设备详第七章“主要生产设备表”。

4、在厂区建设动力、上下水、通讯、消防、道路等公用配套设施。

5.3总图布置

5.3.1总平面布置原则

(1)考虑合理的功能分区,满足工艺流程要求,具有良好的生产联系和工作环境。

动力设施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缩短管线,节约能源。

(2)结合场地地形,地貌。

地质等条件,因地制宜做到布置紧凑,节约用地。

(3)总平面布置贯彻远近结合的方针,做到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相结合,为企业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4)组织好人流和物流,避免交叉,符合国家防火,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有关规定。

5.3.2建设地址

本项目拟选址于深州市经济开发区。

拟选场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适于本项目的实施。

规划用地面积186666.67平方米,折合280亩。

5.3.3运输方案

本项目的运输基本为公路运输加铁路运输。

车间内的运输利用平板车运输。

生产区主要道路宽度大于15米,以满足大型车辆的通行,路面结构全部采用水泥混凝土。

5.3.4厂区总平面布置

(1)组成部分,见下表:

主要建筑物一览表

序号

工程名称

结构形式

占地面积(㎡)

层数

建筑面积(㎡)

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

备注

1

轻钢

1

层高8.2米

2

轻钢

1

层高8.2米

3

轻钢

1

4

轻钢

1

5

轻钢

1

6

砖混

2

7

轻钢

1

8

砖混

1

9

合计

工程总建筑面积为98880平方米。

根据国土资发[2008]24号文关于发布实施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该项目计算容积率时面积为130880平方米。

(2)建筑指标:

1)厂区总占地面积186666.67平方米,折合280亩;

2)建筑物占地面积98630平方米;

3)建筑物总建筑面98880平方米(计算容积率时建筑面积130880平方米);

4)容积率0.7;

5)建筑系数52.84%;

6)投资强度每公顷4602.54万元。

5.4工程方案

(一)建筑设计方案

1、本工程设计项目主要有

生产车间32000平方米,灌装车间32000平方米,原料库16000平方米,成品库16000平方米,检验车间1980平方米,办公宿舍楼500平方米,食堂300平方米,锅炉房配电室100平方米。

2、主要设计依据

(1)深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深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6)《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08年)

3、总平面设计

本工程总平面设计应当遵守两个原则:

(1)符合国土资源部《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08年)中关于容积率、绿地率、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占地指标等有关规定;

(2)结合工艺流程进行厂房、车间设计,使场内运输距离最短。

总平面布置详附图:

总平面布置图。

4、主要建筑物装修

A、车间、库房

(1)地面面层采用彩色水磨石地面;地面基层做法依次为:

素土夯实—150厚3:

7石灰土垫层—60厚C15混凝土垫层。

(2)墙面面层采用仿瓷涂料;墙面基层做法依次为:

15厚1∶3∶9水泥石灰砂浆打底—5厚1∶0.3∶3混合砂浆罩面。

(3)顶棚面层采用彩色刚板瓦,不再做其他装饰。

(4)外窗采用中空玻璃塑钢平开窗、大门采用夹心板推拉门。

(5)外墙面层采用防冲刷外墙涂料。

B、办公楼、宿舍楼

(1)门窗采用中空玻璃塑钢窗;

(2)屋顶采用酚醛泡沫板保温,采用1∶8水泥膨胀珍珠岩找坡,采用40厚SBS改性沥青油毡防水;

(3)地面采用40厚细石混凝土垫层,面层材料采用普通地板砖;

(4)内墙采用中级抹灰,罩面材料用钢化涂料;

(5)外墙采用1∶3水泥砂浆抹灰,罩面材料用防水型外墙涂料;

(6)顶棚采用1∶0.3∶3水泥石灰砂浆抹灰,罩面材料用钢化涂料;

(7)建筑层高按3.3米考虑。

(二)结构设计方案

1、自然条件分析

本地区基本风压0.4KN/m2,基本雪压0.2KN/m2,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最大冻土深度460毫米,场地类别为Ⅱ类。

2、主要设计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3、根据国家地震局地震烈度区划图及有关文件确定为7度地震区,结构均按7度抗震设防。

4、基础处理待地质勘察后再确定。

5、主要建筑物结构类型

车间、仓库、检验车间均采用轻钢结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外围护墙采用水泥炉渣空心砌块砌筑。

宿办楼采用砖混结构,地基垫层采用3∶7灰土垫层;基础采用水泥砂浆砌筑掺灰粘土砖大放脚砖基础,使之达到要求的承载能力;建筑主体采用混合砂浆砌筑掺灰粘土砖;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有关规定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设置墙体拉结钢筋。

上述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截面尺寸、强度等级和钢筋配置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经计算后确定。

(三)给排水设计方案

1、设计依据

(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0

(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

(7)《河北省用水定额》(DT13/T1161-2009)

2、给水

(1)本项目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

用水量:

本项目仅产生生活用水:

按照《河北省用水定额》(DT13/T1161-2009)生活用水办公室工作人员40升/人.日,按50人考虑,日用水量2吨,年用水600吨;宿舍住宿人员20升/人.日,按300人住宿考虑,日用水6吨,年用水1800吨;职工淋浴用水40升/人.日,按全部职工每2天淋浴一次估算,年用水量约3000吨(按300天估算)。

年总水量5400吨。

(2)用水水源:

接用深州市经济开发区供水管网,采用PVC给水管接至本项目用水点,管口径为DNl50,进口外设计量水表。

经济开发区建有日供水能力5万吨水厂一座,能够满足本项目用水需要,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3、排水

(1)排水系统采用生活、雨水合流排水系统,枝状布置,埋地敷设,排水管道选用钢筋砼管,水泥砂浆接口。

(2)生活污水主要为粪便污水和洗浴废水,对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达标后统一排出。

(3)雨水经道路流入雨水口,汇入雨污合流排水管道后,统一排入深州市排水管网。

(4)本项目不产生生产废水。

(四)供电设计方案

1、用电量估算

1)照明用电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确定该项照明用电如下:

按8w/㎡计算,每天按10个小时考虑,年用电量为237.31万千瓦时;

2)生产用电设备有功功率2025千瓦,每年按7200小时计,年耗电量1458万千瓦时;

3)检测设备及其他辅助设备用电按生产用电的1%计算,年耗电量为145.8万千瓦时;

年用电量合计1841.11万千瓦时。

2、本项目用电电源来自经济开发区110KV变电站,供电电压10千伏,50赫兹。

项目区配电电压场为380/220。

3、照明电压为220V,采用高效荧光灯,照明电源由变电所低压侧引入建筑物后,线路采用BV-500型导线穿钢管沿墙暗敷。

4、供电外线及户外照明

配电线路均采用电缆埋地敷设,本项目道路照明采用柱灯。

5、防雷与接地

建筑物在电源进线处设电气重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

(五)消防设计方案

1、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0

(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3)其他法律、法规、规程、规范

2、消防车道

主要建筑物四周布置与出入口相连的道路,主要道路宽度大于15米,其净空5米内无管架、栈桥等障碍物,满足消防要求。

3、消防给水

在项目区内建一300m3的地下蓄水池,另外再接一路至供水管网,接入的管径为DNl50,水压为0.35—0.5MPa的自来水,以供消防用。

4、灭火器配置

按规范要求配置。

5、每栋建筑物的总进线开关均选为漏电保护型,预防电气火灾。

(六)总图运输

1、主入口布置在厂区南面。

2、道路设计

本项目道路设计考虑到大型货运及消防车辆的运输和消防需要,采用汽—15级道路,路面用水泥砼,主要道路宽度15米以上。

3、竖向布置

考虑排雨水及防止暴雨积水,厂区内部道路纵坡≤2‰。

设计标高结合地形现状,全厂室外地坪纵坡平均2‰~4‰,雨水采用暗管排除。

4、围墙、大门

本项目厂区沿街采用镂空钢制围墙,其余墙体采用小型砼砌块实心墙,高度均为2.4米。

大门采用电动可伸缩成品不锈钢大门。

 

第六章生产线工艺流程

6.1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1)原料价格合理,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且运输距离较近;

(2)动力及公用工程力争回收利用;

(3)力求工艺先进、成熟可靠、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