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平顶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顶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顶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平顶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题;共6分)
1.(2分)(2017高一上·哈尔滨期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B.小李为了赶作业,字写得龙飞凤舞的,很难让老师辨认。
C.我和他已经共事30年了,却始终未深交,让人有白头如新之感。
D.这件事后非常严重,我大家都希望在解决时能做到大而化之。
2.(2分)(2019高二下·应县期末)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应该更加有效地把人才资源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人才评价制度是尤为关键。
B.《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眼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化、政治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符号上。
C.在电子阅读时代,阅读的载体、渠道和方式虽然都已经变了,但是阅读之于人类灵魂与未来的要义却从未发生改变。
D.实践充分证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3.(2分)(2018·广安模拟)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表现形式,不同的方言对应的是多元化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
最典型的是一些地方曲艺,如花鼓戏、相声等,往往是依托于方言的背景,方能展现其特色与魅力。
_____________。
所以,仅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层面,我们也需要保护方言。
A.而且一旦方言衰败,其对应的文化表现形式也将随之凋零
B.那么一旦方言衰败,其对应的文化表现形式也将随之凋零
C.那么方言对应的文化表现形式一旦凋零,方言也会随之衰败
D.如果方言对应的文化表现形式凋零,也会导致方言的衰败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8分)
4.(6分)(2019高一下·齐齐哈尔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
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②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③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
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
且以唐三彩为例。
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
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
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
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
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B.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出色。
C.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D.现在的流行歌曲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2)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D.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有些流行歌词在若干年后可能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B.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并不觉得它很珍贵。
C.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
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已被广泛传唱。
D.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5.(12分)(2020高一上·铜陵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拒 绝
骆 驼
我回去的时候,父亲正在老家的院坝里发呆。
几根倾斜的柱子,让人不敢多看。
见我回来,父亲突然来了精神。
但这样的神色仅在父亲脸上存留了几秒,便逝去了。
我理解父亲的苦处,祖辈留下的老房子,在父亲眼里,该是何等的重要啊。
不是为了守它,父亲或许早就随我们进城了。
多年来,父亲都以看守祖辈留下来的老房子为由,单独在老家生活。
这次,我在心里暗喜,或许就是个绝好的机会吧。
父亲说,我找你三表叔看过了,这房子还可以修好。
我心里一惊!
三表叔在老家有点名气,全村大部分旧房子都是他带领人修建的,他的话,父亲会信的。
我看了看父亲,没作言语。
我说,我先去转转。
逃过父亲的视线后,我转而朝三表叔的家走去。
我必须尽力说服他,让他阻止父亲再修整旧房。
不然,父亲余下的时光,还将在老家度过。
没想到,曾经受过我的无数恩惠的三表叔,居然拒绝了我!
三表叔说,没办法啊,侄子,你爹那脾气,没办法啊。
回去之后,父亲说,我准备今天开始修整房子了。
你帮我做做下手吧。
说完,父亲便开始在院坝边调泥巴了,父亲的身板大不如以前了,他每和一下泥,都能看出力不从心。
我颓然地坐在了老家的院坝边。
回想起来,我已经20多年没做过农村的体力活了,看到这些心里就发怵。
我走到房屋拐角处拿出手机,给在老家镇上当领导的同学打电话搬救兵。
同学告诉我,我们家是前几天定下的重灾户,志愿者下午就可以到。
没想到,当父亲知道我搬救兵的事后,突然大怒。
他说,你不愿意修就算了,还去搬救兵,你这不是给政府添乱吗?
!
昨天,你那个镇长同学已经派人来过了,我没有答应。
就这么大点事,还搬救兵?
像青川那些重灾区的人,不是要去天上搬救兵?
亏你这么多年在外面跑,遇事咋就不晓得个轻重缓急?
说完,父亲又开始忙活了。
我独自无语。
我想,等下午人到了,父亲也就不会拒绝了。
下午,同学带着几个人,还带来了方便面、被褥等救灾物资。
父亲看见他们,脸唰的一下就白了,少顷,又满脸通红。
父亲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头埋得很低,我明显感觉到了他的手足无措。
父亲将大家让座到院坝的街沿上,回屋去取出了一包皱巴巴的香烟,给大家散了。
而后爬上园子里的苹果树,采摘了一篮早熟的苹果。
没想到,父亲此时的身手,会那样敏捷!
我在心里长长地舒了口气!
就是像你想到的那样,父亲拒绝了所有人,拒绝了所有救灾物资。
我满面愧疚地向大家道歉,同学说,你父亲,我们理解,多年前,他就是全市的优秀共产党员,这样的大事面前,他这样的老干部高风亮节,也属正常!
你可能不知道吧,就在“5·12”的第二天,你父亲就向灾区捐款1300多元,还强行要当志愿者,我们没办法啊,他吃住在现场,20多天啊。
他肩上和手上的伤,就是救灾时弄的。
我感到了一阵眩晕!
每次,父亲在电话里都说,他在老家干这干那,一切都好……我默默地来到父亲身边,问,你的伤,好些了吗?
父亲愣了一下,说,知道了啊?
没关系的,早就好了。
我说,这么大的事,你该告诉我们啊!
父亲说,自己身上的肉,还不清楚吗?
几天就好了!
我回屋取了把锄头,默默地与父亲一起和泥。
父亲长时间地盯着我,抬头看时,他满面微笑,我还看见,有泪从他的脸颊滑过。
回到成都的第二天,父亲打来电话,问我还累不累。
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国家干部,国难当头,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我问心无愧!
短时的沉默后,父亲说,你给你的同学镇长说说,不是我们这些退休老汉不给他面子,救灾物资要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不要搞平均主义。
他给我们家评了,还不是看你的面子?
我说,嗯。
父亲又说,还有,我老了,有些话还得给你先说说,这是祖宗留下的规矩,我们罗家祖祖辈辈,就没有一人吃过国家救济,再大的灾难,都是尽力自救,只要挺过去,一切都会好的!
我长时的无言。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6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是小说的次要人物,是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人,在文中起到了穿针引线、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B.“三表叔”以修缮旧房为生,所以他不顾“我”的劝阻,答应“我”父亲帮忙修理“我”家的老房子。
C.镇长把“我”家定为重灾户,并与志愿者去送救灾物资,既是对灾区百姓的关心,也出于同学情谊。
D.小说综合运用了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等描写手法,抓住细节,突出个性,使人物形象逼真、感人。
(2)“父亲”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拒绝”为题,有何意蕴?
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22分)
6.(11分)(2017高三上·邹平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郑亨,合肥人。
父用,请老,亨嗣职。
洪武二十五年,应募持檄谕鞑靼,至斡难河。
战真定,先登,进指挥使。
袭大宁,至刘家口,诸将将攻关,成祖虑守关卒走报大宁,得为备,乃令亨将劲骑数百,卷旆登山,潜出关后,断其归路。
急攻之,悉缚守关者,遂奄至大宁。
入京师,迁中府左都督,封武安侯,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留守北京。
时父用犹在,受封爵视亨。
永乐元年,充总兵官,帅武成侯王聪、安平侯李远备宣府。
亨至边度宣府万全怀来形便每数堡相距中择一堡可容数堡士马者为高城深池浚井蓄水谨望。
寇至,夜举火,昼鸣砲,并力坚守。
规画周详,后莫能易。
三年二月召还,旋遣之镇。
七年秋,备边开平。
明年,帝北征,命亨督运。
出塞,将右哨,追败本雅失里。
大军与阿鲁台遇。
亨帅众先,大破之。
论功为诸将冠。
其冬仍出镇宣府。
十二年复从北征,领中军。
战忽失温,追敌中流矢却,复与大军合破之。
二十年复从出塞,将左哨,帅卒万人,治龙门道过军,破兀良哈于屈裂河。
将辎重还,击破寇之追蹑者,仍守开平。
成祖凡五出塞,亨皆在行。
仁宗即位,镇大同。
在镇垦田积谷,边备完固,自是大同希寇患。
宣德元年召掌行后府事。
已,仍镇大同,转饷宣府。
招降迤北部长四十九人,请于朝,厚抚之,归附者相属。
九年二月卒于镇。
亨严肃重厚,善抚士卒,耻掊克。
在大同时,镇守中官挠军政,亨裁之以理,其人不悦,然其卒也,深悼惜之。
赠漳国公,谥忠毅。
妾张氏,自经以殉,赠淑人。
子能嗣,传爵至明亡。
(节选自《明史·郑亨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亨至边/度宣府万全怀来形便/每数堡相距/中择一堡/可容数堡士马者/为高城深池浚井/蓄水/谨望。
B.亨至边/度宣府万全怀来形便/每数堡相距/中择一堡可容数堡士马者/为高城深池/浚井蓄水/谨望。
C.亨至边/度宣府万全怀来形便/每数堡/相距中择一堡可容数堡士马者/为高城深池/浚井蓄水/谨望。
D.亨至边/度宣府万全怀来形便/每数堡/相距中择一堡/可容数堡士马者/为高城深池/浚井蓄水/谨望。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老”是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
类似的用法还有“乞老”“乞骸骨”“告老”等。
B.“迁”的词义丰富,可以表示晋升或调动官职,也可表示表示贬谪,在本句中指“升迁”。
C.“世券”又称铁券。
古时帝王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
D.“赠”是根据功劳,给予在世或者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官爵或荣誉称号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亨作战勇猛,和忽失温作战时,郑亨追击敌军时中飞箭受伤,但他还是与大军联合击破敌军。
B.郑亨战功显赫,他跟从明成祖作战,受封武安侯,与阿鲁台作战时,他的功劳也是诸将第一。
C.郑亨深受君王信赖。
他长期镇守宣府、大同等地,明成祖五次出塞,郑亨都随军出征。
D.郑亨执政有方。
在镇守大同时,他开垦田地,积蓄粮食,使边备完固,从此大同不再有寇贼之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寇至,夜举火,昼鸣砲,并力坚守。
规画周详,后莫能易。
②镇守中官挠军政,亨裁之以理,其人不悦,然其卒也,深悼惜之。
7.(11分)(2020·静宁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完颜弼,盖州猛安人。
充护卫,转十人长。
从丞相襄戍边,功最,除武卫军钤辖。
丁母忧,起复。
泰和八年,除寿州防御使。
大安三年,以本官领兵驻宣德。
会河之败,弼被创,马中流矢,押军千户夹谷王家奴以马授弼,遂得免。
贞祐初,宣宗驿召弼赴中都,是时云内已受兵,弼善马矟,与数骑突出,由太原出泽、潞,将从清、沧赴阙。
会有诏除定武军节度使,驻真定。
弼奏:
“河北军器,乞权宜弛禁,仍令团结堡寨以备外兵。
”及劝迁都南京,阻长淮,拒大河,扼潼关以自固。
大名军变,杀蒲察阿里,诏弼镇抚之。
未几,改京兆兵马都总管。
宣抚副使乌古论兖州置秦州榷场,弼以擅置,移文问之。
兖州曰对境天水军移文来请如俟报可实虑后时弼奏其事宰臣以兖州虽擅举而无违失苟利于民专之亦可宣宗曰:
“朕固尝许其从宜也。
”三年,刘二祖余党孙邦佐、张汝楫保济南勤子堌,弼遣人招之,得邦佐书云:
“如蒙湔洗,便当释险面缚,余贼未降者保尽招之。
”弼奏:
“乞明以官赏示之。
”于是邦佐、汝楫皆降。
顷之,弼荐邦佐、汝楫改过用命,招降甚众,稍收其兵仗,放归田里。
四年,弼迁宣抚使。
已而,汝楫复谋作乱,邦佐密告弼,弼飨汝楫,伏甲庑下,酒数行,钟鸣伏发,杀汝楫并其党与。
手诏褒谕,封密国公。
其后邦佐屡立功。
大元兵围东平,弼百计应战,久之乃解围去。
宣宗赐诏,奖谕将士,赏赉有差。
是岁五月,疽发于脑。
诏太医诊视,赐御药。
俄卒。
弼平生无所好,惟喜读书,闲暇延引儒士,歌咏投壶以为常。
治东平,爱民省费,井邑之间军民无相讼,有古良将之风焉。
(节选自《金史·完颜弼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兖州曰/对境天水军移文来请/如俟报可/实虑后/时弼奏其事/宰臣以兖州虽擅举而无违失/苟利于民/专之亦可/
B.兖州曰/对境天水军移文来/请如俟报可/实虑后/时弼奏其事/宰臣以兖州虽擅举而无违失/苟利于民专之/亦可/
C.兖州曰/对境天水军移文来请/如俟报可/实虑后时/弼奏其事/宰臣以兖州虽擅举而无违失/苟利于民/专之亦可/
D.兖州曰/对境天水军移文来/请如俟报可/实虑后时/弼奏其事/宰臣以兖州虽擅举而无违失/苟利于民专之/亦可/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忧,在职的朝廷官员遭逢父母去世,必须辞官守制。
丁母忧,指因母丧而辞官守制。
B.潼关,地名,北临黄河,南有秦岭,扼秦、晋、豫三省要冲,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C.榷场,宋辽金元时,在边境所设的同邻国互市的市场,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管制较严。
D.手诏,为了表示对受诏官员的恩宠,由皇帝亲自书写并亲自宣读或颁发的诏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完颜弼打仗失败,最终逃脱。
完颜弼在大安三年以寿州防御使的身份率领军队驻守宣德,在会河之战中战败,自己负伤,借助押军千户夹谷王家奴送给的战马逃脱。
B.完颜弼善用马矟,突出重围。
贞祐初年,宣宗派驿使把完颜弼召往中都,此时云内已经遭受敌军进攻,完颜弼擅长在马上使用长矛,与数名骑兵突围杀出。
C.完颜弼待人诚恳,杀伐果敢。
在对待孙邦佐、张汝楫的事情上,开始他恳请陛下赏予他们官职;后来张汝楫发动叛乱,完颜弼设计诛杀了他及其党羽。
D.完颜弼喜爱读书,关心百姓。
完颜弼平生无嗜好,只爱读书,闲暇时间邀请儒士,常常歌咏诗文、投壶游戏;治理东平时,他爱护百姓,城邑之中军民没有相互告状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河北军器,乞权宜弛禁,仍令团结堡寨以备外兵。
②如蒙湔洗,便当释险面缚,余贼未降者保尽招之。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8.(10分)(2016·柳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1)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一联。
(2)本诗与《登岳阳楼》思想情感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
五、默写(共1题;共6分)
9.(6分)(2020高一上·铜陵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女主人公的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15分)
10.(10分)(2020高二下·郑州期末)为了让同学们对保护野生动物这一理念有更直观的认识,展板中拟展出一幅漫画,并配上相关的文字。
请结合所选取的这幅漫画的内容,完成相关的文字撰写。
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妈妈,我长牙了!
》简要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并针对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写一条宣传语。
要求语意明确,句子通顺。
(1)画面的主要内容(不超过80字)
(2)宣传语(不超过30字)
11.(5分)(2017·青州模拟)下图是山东财经大学的校徽,请写出该校徽中小圈内的校标图形的两种变形形式并说明其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
七、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2.(5分)(2019高二下·牡丹江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海归几年来前前后后换了几十份工作,很是苦恼。
一日,他向大师请教,如何才能在职场站稳脚跟,有所建树。
大师听了他的话,拿出一把袖珍的铁锹和一把塑料的小梯子,让他选一样。
海归犹豫了一下,选择了梯子。
大师笑着说:
“年轻人,你的选择告诉我了一切。
”他不明所以,大师意味深长地说道:
“你太急了,进入一家公司,最需要的是铁锹,而不是梯子。
”听了大师的话,他似乎有所醒悟。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
请根据材料寓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8分)
4-1、
4-2、
4-3、
5-1、
5-2、
5-3、
三、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22分)
6-1、
6-2、
6-3、
6-4、
7-1、
7-2、
7-3、
7-4、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
8-1、
8-2、
五、默写(共1题;共6分)
9-1、
9-2、
9-3、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15分)
10-1、
10-2、
11-1、
七、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