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标准员复习资料11.docx
《建筑工程标准员复习资料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标准员复习资料1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标准员复习资料11
岗位知识与技能
1.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行业开展了关键岗位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工作。
2.现代建设工程呈现出要求多样化、城市建设立体化、交通工程快速化、工程设施大型化等趋势。
3.工程建设标准作为工程建设活动的技术依据。
4.绝大部分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时由于没有严格执行标准造成的。
5.标准员是在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从事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组织、监督、效果评价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6.标准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共五大类,12项职责。
7.
(1)标准实施计划
要求标准员在工程项目施工准备阶段,全面收集所承担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执行的标准,并做好落实标准的相关措施与制度,职责包括:
参与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
负责确定工程项目应执行的工程建设标准,编列标准强制性条文,并配置标准有效版本。
参与制定质量安全技术标准落实措施与管理制度。
(2)施工前期标准实施
负责组织工程建设标准的宣贯和培训。
参与施工图会审,确认执行标准的有效性。
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质量计划、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计划,确认执行标准的有效性。
(3)施工过程标准实施
负责建设标准实施交底。
负责跟踪、验证施工过程执行情况,纠正执行标准中的偏差,重大问题提交企业标准化委员会。
(4)标准实施评价
主要职责:
负责汇总标准执行确认资料、记录工程项目执行标准的情况,并进行评价。
负责收集对工程建设标准的意见、建议,并提交企业标准化委员会。
(5)标准信息管理
主要职责:
负责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信息管理。
标准的实施是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
8.标准员具备的专业技能(五类11项):
第一类:
标准实施计划
(1)能够组织确定工程项目应执行的工程建设标准及强制条文。
(2)能够参与制定工程建设标准贯彻落实计划方案。
第二类:
施工前期标准实施
(3)能够组织施工现场工程建设标准的宣贯和培训。
(4)能够读懂施工图。
第三类:
施工过程标准实施
(5)能够对不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的施工作业提出改进措施。
(6)能够处理施工作业过程中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的信息。
(7)能够根据质量、安全事故原因、参与分析标准执行中的问题。
第四类:
标准实施评价
(8)能够记录和分析工程建设标准的实施情况。
(9)能够对工程建设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10)能够收集。
整理、分析对工程建设标准的意见,并提出建议。
第五类:
标准信息管理
(11)能够使用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信息系统.
9.标准员应具备的知识分为通用知识、基础知识和岗位知识。
10.通用知识包括
(1)熟悉国家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
《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
(2)熟悉工程材料、建筑设备的基本知识。
(3)掌握施工图绘制、识图的基本知识。
(4)熟悉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
(5)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
11.基础知识
(1)掌握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的基本知识。
(2)熟悉工程质量控制、检测分析的基本知识。
(3)熟悉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国家、行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4)了解施工方案、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及实施基本知识。
12.岗位知识(四项)
(1)掌握与本岗位相关的标准和管理规定。
(2)了解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方法。
(3)熟悉工程建设标化监督检查的基本知识。
(4)掌握标准实施执行情况记录及分析评价的方法。
13.职业能力评价:
通过考试,考核,鉴定等方式,对专业人员职业能力水平进行测试和判断的过程。
14.针对不同学历,《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250-2011)中规定:
采取专业学历,职业经历,和专业能力评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15.土建类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1年,土建类相关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2年,土建类本专业中职学历3年,土建类相关专业中职及以上学历4年.
16.对专业能力测试合格,且专业学历和职业经历符合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测试合格颁发职业能力合格证书。
17.工程建设标准作为工程建设活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是保障工程安全质量和人身健康的基础。
18.工程建设标准是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人员.
19.标准员为实现工程项目实施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20.标准员为保障工程安全质量提供支撑
21.标准员为提高标准科学性发挥作用
22.
2002年我国发布标准《标准化工作指南第一部分:
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GB/T2001.1-2002)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证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并注明:
“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WTO对标准的定义为:
“由公证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和反复使用为目的,为产品或相关生产方提供准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
标准也可以包括或专门规定用于产品、加工或生产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或标签要求。
标准具有科学性、协调和权威性。
23.没有经过综合研究、比较、选择分析其在实践活动中的可行性合理性或没有经过实践检验,是不能纳入标准之中的。
24.标准必须经过公认机构对标准制定的过程、内容进行审查,确认标准的科学性、可行性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批准发布,也保证标准的严肃性。
25.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指南第一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GB/T2001.1-2002)对标准化的定义: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
26.标准化定义理解:
(1)标准化的动态性特征。
(2)让无需状态恢复有序状态,建立市场最佳秩序,生产服务不断优化,资源合理配备,有限投入获得期望产出,这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
(3)本质是统一。
27.工程建设标准是为在工程建设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建设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28.工程建设标准主要内容包括:
工程建设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等的技术要求;工程建设的术语、代号、符号、量与单位、建筑模数和制图方法。
工程建设中的有关安全、卫生、环保的技术要求;工程建设的实验、检验和评定方法;工程建设的信息技术要求;工程建设管理技术要求。
29.工程建设标准特点:
政策性强,综合性强,影响性大。
30.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工程质量、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等
31.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实施和对实施进行监督等是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作用的体现方式:
1、有力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保护环境,促进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资源
3、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提高经济效益
4、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5、促进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6、保障社会公众利益
7、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31.根据适用范围分《标准化法》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32.国家标准:
全国范围内统一就技术要求,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
工程建设国际标准由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并批准,与标准化主管部门联合发布。
国家标准编号由国家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发布年代号组成,代号由GB或GB/T构成,顺序号从50000开始。
行业标准:
需要在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就技术要求,由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由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并批准发布。
由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年代号组成,行业标准号根据我国行业划分统一确定,建筑行业标准代号JGJ,城镇建设行业标准代号CJJ.
地方标准: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由地方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并批准发布的标准。
由地方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年代号组成,
代号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数字组成。
企业标准:
企业自行制定的作为内部生产经营依据的标准。
企业标准发布实施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备案。
由企业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发布年代号组成,由汉语拼音Q加斜线在加企业代号组成。
33.《标准化法》规定按照效力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
但不包括企业标准。
34.强制性标准《标准化法》规定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
代号:
GB行业标准JGJ(行业代号)。
35.标准文本中的黑体字条款
36.推荐性标准除强制性标准(黑体字)以外的。
37.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38.根据标准的性质分: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经济标准
39.标准化作用的对象分:
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标准质量标准
综合性标准
40.标准化工作的方针:
“简化、统一、择优、协调”
41.简化:
在一定范围内(事物或者概念)的类型数目,以合理的数量、类型在既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和原则。
对专业化、工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条件下,效果更显著。
两个界限:
必要性、合理性
42.统一:
把同类事物两种及其以上的表现形式归位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实质是使标准化对象的形式、功能或其他技术特征具有一致性,并把这种一致性通过标准确定下来。
原则把握:
适时原则适度原则等效原则
43.协调:
(标准体系)
是标准内各个技术要素之间,标准与标准之间,标准与体系之间的关联,配合科学合理,使标准体系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充分发挥标准体系的整体效果,取得最佳效果。
44.优化:
要求在标准化的一系列工作中,以“最佳效益”为核心,对各项技术方案不断进行优化,确保其最佳效益。
45.工程建设标准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颁布的属于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业务范围内的各项法律。
46.《标准化法》实施于1988年12月,是标准化工作的上位法。
标志着我国的标准化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统一管理,分工负责“)
47.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全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
48.全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包括八个方面:
(1)组织贯彻国家有关标准化和工程建设法律、行政法规和方针、政策并制定工程建设标准化规章
(2)制定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和计划
(3)组织制定工程建设国家标准
(4)组织制定本部门本行业的工程建设行业标准
(5)指导全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协调和处理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6)组织实施标准
(7)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8)参与组织有关的国际化标准化工作
49.1.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与修订
(1)标准立项
(2)标准编制
(3)批准发布
(4)复审
(5)局部修订
(6)日常管理(主要任务)
50.根据工程领域实施标准的特点,将工程标准实施评价分为标准实施状况(推广标准状况和标准应用状况)、标准实施效果和标准科学性三类。
51.根据工程领域实施标准的适用范围分:
1.基础类,一般只进行标准的实施状况和科学性评价,基本能反应处标准实施的基本情况。
2.综合类
3.单项类
51.对于设计质量验收和检验,鉴定评价的工程建设标准或内容不评价其经济效果。
52.对质量验收、管理和检验、鉴定、评价以及运营维护维修等类工程建设标准或内容不评价环境效果.
53.标准实施状况:
标准批准发布后的一段时期内,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程建设相关的各个机构(科研、规划、设计等)高等院校等相关单位实施标准的情况。
54.标准推广状况评价(标准宣传培训等以及出版发行)
标准执行状况评价(标准的应用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执行标准及掌握程度等)。
55.基础类标准,采用评价标准发布状况,标准发行状况两项指标。
单项类、综合类,采用标准发布状况、标准发行状况、标准宣贯培训状况、管理制度要求、标准衍生物状况等五项指标评价推广标准状况。
56.折减系数:
基础标准0.2,通用标准0.8,专用标准0.6
57.执行标准状况用单位应用状况、工程应用状况、技术人员掌握标准状况三项指标进行评价。
58.质量管理体系:
泛指企业的各项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措施的集合。
59.受控:
单位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所评价的标准是受控文件。
60.工程建设标准化在标准实施效果评价中设置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环境效果等三个指标,使得标准的实施效果体现在具体某一(经济、社会、环境)因素的控制上。
61.标准的科学性:
衡量标准满足工程建设技术需求程度,首先应包括标准对国家法律、法规,政策适合性,在纯技术层面还包括标准的可操作性,与相关标准的协调性和标准本身的技术先进性。
62.标准需要适应新的需求,能够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
同时,标准体系和每一项标准的框架也需要实时进行调整,满足不断变化的工程需求。
63.基础类:
突出标准的特点,评价时对各项规定要逐一进行评价
综合类:
对每个环节的可操作性、协调性、先进性分别评价,再综合确定。
备注:
请大家熟悉书里标准评价各个表里的评价内容
标准员培训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