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27880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微生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微生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微生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微生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docx

《微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docx

微生物

微生物培训资料

三常见的微生物

(一)细菌

细菌是能够独立地进行生长繁殖的单细胞生物,种类很多,大小不一,平均约1.0μm,用显微镜放大1000倍,也只有1.0mm大小,所以肉眼看不见。

通常看到的是菌落,菌落就是细菌在固定的培养基上,经过生长繁育形成许多菌集在一起,可用肉眼看见的群体。

不同的细菌所形成的菌落有不同的形态,可以根据其外形结构、大小、色泽、透明度、粘稠度、边缘形状及其他特征来区别各种不同的菌类。

细菌的形态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1.球菌  单独存在时呈球形,按其分裂的方式和分裂后的排列,可分为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等,菌体直径约0.5~1.0μm。

2.杆菌  菌体呈杆状或近似杆状。

大小、长短、粗细很不一致,有的粗短近似球菌,称为球杆菌;有的杆菌一端膨大似棒状,称为棒状杆菌;有的排列成链状,称为链杆菌;有的生长成侧枝,称为分枝杆菌。

大部分杆菌长约2.0~3.0μm,宽0.5~1.0μm,病原细菌中杆菌的种类最多。

3.弧菌和螺菌  菌体呈弯曲或螺旋状,只有一个弯曲,呈逗点状为弧菌,如霍乱弧菌;有数个弯曲较为坚韧的为螺菌,如鼠咬热螺菌。

(二)病毒

病毒是体积最小,结构最简单,没有细胞结构,而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酶系统和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的原始生物。

病毒的形态多数呈球形,少数呈杆状或砖块状,细菌病毒(噬菌体)多数呈蝌蚪状,平均大小只有0.1μm,比细菌约小10倍,最小的病毒只有0.01μm,接近蛋白质分子。

病毒大多能通过滤菌器,故俗称滤过性病毒。

(三)真菌

真菌是体积最大,结构比较复杂的微生物。

真菌在自然界里广泛存在,如使衣物、食品发霉的霉菌,酿酒或发醇面粉的醇母菌都是真菌。

病原真菌也较常见,如皮肤浅表的癣菌。

真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60°加热1小时即被杀死。

真菌分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单细胞真菌通称为酵母菌,菌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平均大小约为5.0μm,常以出芽状态存在,出芽是它的繁殖方式;多细胞真菌通称为霉菌,菌体呈丝状,许多菌体相连构成菌丝,菌丝交织成团构成菌丝体,一般宽度为3.0~1.0μm,长度无法计算。

螺旋体、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这四类微生物引起的人类疾病一般都比较少见。

四、细菌的结构与性质

(一)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指各种细菌都具的有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细胞核、内含物等:

1.细胞壁  细胞壁位于菌体的最外层,是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厚度平均约10~25nm,坚韧而富有弹性,其功能是固定保持细菌外形和保护菌体的作用,主要由蛋白质、类脂质和多糖等复合物组成。

2.细胞膜或胞浆膜  细胞膜是紧贴在细胞壁的内层,在细胞质外面,所以又称细胞质膜,是一层薄而柔软且具有弹性的膜,主要由类脂质、蛋白质和核糖等化学成分组成。

膜的性能具有选择性半透膜作用,在维持菌体与外界物质的交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细胞浆  是细菌的基础物质,呈溶液状态,主要成分为水、蛋白质、核糖核酸和脂类。

细胞浆内含有许多酶系统,可将由外界得到的营养物质合成转化为复杂的生活物质,并不断地更新细胞内部的结构和成分以维持其生长和代谢等活动。

4.内含物  存在于细胞浆内,分为两类:

(1)贮存物质  有脂肪、肝糖、淀粉、蛋白质成分的异染颗粒。

(2)代谢产物  有硫酸钙、草酸钙等。

5.细胞核  位于细胞浆内,呈圆形或椭圆形,在细菌的繁育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核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对细胞的遗传和变异有密切关系。

(二)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有的细菌除具有上述基本结构外,尚有某些特殊结构,如荚膜、芽胞、鞭毛、菌毛等。

1.荚膜  有些细菌在一定的营养条件下,向细胞壁表面分泌一种粘液状物质,形成一层较厚的膜(约0.2μm)称为荚膜。

荚膜中含有大量水分,荚膜对菌体有保护作用,可保护细菌抵抗干燥。

细菌的荚膜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具有荚膜的细菌不易被白细胞所吞噬,故能在机体内生长繁殖,引起感染。

2.芽胞  某些细胞生长到一定时期或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对细菌生长不利时,菌体内的细胞浆发生脱水浓缩,逐渐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位于菌体中央或末端,称为芽胞,如图5-3所示,芽胞是细菌的休眠体,一个繁殖体只能形成一个芽胞。

芽胞外部有数层厚而致密的膜,可抵御外界不良的环境,对于高温、干燥、光线、化学药品等有抵抗力比繁殖体为强,没有形成芽胞的细菌,在70℃以上就逐渐死亡,而芽胞却能抵抗100℃或更高一些的温度。

因此,杀死芽胞要比杀死细菌的繁殖体困难得多,有的芽胞存活多年而不丧失其活力,当遇到合适条件又可生长繁殖,因此灭菌的效果应以杀死芽胞为标准。

(三)细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产物

1.细菌的繁殖方式  细菌的繁殖方式是简单无性二分裂法,即一个细菌分为二个,二个分为四个,如此继续下去。

球菌由于沿着一个平面或几个平面,故呈链状、葡萄状、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等状态;杆菌一般沿横轴分裂。

大部分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如大肠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每20分钟就可繁殖一代,若保持此速度繁殖10小时后,一个细菌可以繁殖10亿个。

细菌繁殖虽然如此迅速,但它是受各方面因素所制约,决不能无限制地繁殖下去。

2.生长繁殖的条件

(1)水  细菌的生长繁殖是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本身含有的许多酶系统,进行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分解转化成简单物质,然后加以吸收利用。

这种利用需要一定的水分,先使营养物质溶解,再通过扩散和吸收而达到的。

同时代谢产物也靠水的扩散作用而排泄,因此水是细菌生活所不可缺水的物质。

(2)碳和氮化合物、无机盐等  这些是细菌营养所必须的物质。

(3)气体  氧、二氧化碳和氮与细菌的生长繁殖有密切的关系。

有些细菌必须有充分的氧气供应才能生活,称为需氧菌,如结核杆菌;另一类则恰相反,要在缺氧的环境下才能生活,有氧存在反而对它们生长不利,称为厌氧菌,如破伤风杆菌;大多数但致病菌处于这两者之间,有氧无氧都生活的则称为兼性厌氧菌,如大肠杆菌。

(4)酸碱度  大多数病原菌生长最适宜的酸碱度为pH7.2~7.6。

(5)温度  根据细菌对温度要求的不同,可分为嗜冷菌、嗜温菌及嗜热菌。

一般病原菌的适宜温度基本与人类体温相同,因而实验室培养细菌均采用37℃。

(霉菌25℃)

3.代谢产物  细菌在生长繁殖中,可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有的分泌到菌体外面,有的包含在菌内,有一些代谢产物对人体有益,如抗生素、维生素等;但有一些代谢产物对人体是有害的,如热原等,这些产物一旦进入机体可以致病或使体温升高。

(四)细菌的人工培养

细菌的人工培养,系利用培养基经过培养使细菌生长繁殖,是检查、分离细菌的一种方法。

根据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须的营养物质与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配制成适合于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环境—培养基,培养基一般可分为固体、半固体及液体三种。

常用的为液体培养基,又叫肉汤培养基,即一般牛肉浸液(或1.3%牛肉膏)加1%蛋白胨和0.5%氯化钠制成,是最基础的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的琼脂加热溶解冷凝后,即为固体培养基,如加0.2~0.5%的琼脂,则为半固体培养基。

可根据细菌的种类以及培养细菌的目的,制成不同种类的培养基。

(五)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微生物在自然界里分布极广,空气、土壤、水、食物、动植物和人体内以及用具物品等均有多种微生物存在。

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最多,1g沃土所含的微生物可达几亿至几十亿个,江、河、湖、海、池塘等地也是微生物最易生存繁殖的场所。

了解微生物的分布,对于控制和消灭微生物,作好灭菌、消毒和无菌操作,预防微生物的污染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例如:

(1)在选择制备注射用水的水源时,就要考虑水源是否污染,能否可用等问题。

(2)空气中常含有细菌、真菌孢子及芽胞等,是一些制剂可能污染的来源之一。

空气携带细菌的形式一般有附着于尘土上,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通过喷嚏、咳嗽、唱歌、说话由口腔鼻部喷出飞沫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

(3)人的体和与外界相通的粘膜同自然界的微生物经常相遇,因此某些微生物常存在于机体的一定部位。

如大肠杆菌、乳酸杆菌等存在于肠道中;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等常见于鼻咽部;各种球菌、螺旋体、真菌等则常见于正常人口腔或皮肤上;而革兰氏阴性球菌和杆菌等又常见于泌尿生殖道内,所以,有些带菌能传染他人,就不适合于无菌操作或某些制剂工作。

分布特点:

土壤:

地表与土壤深层分布较少。

20厘米深处最多。

      水源:

死水较多,流动的水较少。

      空气:

由于紫外线的照射,相对较少,多吸附在尘粒上。

      人体:

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如口腔、鼻腔、消化道,生殖道。

(六)、常见污染药物制剂的细菌

常见污染药物制剂的细菌是一些生命力较强的细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以及一些霉菌等,抵抗力弱的细菌一般不易造成污染。

1.葡萄球菌  革兰氏染色阳性。

不同种的葡萄球菌具有不同的颜色,根据菌落所呈现的颜色命名,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致病菌,可引起局部感染,如疖、脓疡、创口感染,也可引起化脓、肺炎、败血症和骨髓炎等,食物或药物被葡萄菌污染后,可使食用者引起肠炎。

2.大肠杆菌  革兰氏染色阴性。

大肠杆菌侵入人体某些部位,也可引起相应的感染,如胆道炎和尿道感染常与大肠杆菌有关。

大肠杆菌是常见的药物制剂污染菌,由于常在粪便中存在,因而它的污染往往标志着粪便等污染(或卫生很差),污染后可使制剂变质。

3.绿脓杆菌  革兰氏染色阴性。

绿脓杆菌为致病菌,在肠道中可引起肠炎,在创口上引起化脓性感染,侵入内部器官可引起中耳炎、泌尿道感染、肺炎以及败血症、脑膜炎等。

绿脓杆菌侵犯眼部可致失明,绿脓杆菌是一种重要的制剂污染菌。

4.枯草杆菌  常污染制剂,侵入眼部可引起结膜炎。

另外,酵母菌可使含糖分药液产生有机酸,霉菌可使食物以及中草药等霉坏,受这些菌污染的制剂均易酸败变质。

五、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适宜的外界环境,能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环境不适宜时,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也随着改变,引起微生物的变异或抑制,甚至死亡。

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可创造有利的条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检查产品中有无细菌的存在,有助于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即利用对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不利因素,抑制或消灭微生物,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本节着重讲述外界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不利因素。

1.温度和化学因素  温度和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影响极大,将在物理灭菌法和化学灭菌法中讲述。

2.pH值  pH值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如表5-1所示。

表1  pH值对大多数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酸性条件      碱性条件      微生物生长情况

pH值=6~7

pH值=4~6

pH值=3~4

pH值=2~3

pH值<1.5      

pH值=7~9

pH值=9~10

pH值=10~11

pH值>12      生长最繁盛

生长良好

略受抑制,尚能生长

生长受严重抑制

不能生长

3.湿度  温度可以促使细菌生长,特别对霉菌繁育更快。

因此防止湿度过大对于避免染菌霉败有一定的作用。

4.渗透压  微生物的细胞具有半透膜的性质,可以透水,但对于其他物质的透过则有选择性,低渗药液可使细胞膜膨胀,但高透药液可使细胞内水分渗出而处于脱水状态。

所以一般微生物在浓盐溶液或浓糖溶液中不易生长繁殖,就是由于细菌细胞内水分渗出而脱水的缘故。

如蔗糖是微生物的良好营养;单糖浆含蔗糖85%,为其等渗浓度9.25%的9倍多,却能保持不长菌;若浓度不够,容易长菌败坏。

六、有关名词解释

灭菌  系指杀死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胞,使之完全无菌。

消毒  系指仅仅杀灭病原微生物,使之不成为传染源。

杀菌  系指使用化学药品或物理因素,对微生物在短时间内起杀灭的作用。

抑菌  即抑制微生物繁殖体的生长及其繁殖。

防腐  系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无菌  系指没有任何活的微生物存在。

微生物培训资料

药剂卫生知识培训

一、药品卫生标准

药剂作为直接应用于人体的特殊商品对卫生学有着较高的要求。

药剂被微生物污染,可能会使其变质、腐败,甚至失效(如口服液的爆瓶现象、糖浆剂的发霉变质);也有可能危害人体(如被绿脓杆菌污染的眼膏可能使患者产生溃疡,甚至失明;应用染菌的注射液患者会出现败血症等)。

因此,各国GMP对药品卫生都做了严格规定,以保证药品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卫生部于1978年颁布《药品卫生标准》。

并于1986年和1989上又做了相应的修改和补充。

在以上基础上,对内用药、外用药及暂时未要求项下的各种剂型均作出明确规定。

二、药剂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

微生物无处不在,药剂尤其是液体药剂又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药剂极易被微生物污染。

所以应该了解药剂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并采取了适当措施消除污染。

从药材进厂到成品出厂的整个制备过程均可被微生物污染,其主要途径有:

①      原料药材。

主要指植物药类和动物类药材,直接携带多种微生物和螨,且很多药材(如含糖量较高的根茎类药材和脂肪较多的动物类药材)有利于微生物和螨的生长繁殖;

②      辅助材料。

如水、蜂蜜、淀粉等常用辅料均存在一定数量的微生物;

③      制药设备。

如粉碎机、混合机、制丸机、压片机及各种盛装物料的料桶和器具等均有可能带入微生物;

④      环境空气。

空气中有多种微生物存在,附着于尘粒上。

⑤      操作人员。

工人的手、外表皮肤、毛发及穿戴的鞋、帽和衣服上都带有微生物;

⑥      包装材料。

玻璃瓶、塑料袋、包装纸等可能带入微生物。

三、制药环境的空气净化

我国GMP对药品生产企业所处环境的空气、场地、水质等卫生条件均有严格要求。

空气中含有多种微生物,也是微生物污染药剂的主要途径之一。

由于空气中细菌多附着于5μm以上的尘粒上,因此制药车间净化空气除去尘粒,也就可有效地除去微生物。

(一)常用净化设备

1.非层流型洁净空调系统  净化厂房封闭式建筑,空气经滤过净化、蒸汽加湿、加热调温,并保持室压稍大于一个大气压,室温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

他能除去大部分尘粒保证空气的洁净,达到一定洁净级别,而且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创造一个舒适的生产环境。

但非层流型净化空调装置送入的空气属紊流状气流,可使空气中夹带的混悬粒子迅速混合,由小粒子聚结成大粒子,也可使室内静止的微粒重新飞扬,而且室内死角处的部分空气出现停滞状态,故不易将尘除净,净化效果稍差。

2.层流型洁净净化系统  有较大型水平层流洁净室和小型层流净化工作台。

经高效过滤器过滤的空气,以较高的速度从一面墙(壁)向对面墙(壁)层流流去,室内尘粒被气流带走(0.3μm以上尘粒可除去99.97%),达到无菌要求。

(二)洁净级别划分

我国GMP第十四条按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要求划分净化级别,见下表

 

洁净级别标准

洁净级别      尘粒数/m3      活微生物/m3  换气次数

      ≥0.5μm    ≥5μm  沉降菌/皿  浮游菌      

100级      3500      0     1      5      水平层流≥0.4m/s,

垂直层流≥0.3m/s

10000级    350000      2000      3      100      ≥20次/h

100000级    3500000     20000     10     500      ≥15次/h

300000级    10500000    60000     15     1000     ≥12次/h

(三)不同净化级别的适用范围

1.100级洁净厂房  适用于生产无菌而又不能在最后容器中灭菌的药品配液(指灌封前不需无菌滤过)及灌封;能在最后容器中灭菌的大体积(>50ml)注射用药品的滤过、灌封;粉针剂的分装、压塞;

非最终灭菌药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终处理后的暴露环境

无菌原料药的精制、烘干、分装、混粉等的直接暴露环境。

2.10000级洁净厂房  适用于生产无菌而又不能在最后容器中灭菌的药品配液(指灌封前需无菌滤过);能在最后容器中灭菌的大体积注射用药品的配液及小体积(<50ml)注射用药品的配液、滤过、灌封;

注射用药品原料药的精制、烘干、分装。

最终灭菌药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的最终处理环境。

供角膜创伤和手术用滴眼剂的配制和灌装。

3.100000级厂房,注射剂浓配及采用密闭系统的稀配,非最终灭菌药品的轧盖、非最终灭菌药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后一次精洗的最低要求。

非最终灭菌口服液体药品的暴露工序,深部组织创伤外用药品、眼用药品的暴露工序,除直肠外的腔道用药的暴露工序。

4.300000级厂房  口服固体制剂的药品暴露工序;表皮外用药品的暴露工序;最终灭菌口服药品的暴露工序,直肠用药的暴露工序。

非无菌原料药的暴露区域的最低级别。

第二节  灭菌方法与无菌操作

灭菌法是指杀死或除去所有微生物及其芽孢的方法。

一般可分为物理灭菌法和化学灭菌法。

一、F与F0值在灭菌中的意义与应用

(一)D值与Z值

(1)在一定温度下,微生物死亡速度属一级动力学过程,符合下列方程:

lgNt=-    t+lgN0                

式中,N0—开始时的微生物数量;Nt—t时残存的微生物数量;t—时间;K—速度常灵敏。

上式可转换为:

t=    (lgN0-lgNt)        

D的含义是:

在一定温度下杀死被灭菌物品中微生物的90%所需的时间。

将Nt=10%N0代入“式2-2”中,得D=2.3.3/K。

因此,可将D看作是被灭菌物品中降低微生物一个数量级所需的时间。

(2)对特定的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变换温度,可得到不同的D值。

将lgD(作纵轴)对温度(作横轴)作图,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二者呈线性关系。

将Z定义为斜率的负倒数,即Z=      ,Z值的含义为降低一个lgD值所需升高的温度数,单位为度(℃)。

(二)F值与F0值

(1)F值的数学表达式为:

F=△t∑10            

式中△t—测量被灭菌物品温度时间间隔,一般为0.5~1.0min或更小;T—各时刻测得的温度值;T0—参比温度。

若设定灭菌后被灭菌物品中内微生物残存数Nto10-6即达到可靠的灭菌效果,且D=0.3.3/K,代入“式2-2”,就可将在一定温度(T)下杀死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t)称为F值,即:

Fr=Dr(lgN0–lg10-6)        

  

(2)F0值  根据F值的数学表达式,对于湿热灭菌的参比温度规定为121℃,并假设特别耐湿热微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Z值为10℃,则:

                  F0=△t∑10              

此式说明,F0表示Z值为10℃时,一定灭菌温度(T)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min)。

即将被灭菌物品各不同受热温度均折算到与湿热灭菌121℃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灭菌时间。

例如,被灭菌物品于100℃时放入灭菌器开始继续升温灭菌,每隔0.5min测定一次实际温度,分别为100、102、104、…115℃,到达115℃时保持30min,将数据代入“式2-5”中,求得F0=8.1min。

为了确保F0值≥8,所需的灭菌时间:

115℃,30分钟;116℃,25分钟;117℃,20分钟;121℃,8分钟。

在热压灭菌过程中,由于灭菌器预热时间,升温速度、物料体积、物料含菌量等因素的不同往往影响灭菌效果。

F0值的计算,是在很短时间间隔测定实际灭菌温度,对于验证灭菌效果有重要意义,如美国药典规定输液剂灭菌F0≥8。

为确保灭菌效果,实际操作应将计算的F0增加50%。

如规定F0=8,则在实际生产中应控制在F0≥12。

二、物理灭菌法

物理灭菌法系指采用加热、辐射等物理手段达到灭菌目的的方法。

(一)加热灭菌法

加热可破坏微生物中酶、蛋白质和核酸,导致微生物死亡。

加热灭菌又分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

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的效果比干热灭菌好。

主要是因湿热灭菌时,有水分存在,蛋白质容易变性。

水分又易使微生物膜壁润湿,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

1.干热灭菌法  常用的有火焰灭菌法与干热空气灭菌法两种。

(1)火焰灭菌法  系指用火焰直接烧灼以达到灭菌的方法。

将手术刀、镊子、药刀、研钵、玻棒、接种环等通过火焰几秒钟即可。

而搪瓷盘或桶等较大的物品可倒入许乙醇直接点燃灭菌。

(2)干热空气灭菌法  系指用烘箱等设备用高温干热的空气灭菌的方法。

一般需170~180℃维持1h以上灭菌效果才可靠。

或250℃至少45分钟、160~170℃维持2h以上。

本法适用于玻璃器皿、搪瓷容器及油性和惰性辅料,如液体石蜡、油类、脂肪类、滑石粉、活性炭等。

干热灭菌应保证物品灭菌后的无菌保证水平SAL≤10-6,即药品被污染的概率小于十万分之一,干热过度杀灭后的SAL≤10-12,此时物品一般无需进行灭菌前污染微生物的测定,250℃,45分钟可除去包装容器及灌装器具中的热原物质。

采用干热灭菌时,被灭菌物品应有适宜的装载方式,不能排列过密,以保证灭菌的有效性和均一性。

验证时常用的生物指示剂:

枯草芽孢杆菌孢子(灭菌),不小于1000单位的大肠埃希菌内毒素(除热原)。

(3)高速热风灭菌法  在安瓿侧面吹入速度为30~80m/s,190℃的高速热风,2ml安瓿液温3min内升温至140℃,呈现强杀菌效果,且药物在较短时间内被破坏的也较少,此法主要用于小容量安瓿的灭菌。

2.湿热灭菌法  本法是利用饱和水蒸气或沸水等杀灭菌微生物的方法。

2005版中国药典:

湿热灭菌条件通常采用121℃,15min;121℃,130min;116℃,40min的程序,也可采用其他温度和时间参数,但必须保证无菌保证水平SAL≤10-6,对热稳定的,可采用过度杀灭法,其SAL≤10-12。

热稳定性差的产品的标准灭菌时间F0值不应小于8分钟。

如果产品的热稳定性很差时,可允许湿热灭菌的F0值小于8分钟,但应在生产的全过程中,对产品中污染的微生物严加监控,并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微生物污染水平,确保被灭菌产品达到无菌保证水平。

采用湿热灭菌时,被灭菌物品应有适宜的装载方式,不能排列过密,以保证灭菌的有效性和均一性。

验证时常用的生物指示剂: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孢子。

(1)热压灭菌法  本法系在热压灭菌器内,利用高压饱和水蒸汽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在高压下,水的沸点相应升高。

由于热压灭菌器为密封设备,随蒸汽量的增加而使灭菌器内压力增大,则温度也升高,故有很强灭菌效力。

被公认是最可靠的灭菌方法(F0=8~12)。

但灭菌应以保证药物不被破坏失效为前提,所以很多药剂不宜采用热压灭菌。

热压灭菌法所需的温度与温度相当的压力和时间。

见下表

热压灭菌温度、压力与时间

温度(℃)      绝对压力(kpa)      表压(kpa)      灭菌时间(min)

115.5

121.5

126.5      166.72

196.14

235.37      68.65

98.07

137.30      30

20

15

常用的热压灭菌有:

小型的手提式热压灭菌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