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文复习汇编《诫子书》《狼》.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7584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文复习汇编《诫子书》《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文复习汇编《诫子书》《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文复习汇编《诫子书》《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文复习汇编《诫子书》《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文复习汇编《诫子书》《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文复习汇编《诫子书》《狼》.docx

《人教版七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文复习汇编《诫子书》《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文复习汇编《诫子书》《狼》.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文复习汇编《诫子书》《狼》.docx

人教版七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文复习汇编《诫子书》《狼》

人教版七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文复习汇编《诫子书》、《狼》、

  《诫子书》、《狼》、《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七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文复习汇编

  《诫子书》

  一、文学常识:

  1.选自《诸葛亮集》。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

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曾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

后来任蜀国丞相。

代表作有《出师表》等。

  2.释题:

诫:

告诫、劝勉。

子,一般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书信。

文题的意思是:

给儿子写的一封告诫、劝勉的信。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夫君子之行  淫慢  励精  ...险躁  遂成  穷庐  ....三、重点字词解释:

  1.夫君子之行.2.静以修身  .3.非淡泊无以明志  ..

  4.非宁静无以致远....5.非志无以成学.

  6.险躁则不能治性..7.非学无以广才.

  8.淫慢则不能励精...9.年与时驰.10.意与日去.11.将复何及.

  12.诫子书..四、字词归纳:

1.一词多义学

  ①夫学须静也.②非志无以成学.之

  ①学而时习之.②君子之行.

  1

  以

  ①静以修身.②非宁静无以致远.志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②非志无以成学.2.词类活用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②非宁静无以致远.③非学无以广才  .④非志无以成学  .五、朗读停顿: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六、句子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

有才德的人的德行,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

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够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学业成功。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翻译: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翻译:

年纪随同时光而急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变得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6.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

只能悲哀地守着陋室,又怎么来得及!

七、课文默写: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2

  静无以致远。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八、内容梳理: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怎样论述的?

答:

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就是一个“静”字:

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

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

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2.“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答:

“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

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3.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

成才需要具有三个条件:

1、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2、学习,“才须学也”;3、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三者的关系:

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

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避免老了后悔。

5.请写出一句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和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赞美诸葛亮的诗句:

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

  6.积累成语、名句:

  成语:

淡泊明志、俭以养德、宁静致远名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狼》

  一、文学常识:

  1.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别号柳泉居士,淄川人,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

  3

  2.《狼》节选自《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

“志异”记述奇异的故事。

它被称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

  3.《狼》体裁:

短篇小说。

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自题诗: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二、读准字音:

  缀  窘  苫蔽  眈  黠  瞑  隧  尻  寐  积薪  奔倚  顷刻  三、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其一/犬坐于前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四、重点字词解释:

  1.缀.行甚远  2.一狼仍从.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4.屠大窘.  5.顾.野有麦场6.场主积薪.其中  7.苫.

  蔽成丘8.弛.担持刀  9.眈眈..相向10.一狼径去.

  11.目似瞑.,意暇..甚12.屠暴.起  13.又数刀毙.

  之14.意.将隧.

  入以攻其后也暇少时变诈4

  )15.乃.悟前狼假寐.(睡觉)16.盖.以诱敌  17.狼亦黠.

  矣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五、字词分类归纳:

1.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  2.一词多义:

①之:

  亦毙之复投之

  又数刀毙之/亦毙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久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②以:

  投以骨  以刀劈狼首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③止:

  止有剩骨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④乃:

  屠乃奔倚其下  乃悟前狼假寐⑤前: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不敢前⑥意:

  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5

  ⑦敌:

  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⑧而: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而顷刻两毙3.古今异义:

  ①弛担持刀②屠自后断其股

  ③一狼仍从④盖以诱敌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词类活用:

  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  ③其一犬坐于前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5.特殊句式  

  投以骨六、重点句子翻译:

1.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

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2.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

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3.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译文:

屠户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4.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译文:

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5.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

  译文:

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从柴草堆里钻过去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6.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

这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7.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译文: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七、理解性默写:

  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2.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

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八、课文内容梳理:

  1.写的是一个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毙狼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恶和狡诈的本性,嘲讽了恶狼因狡诈而自取灭亡的可笑下场。

  2.文中作者议论性的语句是: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前四段与第5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答:

前四段是记叙,第5段是议论;前四段是讲故事,第5段是评故事。

4.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文章写出屠户的机智,主要是通过他的动作和行为表现出来的。

  “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5.对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答:

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心软,不能心存幻想,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

  《穿井得一人》

  一、文学常识:

  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中的一段。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

7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溉汲..

  gàijí三、重点字词解释:

  1.穿.

  井得一人2.溉汲..3.及.

  其家穿井4.国人道...之5.闻.之于宋君6.问之于.

  丁氏7.得一人之使.8.丁氏对.曰9.求闻之若此..10.不若..无闻也四、词语分类归纳:

1.重要虚词。

  ①宋之.丁氏②有闻而传之.

  者③国人道之.④闻之.于宋君⑤得一人之.

  使⑥求闻之.若此其

  ①及其.家穿井②其.人曰③奈何忧其.坏于

  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古今异义。

  ①穿.井得一人②国.人道之③国人道.之五、重点句子翻译:

  8

  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宋国有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边去打水浇田,经常要一人在外面。

  2.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等到他家打井,告诉别人说:

“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人。

”3.有闻而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

  有听到就去传播的人说:

“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人。

”4.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居住在国都中的人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5.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6.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寻到的消息如此,不如不知道。

六、问题梳理:

  1、《穿井得一人》寓意是什么?

答:

①道听途说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②不要轻信流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③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要有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和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2.作者写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答:

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

  《杞人忧天》

  一、文学常识: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列子名御寇,相传是战国时期道家人物,郑国人。

主张虚静无为,独立处事,善于修身养性。

“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成语均出自其中。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杞人忧天  星宿  中伤躇步  跐蹈......三、重点字词解释:

1.崩坠..2.身亡所寄,.2.因往晓之.3.若屈伸呼吸.

  4.终日在天中行止..5.奈何..6.只使坠..

  9

  《诫子书》、《狼》、《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七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言文复习汇编

  《诫子书》

  一、文学常识:

  1.选自《诸葛亮集》。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

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曾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

后来任蜀国丞相。

代表作有《出师表》等。

  2.释题:

诫:

告诫、劝勉。

子,一般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书信。

文题的意思是:

给儿子写的一封告诫、劝勉的信。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夫君子之行  淫慢  励精  ...险躁  遂成  穷庐  ....三、重点字词解释:

  1.夫君子之行.2.静以修身  .3.非淡泊无以明志  ..

  4.非宁静无以致远....5.非志无以成学.

  6.险躁则不能治性..7.非学无以广才.

  8.淫慢则不能励精...9.年与时驰.10.意与日去.11.将复何及.

  12.诫子书..四、字词归纳:

1.一词多义学

  ①夫学须静也.②非志无以成学.之

  ①学而时习之.②君子之行.

  1

  以

  ①静以修身.②非宁静无以致远.志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②非志无以成学.2.词类活用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②非宁静无以致远.③非学无以广才  .④非志无以成学  .五、朗读停顿: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六、句子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

有才德的人的德行,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

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够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学业成功。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翻译: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翻译:

年纪随同时光而急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变得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6.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

只能悲哀地守着陋室,又怎么来得及!

七、课文默写: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2

  静无以致远。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八、内容梳理: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怎样论述的?

答:

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就是一个“静”字:

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

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

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2.“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答:

“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

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3.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

成才需要具有三个条件:

1、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2、学习,“才须学也”;3、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三者的关系:

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

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避免老了后悔。

5.请写出一句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和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赞美诸葛亮的诗句:

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

  6.积累成语、名句:

  成语:

淡泊明志、俭以养德、宁静致远名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狼》

  一、文学常识:

  1.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别号柳泉居士,淄川人,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

  3

  2.《狼》节选自《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

“志异”记述奇异的故事。

它被称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

  3.《狼》体裁:

短篇小说。

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自题诗: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二、读准字音:

  缀  窘  苫蔽  眈  黠  瞑  隧  尻  寐  积薪  奔倚  顷刻  三、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其一/犬坐于前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四、重点字词解释:

  1.缀.行甚远  2.一狼仍从.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4.屠大窘.  5.顾.野有麦场6.场主积薪.其中  7.苫.

  蔽成丘8.弛.担持刀  9.眈眈..相向10.一狼径去.

  11.目似瞑.,意暇..甚12.屠暴.起  13.又数刀毙.

  之14.意.将隧.

  入以攻其后也暇少时变诈4

  )15.乃.悟前狼假寐.(睡觉)16.盖.以诱敌  17.狼亦黠.

  矣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五、字词分类归纳:

1.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  2.一词多义:

①之:

  亦毙之复投之

  又数刀毙之/亦毙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久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②以:

  投以骨  以刀劈狼首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③止:

  止有剩骨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④乃:

  屠乃奔倚其下  乃悟前狼假寐⑤前: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不敢前⑥意:

  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