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首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建阳实验小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26852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首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建阳实验小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省首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建阳实验小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建省首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建阳实验小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福建省首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建阳实验小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福建省首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建阳实验小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首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建阳实验小学.docx

《福建省首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建阳实验小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首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建阳实验小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首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建阳实验小学.docx

福建省首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建阳实验小学

福建省首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建阳实验小学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工作方案

 

建阳市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对学科教学研究有着厚实的基础,自1998年创立“诱导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及近年来开展《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课课链接,整理建构》等课题研究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激发了一大批教师积极参加课题实验的热情,锻炼了一大批年轻教师,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带头、示范的作用,有利的促进学校学科研究的顺利进行。

几年来学校数学教研组对学科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其中有:

小学数学案例研究,通过研究广大数学教师对案例研究的意义、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所做得案例参加省竞赛获得一等奖,多篇案例在《新世纪小学数学》、《中国基础教育》、《走进新课程》、《小学教育.数学版》等刊物上发表;《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课课链接整体建构》课题实验,多次为省、地、市小学数学教研开示范课,做经验介绍,参加课题实验课竞赛多次荣获一等奖,教师撰写的实验论文多篇获奖或在CN刊物发表;《先学后教,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正在走进我校的数学课堂,我坚信不用多久一定能开出美丽的花朵来。

一、研究目标

1、总目标:

确定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对课堂教学中施行《先学后教,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探索,研究《先学后教,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一个科学的、有效的、可操作的“小学数学先学后教”的操作途径与方法。

检验其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效果,努力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创新教研组工作机制;提高小学数学学科教师教学与研究能力,打造学科团队,努力培养小学数学教学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促进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水平,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2、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

(2011、9-2011、12)课题起始阶段。

理论学习,确立研究课题,选定实验班,布置研究工作,明确分工,初步拟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

(2011、1-2012、7)课题偿试实验阶段。

研究制定课题实施指南,研讨课题的内涵、特点和研究措施,召开阶段反馈现场会。

  

第三阶段:

(2012、8-2013、7)课题巩固推广阶段。

校内推广,总体推进阶段。

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力求圆满完成研究任务。

召开成果展示会。

第四阶段:

(2013、8-2014、7)课题总结推广阶段。

全市推广,发挥幅射阶段。

进行结题的相关工作,解决课题中还存在的问题,完成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和相关课题成果资料的整理工作;在全市中推广应用;召开结题现场会。

二、研究基本思路

(一)研究内容

1、关于《先学后教,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一种简化的、理论化的教学范式,一般说来,教学模式规定着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居于三者的最高层次,策略、方法的选择均遵循模式要求。

“先学后教”是杜郎口教学模式,是指自主学习三大模块:

预习、展示、反馈,其目的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着重预习环节,而以教师的讲解,释疑为辅,并且形成当堂知识检测的教学方式。

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通过“先学后教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的开展,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优化自身的学科素养,转变教师的传统的接受性机械训练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教师进一步关注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强化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形成,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2、《先学后教,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1)课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快地多,为使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我们的学生能在长大后适应这样的社会环境,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责任要去有意识地培养他们以自主地去探索知识、掌握知识的能力,即自学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通过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以及余文森教授与王永老师的〈指导—自主学习〉课题理论,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先学后教,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开展实践探索。

(2)课题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先学后教,高效课堂》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程序大概分为5个模块:

一、辅助环节(3分钟左右)

(一)揭示课题

(二)出示目标

(三)自学提纲

二、自学环节(15分左右)

(一)看书自学(5分钟左右)

(二)质疑问难(3分钟左右)

(三)检测效果(5分钟左右)

三、后教环节(10分钟左右)

(一)反馈更正---生生互助(3分钟左右)

(二)讨论交流---师生互动(5分钟左右)

(三)梳理总结---师生互补(2分钟左右)

四、作业环节(10分钟)

关注后进生的作业面批与指导。

五、总结环节(2分钟)

1、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完成了吗?

2、它与以前学到的哪些知识有联系?

3、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4、自我评价或评价他人。

简要介绍各个环节的一般操作要领:

(一)板书课题

三言两语引入,板书课题,或直接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

在“先学后教”前,提示学习目标,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究性学习。

操作要领:

(1)揭示目标的方式:

小学高年级可用投影或小黑板出示。

小学低年级可为教师口述,确保每个小学生听得懂、记得住。

(2)揭示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方面的,至于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把握,靠教师的形象、教师的气质、教师的艺术甚至教师的一举一动等渗透进行,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的内容。

(3)要从实际出发,准确地揭示学习目标,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

既不能降低,也不拔高,该“会运用”的,就要求能当堂运用,形成能力,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目标不能搞偏,搞错,防止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常识课,把政治课上成语文课。

(4)教学目标要具体,不要抽象,要简明扼要,不宜内容太多,要通俗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

(5)揭示目标的时间要适当,要让学生能够认真看懂,不要急于切换投影。

(6)揭示目标时,教师要讲究艺术效果,注意情感投入,诱导学生认真明确要求,教师不宜节外生枝,做闲事、说闲话。

(三)自学指导

揭示目标后,教师指导学生自学。

自学指导的方式:

小学高年级用屏幕出示,小学低年级可教师口述。

自学指导一定要具体,让学生达到四个明确:

自学的内容、自学的方法、自学的时间、自学的要求(即自学后如何检测)。

这样,自学就好比准备打仗,立刻紧张地思维,可以提高自学效率。

操作要领:

(1)自学内容。

一般教材中有不少是旧知识,新知识不多,因此,自学的内容应引导学生看新知识的部分,新旧知识衔接的地方多看。

如果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为一次性自学;如果教材内容多,可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讲清楚自学的内容(或范围)。

(2)自学的方法。

例如,是边看书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怎样干好。

就怎样干。

一般先要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不宜边看边讨论。

(3)自学的时间。

时间不宜过长,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凑完成自学任务而不拖拖拉拉;又不能时间过短,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切不可走过场,因为看书是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的前提,一定要讲究实效。

小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看书时间要短些,因为小学低年级教材内容少、小学生持久性不强。

(4)自学的要求,即告诉学生如何检测。

这样使自学变成了检测前的准备,使学生看书能够真正动脑紧张地思维。

(5)教师要流露出关心、信任学生的情感。

注意使用鼓励性语言,使学生愉快地自学,但语言要简洁,切不可讲闲话、做闲事,也不可让学生听无关的音乐,看无关的录像。

(四)先学

“先学”不是指让学生泛泛地的、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进行自学指导后,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有正确的自学方法后,带着思考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

自学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问题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先学”这个环节一包括学生看书和检测自学效果两个小环节。

1、看书环节

“看书”是指在“揭示目标”、“自学前的指导”两个辅助性环节后,学生按照自学指导认真地阅读课本,思考或动手操作,并准备参加检测。

学生紧张地看书,代替老师传授课本知识

操作要领:

(1)学生看书时,教师不宜多走来多走去,不能在黑板上写字,不能走出教室,不能东张西望,要形成学生专心读书、思考的紧张氛围,教师对认真的同学表示满意的神情,对不够专心的后进生,可以说上一两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促使其高高兴兴地认真自学,但教师的话不宜多,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看书的时间也可以变动,如内容多学生没看完,时间可延长些。

如学生全部看完了,可以提前结束。

2、检测环节(检查读书的效果)

采用提问、板演、书面练习等手段检测,检查显示自学的效果。

操作要领:

(1)一般以书面练习为主。

(2)尽可能让后进生板演练习,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3)教师要巡视,搜集学生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

哪些属于新知识,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

把“新知方面的”、“主要的”梳理、归类,为“后教”准备内容,这实际上是在修改课前写好的教案,进行第二次备课。

(4)学生板演练习时,教师不宜辅导后进生,因为这既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独立学习的习惯,也会影响全班同学独立思考,紧张练习的效果。

“先学”这个环节有时不分“看书”、“检测”两个环节。

如一边指名站板,其他同学更正、讨论;有时提问,其他同学讨论(说出错误的地方及“为什么”)。

(五)后教

“后教”不是指教师教,而是指学生自学后“兵教兵”,通过更正、讨论,各抒己见,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最后教师与学生互动,也就是教师补充、更正,帮助归纳、总结,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环节是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是“补差”;同时,尖子生通过帮助差生纠正错误,教学相长,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增强能力,养成合作精神,又是“培尖”。

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

“后教”一般包括更正、讨论两个小环节,数学课上学生板演后,就进行更正、讨论两个环节。

1、更正环节

更正是指点名让学生上讲台对做错的题进行改正,或者对屏幕上出现的错题进行改正。

操作要领“

(1)练习后教师要问发现错误的请举手,这样既可以促使全体同学认真找出错误,还可以了解学情。

(2)在举手的学生中,要请差生先更正。

(3)要尽可能让较多的学生更正。

差生更正错了,或者没有改出错误,再依次让中等生、较好的学生、好学生更正,这样有利于促使每个学生都在紧张地思维;决不可先让好学生更正,或者一名差生更正错了,就由老师讲(更正,说出理由)。

(4)学生更正时,教师要耐心等待,不要轻易表态。

2、讨论环节

(1)要尽可能让大家畅所欲言,必要时让大家争论。

教师切不可一人回答了,不管对否,就迫不及待滔滔不绝地讲,以免学生不动脑,讨论流于形式,课堂气氛不活跃。

(2)要一类一类地讨论,便于归纳,避免重复。

(3)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如学生说错了,就叫别的同学发言;如果学生说对了,教师表示肯定,并作适当的板书。

(4)教师要做到该讲的要讲好,做到三个明确:

明确讲的内容。

讲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内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或练习中的错误。

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决不讲。

若是后进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会了,就不要老师再讲了。

若是后进生做错了,引导中等生偏上的学生分析,讲清原因,引导更正、归纳。

对个别或极少数学生知识回生的问题,可以个别课外补救。

这样教师几乎成了哑巴,讲的内容就很少了,一般不超过五、六分钟。

明确讲的方式。

先:

“兵教兵”,后教师讲,一般先让学生更正,尽可能让较多的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更正,再引导大家讨论,弄懂为什么。

同学间可以相互质疑、讨论,最后教师作出评价,一般予以更正、补充。

明确讲的要求。

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并要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有时后教不分“更正”、“讨论”两个环节。

也就是将“更正”与“讨论”穿插进行,或者边更正边讨论。

(六)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是指当堂完成课堂作业,其目的有二:

一是检测每个学生是否当堂达到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

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堂训练对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尽量做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并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

操作要领:

(1)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2)练习的内容是完成课本中的练习和习题,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要注意练习题要有代表性,适度和适量,确保能在下课之前完成,交作业本。

(3)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

(4)要注意矫正学生坐姿,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5)练习的形式则是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教师不得辅导学生,不干扰学生,学生之间不讨论,确保学生聚精会神地做作业。

教师如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不要随时指出,要留到课外辅导。

学生课堂作业时,如少数学生做得快,已经完成了,教师可以先给他批改,还可以让他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以上六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只有做到了“先学”、“后教”,节约了时间,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有了能力,才能做到“当堂训练”,只有“当堂训练”才能促进学生在“先学后教”时学地紧张、高效。

3、《先学后教,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实验的依据

(1)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人,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教育过程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活动的过程,教学应以“学”为本,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

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的主动性,让他们“喜欢自学”。

同时,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依赖于长期的自学实践。

学生只有通过反复地自学训练,才能体会到该如何去探索新知识、掌握新知识。

因此,我们要为学生创造大量的自学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必须放手让学生自学。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掌握一些正确的自学方法。

(二)研究过程

《先学后教,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遵循“实践第一”的原则,通过“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尝试运用—--反思改进”研究过程,不断地深入实践,反思改进,逻循上升,不断提高。

(三)研究方法

1、参考文献法2、行动研究法3、调查实验法

4、经验总结法5、个案研究法6、案例研究法

(四)研究特色与创新亮点

1、在《先学后教,高效课堂》的教学中真正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学习方式,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怎样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

怎样把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原则落实下来,变为课堂教学结构、变为具体的操作方法呢?

上海市人民政府督导室主任带领各区教育局考察洋思中学时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就是能把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落实下来,变为教学结构,变为操作方法。

《先学后教,高效课堂》就是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先学”(学生看书、检测)和“当堂训练”(当堂完成作业)都是自主学习,“后教”(学生更正、讨论)是合作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全过程都是探究性学习。

的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符合并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原则的教学法。

《先学后教,高效课堂》处理好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

运用这个教学模式,课堂上,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先学——读书、检测),暴露出疑难问题,个人不能解决,就需要老师、同学帮助,这是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而求学。

在这种情况下,再让学生合作学习(后教——学生更正、讨论),这时,合作学习就有了必要性(就像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一样。

如果一上课就合作学习,搞什么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学生就轻轻松松,因为还没有碰到疑难问题,就没有必要性),也有了合作的内容(自主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合作的目的(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合作的方式(更正讨论)、合作的人(做对的学生帮助做错的学生更正,懂的学生教不懂的学生)。

这样的合作学习(后教)解决了个人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最后,还是自主学习(当堂完成作业)。

如果没有开头的自主学习(先学)这个基础,一上课就合作学习,让学生同桌、小组讨论,似乎学生动起来了,其实是外面动,里面不动(学生不动脑),就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2、在《先学后教,高效课堂》的教学中真正体现“教学有效性”。

“先学后教”与“高效课堂”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做到了“先学后教”,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的时间缩短了,才能留出足够的时间“当堂训练”,来运用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堂训练”,才能使“先学后教”紧张、高效,(即促进学生有责任感、紧迫感,能紧张地看书,理解知识)。

有人以为“当堂训练”不重要,可有可无,就忽视甚至取消“当堂训练”这个环节,那课堂上势必教师、学生轻松,势必浪费时间、效果不理想。

其实“当堂训练”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1982年,洋思中学搞课改就是从“当堂训练”起步的。

迈出了这一步,课堂教学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如今能不能“当堂训练”也是衡量学生能不能运用新知识,形成能力,能不能当堂达到教学目的的标志,也是课堂教学改革到了什么水平的标志。

3、在《先学后教,高效课堂》的教学中能最大限度地用好教材。

新课程改革,用的教材多数是国家编的,也有地方编的。

学校对这些教材必须从实际出发,增、减变成校本教材。

怎样才能变成校本教材呢?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时,让学生先学(读书或看书,并检测效果),这是一种调查,它弄清了课本上哪些是学生会的,哪些是不会的(暴露出疑难问题或错误)。

会了的,就删去不教;不会的,就成了“校本教材”,课堂上就是要这样的“校本教材”(学生不会的)。

4、在《先学后教,高效课堂》的教学中使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三、指导并参与学校项目研究的单位承担的任务

1、建阳市教育局普教室、建阳市教师进修学校----指导实践与反思。

2、南平市教育局普教室、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提供理论支持。

3、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提供交流互助平台,检查实验成效。

四、进度安排

工作阶段

主要完成内容

完成时间

第一阶段:

课题开始阶段

1、拟定研究方案,建立课题组,明确研究目标。

2、确定实验班与对比班

3、让实施课题的教师全面熟悉课题方案与理论学习,深入理解课题实质。

4、尝试探索与运用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模式。

 

(2011、9-2011、12)

 

第二阶段:

课题尝试实施阶段

1、借助他山之石提出“先学后教”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模式,拟定的实验班的基本教学模式,进行课堂尝试运用。

2、反思在课堂中运用基本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进一步偿试运用。

3、实验班学生的总体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比对照班学生要高些。

4、实验班学生的总体学习成绩比对照班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进步幅度要更大些。

5、召开中期反思现场会。

 

(2011、1-2012、7)

 

第三阶段:

 

课题巩固运用阶段

1、校内推广,总体推进

2、上期,各年段的课堂研究有所则重

低年段---先学后教,必备素质的培养(如阅读、交流、发言、提问等能力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中年段---先学后教,学习目标教师提,自学提示分阶段展示推进。

高年段---先学后教,学习目标学生提与教师提相结合,自学提示一次性展示推进。

3、下期,各年段研究的课型有所侧重

各年段选择一项研究的重点:

概念性课型、解决问题课型、练习课课型、复习课课型等

4、反思在各年段的研究情况,根据各自的研究重点提出改进策略。

5、召开成果展示会

 

(2012、8-2013、7)

第四阶段:

课题总结推广阶段

1、全市推广,发挥幅身作用。

2、课题组进行结题的相关工作,解决课题中还存在的问题,完成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和相关课题成果资料的整理工作。

3、召开结题现场会。

 

(2013、8-2014、7)

五、工作措施

为确保研究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提高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课题研究:

  

1、抓课题管理组织完善。

  

聘请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丰富实践经验并且有相当理论水平的省地市级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担任课题组顾问,定期和不定期指导课题研究。

努力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使研究工作富有成效地进行。

在课题研究推进过程中,应按研究方案认真开展研究,完成研究任务,并在每学期初制定研究计划,每学期末进行研究小结。

2、抓课题研究方案的落实

每学期的期初制订执行课题方案的实施活动计划。

这一计划不但是学校课题组的教科研计划,而且还纳入学校总体的教学教研计划中。

计划的制订围绕课题方案所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来组织人员,安排课题研究活动。

3、抓课题理论的学习准备

 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主要是指进入文献研究阶段和反思计划方案阶段。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必须着手对课题研究的关键词、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通过上网查寻、查资料文献等方式进行认真学习,这个过程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是课题研究的一种意义的体现。

可进一步丰富充实研究内容。

对研究对象,进行确定及前测调查研究,是课题研究准备阶段必须经历的重要一环;对研究方法的深入思考、慎重选用,是课题研究的基本功的体现;对研究步骤的认真规划,能使课题研究者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在课题研究阶段如何加强学习呢?

除了依据课题研究方案中的疑难问题、关键问题进行学习。

学习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或请他人帮助,或上网查寻,或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等。

总之,教师在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加强学习是进行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

4、抓课题实践课的质量

课题实践课围绕研究主题和操作要素而设计的,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课。

因而教师结合课题的要求而上课。

上好课题实践课是开展课题研究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科研课题实施过程的集中表现。

教师如何上好课题研究实践课,首先要备好课,课题实践课的教案要突出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操作要求等。

其次是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体现课题研究的精髓,本课题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评价。

与学生学习动机、原有认知水平、多路思维能力和学法有效运用等要素密切相关。

因此,我校在研究此课题中,所上的课题实践课就紧紧围绕着这课题的研究主题开展活动。

课题实践课的质量,关系到课题研究的成效,关系到教师有效应用课题理念和操作方法的水平。

因此,我积极引导教师扎扎实实地上好课题实践课。

5、抓成果提炼总结推广  

各课题成员要强化成果总结意识和成果推广意识,对过程性研究成果认真进行总结、提炼。

课题组每2周召开一次研讨会,交流研究成果。

对好的经验和成果要及时在本校推广应用,提高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充分利用校内网络,为参研人员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