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表格教案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6764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5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表格教案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第三单元表格教案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三单元表格教案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第三单元表格教案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第三单元表格教案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表格教案单元备课.docx

《第三单元表格教案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表格教案单元备课.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单元表格教案单元备课.docx

第三单元表格教案单元备课

单元备课

课题

第三单元

1.认识47个生字,会写4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3.有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感情。

这是一组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

有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台湾日月潭;有牛羊成群、瓜果飘香的新疆吐鲁番;有繁华而热闹的首都北京;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傣族泼水节。

每一篇课文都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地方的特色,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民族风情的淳朴。

这是一组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但一定不要通过教师的传授去实现,而是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自己感悟,内化为自己的独特的爱国情结。

重点

难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感情。

4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访问、调查,自主学习,了解家乡,赞美家乡。

9 日月潭-----------(2课时)

10 葡萄沟------------(2课时)

11 难忘的泼水节-------(2课时)

 12北京亮起来了-------(2课时)   

 语文园地三 -----------(3课时)

教学课题

第三组教材 9 日月潭

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教学

目标

课(章节)教学

目标

1.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通过观察插图或结合生活经验了解“附近、隐隐约约、名胜古迹、群山环绕”等词语的意思,理解重点句子意思。

3.通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结合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日月潭清晨、中午及雨天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积累本课课后“读读记记”中的词语,并能选择一两个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

5.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9个生字,写好12个生字;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结合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日月潭清晨、中午及雨天的秀丽风光。

教学准备与手段

字词卡片、投影仪。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清晨隐隐约约

  

9、日月潭中午清晰

风光秀丽

雨天朦胧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初读识字

 

三、朗读感悟一、二两段

 

四、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初读识字

1.指名学生逐段读课文,教师随机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

2.读了课文,你觉得哪些词语最容易读错,你能像个小老师那样,给全班同学提个醒吗?

3.出示课文中的词语,采用多种形式读。

(个别读、比赛读、齐读等)

太阳高照群山环绕风光秀丽树木茂盛湖水碧绿名胜古迹隐隐约约点点灯光蒙蒙细雨

4.学习生字。

三、朗读感悟一、二两段

1.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的一、二两段,从这两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读第一段,知道台湾省、台中在哪里。

出示:

中国地图。

教师先在地图上指出:

台中,即台中市,在台湾中部,周围有很多山;然后请学生根据“附近”一词,指出日月潭的大概位置。

3.重点朗读感悟:

“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4.为什么人们把这个大湖叫作“日月潭”?

指名读第二节,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

四、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出示填空练习。

日月潭是我国()最大的一个湖。

它在台中()的高山上。

那里(),(),周围有许多()。

日月潭很深,湖水()。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叫();南边像(),叫月潭。

2.读词语卡片复习词语。

3.练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岛、省、胜、茂盛、环绕”。

小组交流:

你怎么记住这些生字?

哪个字容易写错?

哪个字比较难写?

(2)教师范写,重点提示:

岛:

“鸟”的竖折折钩写得大些,“山”字躲在里面。

茂:

注意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

(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

(4)作业展示,师生评议、指正。

作业:

背诵一二两节。

指名学生逐段读课文,教师随机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

 

读了课文,你觉得哪些词语最容易读错,你能像个小老师那样,给全班同学提个醒吗?

 

出示课文中的词语,采用多种形式读。

 

出示填空练习

 

读词语卡片复习词语。

 

练习写字。

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

作业展示,师生评议、指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品读三、四两段,感受潭美

 

三、整体回归,创设情境,积累运用。

四、指导写字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品读三、四两段,感受潭美。

过渡:

日月潭的景色千变万幻,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魅力,请小朋友读读三四两段,把自己喜欢的景色多读几遍。

学生读到哪一段出示哪一段。

1.个别学生读第三段。

2.出示句子“清晨,湖面飘着薄薄的雾。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影在湖水中。

”和图片。

(1)个别学生读,集体评价。

(2)比较句子,感受清晨日月潭的安静之美、轻柔之美。

出示句子(去掉叠词):

“清晨,湖面飘着雾。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倒影在湖水中。

”哪一句读起来更好听,在读中体会词语“薄薄”、“隐隐约约”的音律美。

认识“叠词”。

(4)指导读好叠词,读好句子。

(3)设置陷阱理解词语“隐隐约约”。

老师看图片质疑: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倒映在湖水中我怎么没看到。

学生会指出倒影不是很明显要仔细看才能看到。

从而理解词语“隐隐约约”。

3.配乐齐读第三段。

4.过渡:

如果说清晨的日月潭是一种安静的美,一种祥和的美,一种“隐隐约约”的美,那么太阳高照下的日月潭是一种怎样的美?

出示句子“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和图片。

(1)学生自由读并说感受。

(2)比赛读。

先请小朋友自己练一练,待会儿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阳光灿烂”。

(3)通过在这一段中找反义词“朦胧”的方法理解词语“清晰”的意思。

并给“朦胧”和“清晰”各找一个近义词(模糊——清楚)

(4)齐读。

6.出示句子“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和图片。

7.自由背诵三四段中喜欢的部分。

三、整体回归,创设情境,积累运用。

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2.过渡:

是啊,风光秀丽的日月潭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这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来到了日月潭,你能为他们做小导游吗?

你可以选择一个内容向游客介绍日月潭。

3.学生自由选择介绍的内容,做准备,同桌之间先练习做小导游。

4.班内交流,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内容出示相对应的图片。

5.让我们再次去饱览日月潭的秀丽风光,齐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个别学生读第三段。

 

出示句子“清晨,湖面飘着薄薄的雾。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影在湖水中。

”和图片。

 

指导读好叠词,读好句子

 

配乐齐读第三段

 

学生自由读并说感受。

 

比赛读。

先请小朋友自己练一练,待会儿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阳光灿烂”。

 

通过在这一段中找反义词“朦胧”的方法理解词语“清晰”的意思。

并给“朦胧”和“清晰”各找一个近义词(模糊——清楚)

齐读。

教学课题

10 葡萄沟

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教学

目标

课(章节)教学

目标

1.识记“最、坡、梯、够、修、味、留”等字,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

3.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并读好长句。

教学准备与手段

葡萄沟的课文录像、多媒体或图出示中国行政区分布图、新疆政区图和葡萄沟系列、浓郁新疆风情的乐曲,课文插图和贴图,贴图一:

图上的枝叶稀少,贴图二:

图上葡萄的枝叶茂密。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10葡萄沟

(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五光十色[多、美]

老乡热情好客

葡萄干色鲜味甜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进入情境,主动探究

 

三、深入学习,领悟精华

 

四、拓展思维,随机练说

 

五、书写指导、完成作业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猜谜:

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

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出示“葡萄”请生念。

“葡萄”这两个都是生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请小朋友拿出小手在桌子上写一写,记住这两个字。

 2.师:

你们爱吃葡萄吗?

香甜的葡萄是多么诱人啊,我国的许多地方都出产这种水果,但是产量最多、吃起来最甜的,要数我们新疆葡萄沟出产的葡萄。

你们想去那儿看看吗?

出示:

疆:

读准后鼻音(新疆)

 3.播放一段有着浓郁新疆风情的乐曲,然后深情叙述:

在金秋九月,我们踏上了开往新疆葡萄沟的旅程。

啊!

一阵凉爽的秋风吹来,让我们心旷神怡;一阵动听的新疆音乐响起,让我们迫不及待地来到新疆。

4.出示中国行政区分布图,让学生找一找新疆在什么地方。

新疆在我国的西北部,然后多媒体(或图)放大新疆政区图,出现吐鲁番的位置

(读好“n、l”音:

鲁吐鲁番)

师:

新疆吐鲁番离我们宁波大约有6000多公里。

坐飞机去得花六七个小时。

请大家再看一看地图,就在新疆的吐鲁番里面有一个葡萄沟。

(板书补充课题)

沟:

读准音(葡萄沟)

那诱人的葡萄就在那儿,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一看?

多媒体(或音乐、图片)播放《葡萄沟》一文的配套录像。

二、进入情境,主动探究

1.欣赏完了葡萄沟,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初步感受。

 

(1)抓住学生讲到的葡萄沟是个盛产水果的地方。

(师:

你从哪里看出那里的水果很多呢?

随机理解“盛产”尽管水果多,但人们最喜欢的是葡萄。

)……(板:

葡萄:

五光十色)

(2)师:

葡萄沟盛产水果,五光十色的葡萄使葡萄沟的景色更加优美,所以课文中说: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出示: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指导读好这句话。

(可以分别用赞美的、骄傲的、高兴的语气读)

2.那么课文是怎么写这么美、这么好的地方的呢?

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

(1)读准“串”“棚”等音。

(2)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4.再读课文,读通句子,边读边划出:

葡萄沟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三、深入学习,领悟精华

 1.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你觉得葡萄沟的什么最吸引你呢?

(指着板书讲)

2.学习梯田葡萄这一段:

抓住几个语段学习。

(1)“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象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为什么吸引你?

夏季葡萄的枝叶很多。

茂密的枝叶是怎么样的:

是密密麻麻的,叶子之间看不到一点儿缝隙的……

师出示图一:

图上的枝叶稀少:

这是别的班同学学了这篇课文后画的,你觉得这是你看到的、想像中的绿色凉棚吗?

……那凉棚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生回答后老师贴图,图上葡萄的枝叶茂密。

(指导朗读)

一个个:

说明凉棚很多。

引导想象:

老师查过资料,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那里的最高气温可达到49度,如果这时候你来到葡萄沟,钻进这茂密的枝叶搭起来的绿色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

(凉快、凉爽、舒服……)

指导朗读,读出这种感觉。

这茂密的枝叶预示着什么呢?

(秋天葡萄的丰收)所以这绿叶,这凉棚,带着一种希望,有一种希望的美。

你能读出来吗?

——指名读、齐读

(2)“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为什么吸引你?

葡萄很美,葡萄颜色多样:

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分别出示这些颜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下。

师:

书上用一个词来形容:

五光十色。

哪位同学还会用别的词语来表达?

(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绚丽多彩、五颜六色……)

比较:

“五光十色”能不能换成“五颜六色”呢?

想一想“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都写出了颜色的多和美,但“五光十色”还写出颜色有光亮,这样就更美了,因为成熟的葡萄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所以这儿不能换“五颜六色”。

是啊,葡萄不仅颜色多样,而且颗粒饱满、有光泽,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爱不释手。

(板书:

美)

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

(板书:

多)

这葡萄这么大,颜色这么美,数量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

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3、出示辅助句子指导背诵:

葡萄种在山坡上的()里。

()的枝叶向()展开,就像搭起了()绿色的()。

到了(),葡萄()挂在()底下,有()、()、()、()、(),()美丽极了。

四、拓展思维,随机练说

小结:

第二段作者在写葡萄生长过程时采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葡萄的样子、数量、颜色等方面写具体。

那你能不能学着作者写葡萄的方法介绍你所熟悉的一种水果或物品呢?

  四人合作小组先说一说。

生介绍。

(如:

家乡的梨子。

春天,满山的梨花一片雪白,诱人的清香扑鼻而来,家乡仿佛成了一座生产高级香料的工厂。

一阵阵香气迎来了一只只酿蜜师——小蜜蜂。

它们为酿造又香又甜的蜜而奔忙。

初夏,一个个青青的果实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好像在捉迷藏。

到了秋天,在人们辛勤劳动下,梨子成熟了,像一个个黄色的小灯笼。

(家乡的桃子。

阳春三月,桃花开得正艳,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桃花的香气沁人心脾,家乡仿佛成了一座生产高级香料的工厂。

阵阵清香迎来了一个个酿蜜师小蜜蜂,他们也嗡嗡地歌唱着,为酿造又香又甜的蜜而奔忙。

到了五月,桃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小的青果,远远望去,有的像玛瑙,有的像翡翠,如果你走进那桃园,就像置身于王母娘娘的蟠桃园似的。

农民伯伯在辛勤地为桃树浇水、施肥、捉虫,汗水洒在片片桃树林里。

六、七月份,青中透红的桃子挂在枝头,微风吹来,像在对客人点头微笑。

五、书写指导、完成作业

1.书写:

吾、季、留、杏、密、蜜

留:

上下结构,上下相等,写得扁些,田字的一竖在书中线上。

蜜密:

上中下结构,下面分别是山和虫。

中间的必写在横中线上,撇要长。

2.完成课堂作业本2、3题。

猜谜

 

疆:

读准后鼻音

 

欣赏完了葡萄沟,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初步感受

 

那么课文是怎么写这么美、这么好的地方的呢?

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交流。

 

再读课文,读通句子,边读边划出:

葡萄沟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指导朗读,读出这种感觉

 

 

比较:

 

出示辅助句子指导背诵

 

四人合作小组先说一说。

生介绍。

 

书写:

吾、季、留、杏、密、蜜

 

留:

上下结构,上下相等,写得扁些,田字的一竖在书中线上。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复习导入,检查字词

 

二、感知课文,理解意思

 

三、课堂小结,复习朗读

 

四、指导书写,完成作业

 

五、拓展思维,延伸阅读

一、复习导入,检查字词

1.出示上节课学的词语,学生认读。

葡萄沟、香梨、蜜桃、成熟、维吾尔族、小孔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已学的生字。

3.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它好在什么地方?

4.鼓励学生有感情朗读1、2两段话。

二、感知课文,理解意思

葡萄沟还好在什么地方?

1.学习“老乡”这一段。

①指名读。

   ②理解“维吾尔”:

维吾尔就是联合协作的意思,我们新疆还有哈萨克,回族,汉族,这些民族联合协作团结向上。

你觉得葡萄沟老乡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老乡:

热情好客)

③从哪些词语看出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

④抓住:

准会:

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

最甜:

说明什么?

吃个够:

怎么吃才叫吃个够?

指导学生读好第二段的第四句。

⑤欣赏书中插图,说说自己的想法。

(展开想象说话)

如:

我想问那个花白胡子老爷爷在说什么。

老爷爷说,你们来得正是时候,葡萄丰收了,大家尽情吃吧!

⑥你觉得新疆老乡怎么样?

请你送给他们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也好!

(热情好客)

多么热情好客的新疆老乡啊,赶紧夸夸他们吧。

(带着感受读课文)。

2.学习“阴房”这一段。

过渡:

为了使我们一年四季随时都能吃到鲜美、甘甜的葡萄,热情的维吾尔族老乡不仅把收下来的葡萄运到城里,而且还运到阴房制成了葡萄干。

①指名读第三段,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看图):

阴房建在哪儿?

它什么样子?

理解“山坡”、“碉堡”、“小孔”等词语。

阴房:

是用泥土砌成的有许许多多方孔的四四方方的房子。

阴房是制作葡萄干的。

②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生读相关的句子。

师:

葡萄成熟以后,人们把成串成串的葡萄挂在阴房的架子上,关上门,不让它们淋雨、晒太阳。

热空气从小孔中流进,把葡萄的水分蒸发掉。

由于葡萄沟就在火焰山附近,造成了葡萄沟干热又多风。

阴房里的葡萄经过四十多天就能变成葡萄干了。

③这阴房里制作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呢?

找出课文中有关的词语。

(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板书:

葡萄干:

色鲜味甜

④观察、品尝葡萄干。

引导学生用尝、看、闻、捏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观察品尝后发表意见。

3、葡萄干这么好吃,一些葡萄沟参观的世界各国的游客想学着葡萄沟制作葡萄干的方法制作葡萄干,可是没有做成,因为他们那里没有葡萄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只有我们中国新疆的葡萄沟才能制作出这么鲜美的葡萄干来。

所以,中国葡萄沟的葡萄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4、齐读本段,读出自豪感。

三、课堂小结,复习朗读

1.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是因为:

(葡萄沟出产很多水果,尤其是葡萄,在国外也很有名,那里景色优美,老乡热情好客。

那里出产的葡萄干驰名中外。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齐读这句话)

2.你喜欢葡萄沟这个好地方吗?

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葡萄沟吧!

齐读全文

3.选择自己喜欢的背诵方法,把自己喜欢的这段话背诵下来。

四、指导书写,完成作业

1.书写:

坡、搭、摘、钉、沟、够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摘:

右边横折钩要写在横中线上,里面是“古”。

沟:

右边横折钩高于横中线,撇折从横中线起笔,写在中间。

2.完成课堂作业本第4、5题。

五、拓展思维,延伸阅读

 1.用一句话来夸夸葡萄沟。

2.根据课文内容为“葡萄沟旅游开发公司”设计一则广告,使更多的人了解葡萄沟,喜爱葡萄沟,到葡萄沟来参观旅游。

3.延伸推荐:

书籍《千山一叶》、电视片:

《请您欣赏》等。

出示上节课学的词语,学生认读。

 

葡萄沟、香梨、蜜桃、成熟、维吾尔族、小孔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已学的生字。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它好在什么地方?

 

鼓励学生有感情朗读1、2两段话。

 

指导学生读好第二段的第四句

 

生读相关的句子。

 

引导学生用尝、看、闻、捏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观察品尝后发表意见。

 

齐读本段,读出自豪感

 

你喜欢葡萄沟这个好地方吗?

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葡萄沟吧!

齐读全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背诵方法,把自己喜欢的这段话背诵下来。

教学课题

11 难忘的泼水节

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教学

目标

课(章节)教学

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走近周总理,走进傣族,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受节日的热闹和人们的喜悦。

教学准备与手段

让学生收集有关周总理、傣族、泼水节等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课件、凤凰花形状的词语卡片。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周恩来总理傣族人民

四面八方赶

撒满鲜红

一条条一串串

欢呼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看图引入,走进泼水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品读第三段,感受人们欢迎总理的热闹场面

 

四、创设情境,巩固生字新词

 

五、书写指导

 

一、看图引入,走进泼水节

1.出示课文插图

我们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你能看着这幅图猜出这是我国的哪个民族?

并说说理由。

板书“泼水节”

(了解学生已有的关于傣族的知识,并从中引出“泼水节”“凤凰花”等生字。

2.学习生字“凤、凰”

⑴你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音、形)你有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⑵出示凤凰花的图片,了解凤凰花

3.朗读感悟第一段

⑴出示句子“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指名读。

⑵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火红火红:

花的颜色非常鲜艳。

练习:

火红火红的()

一年一度:

每年只有一次,泼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⑶指导朗读把傣族人民的高兴、兴奋放进去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4.出示傣族泼水节的图片,师简介

5.泼水节年年过,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世代难忘。

(板书:

难忘的)

师: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划出认为比较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2.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教学生字

第二段:

周恩来总理读准“恩”简介总理

第四段:

⑴对襟白褂学习“襟”“褂”你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特点?

(衣字旁)看图了解“对襟白褂”(拓展:

了解“大襟”)

⑵咖啡色长裤看图理解(渗透学法:

课文中的插图能帮我们更好的读懂词语,读懂句子,在今后的学习中可要好好用用这些插图。

⑶齐读第四段

第五段:

盛满多音字:

端、蘸:

做动作理解词义

齐读第五段

3.同桌对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帮助同桌及时改正读错的字音。

4.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师:

刚才,我们大声地读着课文,读得有滋有味,现在,我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用上“1961年,()和傣族人民一起度过了一个()的泼水节。

”这个句式来说说课文内容。

三、品读第三段,感受人们欢迎总理的热闹场面

1.我们知道总理平时工作很忙很忙,但他还来到傣族参加泼水节,人民多高兴呀,让我们也来加入他们的队伍,自由朗读第三段,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生第一次读)

2.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关词语

3.创设情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