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P认证药品养护管理知识汇总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262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SP认证药品养护管理知识汇总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GSP认证药品养护管理知识汇总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GSP认证药品养护管理知识汇总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GSP认证药品养护管理知识汇总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SP认证药品养护管理知识汇总_精品文档.doc

《GSP认证药品养护管理知识汇总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SP认证药品养护管理知识汇总_精品文档.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SP认证药品养护管理知识汇总_精品文档.doc

GSP药品养护知识总结

1、原则:

严按要求、手段科学、控制条件、定期检查、防止质变。

2、基本要求:

A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表”,B定期检查储存条件有库存药品质量,C定期汇总分析、上报药品养护质量信息,D管理验收仪器设备,建立药品养护档案。

3、重点养护品种:

主营品种、首营品种、质量性状不稳定的品种、有特殊储存要求的品种、储存时间较长的品种、近期发生过质量问题、药监局重点监控品种。

[具体品种按年度制定及调整,报质管部审核后实施。

]

4、具体实施

A药品储存的合理性:

分类储存、货垛码放、垛位间距、色标管理;

B仓储条件监测与控制:

库内温湿度条件、储存设备是否适宜、避光和防鼠措施的有效性、安全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

[上午、下午各记录一次,全天候监控。

]

C库存药品的检查:

按每个货架顺时针检查。

主要检查内容:

包装情况、外观性状、易变药品、储存时间较长、近效期不足1年的药品及其它品种。

5、发现问题的处理:

应悬挂黄色标牌,暂停发货,上报质管部处理。

6、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养护:

A防霉变腐烂:

晾晒、通风、干燥、吸湿、熏蒸、盐渍、冷藏。

B防虫害:

曝晒、加热、冷藏、熏蒸。

C防挥发:

密封、降温。

D防变色、泛油:

避光、降温。

7、药品养护档案:

A内容:

药品基本信息、观察周期内对药品储存质量的追踪记录、有关问题的处理情况。

B质量信息:

定期汇总分析和上报养护检查、近效期或长时间储存药品的质量信息。

(报告内容:

养护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的相关指标如产生的原因、比率、改进措施及目标)。

8、主要剂型及中药饮片的保管方法:

◇主要剂型及中药饮片的保管方法

  ◇中成药、化学药制剂

  注射剂:

水针剂应注意防冻;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疫苗,温度过高易失效、变质,适宜冷藏。

  片剂:

注意防潮,相对湿度控制在45%—75%;避光保存,片剂活性成分对光敏感,易受光照而变质。

  胶囊剂:

应控制温度,胶囊受热易吸潮粘连、变色,应存放于阴凉库。

  水溶液剂、糖浆:

水溶液剂应存放于常温库;糖浆剂宜阴暗保存。

  软膏、霜剂:

冬季应防冻,秋季宜常温库保存。

    栓剂:

温度过高(超过36、5℃)会融化变形,宜阴凉存放。

  ◇中药饮片

  温度:

温度在20度以上时,对含脂肪、树脂类、芳香气味的饮片有影响。

适合阴凉库储存。

  湿度:

一般中药含水量为7-15%,当空气中相对湿度超过70%,极易发霉。

  空气:

某些中药的某些成份易被挥发,如薄荷的变色和气味散失等。

有些化学药制剂易被氧化,如维生素C等。

  日光:

日光对某些中药的色素有破坏作用。

如黄芪晒后变白,槟榔片晒后变红等。

(1)中成药、化学药制剂:

A注射剂:

水针剂防冻,生物制品冷藏。

B片剂:

防潮、相对湿度:

45~75%,避光(片剂活性成分对光敏感,易受光照而变质)。

C胶囊剂:

阴凉库(胶囊受热易吸潮粘连、变色)。

D软膏、霜剂:

冬季防冻、常温度。

E栓剂:

阴凉库(超过36.5℃会融化变形)。

(2)中药饮片:

阴凉库(含脂肪、树脂类、芳香气味的饮片),避光。

9、相关记录:

1、在温度和湿度相接近正常温度和相对湿度时要采取措施。

2、温湿度调控设施设备使用记录要写,(如空调、排气扇的使用记录)

        3、干湿温度计要始终保持棉布的湿润,水要始终保持清洁,棉布一般每月更换一次,干湿温度计要每年检定一次。

10、关于药品的储存与养护的基本知识

1)、原则:

预防为主。

在质管部指导下,力求做到存放药品合理,温湿度监控、定期循环检查、重点品种明确、可疑药品尽快处理、有问题药品挂黄牌、养护档案齐全。

2)、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

⑴光线。

光线中的紫外线能量很大,是药品发生化学变化的催化剂,能加速药品的氧化分解,使药品变质,长时间的日光照射能直接引起或促进药品发生氧化、还原、分解、聚合等光化反应。

⑵空气。

对药品质量影响最大的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些成分参与到某些反应中,导致某些药品化学结构发生变化。

[氧气约占空气的1/5体积,由于其性质活泼,易使某些药物发生氧化作用而变质。

CO2被药物吸收,发生碳酸化而使药品变质。

]

⑶湿度。

湿度太大,能使药品潮解、液化、变质或霉烂;湿度太小,容易使某些药品风化。

最适宜的相对湿度在45~75%之间。

[风化:

含有结晶水的药物,常因露置在干燥的空气中,逐渐失去所含结晶水的一部分或全部,以致本身变成白色不透明的结晶体或粉末。

易风化的药品:

硫酸阿托品、硫酸可待因、硫酸镁、硫酸钠及明矾。

引湿:

在湿度较高的情况下,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而引湿,其结果使药品稀释、潮解、变形、发霉等。

易引湿的药物:

胃蛋白酶、甘油等。

]

⑷温度。

中药材在常温15~20℃下,成分稳定,利于储存。

对于大多数药材,在5~25℃温度储存是稳定的,也是经济的,当温度低于5℃时,水针剂、酊剂、膏剂等剂型要注意保温。

[PC加水溶解后,在25℃放置24hr时,即大部分失效,脊髓灰质炎疫苗,湿度过低易引起冻结或析出沉淀,温度过高,将很快失效。

]

⑸微生物和昆虫。

门店要注意卫生的清洁和安装门帘。

库存房要注意卫生和使用无蝇灯。

中药材要定期翻晒、通风等养护。

⑹时间。

如抗生素类药物在正常的储存条件下也会发生药品的效价降低现象。

药品的有效期最长时间期限一般不超过五年。

3)、温湿度的日变化:

最低温度出现在近日出的时侯,绝对湿度也最小;日出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到14时~15时达到最高值,绝对湿度也达到最高值;以后温湿度逐渐下降,一直到日出前为止。

一般来说,气湿升高,相对湿度下降,气温降低,相对湿度上升。

华北平均相对湿度为60~70%左右。

4)、温湿度的年变化:

一月为冬季代表月,是一年之中气温最低的月份,应注意防冻。

七月为夏季代表月,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的月份,应注意冷藏。

绝对湿度的变化规律;一、二月份因北方冷、高压,干燥,降水量小,水汽蒸发量小,绝对湿度最低;七、八月份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水汽丰富,绝对湿度最高。

5)、库内温湿度变化:

⑴库内最高温度一般比库外低一些,而库内最低温度比库外稍高一些。

一般夜间的库内温度比库外高,白天的库内温度比库外低。

越接近库房顶部温度越高,越接近地面越低。

⑵库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则与库内温度变化相反。

大致来说,库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差异在垂直高向上大于水平方向上。

6)、干湿温度计的悬挂位置:

一座库房挂两个干湿温度计,一个挂在不靠门窗、墙角而空气又能适当流通的地方,避免日光直接照射,高度宜在1、5m左右,以便保管人员起立平视观测;另一个挂在温度和湿度最差位置。

当发现水银柱内有气泡和中断情形应即调换。

湿球上包的纱布在任何时间都应保持洁白、柔软和湿润。

7)、干湿温度计的测量时间:

每日上午9:

00、下午4:

00各记录一次。

8)、对药品应定期进行养护检查。

一般每月检查,每季度轮流一次,即月查季轮,并做好记录,效期药品、易变品种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定期汇总、分析和上报养护检查近效期或较长时间在库储存的药品等质量信息。

9)、附:

易氧化的药物:

硫酸亚铁、肾上腺素、酚磺乙胺(止血敏)、左旋多巴、已烯雌酚、V-E、V-A、V-D、V-C、磺胺、对氨基水杨酸钠、叶酸等。

易水解的药物:

硝酸甘油、阿司匹林、丙酸睾丸素、无味氯霉素、盐酸普鲁卡因、硝酸毛果芸香碱、葡萄糖醛酸内酯、氯霉素、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巴比妥类、洋地黄毒苷类、毒毛旋花子苷等。

易吸湿的药物:

甘油、乳酸、胃蛋白酶、青霉素类、淀粉酶、氯化钙等。

易风化的药物:

硫酸钠、咖啡因、磷酸可待因等。

易挥发的药物:

乙醇、酊剂、十滴水等。

易升华的药物:

樟脑、薄荷脑、碘。

易发生冻结的药物:

如含有药物的水剂、以稀醇作溶媒的制剂、鱼肝油乳、氢氧化铝凝胶等。

具有吸附性的药品:

淀粉、药用炭、白陶土、滑石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