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25504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精品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精品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精品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精品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精品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精品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时间:

100分钟总分:

100分)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估测的物理量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课桌的高度为1.5mB.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是40℃

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D.崆峒山山顶的大气压大约是1.2×105Pa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腿变“短”了

B.

平静湖面上群山的倒影

C.

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了

D.

手影

3.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

B.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的原因

C.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

D.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升华现象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近视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一本物理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书的引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到的重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6.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

A.沿原路返回地球B.沿原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

C.沿原方向作加速直线运动D.沿原方向作减速直线运动

7.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B.台风掀开屋顶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

C.软包装饮料吸管一端做成尖形——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D.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8.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用吸管喝饮料时,嘴的“吸力”使饮料上升到口中

C.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以伞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D.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9.潜水艇为执行某任务,在水面下安全慢慢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A.浮力逐渐变大B.浮力逐渐变小

C.压强逐渐变大D.压强逐渐变小

10.如图,小强从滑梯上加速滑下,对于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B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

C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大

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11.如图所示的几种杠杆类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起子

B.

道钉撬口

C.

筷子

D.

钢丝钳

12.小敏同学和他所骑的轻便自行车总重约600N,上学路上他骑车在20s内匀速通过了一段长100m的平直公路.若自行车所受路面的阻力约为人和车总重力的0.05倍,则通过该段公路时,小敏同学蹬车的功率约为

A.150WB.300WC.1500WD.3000W

13.在日常生活中,用10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0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A.杠杆B.斜面C.一个定滑轮D.一个动滑轮

14.如图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使用时:

(1)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FA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

(2)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FB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A<G

B.FB<G

C.FA=2G

D.FB=2G

二、填空题

15.体育运动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

运动员挥拍用力击打乒乓球主要是为了改变球的______;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主要是为了改变弓的_____(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由于具有_____,仍要继续向前运动.

16.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OA=40cm,OB=50cm,B点所挂物体重60N,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A点至少加一个方向垂直OA向上大小为______N的动力.

17.如图所示是我国引进改造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为6.4×104吨,则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__N(取g=10N/kg);假如“瓦良格”号航母从海上驶入长江后,受到的浮力_____;停在甲板上的飞机飞离航母时,航母所受浮力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小军用手握着一个重为15N的水杯静止在空中,杯口竖直向上,手的握力为2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19.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____

存在.17世纪40年代意大利科学家_____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____厘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0.如图所示,在5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重800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为12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若物体的速度为0.2m/s,则1min内拉力做的功为____J,功率为_______W.

21.青少年在安静思考问题的时候,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W,则你在考试的100min内,心脏做功约为__________J.

三、识图、作图题

22.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乙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23.如下图所示,已知折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

24.下面图是一杠杆图,试画出作用在杠杆A端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动力的示意图并画出该力的力臂.

()

25.用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上升速度的2倍,请在图上画出绕线的方法.

26.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27.请记录下列测量工具所测物理量的数值.

(1)观察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_.

(2)如图所示,木块长度是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8.如下图甲、乙、丙三组实验:

(1)甲组图中要求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结果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却不相同.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这进一步说明:

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___,速度减小的也越___________.

(2)乙组图是探究___________的实验.由D、F两图可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本实验中要求水平拉动测力计使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组图实验中通过物块B被下落的小铁球A推动距离的远近,来反映小铁球A具有的_______大小.甲、丙两组实验中均要求小车和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释放,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它们刚运动到水平面上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

29.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_______;如果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

(2)如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小明的第三次实验使用了弹簧秤和钩码,已经读出弹簧秤的示数为0.8N,请你在表格中填写该次实验的动力臂.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5

10

1

15

2

1

20

2

10

3

0.8

_______

1

10

(3)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5N,L1=20cm,F2=4N和L2=25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如第一次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端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端将下沉.

30.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物理量

实验次数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1.8

0.3

2

6

0

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4

4

0.2

1.4

1.0

57%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___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_________图做的.(选填“A”、“B”或“C”)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

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

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

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_________.

五、计算题

31.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在15s内将重100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3m,绳子自由端拉力F为4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力.求:

(1)动滑轮的重量?

(2)绳子自由端拉力F做功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结果百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4)若将重物的重力增加300N后,用这滑轮组将重物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结果百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32.如图所示,一底面积为4×10-3m2的圆柱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此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烧杯中原来水的深度为20cm.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10s.图15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取g=10N/kg)求:

(1)此圆柱体的重力是多少?

(2)圆柱体未浸入水中时,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

(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4)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

(5)圆柱体的密度是多少?

(6)圆柱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7)圆柱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估测的物理量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课桌的高度为1.5mB.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是40℃

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D.崆峒山山顶的大气压大约是1.2×105Pa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13.6m/s≈1m/s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D.1标准大气压是1.0

.高度越大气压越低,所以崆峒山山顶的大气压应低于1标准大气压,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C.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腿变“短”了

B.

平静湖面上群山的倒影

C.

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了

D.

手影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中

腿看起来变短,是由于光线通过水、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现象,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B、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

C、玻璃中的“断笔”是由于光从玻璃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D、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B.

3.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

B.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的原因

C.深秋,时有白霜生成,

凝固所致

D.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升华现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反之为汽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反之为凝固;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反之为凝华.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正确,不合题意;B、电风扇转动时,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使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加快,从而加快吸收人体更多的热量,正确,不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错误,符合题意;D、冰冻的衣物凉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

考点:

物态变化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近视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C

【解析】

【详解】A.放大镜使用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

B.照相机使用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

C.幻灯机使用时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我们看到正立的图像是因为投影片倒立插的缘故,故C对;

D.近视眼镜为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错.

故选C.

5.一本物理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书的引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到的重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答案】B

【解析】

理由:

书受到了重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故选B.

6.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

A.沿原路返回地球B.沿原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

C.沿原方向作加速直线运动D.沿原方向作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详解】探测器在外力消失之前是运动的,那么在外力消失之后,由于它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所以它的运动状态就不会发生改变,只能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B.

7.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B.台风掀开屋顶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

C.软包装饮料吸管一端做成尖形——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D.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

液体沸点与液体上方空气压强有关,气压增大,沸点越高;流体流速越快,压强越小;流速越慢,压强越大;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据以上内容即可解答.

【详解】液体沸点与液体上方空气压强有关,气压增大,沸点越高,所以高压锅内,气压很大,故液体沸点高,即A正确;流体流速越快,压强越小,反之压强越大;当台风掀开屋顶的瓦时,屋外流速较大,压强较小,故B正确;当压力一定时,尖形物体的受力面积很小,压强很大,故C正确;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则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故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D.

8.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用吸管喝饮料时,嘴的“吸力”使饮料上升到口中

C.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以伞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D.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A.击打排拍球时手给球一个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又给手一个等大的力,所以手感到疼.故A说法正确.

B.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使管内气压减小,这样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就被压进吸管里.故B说法错误.

C.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以伞为参照物,人和伞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人是静止的,故C说法错误.

D.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因此推力等于摩擦力,故错误.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9.潜水艇为执行某任务,在水面下安全慢慢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A.浮力逐渐变大B.浮力逐渐变小

C.压强逐渐变大D.压强逐渐变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潜水艇在水面下不断下潜的过程中,海水的密度ρ海水不变,∵F浮=ρ海水v排g,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潜水艇受到的浮力不变;∵p=ρ海水gh,潜水艇所处的深度h变大,∴潜水艇受到的海水的压强变大;故C正确.

10.如图,小强从滑梯上加速滑下,对于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

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大

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小孩下滑过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其中重力做正功,支持力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做负功;重力做功是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度,故重力势能减小;小孩加速下滑,故动能增加;除重力外其余力做的功是机械能变化的量度,摩擦力做负功,故机械能减小;B符合题意.

11.如图所示的几种杠杆类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起子

B.

道钉撬口

C.

筷子

D.

钢丝钳

【答案】C

【解析】

【详解】A、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B、道钉撬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C、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符合题意;

D、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12.小敏同学和他所骑的轻便自行车总重约600N,上学路上他骑车在20s内匀速通过了一段长100m的平直公路.若自行车所受路面的阻力约为人和车总重力的0.05倍,则通过该段公路时,小敏同学蹬车的功率约为

A.150WB.300WC.1500WD.3000W

【答案】A

【解析】

由题知,小敏骑自行车受路面的阻力:

f=0.05×600N=30N,

∵小敏匀速骑车,

∴小敏的骑车动力:

F=f=30N,

小敏做的功:

W=Fs=30N×100m=3000J,

小敏蹬车的功率:

故选A.

13.在日常生活中,用10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0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A.杠杆B.斜面C.一个定滑轮D.一个动滑轮

【答案】C

【解析】

【详解】用10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0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说明该机械不是省力机械,定滑轮不是省力机械,它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而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斜面和动滑轮都属于省力杠杆,都可以做到,故选C.

14.如图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使用时:

(1)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FA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

(2)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FB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A<G

B.FB<G

C.FA=2G

D.FB=2G

【答案】C

【解析】

【详解】读图分析可知,最上和最下两只都是定滑轮,只是改变了力的方向,而中间一只滑轮相对于瘦子来讲,只是改变了力的方向,为定滑轮;

相对于胖子来讲,则是一只费力的动滑轮;

因此,可知当装置匀速运动时,各力的关系为

故C正确,ABD错误.

二、填空题

15.体育运动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

运动员挥拍用力击打乒乓球主要是为了改变球的______;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主要是为了改变弓的_____(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由于具有_____,仍要继续向前运动.

【答案】

(1).运动状态

(2).形状(3).惯性

【解析】

【详解】运动员挥拍用力击打乒乓球,乒乓球的方向和速度不断发生变化,就是因为人对乒乓球施加了力的作用,从而使乒乓球改变了运动状态.

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就是因为射箭运动员对弓施加了力的作用.

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还要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16.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OA=40cm,OB=50cm,B点所挂物体重60N,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A点至少加一个方向垂直OA向上大小为______N的动力.

【答案】75

【解析】

【详解】在B点挂两物体,对杠杆施加的力F2方向是竖直向下,使杠杆向下转动;所以在A点应用力竖直向上拉杠杆,阻碍杠杆的转动;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1L1=F2L2可得:

F1=

=

=75N.

17.如图所示是我国引进改造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为6.4×104吨,则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__N(取g=10N/kg);假如“瓦良格”号航母从海上驶入长江后,受到的浮力_____;停在甲板上的飞机飞离航母时,航母所受浮力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1).6.4×108

(2).不变(3).减小

【解析】

【详解】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6.4×107kg×10N/kg=6.4×108N,

当航空母舰由海上驶入长江后,都是漂浮,船受到的浮力:

F浮=G,

∵航空母舰受到的重力不变,∴航空母舰受到的浮力不变;

飞机飞离航母前后,航母都处于漂浮状态,浮力始终等于重力,当飞机飞离航母时,航母总重减小,所以浮力相应减小.

18.小军用手握着一个重为15N

水杯静止在空中,杯口竖直向上,手的握力为2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答案】

(1).15

(2).15

【解析】

【详解】由于杯子在握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在竖直方向上杯子受平衡力,向上的力是静摩擦力,向下的力是重力,故二力大小相等,因为重力等于15N,所以摩擦力也等于15N,当握力增大到30N时,由于杯子仍然静止,杯子重力仍然不变,所以摩擦力和重力仍然平衡,大小相等,摩擦力仍为15N.

19.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____的存在.17世纪40年代意大利科学家_____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____厘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答案】

(1).大气压强

(2).托里拆利(3).76

【解析】

【详解】由课本中提到的物理史实可知,马德堡市的市长奥托•格里克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最早测得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