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月考1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25061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月考1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二上学期月考1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二上学期月考1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二上学期月考1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二上学期月考1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月考1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月考1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月考1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月考1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月考1历史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题【新课标】

考试时间:

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中世纪的欧洲,生物学一直受到封建神学的严重窒息,下列哪些事件冲击了封建神学,推动了生物学的进展(  )

①文艺复兴 ②宗教改革 ③启蒙运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⑤相对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2.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正是由于这论纲的发表在欧洲揭开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这一运动使德意志、英国等国()

A.以路德派新教为主B.以加尔文派新教为主

C.仍以天主教为国教D.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3.山西恒山悬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一座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它修建在悬崖峭壁间,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趋势出现于(  )

A.西汉

B.东汉

C.南北朝

D.隋朝

4.公元前399年,雅典法庭不公正地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但是,苏格拉底以“公民应服从法律”为由,平静地说:

“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

”这一事件说明苏格拉底(  )

A.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B.漠视自身的思想自由

C.具有法律至上的意识D.主张积极地追求功利

5.一个原始社会的孩子,整天和自己的母亲出去采集食物,却从不知道自己的父亲。

他应该生活在()

A.早期智人B.晚期猿人C.母系氏族D.父系氏族

6.达·芬奇曾在笔记中写道:

“艺术家必须留意到,当人们受到强烈的心理震荡来不及思考时那一瞬间所表现出来的姿态。

”他的画作即使是宗教题材,也能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最能反映上述思想的画作是(  )

A.《最后的晚餐》B.《蒙娜丽莎》C.《西斯廷圣母》D.《大卫》

7.苏格拉底是古代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知识渊博,擅长辩论,虽然他本人未曾有著作传世,但他的思想言行散见于学生的著述中,他的学生使他名垂青史。

中国古代类似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

8.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

A、民贵君轻B、人应互爱互利C、反对掠夺战争D、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9.现代奥运的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其核心价值观就是重视个人价值,捍卫个人的独立性。

这种核心价值观源于(  )

A.古希腊的人文精神B.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C.古希腊文化的理性精神D.苏格拉底把研究的对象从社会转移到人身上

10.他们不再以宗教辅助文学与艺术复兴,而是力图以经验加理性思考而使知识系统独立于宗教的影响,作为建立道德、美学以及思想体系的方式。

“他们”是(  )

A.古希腊先哲B.人文主义者C.宗教改革家D.启蒙思想家

11.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观察人性,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观点。

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

A.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B.人是万物的尺度

C.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D.认识人自己

12.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

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

C、宗教信仰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

13.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利被篡夺并被应用来压迫和奴隶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运用暴力来消灭纂权者。

这一思想体现的本质特征是(  )

A.资产阶级思想对封建思想的批判B.用暴力推翻反对统治

C.权利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D.自由平等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

14.有学者分析,从古希腊到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社会上层精英一直把民主看作洪水猛兽。

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康德这些先哲们,对民主最大的恐惧是所谓“多数暴政”。

而19世纪中期,“到处都在促进民主”。

这位学者认为民主制度形成的动力是(  )

A.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B.民众广泛参与的革命

C.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D.欧洲君主制普遍瓦解

15.《明夷待访录》的最精彩之处在于()

A.将儒佛道三教合流B.敢于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C.将心学发展到顶峰D.提出工商皆本思想

16.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

A.批判神权统治B.鼓吹人性解放C.倡导思想自由D.构建理性王国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7.追求公平公正、社会和谐是人类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

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

……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自由放任式的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政府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穷人们人为地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

——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材料三中国人民在50年中实现了人权发展的伟大的历史性飞跃。

尽管在维护和促进人权的过程中遇到过曲折,但是,一个不容争辩的基本事实是:

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一个积弱积贫、备受屈辱的旧中国已经变成了一个独立自主、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12.5亿中国人民主宰了自己的命运,过上了丰衣足食、文明健康的美好生活,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民主自由。

——《中国人权发展50年》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诸子百家思想为例说明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哪些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至少列举两例)(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国政府对待贫困问题态度的变化,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为解决美国的贫困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说明新中国在人权发展过程中曲折的表现和实现历史性飞跃的政治、经济原因。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

(4分)

 

18.鸦片战争以后,包括洋教在内的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传教士与近代中国》记载,李佳白在1883年受美国长老会的派遣来华传教,开始时在山东的烟台、济南一带活动。

到中国后,他改穿中国服,戴假辫子,“一如华人仪式”,一手拿《圣经》,一手捧“四书”,进行他的传教活动。

材料二 戊戌年春,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并再版《新学伪经考》。

在这两本书中,康有为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并自称为新创立孔教的马丁·路德。

材料三 康有为在1898年曾对一位记者说过,他转而主张变法,主要归功于李提摩太(英国传教士,1870年来到中国传教)和林乐知(美国传教士,1860年来到中国传教)的著作。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也是靠传教士的帮助才逃脱清政府的追捕。

……但西方列强却把洋教当成他们“藉以张国威”“藉以广土地”“为商业之先”的工具,再加上洋教毕竟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存在着明显的扦格,之后不到一年,中国北方就爆发了一场针对洋教的反侵略斗争。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李佳白在中国传教时“一如华人仪式”,一手拿《圣经》,一手捧“四书”?

(2)为什么康有为“自称为新创立孔教的马丁·路德”?

康有为的思想宣传对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阅读了以上材料后,决定以“西方文化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影响”为题开展一项研究性学习。

假如你是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一名成员,请你为该研究性学习写出选题依据。

(要求:

至少写出两条)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材料二“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普罗塔哥拉的观点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中的什么精神?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

该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有何关系?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

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

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图一中所指“五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综合分析材料二中两幅图所反映出的汉代教育的历史信息。

(4)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什么关系?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材料2:

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

“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及所学知识,分析16、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扩张和贸易有何特征?

对东方国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9分)

(2)材料2中“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的含义是什么?

对西班牙来说,其命运有什么变化?

(8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曰: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於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列传》

材料三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材料四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

其执大权奈何?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

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

……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董仲舒对君权的论证体现出什么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论证对儒学命运的影响。

(2)据材料二、三,概括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矛盾。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两位君主的相应解决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材料四中顾炎武思想的产生原因。

(4)有人说:

顾炎武与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具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请依据材料四和材料一说明理由。

 

23.观察下列三幅名画:

图一 《最后的晚餐》

图二 《大卫》 图三 《西斯廷圣母》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三幅作品的作者分别是谁?

其作品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

(2)三位艺术大师的取材有何共同之处?

为什么?

(3)三幅名作是美术史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不朽杰作,它们的诞生,离不开美术三杰的勤奋、刻苦和钻研,也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

请分析三幅名作诞生的社会根源和社会条件。

 

24.社会转型是近代以来一些国家发展面临的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文艺复兴时期,不可能也不应当区分古代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因为它们是合二为一的。

结合所学,说明“古代世界”和“人的发现”分别是指什么;并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学校,所以养士也。

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材料二治天下犹曳大木然。

前者唱邪,后者唱许。

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材料三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宰相一人,参知政事无常员。

每日便殿议政。

天子南面,宰相、六卿、谏官东西面以次坐。

其执事皆用士人。

凡章奏进呈。

六科给事中主之,给事中以白宰相。

宰相以白天子,同议可否,天子批红。

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请回答:

(1)据材料一,黄宗羲认为“学校”的职能有哪些?

体现了他怎样的政治设想?

(6分)

(2)据材料二,黄宗羲对君臣关系是怎样认识的?

其目的何在?

(4分)

(3)据材料三,黄宗羲对宰相制度是如何认识的?

其真实意图是什么?

明清时期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较前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分)

(4)据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思想活跃局面产生的背景及黄宗羲思想的时代特色。

(4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程颐:

“天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

朱熹:

“存天理,灭人下欲。

材料二朱熹: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三王阳明: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四朱熹:

“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

(2)今天我们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27.材料一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

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

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

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

但在争取人的权利饿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

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

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想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

说明1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

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

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28.14世纪以来形成一浪高于一浪的思想解放运动,猛烈冲击着封建制度与基督教会,请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普罗泰格拉属于什么运动(或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主要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2)有关“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什么运动?

这场运动由谁引发?

(3)17—18世纪以卢梭等人为代表的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这场运动的核心是什么?

请列举这场运动中思想家的主要学说与思想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基督教神学遭受重创,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使人类的视野不断拓宽,思想文化更加开放。

以上都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神学,推动了生物学的进展。

2.【答案】D

【解析】宗教改革后,德国盛行路德教,英国主要是英国国教,还有清教,故A、B、C的说法不正确。

但两国的改革都使本国教会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故选D。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三教合一”趋势由此开始。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苏格拉底面对不公正的判决而从容赴死,说明他尊重雅典法律的判决,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干材料的基本含义不符,B、D两项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不符。

5.【答案】C

【解析】母系氏族是人类早期出现的社会组织。

在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亲戚关系以母系计算,故选C。

6.【答案】A

【解析】“受到强烈的心理震荡来不及思考时那一瞬间所表现出来的姿态”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A符合要求;B项虽能体现人文主义,但不符合“宗教题材”要求;C、D两项不是达·芬奇的作品。

故选A项。

7.【答案】A

【解析】孔子和苏格拉底并誉为东西方的思想伟人,孔子的弟子把孔子的思想汇集著成〈论语〉。

8.【答案】A

【解析】

9.【答案】A

【解析】材料中所述的现代奥运的核心价值观是强调个人的价值,肯定人的力量。

这种思想的渊源是古希腊的人文精神。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是以宗教为辅助的,所要“复兴”的文学艺术即古希腊罗马文化,所以从“不再以宗教辅助文学与艺术复兴”便可排除A、B、C三项。

再从“经验”“理性”“独立于宗教的影响”等信息判断,D项符合题意。

11.【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苏格拉底的研究命题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

12.【答案】B

【解析】二者实质都是从思想上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1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解题的关键词是“本质特征”,而BCD三个选项只是一般的具体特征。

14.【答案】B

【解析】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

抓住题干时间信息:

19世纪中期,采用排除法。

A项与史实相符,但与题意不符;CD项与史实不符。

15.【答案】B

【解析】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原君》中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是黄宗羲思想的最精彩之处,是世民主思想的先声。

16.【答案】D

【解析】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进入高潮,启蒙思想家主张用理性而不是外部的权威来判断一切事务,要构建理性王国。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

(1)儒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有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儒家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老子,天道自然,有助于人与自然及内心的和谐。

(每点3分,共6分,任答2点即可)

(2)政府态度:

从不干预到干预(或从自由放任到政府介入)。

(2分)措施:

直接救济;(1分)以工代赈(或兴办公共工程);(1分)制定有关法律,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

(2分)(只答出《联邦紧急救济法》《社会保障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等法律的,给1分)

(3)曲折:

文化大革命严重践踏人权。

(1分,如果答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国民经济、忽视国计民生等可以酌情给分)原因:

建立并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1分,如果答出具体政治制度和法律酌情给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分,如果答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等酌情给分)

(4)认识:

继承与发展;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关注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4分,至少2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1)题,根据儒家、墨家、道家等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作答。

(2)题,概括罗斯福新政中政府采取的救济措施。

第(3)题,分析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民主法制建设的破坏。

第(4)题,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法律的保护作用等方面回答即可。

18.【答案】

(1)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这样可以减少传教的阻力。

(2)原因:

康有为希望效法马丁·路德,通过创立孔教,把儒家思想由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改造为资产阶级变法的思想基础。

(或改造儒家思想为资产阶级变法服务)

作用:

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维新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3)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再度大量进入中国;西方文化在中国近代化中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中国的发展,可以借鉴西方文化的长处,做到“洋为中用”。

【解析】第

(1)问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出。

(2)问应联系康有为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其思想特点进行分析概括。

第(3)问应结合历史和现实来分析概括其选题依据。

19.【答案】

(1)人文主义精神

(2)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复兴”与发展(继承与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

(1)普罗泰格拉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其思想主张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

联系题干“人是万物的尺度”不难看出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即否定神而关注人。

(2)联系所学,彼特拉克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彼特拉克更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文艺复兴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下,借助古典文化,弘扬人性,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因此对古希腊人文主义是继承和发展的的关系。

考点:

本题考查古希腊人文主义、文艺复兴。

点评:

本题属于递进式材料题。

答对了第一问,其它问会迎刃而解。

因此,答第一问要细心,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

20.【答案】

(1)宣扬“君权神授”,实行“大一统”。

(2)《诗》《书》《礼》《易》《春秋》。

(3)汉武帝以儒家“五经”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使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4)材料二是为实现材料一的“大一统”而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的文化专制政策。

【解析】

21.【答案】

(1)特征:

①限于中南美洲、非洲东西海岸及印度等地。

②以掠夺金银、贩卖人口及垄断商路为主。

影响:

在亚、非、拉美,给当地人民带来沉重灾难,造成其贫穷落后。

(2)含义:

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主要的商品是从地中海沿岸向东到印度、中国,西班牙处于商路的最边缘;而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正处于商路的中心地区。

变化:

开辟海外殖民地,掠夺财富,开展海上贸易,引发“商业革命”等。

【解析】本题以16、17世纪西方的殖民扩张为主题,考查学生对早期殖民扩张的理解。

(1)问从扩张地区、方向等方面归纳;第

(2)问从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方面总结。

22.【答案】

(1)特点:

君权与神权(天命)相结合。

影响:

成为封建正统(统治)思想。

(2)矛盾:

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

措施:

实行“推恩令”,分割诸侯领地;废除宰相制度,六部直属皇帝。

(3)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尖锐;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4)继承:

承认君主的权力。

发展:

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分权和“众治”。

【解析】

(1)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能力素养:

基础知识及文言释读能力。

根据题干可得出“君权神授”,儒学自此符合封建统治的需要,成为正统思想。

(2)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材料一主父偃以提出“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而闻名,判断出材料一谈论的主题是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根据材料二,明太祖谈论丞相制度,可分析出是处理君权与相权。

“解决措施”可根据基础知识作答。

(3)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结合顾炎武的时代背景:

明末清初作答

(4)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题干中“而权乃归之于天子”可判断出顾炎武承认君主的权力,但作为明末清初反封建的思想家,顾炎武又反对君主专制,“以天下之权寄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