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伺服系统设计(第七章).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5053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伺服系统设计(第七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液压伺服系统设计(第七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液压伺服系统设计(第七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液压伺服系统设计(第七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液压伺服系统设计(第七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压伺服系统设计(第七章).ppt

《液压伺服系统设计(第七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伺服系统设计(第七章).ppt(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液压伺服系统设计(第七章).ppt

江苏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设备研究所第七章第七章液压伺服系统设计液压伺服系统设计第一节第一节液压伺服系统的设计步骤液压伺服系统的设计步骤在液压伺服系统中采用液压伺服阀作为输入信号的转换与放大元件。

液压伺服系统能以小功率的电信号输入,控制大功率的液压能(流量与压力)输出,并能获得很高的控制精度和很快的响应速度。

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力控制三类液压伺服系统一般的设计步骤如下:

1)明确设计要求:

充分了解设计任务提出的工艺、结构及时系统各项性能的要求,并应详细分析负载条件。

2)拟定控制方案,画出系统原理图。

3)静态计算:

确定动力元件参数,选择反馈元件及其它电气元件。

4)动态计算:

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绘制开环波德图,分析稳定性,计算动态性能指标。

5)校核精度和性能指标,选择校正方式和设计校正元件。

6)选择液压能源及相应的附属元件。

7)完成执行元件及液压能源施工设计。

7.17.1全面理解设计要求全面理解设计要求7.1.17.1.1全面了解被控对象全面了解被控对象液压伺服控制系统是被控对象主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必须满足主机在工艺上和结构上对其提出的要求。

例如:

轧钢机液压压下位置控制系统,除了应能够承受最大轧制负载,满足轧钢机轧辊辊缝调节最大行程,调节速度和控制精度等要求外,执行机构压下液压缸在外形尺寸上还受轧钢机牌坊窗口尺寸的约束,结构上还必须保证满足更换轧辊方便等要求。

要设计一个好的控制系统,必须充分重视这些问题的解决。

7.1.27.1.2明确设计系统的性能要求明确设计系统的性能要求1)被控对象的物理量:

位置、速度或是力。

2)静态极限:

最大行程、最大速度、最大力或力矩、最大功率。

3)要求的控制精度:

由给定信号、负载力、干扰信号、伺服阀及电控系统零飘、非线性环节(如摩擦力、死区等)以及传感器引起的系统误差,定位精度,分辨率以及允许的飘移量等。

4)动态特性:

相对稳定性可用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谐振峰值和超调量等来规定,响应的快速性可用截止频率或阶跃响应的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来规定;5)工作环境:

主机的工作温度、工作介质的冷却、振动与冲击、电气的噪声干扰以及相应的耐高温、防水防腐蚀、防振等要求;6)特殊要求:

设备重量、安全保护、工作的可靠性以及其它工艺要求。

7.1.37.1.3负载特性分析负载特性分析正确确定系统的外负载是设计控制系统的一个基本问题。

它直接影响系统的组成和动力元件参数的选择,所以分析负载特性应尽量反映客观实际。

液压伺服系统的负载类型有惯性负载、弹性负载、粘性负载、各种摩擦负载(如静摩擦、动摩擦等)以及重力和其它不随时间、位置等参数变化的恒值负载等。

7.27.2拟定控制方案、绘制系统原理图拟定控制方案、绘制系统原理图在全面了解设计要求之后,可根据不同的控制对象,按表1所列的基本类型选定控制方案并拟定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如对直线位置控制系统一般采用阀控液压缸的方案,方块图如图1所示。

图1阀控液压缸位置控制系统方块图表1液压伺服系统控制方式的基本类型伺服系统控制信号控制参数运动类型元件组成机液电液气液电气液模拟量数字量位移量位置、速度、加速度、力、力矩、压力直线运动摆动运动旋转运动1.阀控制:

阀-液压缸,阀-液压马达2.容积控制:

变量泵-液压缸;变量泵-液压马达;阀-液压缸-变量泵-液压马达3.其它:

步进式力矩马达7.37.3动力元件参数选择动力元件参数选择动力元件是伺服系统的关键元件。

它的一个主要作用是在整个工作循环中使负载按要求的速度运动。

其次,它的主要性能参数能满足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动态特性。

此外,动力元件参数的选择还必须考虑与负载参数的最佳匹配,以保证系统的功耗最小,效率高。

动力元件的主要参数包括系统的供油压力、液压缸的有效面积(或液压马达排量)、伺服阀的流量。

当选定液压马达作执行元件时,还应包括齿轮的传动比。

7.3.17.3.1供油压力的选择供油压力的选择选用较高的供油压力,在相同输出功率条件下,可减小执行元件液压缸的活塞面积(或液压马达的排量),因而泵和动力元件尺寸小、重量轻,设备结构紧凑,同时油腔的容积减小,容积弹性模数增大,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但是随供油压力增加,由于受材料强度的限制,液压元件的尺寸和重量也有增加的趋势,元件的加工精度也要求提高,系统的造价也随之提高。

同时,高高压压时时,泄泄漏漏大大,发发热热高高,系系统统功功率率损损失失增增加加,噪噪声声加加大大,元元件件寿寿命命降降低低,维维护护也也较困难。

较困难。

所以条件允许时,通常还是选用较低的供油压力。

常用的供油压力等级为7MPa到28MPa,可根据系统的要求和结构限制条件选择适当的供油压力。

7.3.27.3.2伺服阀流量与执行元件尺寸的确定伺服阀流量与执行元件尺寸的确定由图2可见,当伺服阀规格和液压缸面积不变,提高供油压力,曲线向外扩展,最大功率提高,最大功率点右移,如图2a。

当供油压力和液压缸面积不变,加大伺服阀规格,曲线变高,曲线的顶点Aps不变,最大功率提高,最大功率点不变,如图2b。

当供油压力和伺服阀规格不变,加大液压缸面积A,曲线变低,顶点右移,最大功率不变,最大功率点右移,如图2c。

(22)负载最佳匹配图解法)负载最佳匹配图解法在负载轨迹曲线FL平面上,画出动力元件输出特性曲线,调整参数,使动力元件输出特性曲线从外侧完全包围负载轨迹曲线,即可保证动力元件能够拖动负载。

在图3中,曲线1、2、3代表三条动力元件的输出特性曲线。

曲线2与负载轨迹最大功率点c相切,符合负载最佳匹配条件,而曲线1、3上的工作点和b,虽能拖动负载,但效率都较低。

(33)负载最佳匹配的解析法)负载最佳匹配的解析法参见液压动力元件的负载匹配。

(44)近似计算法)近似计算法(55)按液压固有频率选择动力元件)按液压固有频率选择动力元件对功率和负载很小的液压伺服系统来说,功率损耗不是主要问题,可以根据系统要求的液压固有频率来确定动力元件。

7.3.37.3.3伺服阀的选择伺服阀的选择除了流量参数外,在选择伺服阀时,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1)伺服阀的流量增益线性好。

在位置控制系统中,一般选用零开口的流量阀,因为这类阀具有较高的压力增益,可使动力元件有较大的刚度,并可提高系统的快速性与控制精度。

2)伺服阀的频宽应满足系统频宽的要求。

一般伺服阀的频宽应大于系统频宽的5倍,以减小伺服阀对系统响应特性的影响。

3)伺服阀的零点漂移、温度漂移和不灵敏区应尽量小,保证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不超出设计要求。

4)其它要求,如对零位泄漏、抗污染能力、电功率、寿命和价格等,都有一定要求。

7.3.47.3.4执行元件的选择执行元件的选择液压伺服系统的执行元件是整个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系统性能的好坏。

执行元件的选择与设计,除了按本节所述的方法确定液压缸有效面积A(或液压马达排量D)的最佳值外,还涉及密封、强度、摩擦阻力、安装结构等问题。

7.47.4反馈传感器的选择反馈传感器的选择根据所检测的物理量,反馈传感器可分为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力(或压力)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力(或压力)传感器。

它们分别用于不同类型的液压伺服系统,作为系统的反馈元件。

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主要决定于系统的给定元件和反馈元件的精度,因此合理选择反馈传感器十分重要。

传感器的频宽一般应选择为控制系统频宽的510倍,这是为了给系统提供被测量的瞬时真值,减少相位滞后。

传感器的频宽对一般系统都能满足要求,因此传感器的传递函数可近似按比例环节来考虑。

7.57.5确定系统方块图确定系统方块图系统的动态计算与分析在这里是采用频率法频率法。

首先根据系统的传递函数,求出波德图。

在绘制波德图时,需要确定系统的开环增益K。

改变系统的开环增益K时,开环波德图上幅频曲线只升高或降低一个常数,曲线的形状不变,其相频曲线也不变。

波德图上幅频曲线的低频段、穿越频率以及幅值增益裕量波德图上幅频曲线的低频段、穿越频率以及幅值增益裕量分别反映了闭环系统的稳态精度、截止频率及系统的稳定分别反映了闭环系统的稳态精度、截止频率及系统的稳定性。

性。

所以可根据闭环系统所要求的稳态精度、频宽以及相对稳定性,在开环波德图上调整幅频曲线位置的高低,来获得与闭环系统要求相适应的K值。

根据系统原理图及系统各环节的传递函数,即可构成系统的方块图。

根据系统的方块图可直接写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阀控液压缸和阀控液压马达控制系统二者的传递函数具有相同的结构形式,只要把相应的符号变换一下即可。

7.67.6绘制系统开环波德图并确定开环增益绘制系统开环波德图并确定开环增益7.6.17.6.1由系统的稳态精度要求确定由系统的稳态精度要求确定KK由控制原理可知,不同类型控制系统的稳态精度决定于系统的开环增益。

因此,可以由系统对稳态精度的要求和系统的类型计算得到系统应具有的开环增益K。

7.6.27.6.2由系由系统的的频宽要求确定要求确定KK分析二阶或三阶系统特性与波德图的关系知道,当h和K/h都很小时,可近似认为系统的频宽等于开环对数幅值曲线的穿越频率,即-3dBc,所以可绘制对数幅频曲线,使c在数值上等于系统要求的-3dB值,如图4所示。

由此图可得K值。

a)0型系统;b)I型系统图图44由由-3dB-3dB绘制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绘制开环对数幅频特性7.6.37.6.3由系统相对稳定性确定由系统相对稳定性确定KK系统相对稳定性可用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来表示。

根据系统要求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来绘制开环波德图,同样也可以得到K。

实际上通过作图来确定系统的开环增益K,往往要综合考虑,尽可能同时满足系统的几项主要性能指标。

7.77.7系统静动态品质分析及确定校正特性系统静动态品质分析及确定校正特性在确定了系统传递函数的各项参数后,可通过闭环波德图或时域响应过渡过程曲线或参数计算对系统的各项静动态指标和误差进行校核。

如设计的系统性能不满足要求,则应调整参数,重复上述计算或采用校正环节对系统进行补偿,改变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直到满足系统的要求。

7.87.8仿真分析仿真分析在系统的传递函数初步确定后,可以通过计算机对该系统进行数字仿真,以求得最佳设计。

目前有关于数字仿真的商用软件,如Matlab7.0软件,很适合仿真分析。

第二节第二节液压伺服系统设计举例液压伺服系统设计举例(见书本145页)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