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学案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docx
《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学案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学案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学案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
●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
●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
课堂导学:
引入新课
1.复习:
什么是物质的密度?
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
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
2.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
合作探究
一、量筒的使用
1、量筒是测量的工具;
出示几只大小不一样的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单位、最大测量值、分度值。
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值。
3、拿出一只量筒,学生填出这只量筒的量程;分度值是。
4、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
(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
(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
)即先测出量筒中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和于液体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
二、测量液体的密度
拿出一杯配制的盐水,要求学生设计出测出它的密度的方法和步骤,看能有几种方案?
方案一: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将被测液体倒入一定量到烧杯中,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3、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并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4、根据计算该液体的密度。
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
方案二: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3、读出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v=
4、根据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
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
思考:
比较方案一和二的优缺点?
三、测量固体的密度
1、对于不规则的固体,如形状不规则的石头,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该石块的质量m=
(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用细线系好石块,轻放入量筒中,记下此时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3)根据计算出该石块的密度。
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
2、思考与讨论:
能否先测出小石块的体积,再测出小石块的质量?
为什么?
若是这样做了,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3、若小石块过大,放不进现有的量筒中,你该怎么测出它的体积呢?
设计一下。
4、
5、若被测的物体是漂浮在液面上的,怎样去测出它的体积?
课堂达标
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
(1)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
(2)调节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_______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若天平左盘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旋转,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3)测量石块质量时,应把石块放在______盘里,在_____盘里放50g砝码一个,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为3.4g,此时天平平衡,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4)把石块放入盛有60cm3水的量筒内后,水面到达的位置为80cm3,则石块的体积为______cm3.(5)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kg/m3
2.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
①用天平称出盛有盐水的玻璃杯的总质量m1;②把玻璃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③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④
方案二:
①用天平称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1②在空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③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出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④
(1)哪种方案测出的盐水密度较准确?
为什么?
答:
(2)所测不准确的盐水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答:
____________
3.给你一台托盘天平和一套砝码,一只刻度不清的量筒,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则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为:
(1)称出牛奶的质量:
①称出________的质量,记为m1,②称出_______的质量,记为m2,③牛奶的质量m=_______.
(2)测量牛奶的体积:
①在倒入量筒内质量为m的牛奶液面处做一个记号,记为V1,然后将牛奶倒入原牛奶杯中;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使______的体积与质量为m的牛奶的体积_______;③称出倒入量筒内水的质量为m水;④计算出水的体积V水=_____,则牛奶的体积等于_________的体积.
(3)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ρ=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甲、乙、丙三个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
2:
3,质量分别为3g、24g、36g,已知它们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
()
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
2.用密度为2.7×103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
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0.1m、0.2m和0.3m,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kg、21.6kg和54kg,质量检查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则这三个正方体
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
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
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
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
3.如图,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
A.成像时像距大于物距
B.使相机靠近两位被拍照的人,可以看到全身像
C.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D.要使人像更亮,应在被拍照人前面“补光”
4.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5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实像B.倒立、缩小实像
C.正立、放大虚像D.正立、缩小虚像
5.晚上,小明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就越清晰,下列对该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室外越亮像越清晰
C.所成的像是实像D.人远离窗玻璃像变小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 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虚像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D.缩小的实像
7.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
下列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春天,雾绕群峰B.夏天,雨笼山峦
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封雪飘
8.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
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右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
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
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华
9.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铁路的路基加厚,是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医生用听诊器检察病人身体,是因为听诊器能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
二、填空题
11.若用橡皮膜把一锥形瓶封口(膜水平),然后把锥形瓶放置于热水中后,瓶口的橡皮膜会向外凸起,如图,由此可知:
瓶内空气的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此实验说明气体温度升高,瓶内空气的密度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2.我们经常提到的像:
①小孔成像;②放大镜中的像;③投影仪上的像;④平面镜成像;⑤照相机成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______,属于成正立的像的是____(填序号)。
13.人们常会将金鱼放入球形鱼缸中喂养。
如图所示的两张照片,是分别从水面上方和鱼缸侧面拍摄的,前者是光的________(反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反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从侧面看,球形鱼缸相当于________镜,使我们看到更大的像。
14.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对物理量的单位及其测量工具的熟练掌握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要求.在我们学过的知识中,我们用温度计来测量________,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填字母符号),实验室中我们常用_______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15.在一个两端开口纸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用橡皮筋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火焰会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
16.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
小球从A点到F点做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从A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三、计算题
17.质量为158g的空心球,浸没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后,溢出水30g;如其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测得质量为168g,求:
(ρ水=103kg/m3)。
(1)空心球的总体积为多少cm3,
(2)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为多少cm3,
(3)若把空心球压成实心球,其密度是多少g/cm3。
18.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的量杯的总质量m和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1)量杯的质量是多少?
(2)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四、实验题
19.小丽同学想知道家里一只陶瓷茶壶的密度,她用壶盖进行实验
(1)将壶盖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放入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壶盖的质量为_____g。
(2)如图乙将壶益浸没到装满水的烧杯里,然后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为_____cm3,则壶盖的密度是_____kg/m3
(3)用该方法测出壶盖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图接着用现有的器材探究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①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丁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
②她描绘出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线如戊图中A所示。
她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A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
水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线应是_____(选填戊图中“B”、“C或“D”)。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放置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若光具座A处放置蜡烛,则C处应放置_____(选填“凸透镜或“光屏”)。
器材正确放置后,还应对其进行调整,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器材如图甲所示位置放置时,光屏上恰好成清晰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的实像。
(3)下表是实验成清晰像时,小明记录的几组物距和对应像距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回答问题。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物距u/(cm)
30
20
15
10
5
像距v/(cm)
15
20
30
40
/
①生活中使用的_____就是根据第5次实验成像特点工作的。
②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老师发现表格中第_____次实验数据是编造的。
③第2次实验时,光屏上所成像是倒立、_____的实像。
(4)器材摆放位置如图乙所示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某同学摘下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与透镜之间的合适位置上,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同学是____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21.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桌面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没有点燃且与A等长的蜡烛B在玻璃板的后面移动,直到B和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mm的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以此来确定蜡烛A成像的位置,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小红同学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是_____。
2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小明装置中的一个错误之处是:
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他在水温升高到90℃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读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至少2min后停止读数,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
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__℃;水沸腾后还要持续加热2min并继续读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_________的特点。
(3)同组的小华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请你分析他的实验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条)
23.吉他演奏会上,小组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找到如下表所列的6种规格的琴弦,以及专门测量声音频率的仪器。
(1)为了验证猜想1:
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2:
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3,请在表中填入所缺数据。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9
B
铜
60
1.1
C
铜
80
0.7
D
铜
_____
_____
E
铜
100
0.7
F
尼龙
100
1.1
24.如图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实验原理是_____。
(2)为了减小测量时间造成的误差,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_____(选填“大”或“小”)
(3)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消,为了便于测量全程时间,小致同学在C点放置一块金属片。
小车通过AC段时,测得时间为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B
A
B
C
B
C
D
二、填空题
11.故
(1).不变
(2).增大(3).减小
12.①③⑤②④
13.折射折射凸透
14.温度m天平
15.晃动声音能传递能量
16.变速0.125
三、计算题
17.
(1)30cm3;
(2)10cm3;(3)7.9g/cm3
18.
(1)10g;
(2)1.5g/cm3。
四、实验题
19.2202.16×103偏大先取下小砝码,再向右适当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C
20.光屏缩小放大镜4等大近视眼
21.确定像的位置2A等效替换法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22.自下而上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的底部99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的质量偏多水的初温度太低
23.ABCE1001.1
24.v=
小0.32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不变的是()
A.把纸撕成碎片B.冰熔化成水
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D.把铁丝烧红
2.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地理位置无关
B.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密度小
C.冰熔化成水,密度变小
D.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3.下列关于对凹透镜的认识,正确的是
A.凹透镜的形状是中央厚边缘薄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D.阳光透过凹透镜后能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
4.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
A.若蜡烛放置在1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3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缩小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3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D.若蜡烛放置在4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5.下列光学现象与规律不相符的是
A.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
B.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C.湖光镜月——光的反射
D.人面桃花相映红——光的折射
6.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小聪通过小洞向外看,当他的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时,他看到外面景物的范围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7.“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8.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
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
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9.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B.医用B超来检测人体的内部器官是否正常
C.声音在真空中和空气中都以340m/s的速度传播
D.在机器旁,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10.梁老师和梁越群同学合唱歌曲《苔》的谱(部分简谱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唱谱时,声音主要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B.唱“苔”和“花”的音调时,振动的频率相同
C.与其它相比,唱“牡”的音调时,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最多
D.根据音色,能分辨两人不同的声音
二、填空题
11.小强用天平、量筒和一个容器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经过规范操作,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编号
1
2
液体的体积V/cm3
4
12
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g
20
28
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容器的质量为_______g,能正确反映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的图象是如图中的________
12.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5cm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实验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此时光屏上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13.入冬以来,我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交警部门提醒广大市民:
雾天行车不能开远光灯,而应该打开雾灯.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远光灯照射角度偏向上方,照射出来的平行光线打在浓雾中,反射光会杂乱无章的射向不同方向,导致车头形成白茫茫的一片,无法看到前方物体.这种反射叫____,此时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防雾灯分前雾灯和后雾灯(标志如图所示),其中后雾灯一般为比尾灯更明亮的红色,这是利用了红光____________(选填“易穿透”或“易反射”)的特性.将红光与____________两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可复合成白光.
14.如图所示为液态烛蜡和水在凝固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则图_____(选填“甲”或“乙”)是表示水的凝固图象。
甲图中该物质在t1至t2时间内的状态是______。
15.一只小虫落在小李的新铅笔上,小李突发奇想,驱赶小虫从铅笔的左端爬到右端用时5s,并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则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cm;那么,小虫爬行的平均速度约是________m/s。
16.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________(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
三、计算题
17.一空瓶质量200克,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0克,现向空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质量共为1000克,然后再向瓶内灌满水,用天平测得此时的总质量为1410克。
求瓶内金属的密度。
18.一辆汽车以速度v向一座山开去,离山700米时,鸣笛。
经过了4秒钟司机听到回声,求汽车的行驶速度?
(当时声速为340米/秒)
四、实验题
19.小永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______,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三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