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安徽省合肥市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合肥市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下)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孩子像父母,是因为父辈的特征遗传给了后代。
遗传的根源在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独特性质与功能,可以分离、复制、互补、编码,所有信息都蕴含在DNA之中。
孩子和父母又不完全相同,这是基因重组、变异的结果。
中华文明为什么能五千年不断代?
中华民族为什么生生不息、不可战胜?
因为长江、黄河组成中华文化基因的两条“核苷酸主链”,山脉、支流等“碱基”将两条“主链”紧密连接,稳定性较强,具有复制、遗传、变异、重组、连锁、交换、互补、修复等生物学特性。
长江和黄河构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DNA)双股结构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满足整体定律,自身稳定性强;其次满足屏障定律,抵御外来侵略和冲击的能力强;第三满足修复定律,具有较强的自我复制、自我修正等功能。
从地理位置看,长江与黄河是分别位于中国南北的两条江河,都具有自身的个性、品质和内涵。
类比基因结构,长江、黄河以及二者之间的山脉、支流等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长江和黄河组成了中华文化基因的两条“核苷酸主链”,在物理形态上构成了类似生物基因的双股结构。
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文化传承看,长江与黄河更是一个整体,统一于中国大地,不可分离。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之间的文化交流自古就有。
整个中华大地,基本都符合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规律,形成了大一统文化。
基因本身具有屏障作用,外来基因片段和序列很难进入,目前最先进的技术仅能对极少数的基因实现成功移植。
青藏高原、长江、黄河、秦岭等本身就是安全屏障。
长江和黄河的河道较宽、水流湍急、不易横跨,具有抵御外来侵略的屏障作用,同时也是中国的生态屏障。
从流向看,长江和黄河都流经了中国地形的三大阶梯,阶梯和阶梯之间形成天然屏障(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之间的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之间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秦岭作为“山脉碱基”,既是天然的军事屏障,又是阻止北方冷空气进入南方的气候屏障,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是中国中部地区的生态屏障。
长江和黄河的起源地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
青藏高原积雪满山、冰川广布、高寒缺氧,看似是苦寒之地、价值不大,但实际上是我国西部和西南部的战略屏障。
基因修复是指在原位修复有缺陷的基因,将靶细胞中致病基因的突变碱基序列加以纠正,使其在质和量上均能得到正常表达。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有洪水、干旱、地震、瘟疫等自然灾难,有战争、饥荒、经济危机等冲击创伤。
然而,中华民族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每一次磨难又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凝练和升华,都是黄河与长江父母般的恩赐、维护。
长江和黄河的生态、河道、江岸、流域可以通过人工或者自然修复成原来的景象。
植物的自我生长、动物的自我繁殖、河道的疏通、堤岸的修补、水质的净化等都是对江河的修复。
(摘编自李后强、李海龙《从长江黄河“双联体”看中华民族文化基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江、黄河是中华文化基因的两条“核苷酸主链”,经山脉、支流等“碱基”的连接,具有复制、遗传等生物学特性,促成中华文明延续不绝。
B.整体定律、屏障定律以及修复定律,这三大定律构成了以长江和黄河为主要底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规律。
C.长江与黄河具有相似的个性、品质和内涵,因而才形成一个整体,统一于中国大地,形成大一统文化,并影响着中华民族。
D.就人类目前掌握的最先进的技术看,只有极少数的基因能够被移植,这非常不利于基因自身的修复和重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通过类比人类的DNA遗传、变异特征,引出主要由长江、黄河组成的中华文化基因也有稳定性与重组的特点。
B.文章第四段写青藏高原看似是苦寒之地,但实际上是我国西部和西南部的战略屏障,观点辨证科学。
C.文章第五段在论证基因修复时,采用比喻论证,将长江和黄河对中华文化的基因修复功能比喻为父母的恩赐。
D.文章在“总分”结构的基础上,逐层递进,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稳定性等展开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江和黄河在物理形态上构成中华文化基因的双股结构,两者不可分离,相互作用,研究中华文化,需将二者作为整体进行分析。
B.长江、黄河是中国地形的第三阶梯,因河道较宽、水流湍急、不易横跨等特点,成为我国天然的军事屏障。
C.秦岭作为“山脉碱基”,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抵御外来侵略或冲击,而且植物、生物物种丰富,可为科学家研究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依据。
D.长江和黄河环境遭到污染,若无人工干预,通过水质的净化和植被的生长等对这些“缺陷基因”加以纠正,也可实现修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Vlog的发展已经历了十余年的时间,是个人网络日志发展演进的新阶段。
早在2006年10月,意大利的一家移动运营商就与相关公司合作推出了创新性移动视频博客服务“MyVileoBlog”,可以说是视频博客的雏形。
后来,这种新的博客形式渐渐被人们知晓和喜爱。
“2012年,YouTube上出现了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Vlog。
2018年,Vlog呈现出爆发趋势,视频博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这一年甚至被业内称为‘Vlog元年’。
”
从全球范围来看,Vlog的用户主要是“95后”和“00后”等年轻群体。
Vlog逐渐成了这些年轻人记录个人日常生活、彰显个性的主要方式之一。
视频博客的主题非常广泛,既有日常生活琐事,也有大型活动、节点性事件,内容包罗万象。
目前,国内可以发布Vlog的平台有新浪微博、Bilibili(哔哩哔哩)、VUEVLOG、抖音等。
平台之间竞争相当激烈。
材料二:
图表一:
Vlog用户对于Vlog喜欢的部分
图表二:
2018一2021年中国Vlog用户规模及预测
(摘编自《2019我国Vlog行业发展规模、现状与趋势分析》)
材料三:
相比电影和电视剧,Vlog在视听语言方面更加随意,第一视角的拍摄方式加上晃动的画面反而增加了其内容的真实性,就像发朋友圈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在Vlog里呈现自己的想法,技术性要求相对较低,所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Vlog大潮,但是,人人都可以拍,不代表人人都可以拍出精品。
目前Vlog的大多主题内容为日常、美食、旅行,这样纯粹记录个人生活的Vlog容易形成流水账,且内容缺乏戏剧冲突,呈现同质化,也很难生成爆点内容。
Vlog在创作方面经常出现抄袭问题,一些博主媒介素养欠佳,缺乏版权意识,因Vlog创作自由度比较高,且创作主体没有门槛限制,容易造成一些博主为了流量关注,展现一些博人眼球缺乏深度的视频内容。
这种缺乏深度的内容,在Vlog碎片化的细节画面中不易被抓取,在发布过程中也缺少审核Vlog内容的完善机制。
各视频平台都具有基于算法机制的个性化推荐,视频平台会根据用户的兴趣关注推送相关的视频,受众长期观看同类型的视频,会使其接受的信息限制在某一领域,影响受众视野。
同时,这种算法推荐也会造成新加入Vlog热潮的普通大众很难获得流量曝光,而原本拥有粉丝流量的博主会一直在曝光度顶端,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一种不平衡的发展,打压了底层Vlogger的生存空间。
人格化是Vlog作品的特点之一,有部分博主为迎合品牌而失去了自身Vlog的内容特点,从而导致Vlog缺乏实质性内容,过度商业化使受众观看体验变差。
在传播过程中,拥有粉丝流量的Vlog博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起着意见领袖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号召力,所以一些受众粉丝出于对明星的喜爱和崇拜,行为上会趋向于对明星的模仿,消费时容易受到明星效应的影响。
针对出现的问题,平台要持续深耕扶持Vlog发展模式,培养优质原创内容制作者。
虽然如今各大视频平台已有支持Vlog发展的策略,但是扶特方面仅限于流量曝光和经济扶持,缺少培养Vlogger的完善体系,平台应把扶持重心放在Vlog博主生产优质作品内容方面,加大对优质用户的引导和激励。
也可面向受众用户开设免费Vlog线上与线下体验课程,积极培养Vlog创作者。
此外,平台应减少资本对于Vlog传播的过度干预,使其良性发展,打造平台自身的优质内容生态圈。
(摘编自王迪、张义敏《新媒体语境下Vlog的发展现状与传播策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95后”和“00后”等年轻群体是Vlog的主要用户,他们借助Vlog发表的内容主题广泛,使得Vlog呈现爆发趋势。
B.根据图表一可知,Vlog博主的人设与其自身的外貌、性格与表现力不无关系,经营好自己的人设也是博主需要做足的功课。
C.如果Vlog内容富有戏剧冲突,作者剪辑和拍摄技术高超,就有可能生成爆点内容,获得流量曝光。
D.拥有粉丝流量的Vlog博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起着意见领袖的作用,他们的审美以及消费行为等影响着粉丝。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视频博客Vlog从2006年的“MyVideoBlog”雏形开始,到2012年的真正意义上的Vlog,经过十余年发展走到今天的崛起繁荣。
B.根据图表二可知,2018年中国Vlog用户规模为1.26亿人,预计未来中国Vlog用户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而增长率则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C.各视频平台基于算法推荐,给目标用户推送感兴趣的视频,虽然可以带来便利,但如果长期这样做,会影响用户视野。
D.Vlog用户对Vlog最关注的部分是内容本身,Vlog博主如果在内容中植入商业品牌就会使受众观看体验变差,影响自身流量。
6.请从Vlog发布平台的角度简要分析应如何促进Vlog的发展。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樱桃花开
程建华
那是刚刚填饱肚子的年代,年初,当第一缕春风悄无声息地拂面而来,家家户户竞相在园里种满蔬菜,以备饥荒。
姥爷却不随众,栽种了满园的樱桃树,所以我记忆里的春天,一直都是粉色的。
从我家到姥爷家要走四里山路,每次我的心情就像飘在风里的铃声,叮当洒落了一路。
远山,近树,还有绿油油的庄稼,都是那样熟悉和亲切。
姥爷村子的外围,环绕了条不宽不窄的河,河水不深,因而连座木桥也没有,外出干活的人们随手扔几块大石头在河心,从此行人踮着脚,踩在上面,几步也就跨过去了。
这天,我和弟弟刚过了小河,还未站稳,野地里却突然窜出个黑小子来,看他模样约莫大我两三岁,手里还横着把树枝削成的战刀,他那杀气腾腾的气势给我吓坏了,我回身护住弟弟,结结巴巴地问,你,你想干啥?
谁知他那恶狠狠的眼神,却像两支利箭射向我鼓鼓囊囊的兜里,并且响亮地咽着口水说,兜里是啥好吃的,拿出来。
我看看他那黑黢黢的脖子,还有破了几个窟窿的裤子,心里愈加害怕了,哆哆嗦嗦地掏出了兜里的东西。
黑小子兴奋的眼神刹那暗淡下去了,因为我掏出的是个沙包。
但他还是不甘心地命令道,回家的时候,你得给我带个地瓜,否则……他撇撇嘴角,扬了扬手里的战刀。
我和弟弟一溜烟跑远了,那天傍晚回家时,虽然我真的从姥爷家带出了一根粗壮的地瓜,但在小河边却没有见到他的影子。
姥爷是个种樱桃的高手,不知他用了什么办法,种出来的樱桃密密匝匝,鲜红娇嫩,像一盏盏小灯笼缀满了枝头。
收获的季节,我和弟弟早早就赶来了,站在板凳上帮忙采摘。
摘樱桃看似轻松,实则不然,两只手高高举着,一时半会还行,久了,胳膊酸得再也抬不起来了,可这时我才摘了几枝果实呢,想想姥爷满园的果树,我就绝望地闭紧了眼睛。
这时我就恨姥爷为什么要种这么多的樱桃。
而每年,我最憧憬的就是樱花满园的春天,而非果实累累的季节。
那个黑小子,每次听见我在樱花下欢笑,都会远远跑开了,这让我很是纳闷。
又是一年初夏,姥爷家的樱桃丰收了,这次我们一大家子都上阵采摘去了,树丛浓密,樱桃累累,大家又说又笑,只闻其声却不见其人。
这时,透过浓荫,我看见园外走过一个熟悉的身影,没错,就是那当年的黑小子,几年过去了,黑小子已出落成了个少年,干净了不少,也白皙了许多。
我正愣神,他也正巧朝着树丛张望过来,我俩的目光就在那细小的枝叶缝隙间砰然相撞上了,我吃了一惊,他也像一只受了惊吓的野兔,转身就逃走了。
我红着脸去摘樱桃,却看见光秃秃的枝头,竟残留着两枚尚显青涩的果子。
十七岁那年,姥爷病重了,再也无力打理满园的樱桃了,故而樱桃树被砍倒了不少,园子也就萧索了许多。
这时我的个子已长得很高了,早已不用站在板凳上去摘樱桃了,可是没有那么多的樱桃需要采摘了。
下一个樱花烂漫的季节,当我再次走进果园时,姥爷已去了遥远的世界。
我站在园子中央,风儿轻拂,枝叶婆娑,姥爷那佝偻的身影影影绰绰,仿佛还在花丛间穿梭。
太阳悬在山口,大地灿烂金黄,我看见一个个子很高、肌肉壮实的青年正挥鞭赶着一头老牛在耕地。
那头老牛真的很衰老了,头耷拉着,皮毛粗糙稀疏,鼻孔里喘着粗气,踉踉跄跄走着。
青年的腰杆挺得像一棵白桦,英俊的脸庞在夕阳下泛着麦色的光泽。
他就是曾在河边向我示威的黑小子,他还曾在数年前的枝叶间给我留下了一双仓皇的眼睛。
离开的时候,我偷偷回头瞥了他一眼,却被细心的舅舅发现了。
舅舅说,那是根伢,自小就是个孤儿,跟着大伯长大,吃了不少苦,以前在村里喜欢小偷小摸的,还偷过咱家樱桃,不过现在本分了,干活也卖力,对大伯也孝顺……
我有些怪舅舅说多了,我心里很想知道关于根伢的一切,可当我知道的太多,却莫名地有些不快活了。
这天晚上,我坐在舅舅家的庭院,天边,寥寥的几颗星星不时又藏进了浓黑的乌云,我看着爬满栅栏的葫芦刚结出了拳头大的果实,听见蛙声在远处起起落落。
次日清晨,天幕低垂,窗外刚下过一场大雨,园里的樱花零落一地。
秋天,舅舅把园中不再结果的樱桃树全砍了,仅在窗口留了一株做风景。
那年我长大了,背起行囊,去了很远的城市,舅舅村外的那条小河愈加瘦弱,而那个村子,我再没去过了。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幼时的初次相遇,到后来听到“我”在樱桃园的欢笑声他都会跑开,再到“园外走过一个熟悉的身影”,根伢已成为“我”记忆中樱桃园不可缺少的部分。
B.“我”按照黑小子的命令在从姥爷家返回的时候,带了一根粗壮的地瓜,却没看到他的身影,这样写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也使行文节奏有所舒缓。
C.“寥寥的几颗星星不时又藏进了浓黑的乌云”“园里的樱花零落一地”等描写借景抒情,意在表现姥爷的去世,对“我”的精神产生的巨大创伤。
D.文章多处使用铺垫,黑小子出场时“响亮地咽着口水”“破了几个窟窿的裤子”以及向我们要地瓜等都为下文介绍他的身世作了铺垫。
8.这篇散文以“樱桃花开”为题,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说,该篇散文体现出了人性中的美好。
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
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
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
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
甫上疏言:
“罪细,不宜免大臣。
”帝怒,诏三司杂问。
宰相张镐曰:
“甫若抵罪,绝言者路。
”帝乃解。
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
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
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入其家。
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
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
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
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
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
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
赞曰:
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
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
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沾丐后人多矣。
故元稹谓:
“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
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歌诗,独推曰: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B.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C.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D.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安,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
B.天子,我国封建社会臣民对帝王的尊称,始于秦始皇,类似的称呼还有“皇帝”“陛下”等。
C.右拾遗,谏官的一种,主要负责向皇帝奏论政事,称述得失,以救补人主言行的缺失。
D.自汉武帝开始,历代皇帝都立年号,文中“开元”即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的一个年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生活困顿,四处漂泊。
他年轻时处境贫困不能有所作为,科考失利后困居在长安;安史之乱中逃往三川,后来又漂泊于剑南、夔州、耒阳等地。
B.杜甫直言进谏,招致疏远。
房馆因事被罢免宰相,杜甫为此上疏,肃宗下诏让三司审讯杜甫,后杜甫虽免于责罚,然而皇帝不太接受他的进言了。
C.杜甫忠君爱国,优国伤时。
他喜好谈论天下大事,见解深刻而切中时弊,经常登上吹台抒发怀古伤今之情,在诗中寄托对国事的伤感,对国君的思念。
D.杜甫精于诗歌,备受推崇。
杜甫创作的诗歌一改陈、隋浮艳之风,诗风雄浑苍茫,兼具古今之长,对后世影响极大,受到元稹和韩愈的推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肃宗本想治罪于杜甫,为什么后来没有这样做?
请简要说明。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秋怀①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②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滁州之后。
②鹿车:
用人力推挽的小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以反问起篇,先写秋天的节令风物也美好,一改传统开篇一片悲凉肃杀、悲秋伤秋的写法。
B.颔联纵开一笔,上承首句,通过“西风”“酒旗”“细雨”“菊花”等典型意象具体描绘了秋之“节物”。
C.西风中飘扬的酒旗,细雨中怒放的菊花,借景抒情,诗人自身的情绪和节物特征完美统一。
D.诗歌尾联表明归隐是自身摆脱矛盾、困境的途径,诗人萌生了躬耕田亩,过清静生活的想法。
16.颈联“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在诗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寄寓了诗人什么情感?
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在《逍遥游》中,庄子指出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但还算不得逍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畅游于无穷,达到无所凭借的真正逍遥的境界。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琵琶女调弦校音,而在诗人看来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一到芳菲的四月天,北方的城里郊外就是桃花的天下。
随着春波涌动,花团锦簇、烈火烹油般的桃花仿骄傲地展示着自己强大而繁盛的生命力。
倘若要像西方人选中玫瑰一样,选出一种象征中国人爱情的花,我一定投给桃花一票。
孔子曰: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花作为一种意象,是先民们从游心、物感到赋比兴再到艺术范畴不可或缺的载体。
而桃花又是最古老的品种之一,在《诗经》中就有明证: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如果说《诗经》给桃花开了绝色明艳的好头,那么南朝刘义庆的《幽明录》更是为桃花添加了些许仙气儿。
书中记载:
相传东汉人刘晨和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误入桃花林为仙女所邀,逗留半年后方才回家,却发现世间忽忽已历七世。
桃花也渐渐成了爱情的象征。
唐代崔护有诗云: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不止如此,象征爱情的桃花还在秦淮河畔留下了一段传说。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当然,作为传统的隐逸所在,()。
18.下列各句中的冒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