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用工ppt.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4621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柔性用工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柔性用工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柔性用工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柔性用工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柔性用工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柔性用工ppt.ppt

《柔性用工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柔性用工ppt.ppt(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柔性用工ppt.ppt

1、什么是柔性用工2、柔性用工的模式3、柔性用工的效益评价以及评价方法4、模式是否适合劳动密集型工厂讨论:

讨论:

引例引例一、什么是柔性用工?

性用工?

弹性用工灵活用工弹性工作制产生原因产生原因:

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经济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用工制度和劳动关系也随之出现了“非全职、非全时、非典型”的灵活用工现象。

这种现象被称为非规范用工或非规范就业。

用工及就业的变化:

用工及就业的变化:

1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2规范就业非规范就业3刚性柔性弹性工作制弹性工作制发展:

发展:

弹性工作制是20世纪60年代由德国的经济学家提出的,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职工上下班交通拥挤的问题。

从70年代开始,这一制度在欧美得到了稳定的发展。

我国近年来许多工厂在试行这种制度。

概念:

概念:

弹性工作制是指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或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员工可以灵活、自主地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或地点等内容,以代替统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的制度。

弹性用工制度在我国被一些专家定义为弹性就业方式或灵活工作制度,即指不限时间、不限收入、不限场所的灵活机动的就业形式。

这种就业方式是相对于全日制工作(固定工作制)形式而言的。

它包括了各种各样的非全日制就业,如临时工、季节工、钟点工或小时工、承包工、派遣工等弹性用工方式。

主要人群:

主要人群:

(1)主动型高技能员工

(2)被动型未找到全职工作的低技能员工、家庭女性、兼职学生。

我国学者朱文忠则将国外观点引入,从工作安排的角度来对弹性用工加以界定的,扩大了弹性用工的内涵,事实上,弹性用工制度不仅是指上述各种所谓的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或临时用工方式,它通常还包括在各种全日制工作中所进行的灵活工作时间或地点安排。

目前除了工作时间不同定的弹性工时制,企业界还出现了各种新弹性工作场所或弹性用工方式等二、柔性用工的模式用工模式:

用工模式:

2008年劳动合同法对企业5种用工模式进行了规范,将企业用工模式可划分为标准用工模式和非标准用工模式,标准用工模式具体表现为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非标准用工模式主要有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

用工条件因子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

全职全日部分时间不定工时钟点工时任务工时工作地点:

工作地点:

固定场所非固定场所居家工作工作环境工作环境:

法定条件约定条件无条件薪酬计划:

薪酬计划:

全薪非全薪劳务费钟点费(律师,咨询师,家政服务人员)佣金管理方式:

管理方式:

合同制派遣制劳务制口头约定委任制岗位类别岗位类别:

核心岗位(高级管理人员)、特殊型岗位(高级技术人员)、通用型岗位(普通员工)、辅助岗位自由组合形成用工模式组合柔性用工模式分类柔性用工模式分类

(1)弹性工作时间:

)弹性工作时间:

核心时间与弹性时间结合制,成果中心制,工作分摊制度,压缩工作周制度,部分时间制

(2)弹性工作场所)弹性工作场所:

在家办公,移动办公,随叫随到制;(3)弹性用工方式)弹性用工方式(核心员工和外围员工的有机结合)合同工或临时工、外包,代理用工,返聘等弹性工作时间弹性工作时间一、核心时间与弹性时间结合核心时间与弹性时间结合。

企业可以决定,一个工作日的工作时间由核心工作时间(通常为5个小时)和前后两头的弹性工作时间组成。

核心工作时间是每天某几个小时所有员工必须上班的时间,弹性时间是员工可以自由选定上下班的时间。

例如某个公司规定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核心工作时间可以由上午9点到下午3点(午餐1小时除外),而办公室的实际开放时间为上午6点到下午6点。

在核心工作时间内,所有员工都要来到工作岗位,但在核心区段前后的弹性时间内,员工可以任选其中的3小时工作。

工作内容明确,任务时限不紧迫的岗位。

如文书档案处理,计划和审计。

弹性工作时间弹性工作时间二、压缩工作周制度二、压缩工作周制度。

这种弹性用工制度旨在赋予员工一种灵活工作时间的选择权力,即允许员工可以在少于每周五天常规工作日的时间内完成每周必须工作的小时数。

例如,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每周的法定工作时间均为五天,每天工作时间为8个小时,也就是说,一个工作人员每周必须工作40个小时。

而在压缩工作周制度下,假定一位员工每天愿意工作十小时,那么他每周只需工作四天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他每周就多出了一天宝贵的时间可供自己支配或照顾家人。

工作内容和任务周期固定的岗位弹性工作时间弹性工作时间三、工作分摊制度三、工作分摊制度这种工作制度也是一种全日制的工作安排,它允许两个人或多个人共同分时完成一份工作。

例如,一个人上午上班,另一个人下午上班;一个人今天上班,另一个人第二天上班。

或者一个人本周工作,另一个人下一周工作等。

这样,两个人共同完成同一份全日制的正式工作。

各自都会有一半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的别的事务或工作。

工作时间连续,工作内容固定,工作流程简单的岗付。

如服务中心四、成果中心制四、成果中心制公司对职工的劳动只考核其成果,不规定具体时间,只要在所要求的期限内按质量完成任务就照付薪酬。

工作目标明确,个人独立完成,对资源要求不高的岗位如设计,创作。

弹性工作时间弹性工作时间五、部分时间制五、部分时间制部分时间制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时间安排。

对员工来说,为了实现家庭工作平衡,他们愿意每天或每周少工作几个小时,去做一些照看的职责(照顾父母或子女)或市民的义务,或者去休闲。

大部分部分时间制工作的人是女性,雇主可以用部分时间制来吸引、保留有技能和经验的工人,特别是女性。

但是使用部分时间工作制,雇员福利可能受到影响,使用之前应慎重考虑。

弹性工作场所弹性工作场所一、在家办公一、在家办公在家办公是指公司不配备办公场所,员工自己安排办公地点。

在家办公最初是一些企业对一部分有特定家庭困难的员工,考虑到其工作的特殊性,如不需要和其他人员或部门沟通,不需要频繁检查,对办公场所和资源要求不高,员工的独立性较高等,而允许其在家办公。

后来由于通讯技术的提高和知识性经济的发展,以及在家办公带来的种种好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行员工在家办公。

工作目标明确,个人独立完成,对资源要求不高的岗位。

如设计,创作。

弹性工作场所弹性工作场所二、共享办公室二、共享办公室移动办公:

共享办公室是指公司配备一定数量的办公室,但一般除了高级经理以外不为每个员工提供固定的办公场所。

平时,员工不被要求一定在公司办公。

如果员工需要使用办公室,比如有客户拜访,或部门定期沟通时,可以通过一定的管理系统预定办公室。

工作时间不固定,对资源要求不高的岗位。

如市场、销售。

三、随叫随到制三、随叫随到制员工平时在家办公,基本上和SOHO制一样。

但员工必须提供24小时或8小时联系方式,并承诺在接到召唤后随时到公司。

工作时不固定的岗位。

如维修、现场服务。

弹性用工方式弹性用工方式

(1)全日制用工)全日制用工全日制用工一般来说需要全职全日的工作,工作场所相对固定,薪酬制度相对刚性,劳动关系管理模式相对固定,聘用期限比较长,甚至是终身聘用。

这类岗位自由度差,如全职秘书岗位。

(2)合同工和临时工制度)合同工和临时工制度合同工和临时工都不属于企业的正式员工,不享受许多福利。

一般而言,企业对某一岗位没有长期的用人需求,而只是在一定时间内或某一具体项目的生命周期内需要用工时,可以考虑合同工。

比如某一软件开发商接到一具体应用程序的开发项目,在项目设计及模块划分已完成,需要具体编程时,如果公司程序员不够,可以考虑招收有经验的程序员来完成。

劳工合同签署到项目签收交接或本模块通过测试为止。

弹性用工方式弹性用工方式(3)代理员工制:

)代理员工制:

劳动市场上有成熟的代理企业。

企业与代理员工的母公司能够而且签署了完善的用工协议,代理公司保证与代理员工的劳动关系,并有良好的信工的个人行为对企业和代理公司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同工作外包一样,使用代理员工的成本应低于企业招聘和培养自己员工的成本,或者由于企业缺少相应的特殊技能或资质。

誉。

这样既规避了代理公司与代理员工之间可能发生的劳资纠纷,也避免代理员.弹性用工方式弹性用工方式(4)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外包指企业通过合约的方式将那些本来由自己员工从事的工作分包给其他专业化企业的人员代为完成。

例如,一家银行把其计算机系统开发和建设分包给一家计算开发公司开发,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提高银行计算项目开发成功的可能性,并节约开发时间和建设费用。

因此,这些计算开发专业化人员实际上就相当非正式用工形式下的承包工。

制造业中外包比较普遍,包括装配,贴牌生产等。

在商业,及服务性企业中被外包的业务通常包括计算机系统部署和管理,服务中心或呼叫中心。

(5)返聘。

)返聘。

即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聘用熟悉本单位情况和具体业务的本单位离退休职工返回原岗位工作三、模式是否适合劳动密集型工厂三、模式是否适合劳动密集型工厂概念概念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指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即产品成本中活劳动量消耗占比重较大的企业。

一般认为,农林渔牧业,纺织、食品加工、电子通信设备等制造,以及业餐饮娱乐、运输通信、文教卫生等服务业都属于吸纳劳动力相对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企业数量多分布较广,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产品成本中活劳动量消耗占比重较大,主要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进行重复、简单的生产,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作为企业发展的优势。

劳动力要素投入劳动力要素投入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教育结构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从事技术性要求较低的工作,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较低,人员总体素质相对偏低,劳动者无需专业知识,仅通过简单的培训就能胜任工作。

2022/11/9这些人中年轻员工所占比例最大,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要求张扬个性,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而劳动密集型企业薪酬低福利差、工作时间长、加班严重、劳动条件恶劣,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难问题日益突出,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供柔性的用工方式。

2022/11/92022/11/9在市场化和全球化力量作用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出地理集中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对外开放程度高、国外市场通达性好的沿海地区。

四、柔性用工的效益评价以及评价方法四、柔性用工的效益评价以及评价方法用工条件(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环境岗位类别)用工模式组合综合收益最大员工的就业满意度和自由度(工资率福利与社会保障闲暇时间)企业的经济效益(人工成本生产效率)评价方法

(1)经验评价法,如德尔菲法(DELPHI);

(2)半定量测定法,如层次分析法(APH);(3)定量化方法,如主成分法(PC);(4)综合评价法,即是将DELPHI,APH,PC等方法(5)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方法(6)数据包络分析(简称DEA)方法2022/1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