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精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精选模拟考试题库288题含标准答案.docx
《最新版精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精选模拟考试题库288题含标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精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精选模拟考试题库288题含标准答案.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精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精选模拟考试题库288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精选试题288题[含答案]
一、综合题
1.阅读下列材料,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正确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西方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批判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提出了乌托邦理想。
他于1516年发表的《乌托邦》一书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社会:
在那里,没有私有财产和剥削现象,人们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城乡之间没有对立,不需要商品.货币和市场,实行按需分配。
受《乌托邦》一书的影响,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于1602年在监狱里写出了《太阳城》,进一步描绘了一个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和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到18世纪,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分别在《自然法典》和《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中,论述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了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
在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圣西门提出“实业制度”,并奔走呼号,希望法国统治者能接受自己的改革方案。
傅立叶提出以“和谐社会”代替资本主义,并在一个农场里进行组建“法朗吉”(和谐社会基本单位)的试验。
欧文是一个工厂主,他曾在自己领导的英格兰新拉纳克大棉纺厂进行慈善试验。
他缩短工时,设立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把一个愚味黑暗的新拉纳克变成了完善的模范移民区。
1824年,他到美洲从事共产主义实验。
在印第安纳州建立了“新协和”公社,实行财产公有,成年人享有平等的权利。
他的共产主义试验虽然失败了,他自己也因此变得一贫如洗,但是他并没有动摇自己的坚定信念。
材料2: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废除私有制的主要结果。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材料3:
“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生产力和由它创立的财富分配制度,已经和这种生产方式本身发生激烈的矛盾,而且矛盾达到了这种程度,以致于如果要避免整个现代社会毁灭,就必须使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一个会消除一切阶级差别的变革。
现代社会主义必须获胜的信心,正是基于这个以或多或少清晰的形象和不可抗拒的必然性印入被剥削的无产者的头脑中的.可以感触到的物质事实,而不是基于某一个蛰居书斋的学者的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观念。
”——恩格斯《反杜林论》
“大工业及其所引起的生产无限扩大的可能性,使人们能够建立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将生产得很多,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
由此可见,现今社会中造成一切贫困和商业危机的那种特性,在另一个社会组织中正是消灭这种贫困和这些灾难性的波动的因素。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
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的区别?
(8分)
(2)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
(8分)
(3)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
(14分)
参考答案: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都追求未来的理想社会,而且都把未来社会看作是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
但是,这两者在对待未来理想社会的问题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2分)
第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热衷于对未来社会的想象和描绘,在现实条件没有提供描绘未来社会的充实材料的情况下,只能借助自己的天才想象来描绘未来社会。
马克思主义也考察未来社会,但是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性研究上,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
在描绘未来的社会条件还不充分的情况下,他们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特征,而不作任何细节的描绘。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对未来的描绘越是具体,就越会陷入空想。
(2分)
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到来的必然性也有所认识,但他们没有对这一点作出理论的科学的证明。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一开始关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问题,就深刻认识到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实现作理论论证的重要性。
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从道义上.甚至从宗教道理上去认识未来理想社会实现的必然性不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从对社会发展趋势和历史规律上作出自己科学的理论证明。
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发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2分)
第三,空想社会主义者尽管始终在为实现理想社会而奔走呼号,但他们始终没有找到实现共产主义的现实途径。
他们或者向有钱人呼吁,或者向当权者请求,想靠唤醒人们特别是天才人物的良知,来实现理想的社会。
他们虽然也曾看到工人阶级的斗争,但只是把工人阶级当作受苦受难的阶级,当作需要天才人物去拯救的阶级,而没有看到他们在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方面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亲自参加工人运动,并从理论上深刻认识工人阶级的性质和特点,发现了这个特殊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从而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并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理论指南。
(2分)
(2)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性。
这是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产物;共产主义社会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合理归宿;共产主义社会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自觉追求。
(2分)
但是,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只是一种可能性,需要人们的主观努力,这种可能性才能变成现实性。
这是因为:
①社会规律既是一种客观性的规律,又是一种合目的性的规律。
自然界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都是自然界中各种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社会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有意识的.有目的地从事物质生产.发展物质生产的过程。
(2分)②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双重互动关系:
既包含着客观必然性,又包含着对主体来说的合目的性;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
这种关系表明社会规律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且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
(2分)③社会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的这种区别表明,社会发展过程不仅是有规律的客观辩证发展过程,而且是人的能动的创造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过程。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树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要为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2分)
(3)共产主义具有三种含义:
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一种向美好社会前进的运动。
(2分)
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这是因为①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1分)②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分)③“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它告诫我们,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2分)
作为一种向美好社会前进的运动,共产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并不能说明共产主义的失败和渺茫。
这是因为:
①社会发展的规律表明,人类社会前进的道路是螺旋式上升的,而不是笔直的,都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包含着多次的迂回和曲折。
(2分)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表明,生产力的发展是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发生质的突破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2分)③新生事物成长的规律表明,挫折和暂时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新生事物的产生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要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得到完善。
20世纪末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表明,以前的社会主义模式既有可取的经验,同时又有致命的不足,需要我们吸取教训,逐步开拓一条通向理想社会的道路。
(2分)
因此,我们应当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曲折和困难,共产主义的实现虽然非常漫长,但不等于目标无望,共产主义道路虽然曲折,但不是此路不通。
共产主义目标并不渺茫,人们正在每日每时的奋斗中逐步向理想社会走近。
(2分)
2.阅读下列材料,请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回答有关问题。
最近,四川省搞了一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以患者的身份挂号.排队.看病.拿药……结果,医生跑前跑后,既受累又受气,一名全程体验了“患者”的医生感慨道:
“医生就像拿着个遥控器,把患者指挥得团团转,当患者确实很苦。
”
美国医生爱德华·罗森邦行医50年,忽然患上了喉癌,当他重新审视医学.医院和医生时,感慨地说:
“站在我病床边和躺在病床上所看到的角度完全不同。
”他后来在《亲尝我自己的药方》一书中写道:
“如果我能从头来过的话,我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行医,很不幸的是,生命不给人这种重新来过的机会。
”
多年前,有位年轻医生患上甲状腺病,当中国医学科学院著名头脑外科专家屠规益为他主刀。
当手术结束是,屠教授低下身来说:
“对不起,让您受苦了!
”这是屠教授术后经常对病人说的一句话,虽然简短,却让这位年轻医生深感震撼。
著名医学家袁法祖早年从医,曾在老师的带领下,为一名中年妇女进行开腹手术。
术后没几天,那名妇女就去世了,经解剖发现,患者的死亡与手术并无关系,当时,袁法祖的老师轻轻说了句,“她是4个孩子的妈妈,”就是这句简单的话,让袁法祖至今念念不忘,他知道这句话包含了多少情感,懂得了一生的责任有多重大:
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
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医生换位体验”活动中蕴含着何种哲理?
(10分)
(2)从人的本质属性说明为什么“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
(10分)
(3)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按照矛盾辩证法该如何对待和处理?
(10分)
参考答案: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趋势和关系。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它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
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促进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面转化。
(5分)
材料中医生和患者构成了一对矛盾,他们之间不仅仅存在着对立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存在着同一的关系。
对立表现在二者的身份不同,同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与疾病作斗争。
以往的观念更多的只注意到二者的对立,而忽视了二者的同一关系。
通过这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使医生认识到了二者的同一性,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加强了“尊重患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
同时,这次活动也起到了缓和医患矛盾,解决医疗纠纷的作用,促进了矛盾的转化和解决。
(5分)
(2)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
人固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但人的自然属性渗透着社会属性,使自然属性从属和包含于社会属性之中。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历史的。
(5分)
“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这讲的是人的自然属性。
“更要看到生病的人”,这说的是人的社会属性。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患者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体的人,只需要物理上的治疗,同时还是社会的人,需要人格上的尊重。
医患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因此,作为一名医生,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同时还需要有爱心,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把患者的利益作为医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5分)
(3)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双方还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同时他还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矛盾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处理不好矛盾双方的关系,容易使矛盾激化。
(5分)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时,我们应该妥善解决,注重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创造一切条件,使矛盾向好的一面转化,防止矛盾激化。
(5分)
3.
IBM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其致力于计算机行业,并很快在大型计算机业务上占据了统治地位。
IBM生产的计算机在技术上常常是最先进的,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即使不是最好的,但由于出色的服务和技术支持,他们仍有卓越的信誉。
在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虽然有Controldata,Honeywell.SperryUnivac.Burroughs和NCR等企业的竞争,但这些公司都不是其对手,到1980年为止,IBM仍占据全球大型计算机市场超过80%的份额。
大型计算机是IBM的“金母鸡”,毛利高达70%.
8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所连接成的网络逐渐取代大型机,日本.欧洲共同体和美国国内许多资本.技术雄厚的企业纷纷涉足这一高风险.高效益的领域。
在与苹果.康柏.东芝.戴尔等企业激烈竞争中IBM公司开始走下坡路。
迫于竞争的压力,90年代IBM公司进行了组织改造以降低成本.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使公司的股票价格扶摇直上;精选经营战略转型,在保持计算机硬件领域领先地位的同时,成功地实现了向软件服务等高利润领域的转移;实施竞争战略调整,全面提升企业竞争里,重塑其昔日的辉煌。
IBM确立的战略目标是:
在所处产业的所有领域都能实现高增长率;在所有领域都有技术和质量卓越的产品,并发挥领导作用;在生产.销售.服务和管理的所有业务活动上,实现最高的效率;确保企业成长所需要的高利润,以便在产业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目前,计算机技术正在向更加“开放型系统”的方向发展。
往往主机是一个公司制造的,显示器是另一个公司的;打印机又是第三个公司的,软件是第四个公司的,这些组合起来使整个系统得以运行。
在新的技术基础上,计算机行业的企业组织趋向网络化发展,IBM公司面临着新的竞争挑战。
IBM公司在垄断和竞争中寻求着未来的发展。
(摘编自「美」JE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小品和案例及新华网有关资料)
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用IBM的案例说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2)从IBM公司的发展过程总结垄断资本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参考答案:
(一)垄断与竞争之间的关系:
(1)垄断是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作为竞争的对立面而产生的。
IBM公司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致力于计算机行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快在大型计算机业务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2)垄断产生后,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竞争。
IBM公司在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掌握着大型计算机的技术,并垄断其市场,获得了巨大的超额利润。
(3)但是垄断产生后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甚至加剧了竞争。
IBM公司在60和70年代在大型计算机行业中占据绝对优势,但同时还存在多家公司与其竞争。
随着计算机的小型化,多家企业纷纷涉足这一领域,导致计算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IBM公司垄断地位受到挑战。
(4)竞争又产生新的垄断。
随着竞争由单一产品的竞争细化到零部件的竞争,出现了更多新的垄断行业与企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产生了新的垄断。
(二)IBM公司从上世纪50年代致力于计算机行业,很快在大型计算机业务中占据了统治地位;随后多家企业涉足计算机行业,使竞争更加激烈,截至1980年,IBM仍在计算机行业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后一度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但经过其内部改革重新获得垄断优势。
与自由竞争相比,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竞争呈现出新的特点:
(1)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以及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
到1980年为止,IBM公司占据了全球大型计算机市场80%以上份额,毛利高达70%。
(2)竞争的规模比过去空前扩大。
8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发生了改变,多家资本.技术雄厚的企业加入竞争,让这一领域的竞争深度与广度大大增加。
(3)竞争手段更加多样。
90年代IBM公司采取包括组织改造.资产重组.经营战略转移在内的多种手段,全面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4)竞争范围扩展到各个领域。
IBM制定了全方位的战略目标,力图在所有领域都有技术和质量上的优势,树立其不可动摇的地位。
(5)竞争程度更加激烈,时间更加持久。
竞争逐步升级,随着计算机技术向“开放型系统”发展,竞争由单一产品的竞争细化到零部件的竞争,竞争在各企业与行业之间全面深入展开,促使企业调整经营战略,加大科技投入,进行内部组织改造.资产重组,降低生产成本,以保证企业垄断地位。
二、单选题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5.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6.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D)
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
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C)
A.不等价交换;
B.劳动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
8.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D)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9.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C)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10.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D)
A.两种劳动;
B.两次劳动;
C.两个过程的劳动;
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11.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A)
A.使用价值构成;
B.交换价值构成;
C.价值构成;
D.货币构成;
12.价值的本质是(D)
A.一般人类劳动;
B.抽象劳动;
C.具体劳动;
D.社会生产关系;
13.一切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D)
A.把外因作为事物变化根据的形而上学观点
B.否认主观能动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C.右倾机会主义的“唯条件论"观点
D.关于联系条件性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14.商品是:
(A)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B.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C.一切物品;
D.一切有用的物品;
1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分别是(A)
A.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辨论的观点
B.前者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
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16.上层建筑的核心是(C)
A.社会意识形态
B.政治法律思想
C.国家政权
D.政体
17.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C)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18.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D)
A.客观的物质世界
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
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
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19.“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
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宿命论的历史观
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D.循环论的历史观
20.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B)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2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2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D)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主体性的观点
C.反映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3.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B)
A.否认意识的能动性
B.夸大意识的能动性
C.否认物质的决定性
D.夸大物质的决定性
24.“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是一种(D)
A.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C.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25.商品的本质因素是(C)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2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C)
A.不等价交换;
B.劳动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
27.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
A.在时间上是相互分离的
B.在空间是相互分离的
C.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D.是先后进行的两次劳动
2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B)
A.永恒性
B.客观性C.不变性D终极性
29.“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这句话是说C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
30.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B)的实现。
A.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31.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A)的实现。
A.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32.资产阶级国家参与社会再生产的目的是(D)
A.实现供求总量平衡,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B.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社会生产力;
C.实现充分就业;
D.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3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表明(D)
A.资本主义仍然具有强大的生产力;
B.社会主义制度很快就要建立;
C.私有制已经被公有制所代替;
D.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最完备的物质准备
3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C)
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
B.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35.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C)
A.认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
B.认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36.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37.垄断资本条件下垄断企业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