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名家名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239424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名家名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社会学名家名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社会学名家名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社会学名家名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社会学名家名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学名家名录.docx

《社会学名家名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名家名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学名家名录.docx

社会学名家名录

社会学名家名录(2010.4.28)

布迪厄(PierreBourdieu,1930—2002,又译为布丢)是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

《实践理论大纲》(1977)、《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1990)、《语言与符号权利》(1991)、《实践与反思:

反思社会学导引》(1992)。

孔德(1798~1857)Comte,Auguste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

1798年1月19日生于蒙彼利埃城,1857年9月5日卒于巴黎。

16岁进入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学习。

1817年成为空想社会主义者C.H.de圣西门的秘书和合作者。

后因观点相左,两人分道扬镳。

迪尔凯姆,EmileDurkheim(1858-1917)又名涂尔干,也有人译为杜尔克姆。

法国社会学家,是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其它两位是马克思及韦伯),主要著作有《自杀论》、《社会分工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等。

马克斯·韦伯(MaxWeber)组织理论之父

德国1864-1920与法约尔泰勒并称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

韦伯是一位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他在组织管理方面有关行政组织的观点对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不仅考察了组织的行政管理,而且广泛地分析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深入地研究了工业化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他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其核心是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

他的理论是对泰勒和法约尔理论的一种补充,对后世的管理学家,尤其是组织理论学家有重大影响,因而在管理思想发展史上被人们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1820年4月27日–1903年12月8日),英国社会学家。

他为人所共知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所提出一套的学说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

卡尔·马克思,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

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

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

他认为这几千年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

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大胆地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斯莫尔(1854~1926)Small,AlbionWoodbury

美国社会学家。

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G.E.文森特合著的《社会研究导论》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学教科书。

1895年他创办了美国第一个社会学刊物《美国社会学杂志》,生前一直任该刊主编。

他是美国社会学会的主要创立者之一,并于1912~1913年任该会主席,著有《社会学道论》、《亚当·斯密和现代社会学》、《美国社会学五十年(1865~1915)》。

伯吉斯美国社会学家。

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

毕业于俄克拉荷马州的津费舍尔学院。

1913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著有《社会学导论》(与R.E.帕克合著)、《家庭——相互影响的个性之统一体》、《婚姻关系成败预报》(合著),《家庭:

从建立到伙伴关系》(合著)、《订婚与结婚》(合著)等。

费孝通(1910.11.2~2005.4.24)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费孝通著述浩繁,其作品《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必读之书,他的主要论著收入《费孝通文集》。

《PeasantLifeinChina》,London:

Routledge(1939年,该书译为江村经济)

雷洁琼

(1905—)广东新宁(今台山)人,祖父雷嵩学早年因家境贫寒以契约工身份去美国打工,辛劳多年后转为经商。

改革以来中国在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关于社会学的几点意见(1981)社会学与民政工作(1983)中国婚姻家庭问题(1985)。

维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Pareto,1848年7月15日—1923年8月19日),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洛桑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主要著作有《政治经济学讲义》、《政治经济学提要》、《普通社会学》、《社会主义体系》。

帕累托对经济学,社会学和伦理学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收入分配的研究和个人选择的分析中。

他提出了帕累托最优的概念,并用无异曲线来帮助发展了个体经济学领域。

 

吴文藻(1901年12月20日—1985年9月24日),江苏江阴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

中国当代知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林耀华、李安宅、瞿同祖等,均出其门下,得到悉心教诲。

 

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Parsons,1902年-1979年)美国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

主要著作有《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经济与社会》、《关于行动的一般理论》。

他早期的主要理论倾向是建构关于社会价值如何引导个人行动的志愿行动论,后期逐渐关注个人、社会与文化三个系统的整合问题,转向更为宏观的社会系统论。

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

米德,G.H.GeorgeHerbertMead(1863年~1931年)

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

米德自称是社会行为主义者,认为象征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人们通过语言、文字、手势、表情等象征符号进行交往,达到共同理解。

社会意义建立在对别人行为的反应基础上。

他重视日常生活情境(见社会情境)中人们如何交往,如何理解社会关系。

主要著作有:

《心理的定义》(1903)、《精神、自我与社会》(1934)

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Malinowski,BronislawKaspar

英国社会人类学家。

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

他的《科学的文化理论》(中译本名为《文化论》)一书是他的功能主义理论的比较全面和系统的总结。

他的学术思想,尤其是关于实地调查的方法论,对西方人类学和民族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和另一位英国人类学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一起创立了英国功能学派。

他去世后,美国人类学、民族学界专门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林诺夫斯基奖。

我国德高望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1936年底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学习社会人类学,师从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

曼海姆(1893~1947)Mannheim,Karl

德国社会学家。

1893年3月27日生于布达佩斯,1947年1月9日卒于伦敦。

 曼海姆是知识社会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强调人的意识不可避免地依赖于人的社会地位,这是全部认识论包括现代认识论的基本要素。

著有《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变革时代的人与社会》、《自由、权力与民主设计》、《时代诊断》、《知识社会学论集》、《社会学系统论》等。

陈翰笙(1897~2004),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农村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

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创始人。

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中国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以第一手的农村调查材料论证中国农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指明中国农业发展的道路。

 

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PaulFelix,1901~1976),美国社会学家、美国实验心理学家。

他将心理学控制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

通过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尤其是说服者和发出的信息两个因素,否定了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

拉扎斯菲尔德认为,绝大多数广播电视节目、电影、杂志和相当一部分书籍和报纸以消遣为目的,对大众的鉴赏能力造成了影响。

受众的平均审美水品和鉴赏力下降了。

这对精英文化而言是一种堕落。

滕尼斯德国社会学家。

他是德国社会学会和霍布斯协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这两个学会会长。

代表作:

《公社与社会》《托马斯·霍布斯》、《关于社会生活的基本事实》、《社会学的本质》、《社会问题的发展》、《马克思的生平和学说》、《舆论的批评》、《社会学的研究和批评》、《围绕反社会主义非常法的斗争》、《社会学导论》。

吴景超(1901~1968)

中国社会学家。

安徽徽州(今歙县)人。

主要著作有:

《社会组织》(1929)、《都市社会学》(1929)、《社会的生物基础》(1931)、《第四种国家的出路》(1936)、《劫后灾黎》(1947)。

吴景超是中国社会学界最早研究都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侧重于从经济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特别是都市社会。

 

伯格美国社会学家。

现象学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伯格的社会学思想具有人本主义和现象学的特征。

他认为,社会学的任务是发现人类的价值、研究人类自身的状况。

著有《社会学入门》、《现实的社会建构》(与T.卢克曼合著)、《神圣的帷幕:

宗教社会学理论诸要素》、《天使的传言:

现代社会和超自然的再发现》和《异端的命令:

宗教命题在当代的可能性》等。

刘易斯·科塞(LewisCoser,1913-2003),社会学家。

科塞出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像很多知识分子一样,他先于1933年流亡于法国,后于1941年移民美国。

 

齐美尔(1858~1918)Simmel,Georg

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

齐美尔的哲学观属于先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他认为,随著选择性的创新,人的认识会不断进步,个体将得到发展,但人不可通仅凭思考而对生活有全盘的认识。

著有《历史哲学问题》、《道德科学引论:

伦理学基本概念的批判》、《货币哲学》、《康德〈在柏林大学举行的16次讲演〉》、《宗教》、《社会学:

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探讨》、《社会学的根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

默顿,R.K.RobertKingMerton(1910,7,4~2003,2,23)

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

《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1938)、《大众见解》(1946)、《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1949)、《站在巨人的肩上》(1965)、《理论社会学》(1967)、《科学社会学》(1973),以及与他人合著的《住房的社会政策与社会研究》(1951)、《官僚制文选》(1952)、《现代社会学》(1959)、《建立科学评价体系》(1978)等。

古尔德纳

美国社会学家。

文化批判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古尔德纳早期研究现代社会组织问题。

60~70年代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思想趋向激进,开始转向批判结构功能主义的均衡模式,进而主张发展一种所谓的“反省的社会学”。

霍曼斯(1910~)Homans,GeorgeCasper

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早期受T.帕森斯影响,强调小群体研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其中的行为变量。

如活动、交往和情感三者的关系,为交换理论奠定了基础。

后期他批判了帕森斯和E.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强调人和人的动机的重要作用,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换过程,逐渐把社会学还原为微观的社会心理研究。

著有《人类群体》、《情感和活动》、《社会行为:

它的基本形式》、《社会科学的本质》等。

他的理论被称为行为主义交换论。

达伦多夫(RalfG.Dahrendorf,1929~2009.6.17)享年八十岁。

德国社会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达伦多夫是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早在1958年,就对功能主义提出批评,从变迁、冲突、诸要素对系统分化的作用以及暴力等方面对社会进行解剖。

他认为现代阶级冲突的根源不是占有和不占有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而是权威的分享和排斥之间的矛盾。

还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

主要著作有《社会冲突理论探讨》(1958)、《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冲突》(1959)、《走出乌托邦》、《社会人》、《阶级后的冲突》、《生活的机会》等。

舒茨(AlfredSchutz,1899-1959),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舒茨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世界”与“自然世界”等同和按照自然科学模式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做法。

他关注社会学研究中的主观因素,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不是实证主义所说的“社会事实”,而是社会事实的意义。

故他也把自己的现象学社会学称为“生活世界构成的现象学”。

他的观点对民俗学方法论有重要影响。

戈夫曼(ErvingGoffman,1922-1982年) 代表作: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1959年),《公共场合中的行为》(1960年),《相遇》(1961年),《策略性互动》(1969年)。

 

萨姆纳(WilliamGrahamSumner,1840-1910年)美国社会学家

代表作:

《社会阶级间的负债》(1883年),《民俗论》(1906年),《事实的挑战及其他》(1916年)思想背景:

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和自由放任思想,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基督教神学理论以及美国社会政治新思潮。

布鲁默

美国社会学家。

符号互动论的主要倡导者和定名人。

布鲁默的主要观点是:

①人类社会是由具有自我的个人组成的,人类创造并使用符号来表示周围的世界。

②互动是个人、他人和群体之间意义理解和角色扮演的持续过程。

③符号互动创造维持和改变社会结构。

④社会学方法必须着重于研究人们作出情景定义和选择行动路线的过程。

⑤理论应能解释互动过程,并指出一般行动和互动发生的条件。

只有持续的参与观察-检验方法才适合于互动分析。

库利(1864~1929)Cooley,CharlesHorton

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

他认为,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由社会互动所形成的“镜中之我”,是一种社会性产物。

著有《人性和社会秩序》、《社会组织》、《社会过程》等。

霍布豪斯Hobhouse,LeonardTrelawney(1864~1929)

英国政治思想家,哲学家,社会学家。

 霍布豪斯认为公民自由、财政自由、个人自由、社会自由、经济自由、家庭自由、民族自由和国际自由是自由主义的八大要素。

霍布豪斯的理想是建立一种自由主义式的民主社会主义。

他既反对帝国主义和垄断,也反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费边社会主义。

他是20世纪最具影响的现代自由主义思想家,英国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

著有《论劳工运动》、《民主与反动》、《自由主义》、《社会演进与政治理论》、《冲突的世界》、《形而上学的国家理论》、《社会正义之要素》。

布劳美国社会学家。

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布劳主要从事社会学经验研究和理论建设工作,探讨社会结构、社会组织问题。

著有《官僚组织动力学》、《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美国职业结构》(合著)、《不平等和异质性——社会结构的原始理论》等。

艾森施塔特(Eisenstadt,ShmuelNoah;1923~)

以色列社会学家。

新功能主义和现代化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Merleau-Ponty1908年3月14日~1961年5月3日)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

 

桑巴特,WernerSombart(1863~1941),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

桑巴特早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后受到韦伯和历史主义的影响。

他认为,社会学不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而是一门有明确内容和特殊方法的独立学科,其任务在于提出有关精神领域的社会联系的理论。

他反对人文科学中的价值取向,主张价值中立。

桑巴特对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贡献集中在经济社会学和宗教社会学领域。

乌尔里希·贝克(1944-),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慕尼黑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教授。

与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和拉什共同提出“第二现代”的观念,力图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开辟出“第三条道路”。

主要著作有:

《风险社会》(1986)、《反毒物》(1991)、《生态启蒙》(1992)和《风险时代的生态政治》(1994)等。

波格丹诺夫(А.А.Богданов1873—1928)俄国和苏联哲学家、社会学家。

1905年革命失败后,成为“前进集团”的首领并领导召回派,在哲学上转向马赫主义,并试图建立唯心主义的经验一元论。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对他的哲学作了彻底批判。

1909年曾被开除出布尔什维克。

十月革命后从事过高等教育工作,担任过“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领导职务和输血研究所所长。

著有《生动经验的哲学》、《自然史观的基本要素》、《经验一元论》、《普遍地组织起来的科学》等。

杨庆堃(1911-1999),华裔美国社会学家。

 主要著作:

  《革命中的中国农村家庭》(1959)

  《初期共产主义下的中国社会和家庭》(1959)

  《过渡期中的中国农村》(1961)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1967)

《19世纪中国群众行动某些统计模式》(1976)等

雷德菲尔德(1897~1958)Redfield,Robert

美国人类学家,社会学家。

20世纪30年代,他在对农村文化向城市文化变迁的研究中,区分民俗社会与都市社会,将两者看作文明的连续统一体。

他的另一个理论贡献是提出了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

前者指社会精英们建构的观念体系——科学、哲学、伦理学、艺术等;后者指平民大众流行的宗教、道德、传说、民间艺术等。

著有《尤卡坦的民间文化》、《小社区》、《农民社会和文化》等。

戴维·波普诺David Popenoe

他是位于新布伦瑞克的新泽西州立大学社会与行为科学学院的社会学教授和副院长、拉特杰尔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社会学教授,拉特杰尔社会学系前系主任、学生指导委员会会主席。

他在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家庭、社会变迁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发表过大量的论著,其中最近的一本是:

《家巢的扰动:

现代社会中的家庭变迁及其衰落》。

其他主要著作涉及个人幸福、公众境况、城市郊区环境等。

格迪斯(1854~1932)Geddes,Patrick

英国生物学家,社会学家。

现代城市研究和区域规划的理论先驱之一。

格迪斯倡导区域规划思想,认为城市与区域都是决定地点、工作与人之间,以及教育、美育与政治活动之间各种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基本结构。

埃文斯·普里查德(Evans-Prichard,1902—1973),英国社会人类学家,曾任牛津大学教授。

其依循着英国功能主义大师拉德克里夫·布朗的结构功能论而发展出了社会人类学中动态平衡论的功能主义人类学。

他通过对苏丹努尔人的人类学田野研究所撰写的《努尔人》(1940)一书,已经成为人类学专业的经典著作。

其最重要的贡献是在于,他指出了亲属制度中的裂变分支体系,另外对于原始认知的研究,也成为许多人类学后续研究的出发点。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

《亚赞地人的妖术神谕与巫术》(1937)、《努尔人的亲属制度与婚姻》(1951)、《努尔人的宗教》(1956)、《社会人类学论集》(1962)、《原始宗教理论》(1965)等。

古尔德纳

美国社会学家。

文化批判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尔德纳早期研究现代社会组织问题。

60~70年代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思想趋向激进,开始转向批判结构功能主义的均衡模式,进而主张发展一种所谓的“反省的社会学”。

斯梅尔塞(1930~)Smelser,NeilJoseph

美国社会学家。

T.帕森斯的学生。

斯梅尔塞将社会学理论应用于经济制度、集体行为、社会变迁,以及人格与社会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在学术界有较高的声誉。

弗兰克林·亨利·吉丁斯FranklinHenry Giddings1855~1931一译“季廷史”。

美国社会学家,心理学派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吉丁斯的思想体系受到A.孔德的实证主义和H.斯宾塞的进化论的影响,主张用归纳法研究社会现象,认为各个个体会因共同的刺激、联想、暗示、模仿等发生相同的情感,即“同类意识”,这是社会学研究的中心。

吉丁斯的社会学思想影响了社会学从道德哲学和历史哲学转向归纳的经验研究。

著有《社会学原理》、《社会学基础》、《归纳社会学》、《人类社会的理论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研究》等书。

阿尔诺德·盖伦(ArnoldGehlen,1904年1月29日-1976年1月30日)是德国重要的而且富有争议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也是哲学人类学的主要代表,其立场被认为保守。

盖伦受到尼科拉·哈特曼和马克斯·舍勒的影响。

伊利亚斯·卡内提EliasCanetti(1905-1994)

保加利亚出生的德国小说家、评论家、社会学家和剧作家,198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卡内提最着名的作品是1960年出版的《群众的权利》MasseundMacht(CrowdsandPower),大众民族主义。

尼克拉斯·卢曼(Niklas.Luhmann,1927--1998),有时候也翻译成鲁曼,德国知名的社会学家,当代社会系统理论的创始人卢曼系统的总结了人类历史上一切关于“系统”的研究成果,并根据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特征加以改造,使他的社会系统理论不仅包括近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系统”的最新成果、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系统”的理论成果,而且也包括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文化从哲学、社会人文科学角度对于“系统”探索的理论观点,以及人们从最广泛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所总结的通俗的“系统”概念。

乔纳森·特纳(JonathanH.Turner),美国社会学家。

特纳在社会学的多个领域都有突出建树,尤其以社会学理论研究见长,其研究成果在世界社会学界都有广泛的影响。

还曾担任《社会学视角》(SociologicalPerspectives)和《社会学理论》(SociologicalTheory)杂志的主编。

利林费尔德(Lilienfeld,Paulvon,1829~1903),德国血统的俄国社会学家。

社会有机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利林费尔德直接把细胞理论运用到人群组合的形式和发展的研究上,并进行了机械的类比。

他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生物有机体,认为社会机体中“细胞间的物质”的聚合同人体中的“资源形成”(遗传素质、能量等)是一致的。

他对社会的不安定状况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社会病理学观点,以此反对医学意义上的社会方法。

他认为如果没有有机体原理,要想建立任何一种科学的社会学都是不可能的。

著有《对未来社会科学的思考》、《社会病理学》、《捍卫社会学的有机方法》。

哈尔切夫Kharchev,AnatoliyGeorgievich苏联社会学家。

他的《苏联的婚姻和家庭》一书被认为是苏联第一本对婚姻和家庭的基本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社会学专著。

还著有《哲学中的价值问题》、《生活、家庭和闲暇:

社会学和道德问题》、《苏联马克思列宁主义伦理学史纲》、《现代家庭及问题》、《家庭和社会》等。

哈尔切夫主要从事伦理学和家庭婚姻问题研究,对前苏联婚姻家庭社会学有重要贡献。

戴安娜·尼兰,美国著名文化社会学家。

艺术、媒体、大众文化研究权威。

主要著作有《无形学院》、《文化生产》、《时装及其社会负载:

服饰的阶级、性别与身份》、《全球文化:

媒体、艺术、政策与全球化》。

 

斯托福(1900~1960)Stouffer,SamuelAndrew

美国社会学家。

斯托福早年的兴趣主要在人口学和定量研究方法方面,后来专著于社会调查、态度测量和民意测验,他与P.F.拉扎斯菲尔德长期合作,对美国社会学的经验研究,特别是社会统计的定量方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斯托福有关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见解,主要集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前两卷《美国士兵》中。

在研究美国士兵的社会心理时,斯托福提出了“相对剥夺”理论,即士兵和军官们对他们晋升的满意程度与对处于同样的社会情景者的比较相关联。

然而,比较的结果常常是产生相对剥夺或丧失的感觉。

这一理论后被R.K.默顿发展成为重要的社会学概念——参照群体。

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