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3745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同步练习.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同步练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同步练习.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练习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练习

1.

中新网2017年11月27日报道,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阿贡火山近日接连喷发(图)。

火山喷发后,中国迅速协调中外航空公司协助近两万名滞留中国游客自巴厘岛返回内地和香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火山喷发的熔岩来自于地球内部的

A.地壳B.软流层C.下地幔D.地核

11.当火山喷发后,火山灰物质漂浮、沉降,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正确的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回答下题。

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3.

地震发生时,在震中区附近大船上的垂钓者会感到()

A.先上下颠簸,然后前后左右摇晃B.先前后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只有前后左右摇晃D.只有上下颠簸

4.

下列地区地壳厚度最薄的是()

A.青藏高原B.死海C.马里亚那海沟D.贝加尔湖

5.

有关地壳、岩石圈和软流层之间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因此地壳又称岩石圈

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合称为岩石圈

C.岩石圈即地壳的表层由岩石组成的部分

D.软流层是地壳和岩石圈这两个圈层的分界线

6.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回答17-18题。

17.图中序号依次是()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18.“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7.

读地震波速度的和地球构造图,完成下列各题。

2.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④只通过固、液体传播,③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

B.④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

C.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

D.④和③在②中波速明显增大

3.①上下两侧地球圈层名称分别为()

A.地壳和地幔B.岩石圈和地壳

C.地幔和地核D.地幔和软流层

8.

读“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正确表示岩石圈的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④

9.关于图中①、②、③之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9.

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地壳中的坚硬的岩石组成B.由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部分构成

C.由地壳和上地幔上部构成D.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岩石组成

10.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回答下列各题。

5.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

A.地壳中B.上地幔中C.下地幔中D.地核中

6.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

A.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C.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1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4月16日00时25分在日本九州岛熊本县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据日本新闻网,截至上午9时,连环强震已致11人遇难,900余人受伤。

材料二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2)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感受是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3)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

A为        ,B为      ,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

C       D+E      F+G        。

(5)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

12.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10月24日4时45分在土耳其(北纬38.6,东经43.2,图中A)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结合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是:

甲,乙,经过乙处时地震波的波速如何变化?

(4分)

(2)土耳其地震震源位于地球的哪个内部圈层?

它与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顶部组成。

(2分)

(3)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2分)

①②③④

A.①B.②C.③D.④

13.读北美地壳厚度等值线(单位:

千米)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1)根据所学知识,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________千米。

大陆地壳厚度与大洋地壳厚度有何差异?

(2)图中A处的地壳厚度约为______________,B处地壳的厚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

(3)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界面,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该面以上C代表____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____。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____,地震波B速度__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

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________态,F面是________界面。

15.

填出字母对应的名称:

ABCDE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中新网2012年3月11日电 据日本警察厅发表的最新统计报告说,到本月9日为止,在去年的“3·11”大地震中遇难和失踪人数为19009人,另有343935人疏散到全国各地避难。

材料二 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

材料三图为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

(1)A为________界面,B为________界面,横波完全消失的界面是____________。

(2)地震波在经过A界面时速度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数码和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是:

①+②是________;④是________;①+②+③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4)近年,我国在渤海湾发现储量逾10亿吨的大油田。

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

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_波

试卷答案

1.

10.B11.A

10.火山喷发的熔岩是岩浆形成的,岩浆位于岩石圈下方的软流层里,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11.注意审题,当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灰物质先位于大气圈,再沉降进行水圈、生物圈,最后形成新的岩石,进入岩石圈。

2.A

火山灰是岩浆物质喷出地表在大气圈中冷却凝固而成的,然后经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故迁移的起始圈层是大气圈,经水圈、生物圈,终了圈层是岩石圈。

3.D

地震波分横波和纵波,横波只能从固体物质中传播,且传播速度慢,纵波可以在固、液、气中传播,且传播速度快。

受横波影响左右摇晃,受纵波影响上下颠簸。

地震发生时,在震中区附近大船上的垂钓者只会受到纵波的影响,因此只会感到上下颠簸。

故选D。

4.C

试题分析:

地壳平均厚度是17千米,陆壳平均厚度33千米,洋壳平均厚度6千米,陆壳厚度远大于洋壳厚度,A错。

死海、贝加尔湖位于大陆上,地壳厚度较大,B、D错。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板块消亡边界,位于太平洋,属于洋壳,厚度最薄,C对。

5.B

试题分析: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B正确,A、C、D错。

6.

17.C18.B

试题分析:

17.图中①联系的是是供水、蒸发和渗透水分,应为水圈;②可为生物圈供给养分,应为岩石圈;③吸收养分,并产生氧气,应为生物圈;④产生降水,应为大气圈。

选C正确。

18.“落花”来自生物圈,“化作春泥”是指花经过分解成为无机物,释放到岩石圈中;“护花”是指存在岩石圈中的无机养分,重新被植物吸收;反映了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的关系。

选B正确。

【名师点晴】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的分别是哪几个圈层,解决了这个问题,此题就迎刃而解了。

水圈有水循环过程;生物圈从岩石圈中吸取养分,产制造氧气给大气圈;大气中通过水汽凝结产生降水,还到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

落花等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春泥),重新被植物吸收“更护花”,实现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反映了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的关系。

7.

2.B3.A

试题分析:

2.图中③为横波、④为纵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速度快可以在固、液和气体中传播,②为古登堡界面,纵波到达古登堡界面波速突然下降,横波消失。

3.莫霍界面上侧为地壳,下侧是地幔.古登堡界面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其中上面为地幔,下面为地核。

8.

8.C9.D

8.岩石圈的范围为软流层之上,据图可知,③为岩石圈的范围。

故选C。

9.据图可知,①为地表以下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范围;②为两个界面之间的区域,为地幔范围;③为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故选D。

9.D

试题分析:

岩石圈由地壳加上地幔顶部构成,即地球软流层以上部分。

故D正确。

10.

5.A6.D

试题分析:

5.陆地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该次地震震源深度为20千米,应当位于地壳之中,故选A。

11.

(1)A

(2)D

(3)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4)地壳 地幔 地核

(5)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因此可以判断:

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地核可能为液态。

解析:

(1)地震发生时通过地震波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

纵波速度要快于横波,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会引发海啸,对人类造成危害。

答案选A。

(2)纵波与横波都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且纵波速度快,因此在地里耕作的农民会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答案选D。

(3)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分界线为古登堡面。

横波无法在液态物质中传播,当地震波通过古登堡面时,横波消失,纵波下降。

(4)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以下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上为地幔,以下为地核。

(5)由于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纵波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物质。

在通过古登堡面时,横波消失,纵波下降可以判断地壳、地幔为固态物质,地核为液态物质。

12.

(1)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大大减小

(2)地壳岩石圈(3)A

13.

(1)33 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2)45~50千米 30~35千米

(3)西部、东部山地比较厚,中部较薄,大陆向海洋的过渡地区较薄

解析:

本题通过等值线的形式考查地壳的厚度及其在北美大陆的分布规律。

(1)题,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大陆地壳的厚度要大于大洋地壳。

(2)题,图中等值线的间距为5千米,A位于45千米等值线内,B位于35千米等值线内,故A处数值应大于45小于50,B应大于30小于35。

第(3)题,由等值线图可知西部、东部数值较大,中部数值较小,整体上由大陆向海洋等值线变小。

14.

(1)横 纵 

(2)莫霍 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 地壳 地幔(3)消失 突然下降 固  古登堡

解析:

(1)左图是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波速随深度的变化情况(注意左侧的深度),上方横坐标表示地震波速度,图内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横波和纵波。

地震波在通过同一介质时,波速慢者为横波,快者为纵波。

读图可知A波传播速度慢,B波传播速度快,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横波,B为纵波。

(2)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为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D为莫霍界面,F为古登堡界面.根据地震波在距离地表平均33千米处波速突然增大,可确定D面为莫霍界面。

C代表地壳,该面以下E代表地幔。

(3)根据地震波在在2900千米处,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可确定F面为古登堡界面。

F面以下横波不能通过,说明E面物质为固态,F面以下物质非固态。

15.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D下地幔E外核

16.

(1)莫霍 古登堡 古登堡界面

(2)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3)地壳 软流层 岩石圈 地幔 外核

(4)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