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砌石坝的养护与修理共49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23607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95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浆砌石坝的养护与修理共49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浆砌石坝的养护与修理共49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浆砌石坝的养护与修理共49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浆砌石坝的养护与修理共49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浆砌石坝的养护与修理共49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浆砌石坝的养护与修理共49页.docx

《浆砌石坝的养护与修理共4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浆砌石坝的养护与修理共49页.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浆砌石坝的养护与修理共49页.docx

浆砌石坝的养护与修理共49页

浆砌石坝的养护(yǎnghù)与修理

一、浆砌石坝的养护(yǎnghù)

浆砌石坝的养护(yǎnghù)是指保持浆砌石坝完整清洁以及在正常运营的经常性养护和溢流坝养护,其养护内容如图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两类浆砌石坝的养护内容基本概括了浆砌石坝的全部养护措施。

具体讲就是:

(1)浆砌石坝经常性的检查养护。

1)保持坝体清洁完好,消除杂草和积水。

2)保持坝顶、防浪墙、坝坡及廊道等处整洁,不堆放杂物。

3)保持坝基排水、廊道排水和表面排水等排水系统畅通无阻。

4)严禁坝体及其上部结构承受超过设计允许的荷载。

启闭机、工作桥、溢流坝顶交通桥均不准超过设计标准的车辆通行。

5)严禁在大坝附近爆破。

6)汛期或冬季应注意防止漂浮物和流冰对坝体的冲击。

7)浆砌石坝常见的病害是裂缝,每年汛前都应仔细检查坝体有无裂缝,当发现(fāxiàn)裂缝时,要查明原因进行维修。

8)检查坝体时如发现有渗水现象,应首先(shǒuxiān)加强上游面勾缝处理,必要时再专门处理。

9)定期检查伸缩缝的工作情况,如发现沥青(lìqīng)不足或止水损坏时,应及时修补。

10)定期进行坝体内外部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浆砌石溢流坝的检查养护。

1)溢流坝表面应该经常保持光滑完整。

汛期过水溢流表面被泥沙磨损或水流冲毁部分,应及时填补。

2)消力池内不得堆'积料石、树根等。

3)经常保持闸门启闭灵活,汛前应进行检查试验。

4)泄洪时要按操作规程使用,对称启闭闸门,防止局部冲刷。

5)泄洪时应注意水流形态是否正常,洪水后应检查溢流表面和消能设备有无冲刷损坏。

6)通过较大洪水后,应观测下游河床的冲淤变化。

二、浆砌石坝的修理

浆砌石坝最常见的病害是坝体裂缝和漏水,尤其是浆砌石坝贯穿性裂缝是造成坝体集中渗漏的主要病害。

另外,当浆砌石坝坝基处理不当,还会造成坝体沉陷裂缝,同样也带来渗漏。

1、浆砌石坝坝体裂缝修理

浆砌石坝坝体裂缝修理一般(yībān)采用4种方法即堵塞封闭裂缝、加厚坝体、灌浆处理和表面粘补。

(1)填塞封闭裂缝。

将裂缝凿深约5cm,洗净缝内的砂浆,用100号水泥砂浆仔细勾缝(ɡōufénɡ)填塞,并做成凸缝,以增加耐久性。

对于内部裂缝则以水灰比较大的砂浆灌填密实。

有时为了灌注方便,可适当加入加气剂或塑化剂,以改善砂浆的流动性,但要注意水灰比不宜过大,以避免水泥砂浆收缩后形成新的裂缝。

(2)加厚坝体。

由于坝体单薄、.强度不够所产生的应力裂缝和产生贯穿整个坝体的沉陷缝时,则必须采取(cǎiqǔ)加厚坝体的措施以增强坝体的整体性和改善坝体应力状态。

坝体加厚的尺寸,应由应力核算确定。

在具体处理时,应注意新老砌体的结合,如能在新老砌体之间设置混凝土防渗墙,则效果更好。

(3)灌浆处理。

对于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数量众多的贯穿性裂缝,常用灌浆处理。

灌浆处理可防止渗漏,恢复坝体的整体性,并提高坝体的强度。

灌浆材料可根据裂缝的大小、渗漏情况和施工条件等采用水泥、硅酸钠(水玻璃)或其他化学材料进行灌浆。

当裂缝大于0.1〜0.2mm时,多采用水泥灌浆;当裂缝小于0.1〜0.2mm时,应采用硅酸钠或其他材料灌浆。

(4)表面粘补。

当裂缝不稳定,随气温或坝体变形而变化,而裂缝并不影响坝体结构受力条件时,可对裂缝进行表面粘补。

表面粘补是用环氧浆液将橡皮、玻璃丝布或塑料布等粘贴在裂缝的上游面,以防止沿裂缝渗漏并适应裂缝的活动变化。

表面粘补不能恢复坝体的整体性和提高坝体强度。

2、浆砌石坝坝基渗漏处理

浆砌石坝坝基渗漏多采用水泥灌浆形成的防渗帷幕来处理。

帷幕灌浆布孔在漏水坝段沿坝顶中心线以孔距3m,或根据试验确定孔距。

孔深钻至漏水部位以下(yǐxià)1〜2m,如接触带或基岩漏水,钻孔可钻至不透水基岩以下1〜2m。

造孔可一次性造孔,也可分序造孔,破碎地带上下分段造孔、分段灌浆。

同时在浆体凝固5〜7d后,再继续向下钻孔,以防止卡钻、埋钻事故发生。

坝体与基岩接触部位和坝基灌浆也可釆取在上游坝脚打斜孔或垂直孔灌浆堵漏,伹造孔前应先清基,在坝脚浇筑0.3〜0.5m厚混凝土,待凝固后再打孔。

垂直或倾角小于5°的帷幕灌浆孔,其孔向的偏差(piānchā)值不得大于规定值。

帷幕灌浆采用孔内循环法,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分段灌浆。

最后全孔灌注,分段灌浆时,要在灌浆段上0.5m处加胶塞封堵,通过论证也可采用小E1径钻孔孔口封闭灌浆法;灌浆压力按设计(shèjì)控制,但要低于抬动试验极限压力,一般控制在0.2〜0.4MPa;浆液的浓度应遵循由稀到浓的原则,根据压水试验逐级改浓。

当注入坝体浆量大于30L/rain时,可越级变浓。

当某一级浆液灌注400L以上,而灌浆压力和吸浆量均无明显改变时,可改浓一级浆液灌注。

浆液水灰比一般采用重量比8:

1,5:

1,3:

1,2:

1,1.5:

1,1:

1,0.8:

1,0.6:

1,0.5:

1共9个级别。

根据设计必要时还可掺加粉煤灰、砂子、石英粉、铝粉等。

在灌浆过程中浆液要每隔lh测定一次浆液比重;灌浆时要分2〜3序灌注,同时一定要进行复灌。

在设计压力下,当吸浆量不大于0.4L/miri时,再续灌30min即可结束;帷幕灌浆时,竖孔封孔采用机械导管法,用1:

2水泥砂浆从孔底向上逐渐提升封填密实。

三、混凝土坝的养护与修理

混凝土坝包括重力坝、拱坝、支墩坝等混凝土建筑的坝,以及泄水混凝土建筑物的溢洪道、隧洞、水闸、输水涵洞等。

混凝土作为上述建筑物的材料,除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外,在自然环境和使用条件下还应具有耐久性包括其抗渗、抗冲刷、抗侵蚀、抗风化(fēnghuà)和抗冻等特性。

由于各种(ɡèzhǒnɡ)原因使上述混凝土建筑物发生风化、磨损、剥蚀、裂缝、渗漏乃至破坏。

因此,必须适时对其进行养护和修理,尤其是混凝土坝裂缝的修补更为重要。

1、混凝土坝裂缝(lièfèng)的修补

混凝土坝裂缝分为死缝、活缝和增长缝等3种。

对不同裂缝需采用不同修补方法。

对死缝可用刚性材料填充修补;对活缝则应用弹性材料修补,有时对活缝的修补选在引起活动的因素消除后再进行;对增长缝,首先必须消除引发裂缝增长因素,否则修补后裂缝仍会继续出现。

国内外修补裂缝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有3大类。

(1)充填法。

这是一种适合于修补较宽裂缝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沿裂缝处凿“U”形或“V”形槽,在槽中充填密封材料。

充填材料可用水泥砂浆、环氧砂浆、弹性环氧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等。

(2)注入法。

注入法分压力注入法(灌浆法)与真空吸入法两种。

压力灌浆法适用于较深较细裂缝;而真空吸入法则是利用真空泵使缝内形成真空,将浆材吸入缝内,该法适用于各种表面裂缝的修补。

灌浆材料有水泥浆材、普通环氧浆材、弹性环氧浆材、弹性聚氨酯浆材、水溶性聚氨酯浆材等。

(3)表面覆盖法。

这是一种在微细裂缝的表面上进行处理,以提高防水性及耐久性为目的的修补方法。

分涂覆和粘贴两种方法。

表面涂覆通常采用弹性涂膜防水材料、聚合物水泥膏等;表面粘贴通常采用聚合物薄膜等材料。

1)混凝土坝水平裂缝修理(xiūlǐ)

首先在裂缝处及锚固压板处粘贴T1密封胶带,然后粘贴三元乙丙卷材,最后在其周边(zhōubiān)进行锚固,其施工过程为:

(1)裂缝及其周边坝面处理。

为保证T1密封胶带及三元乙丙卷材与坝面粘贴紧密,首先应对裂缝及上下各0.5m范围内的坝面进行处理,清除污垢,铲平棱角,使表面相对(xiāngduì)平整。

(2)裂缝封堵处理。

1)在裂缝处涂刷T1配套胶液,将宽15cmTl密封带粘贴在裂缝处,并使之结合密实。

2)在设定的锚固周边涂刷T1配套胶液,将宽6cm密封胶带粘贴在坝面上,结合密实。

3)在坝面及三元乙丙卷材上涂刷三元乙丙卷材配套胶液,将宽度为100cm,厚为1.4mm的三元乙丙卷材粘在坝面上。

(3)锚固。

在三元乙丙卷材周边钻孔(孔径12mm),将厚3mm、宽5cm的不锈钢板条锚固在三元乙丙周边。

(4)周边处理。

在三元乙丙卷材周边涂抹嵌缝油膏密封。

2)混凝土坝伸缩缝修理

以混凝土重力坝为例,每隔15〜20m为一坝段,坝段之间设有伸缩缝。

通常,为彻底切断漏水通道,须对伸缩缝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采用水溶性聚氨酯化学灌浆。

水溶性聚氨酯由LW与HW两种材料组成。

其中LW具有较大弹性和浸水膨胀特性,粘度较大;HW则弹性差,粘度小、强度高。

两种材料可以随意组合,均以水做固化剂,遇水发泡,生成的C02气体,在灌浆中可产生次生压力,利于行浆。

其固化时间可控制,固化后性能稳定,其抗渗力可达IMPa以上,抗压强度因配比而异,在0.1〜lOMPa。

固结体有良好的弹性,浸水后体积可增大达原体积3倍,并有重复变形能力。

灌浆施工(shīgōng)过程为:

(1)钻灌浆(guàng〃jiāng)孔。

对于伸缩缝灌浆孔,因缝内有“隔缝钢板(gāngbǎn)”,为减小钻孔,采取打穿“钢板”的方法,使同一孔达到对钢板两侧都能灌浆的目的。

对于水平裂缝灌浆孔,在距伸缩缝0.3m,在水平裂缝(或下)0.3m,后角60°,顺水流方向打下俯(或上倾)斜交孔,孔深0.5m与水平裂缝相交。

灌浆孔采用风钻打孔,孔径42mm。

(2)嵌缝。

以伸缩缝与水平裂缝交点为原点,在伸缩缝上下各0.5m,水平裂缝左右两端各0.8m内,用岩石切割机凿燕尾槽,开口宽4cm,底宽大于4.5cm,槽深4.0cm,用预缩水泥砂浆封堵。

(3)埋管及压水检查。

灌浆管用6分管制作,长20cm,外焊灌浆嘴。

在埋设灌浆管之孔口开凿+60mm、深4cm混凝土圆窝,孔内灌浆管周壁用线麻或棉絮塞实,孔口周壁用预缩砂浆封堵严实。

在埋管与嵌缝24h后,进行压水检查。

(4)灌浆。

对于伸缩缝,因其开度或变形较大,采用低压浓浆灌注,灌注压力为0.4〜0.6MPa,浆液以LW为主,并浆以嵌缝段上方出浆或定量灌浆为准。

2、混凝土坝坝基渗漏处理

坝基渗漏使坝体扬压力增加,削弱了坝体稳定性。

严重的坝基渗漏会发生机械管涌,冲刷流土,损失大量的水量。

而且还会发生淘空、沉陷等现象,使坝体破坏。

因此,对渗漏处理一定要及时,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以免使工程遭受更大的破坏。

渗漏处理(chǔlǐ)的原则是“上堵下排”,即在上游堵截,下游排水。

根据地质条件布置堵、排措施。

堵水的目的是阻止渗漏,排水则为了降低扬压力。

在软弱地基中,要防止排水的副作用。

如果截水措施效果不佳,大量排水也可能引起渗透变形(biànxíng)。

因此,要特别注意米取堵水措施。

渗漏处理的方法(fāngfǎ)需根据产生渗漏的原因及对结构影响程度来决定。

(1)加深加密帷幕。

当查明是帷幕深度不够时,可加深原帷幕。

如孔距不满足要求时,还需加密钻孔。

(2)进行接触灌浆处理。

如果混凝土与基岩间产生渗漏,可采用接触灌浆处理。

接触灌浆钻孔的孔深,一般钻至基岩面以下2m处进行灌浆,主要加强坝与基础之间的接触。

如在某部位同时进行帷幕补强灌浆时,可结合进行。

在帷幕补强灌浆孔钻至基岩2m处,进行接缝灌浆,然后继续钻进做帷幕补强灌浆。

如果帷幕补强灌浆是采用自下而上的灌浆方式,则应分别进行。

(3)进行固结灌浆。

若有断层破碎带垂直或斜交坝轴线、贯穿坝基,造成渗漏,除在该处适当加深加厚帷幕外,并根据破碎带构造情况增设钻孔,进行固结灌浆。

(4)增设排水孔改善排水条件。

当查明是排水不畅或排水孔堵塞,可设法疏通,必要时增设排水孔以改善排水条件。

(5)用开挖回填或加刺墙处理绕坝渗流。

当查清渗漏是由于绕坝渗漏,则可采用堵截措施。

对于土质地基的绕坝渗流,可采用开挖回填或加深刺墙进行处理,即把防渗墙向岸坡延伸,加强阻渗作用。

对于岩石岸坡渗漏可采用灌浆处理。

(6)帷幕补强灌浆。

帷幕补强灌浆的施工(shīgōng)程序如下所示。

钻孔(zuànkǒnɡ)—洗孔—压水试验(shìyàn)—灌浆—封孔—打检查孔

1)钻孔。

根据孔深的要求,8m以内的浅孔可用风钻打孔;超过8m的深孔,宜用机钻钻孔。

孔深和钻孔位置最好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坝基帷幕补强灌浆主要是增强原来帷幕的连续性和密实性。

钻孔的孔深要视具体地质情况而定。

固结灌浆的钻孔至少应深入基岩2m。

帷幕灌浆孔的孔径一般采用75〜91mm。

固结灌浆用风钻钻孔时,幵孔直径不宜小于56mm,终孔直径不小于36mm0

2)灌浆。

灌浆需安装灌浆装置。

灌浆压力的选用是在不破坏岩石结构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高的压力,以便有效地将浆液压入岩石裂隙中。

表层段的灌浆压力应小于设计水头值,底部段则可以几倍于设计水头。

一般可根据岩石的具体情况,结合试验成果选定米用。

3、混凝土坝等建筑物防冻养护与破冰

(1)检查养护工作。

在冰冻前后,要加强检查养护工作,应注意:

1)预计建筑物可能遭受冻害的部位和程度,准备好冬季管

理所需的材料、设备和工具。

2)有渗水裂缝的建筑物,在冰冻期间,应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制定保温措施(用砂土或柴草覆盖等)。

避免由于渗漏结冰造成混凝土冻融剥蚀。

3)冰冻前要清除混凝土建筑物上的积水。

4)对外露及冰层以内的给排水设施,做好保温防冻措施。

5)对可能遭受冰冻损坏的临时建筑物或冬季不用的设备,应拆除或妥善处理。

6)冰冻以前,在需要破冰的部位,安装好破冰设施,并进行试用。

7)解冻以后,检查建筑物有无冻融及冻胀开裂等现象,必要时及时(jíshí)修补。

修补材料要满足抗冻要求。

(2)防冰与破冰方法。

在冰冻期间,为了防止坝前及闸前等部位冰压力造成危害,常用(chánɡyònɡ)的防冰和破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吹气防冰。

在需要防冰的建筑物附近,装设供气管路,把出气管口插入防冰部位的水下(shuǐxià),通过定时在水下吹气,搅动水面,保持水面不再结冰。

在需要防冰的部位,水平装设供气干管、干管按供气量大小一般采用直径25〜28mm的钢管,每隔4〜6m再装一根支管,插入水下4〜7m,并加以固定。

支管可用直径15〜25mm的钢管。

吹气的次数,根据气候变化情况灵活掌握。

一般经验,当日平均气温在一10°C左右时,每天吹气5〜6次;日平均气温为一5°C左右时,每天吹气4〜5次,即可达到不结冰的要求。

还应注意吹气机械的保温管理。

2)抽水防冰。

将潜水泵吊在防冰部位的水下,潜水泵出水口用胶管连接一段钢管,钢管上事先钻好小孔眼,钢管平放于水面以下10〜20cm处。

安装时使钢管孔眼朝向水面,潜水泵开动后,水通过钢管的小孔上喷,使水面处于动荡状态,达到防止结冰的目的。

有的工程使用潜水泵抽水防冰,达到较好的效果。

3)开冰槽。

在坝的上游、建筑物周围,开一条0.5〜1.5m宽的不冻槽,在破冰部位搭设脚手架平台,台面高出水面约0.5m,人站在平台上用大木锤或其他工具破冰。

一般在冰冻初期就要破冰,以免冰层结厚而不易打碎。

每隔一定时间打一次,使整个结冰季节保持不结冰的槽。

此外,还可以用专门的破冰机械破冰。

四、溢洪道的养护与修理

溢洪道是设置在挡水建筑物本身或其附近河岸泄洪的水工程(gōngchéng),用以排泄水库或河流内多余水量、控制水位、保证挡水建筑物的安全。

一般溢洪道分为(fēnwéi)河床式与河岸式两类。

对大多数水库而言,虽然其溢洪道泄水机会并不多、宣泄大流量的机会更少。

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每年汛前均要做好宣泄大洪水的准备。

其水工程管理的重点(zhòngdiǎn)则主要放在日常的溢洪道养护上。

而溢洪道的修理重点,一般放在其冲刷破坏与裂缝损坏上;同时,针对特大暴雨情况下,为确保水库大坝安全作“非常溢洪道的管理养护”。

1、溢洪道冲刷破坏的修理

溢洪道的水流经过陡坡高速冲刷后,往往在陡坡的底板、消力池底板或冲坑附近受到冲刷,汛期过后必须对以上部位进行加固处理。

底板构造处理。

溢洪道陡坡除有些直接建筑在坚实的岩基上,可以不加补砌外,一般都需用砌护材料做成底板。

溢洪道泄-水时底板上承受有水压力、水流的拖曳力、脉动压力、动水压力、浮托力和地下水的渗透压力等,并要经受温度变化或冻融交替产生的伸缩应力,还要抵抗自然的风化和磨蚀作用,所以底板砌护材料要有足够的厚度和强度。

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底板:

适用于大型水库或通过高速水流的中型水库溢洪道上,土基上底板厚度需30〜40cm,并适当布置面筋;在岩基上厚度需15〜30cm,并适当布置面筋;在不很重要的工程上采用素混凝土材料制成,厚度为20〜40cm。

水泥浆砌条石或块石底板:

适用于通过流速为15m/s以下的中小型水库溢洪道,厚度一般为30〜60cm。

石灰浆砌块石水泥砂浆勾缝底板:

适用(shìyòng)于通过流速为10m/S以下的中小型水库溢洪道,厚度为30cm左右。

许多管理单位总结了工程运用中的经验教训(jīnɡyànjiàoxùn),把在高速水流下保证底板结构安全的措施归结为4个方面,即“封、排、压、光”。

“封”要求截断渗流,用防渗帷幕(wéimù)、齿墙、止水等防渗措施隔离渗流;“排”要做好排水系统,将未截住的渗水妥善排出。

“压”利用底板自重压住浮托力和脉动压力,使其不致飘起。

“光”要求底板表面平滑平整,彻底清除施工时残留的钢筋头等不平整因素。

这4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

底板在外界温度变化时会产生伸缩变形,需要做好伸缩缝,通常缝的间距为10m左右。

土基上薄钢筋混凝土底板对温度变形敏感,缝间距应略小些;岩基上的底板因受地基约束,不能自由变形,只需预留施工缝即可。

冲坑深度大小对建筑物的基础稳定有直接影响。

当冲坑继续扩大危及建筑物基础时,需及时加固处理。

其加固处理一般用环氧砂浆、硅粉砂浆和干硬性水泥砂浆3种材料。

其中,干硬性水泥砂浆应用最多。

具体加固处理施工为

(1)根据施工条件与干硬性水泥砂浆的施工要求,确立施工方法。

1)当其坡度较缓时,泄洪陡槽底板及挑水段底板,采用人工抹面方法施工。

2)溢流坝面及泄洪陡槽两侧墙,因其坡度较陡,则采用机械喷浆方法施工。

(2)施工要点。

1)材料为新出厂的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饮用水,河砂,砂中粘土等杂物含量不大于1%,含水量不大于3%,抹面用砂粒径不大于5mm,喷浆用砂粒径不大于2mm,级配良好。

2)基面处理。

对干硬性(yìngxìng)砂浆抹面部位人工凿毛2〜3cm,对喷浆部位用风砂枪扫毛,然后用压力风和压力水将工作面清扫冲洗干净。

3)配合比。

参考有关资料,提出一个配合比范围,然后经过现场试配、调整(tiáozhěng),得到较合理的配合比。

人工抹面:

水灰比0.34,灰砂比1:

2.4;喷浆:

水灰比0.4,灰砂比1:

3.0。

4)伸缩缝处理(chǔlǐ)。

将缝中原来的充填物挖出约10cm深,然后根据缝的开合度情况,现场加工柏油木板压入缝中进行整平,再进行砂浆抹面和喷浆。

5)对某些局部冲刷较深的部位,进行分层施工,一次施层厚一般为5cm,层间用钢丝刷刷毛。

6)为了把干硬性砂浆抹面层压实抹光,采用平板振捣器反复振捣,直到表面出现浆液后,用铁抹反复抹光。

7)养护。

在填抹完成后的2〜4h内用湿草袋覆盖进行养护,养护时间约15d。

2、溢洪道裂缝的修理

1)溢洪道裂缝产生原因

溢洪道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裂缝,一般有下列几种原因:

(1)由混凝土或浆砌块石建成的溢洪道结构发生裂缝多因温差过大、地基沉陷不均或材料强度不够所致。

(2)溢洪道的岸墩、边墙等与土坝或岸坡相接的结构物,大多因施工质量问题诸如(zhūrú)吃浆不饱、墙后填土过早等产生早期裂缝。

(3)溢洪道在运行期间,墙背土压力超过了设计值,或因排水系统失效(shīxiào),增大了墙背侧压力而产生后期裂缝。

实践表明,不论细小而不再继续发展的裂缝,还是大的乃至发展的裂缝,为预防溢洪道混凝土内部钢筋不被锈蚀,混凝土底板不致因其裂缝过水时水流(shuǐliú)渗人缝内引起底板下浮托力增加直致整块底板冲走,大大小小的裂缝对溢洪道结构而言都是必须修理的。

2)溢洪道裂缝修理措施

溢洪道裂缝修理的措施之一是改性环氧灌浆施工,其典型工艺与浆材配制如下。

(1)开槽钻孔。

沿混凝土裂缝开凿2〜3cm的“V”形槽,并根据裂缝走向间隔0.5〜1.0m或折角处钻孔,孔深0.3〜0.5m,孔径22mm,然后用气压管将“V”形槽、孔内松动混凝土及粉尘清除,再用丙酮液冲洗洁净。

(2)布管、封缝。

先将长0.3m、直径8mm的紫铜管底部缠绕塑布,垂直塞进钻孔上部并露出“V”形槽,然后在“V”形槽内涂一层环氧粘结剂,再用事先配制好的环氧砂浆把裂缝全部抹光封闭。

(3)试气补漏。

裂缝“V”形槽封闭后24h环氧砂浆就可固结,即可对灌浆孔管进行试气检查。

将灌浆孔紫铜管依次接通0.1〜0.2MPa气泵,进行风压检查。

在检查一根管是否与周围管通气时,可将周围管口涂上肥皂泡沫水,查看裂缝密封及通畅效果,做好记录,对漏气、闭气、多孔互不通气等异常情况分析因果,再作处理。

(4)灌浆。

检查裂缝通气效果较好后,即可进行灌浆。

将事先配制好的改性环氧浆液装入计量(jìliàng)气压罐、然后将吸浆管接通灌浆孔管,视裂缝情况,给定气压。

压力从0.IMPa开始。

当单孔吸浆量小于0.02L/min时,升高一级灌浆压力,至最大压力为0.4MPa。

灌浆压力的大小与裂缝的宽度成反比,当裂缝平均开度大于0.5mm时,则最大灌浆压力为0.3MPa,当裂缝宽度小于0.5mm时,最大灌浆压力为0.5MPa。

灌浆从裂缝的最低端或最深处开灌,并依次推进到其他灌孔。

第一孔灌注时其他孔敞开排气,若相邻的灌孔冒出纯浆,立即扎死,更换灌孔,对串浆钻孔要采取联灌或倒灌、直到灌满。

如在规定的设计压力下灌浆段或灌浆孔吸浆量小于0.01L/min时,再持续灌注30min后,关闭进浆阀门,结束灌浆,使缝内浆液在有压状态凝固,减少浆体收缩,保证裂缝充填密实。

浆液一般在2〜3d固结,然后即可用环氧砂浆填封抹平。

(5)改性环氧液的配制(pèizhì)。

配制改性环氧灌浆液是以环氧树脂为主剂,糠醛、丙酮为稀释剂,聚酰胺为亲水剂,并加入苯酚,T31号苯酚做促凝剂组成的低粘度材料。

改性环氧灌浆(guàng〃jiāng)液配比技术参数:

技术要求:

粘结强度不小于6.0MPa。

材料用量重量比:

①环氧树脂E44100g(份);②糠醛25〜55g(份);③丙酮25〜55g(份);④聚酰胺树脂651号10〜20g(份⑤苯酚T31号15〜20g(份);⑥苯酚DMP—30号2〜5g(份)。

(6)环氧砂浆(封缝材料)的配制。

环氧砂浆的配制步骤与改性环氧浆液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环氧树脂需加温到60〜70°C,减掉苯酚,加入乙二胺做固化剂,搅拌均匀即配好基液,然后加入水泥、砂、石棉粉等搅拌均勻成为环氧砂浆(封缝材料)即可使用。

最后加入的水泥等填料可视施工应用情况酌情增减。

环氧砂浆(shājiāng)(封缝材料)配比技术参数:

技术要求:

粘结(zhānjié)强度不小于6.0MPa。

材料(cáiliào)用量重量比:

①环氧树脂E44100g(份);②糠醛20g(份);③丙酮20g(份);④聚酰胺树脂651号20g(份);⑤乙二胺17.5〜22.5g(份);⑥水泥280g(份);⑦砂560g(份);⑧石棉粉280g(份)。

3、非常溢洪道的管理养护

为确保大坝安全,不少工程均以较大洪水或可能最大洪水作为非常运用的洪水标准。

根据非常运用的洪水大小和水库的技术经济等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保坝措施。

保坝措施常有:

利用副坝做非常溢洪道或用天然垭口做非常溢洪道。

非常溢洪道只是在特大暴雨情况下考虑启用。

因此,使用的机会要比主溢洪道少得多,但决不能因此忽视其管理养护。

如果是利用副坝做非常溢洪道,让洪水漫顶自行冲开,则应注意检查副坝和地基情况。

要保证在非常情况下能够自行冲开。

但同时又要做到万一冲不开时做好人工爆破的准备,在汛前要准备好炸药和爆破器材。

如果利用天然垭口在其上筑子堤或利用副坝做非常溢洪道。

遇非常情况,进行人工爆破,一般要求做好药室,平时要注意保护,避免雨水进入和野兽破坏,保证药室干燥。

对于垭口上的子堤,平时要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