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医院针对患者心理疏导方案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233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33医院针对患者心理疏导方案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33医院针对患者心理疏导方案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33医院针对患者心理疏导方案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33医院针对患者心理疏导方案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33医院针对患者心理疏导方案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33医院针对患者心理疏导方案_精品文档.doc

《233医院针对患者心理疏导方案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3医院针对患者心理疏导方案_精品文档.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33医院针对患者心理疏导方案_精品文档.doc

针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方案措施

为了提高社区服务重点人群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患者的严重心理问题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保障我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与生命安全,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保持社区的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心理疏导领导小组

组长:

王珊丹孟令军

组员:

刘艳涛张丽欣李凤鸣丁淑华黄玉梅

二.心理疏导的对象

(一)心理危机与心理疏导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运用寻常方式不能应对或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而陷入极度的焦虑、抑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

确定对象存在心理危机一般指对象存在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活事件或刚刚经历重大突发事件,情绪剧烈波动或认知、躯体、行为方面有较大改变,且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眼前的危机。

语言是心理疏导疗法的基本工具。

患者不同的病情阶段,主要以准确、鲜明、生动、灵活、亲切、适当、合理的语言分析疾病产生的根源和形成过程、本质和特点,授以战胜心理疾病的方法,激励心理疾患者自我领悟、自我认识和自我矫正,促进心理疾患者自身心理病理的转化,减轻、缓解、消除症状,并帮助认清心理疾病的产生规律,改造个性缺陷,提高主动应付心理应激反映的能力,巩固疗效途径。

(二)我社区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患者,应作为心理疏导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1.老年人:

性格与心理的变化老年人有时候也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缺少对别人的关怀。

谈话比较爱谈自己的事,容易向别人诉苦,有体诉的倾向,有疑病的倾向。

有时候性格变得警戒、怀疑,或者固执保守。

生活变得孤单、寂寞和忧郁。

对身体的残缺、功能的衰退焦躁不能适应。

对死亡的恐惧等等。

2.慢性病病人:

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病人。

疾病导致易怒、急躁、情绪兴奋或抑郁、淡漠、呆滞、迟钝、食欲下降、神经虚弱等;治疗所致的心理反应,如利血平可导致忧郁状态,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可导致欣快状态,透析后不同阶段会出现欣快焦虑与抑郁。

疾病或治疗造成的疼痛产生不良情绪反应。

3.急性期病人急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如下:

一是焦虑,病人感到紧张、忧虑、不安。

严重者感到大祸临头,伴发植物神经症状,如眩晕、心悸、多汗、震颤、恶心和大小便频繁等,并可有交感神经系统亢进的体征,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面色潮红或发白、多汗、皮肤发冷、面部及其他部位肌肉紧张等。

二是恐惧,病人对自身疾病,轻者感到担心和疑虑,重者惊恐不安。

三是抑郁,因心理压力可导致情绪低落、悲观绝望,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言语减少,不愿与人交往,不思饮食,严重者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4.家庭变故或家庭人际关系改变:

婚姻关系障碍、居丧反应、破产或重大经济损失、怀孕、产后等。

三.干预目的

1.防止过激行为,如自杀、自伤、或攻击行为等。

2.促进交流与沟通,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其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提供适当建议,促使问题解决。

3.提供适当医疗帮助,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惹状态。

四.心理疏导的原则

1.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强调以目前的问题为主,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必须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心理疏导。

3.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

4.把心理压力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

五.疏导方法:

1.在首诊时建立门诊病历留存档案,建议患者每1~2周到社区门诊接受疏导。

就诊时先由经治医师详细地告诉患者所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方式。

估计预后状况,于患者共同讨论,选择患者最希望得到的治疗方式,指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和应做到的事情。

2.在患者选择疾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每个心理疏导对象的文化背景,文化程度,所处环境遗传素质,个性特点的不同,进行个体心理分析,制定“心理疏导疗法”的干预方案,以GDS和WCS评定干预效果。

心理疏导具体措施

1.个别心理速到:

耐心地与每一位患者交谈,听取他们的心理感受,收集详细资料,评估,分析引起患者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原因,从患者原有的认识水平着手,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启发和诱导患者思考,领悟。

帮助其认识“负性心理”形成的实质及个性根源,“解放自我”,即走出“病态”思维到正常思维,最终深刻认识自我,彻底消除“负性心理”。

克服观念上与现实中的矛盾,在行动上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每次治疗后,鼓励患者要进行思考和动机斗争,深谈自己的心理活动状态,鼓励其诉说心理活动反馈,促使其在反馈回路过程中做出推断、联想,医师对于患者微小的进步及时予以肯定,以恢复或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2.集体心理疏导:

对患有同种躯体疾病或类似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且存在消极应对方式者,每半月组织1次集体心理疏导,通过讲座、互动性讨论和医护人员解答疑问等方式,使患者了解应对负性事件,调节自我情绪,适应周边环境的技巧。

在集体治疗环境中让患者明白原来承受相同痛苦的不仅仅只有自己,还有其他这么多病友,从而使他们能互相关心、互相感染、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互相促进、互相矫正,共同承担疾病的痛苦,分享战胜疾病的快乐。

3.放松训练:

经过长时间紧张的动机斗争,苦苦思索而问题不得解决者,因其长时间思考,大脑皮层始终处于不平衡、不协调状态,导致思路闭塞,大脑高度疲劳。

采用放松训练,即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由病人自己控制行为的治疗方法。

其目的是当人体的肌肉放松时,排除对外界的一切考虑,没有焦虑、抑郁存在或不允许焦虑、抑郁存在,经过反复的训练,使病人全身发生条件反射性松弛反应。

具体分三个步骤,首首先是准备工作:

向病人讲解放松程序,治疗环境安静、轻松,病人处于最佳舒适的位臵,且集中精力,保持安静与平静。

第二步吸气训练:

嘱病人闭上眼睛,进行深而慢的呼吸,先深吸气再缓

慢呼气。

重复数次,使病人完全安静下来。

第三步指导病人放松:

嘱病人在吸气时紧张肌肉,呼气时放松肌肉,交替进行。

肌肉放松程序由面部开始→前额→眼睛→鼻→颈→右腕→下臂→腕→下臂→上臂→背→胸→腹→右大腿→右小腿→右足左→大腿左→足。

依次紧张全身的每一组肌肉并保持约10s,接下来,放松同一组肌群约20~30s,

并注意体验放松后的感觉。

顺序重复2~3次(放松训练时全身肌肉放松的顺序要事先确定,一旦执行,不能任意更动),每次10~30min

完成。

放松训练的结果是让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后,让大脑皮层完整输入信息进行编码整理,清晰思路,使大脑皮层建立良好的兴奋灶,从而进行新的思考。

4.寻求社会支持网络。

让重点人群确认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明确自己能够从哪里得到相应的帮助,包括家人、朋友及社区内的相关资源等。

能为自己提供支持和帮助的网络图,尽量具体化,可以写出他们的名字,并注明每个人能给自己提供哪些具体的帮助,如情感支持、建议或信息、物质方面等等。

强调让重点人群确认自己可以从外界得到帮助,有人关心他/她,可以提高重点人群的安全感。

罹患疾病及其引发的相关过程中许多因素会对患者心理造成综合的影响,其中大部分有损于心理健康。

影响的强度、表现方式及持续时间与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社会环境及患者本身的特异性有关。

社区服务人口的特殊性,医师应注意建立共同参与的医疗模式,医患双方共同参加治疗方案的制定,或让患者对方案提出意见,同时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为日后恢复社会功能进行准备,以使其摆脱心理依赖,尽早达到心理上的康复。

依兰县第二人民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