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上的走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21952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界上的走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天界上的走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天界上的走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天界上的走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天界上的走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界上的走廊.docx

《天界上的走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界上的走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界上的走廊.docx

天界上的走廊

天界上的走廊

 

 

————————————————————————————————作者:

————————————————————————————————日期:

 

天界上的走廊-地理论文

天界上的走廊

撰文摄影张耀东

作为一条商业的和文化的通道,无论有多么艰险,它首先必须是一条能够维持基本生命的通道。

瓦罕走廊从它的地理特征中不难找到其逻辑性。

但很遗憾,对于它的大半程,我们无法如马可·波罗、玄奘或奥莱尔·斯坦因那样亲自用步伐去丈量,而只能通过地图去抽象地演绎。

好在,我们终于获得了体验一个段落的机会。

数次前往中国最西部的小县塔什库尔干,并数度从科克牙尔沿塔什库尔干河一路走到红其拉甫,对那里的冰峰、雪岭、冰川、达坂、溪流、草滩、羊群、牦牛、营房、城堡、筑垒、军台,以及那里的塔吉克人,或多或少已经有些熟悉,但却唯有两个地方始终属于空白。

其一,是广袤的塔什库尔干南部自然保护区,其二,是穿越帕米尔天界的瓦罕走廊。

这次进入塔县,我建议同行者舍弃凡人必往的金草滩,而另走高山牧场,去寻找不同的角度,而所去牧场,恰是瓦罕走廊中国段的极西部位。

由此,便成就了一次瓦罕走廊中国段之行。

瓦罕走廊中国段东起塔什库尔干县达布达尔乡排依克,西至阿富汗国巴达赫尚省东部边境,全长约70公里。

自阿富汗国巴达赫尚省东部边境以西,是瓦罕走廊的阿富汗段,全长约230公里。

这条总长度约300公里的走廊,竟然以其妖娆颀长的身段,穿越了撒拉阔雷岭、喀喇昆仑山、穆斯塔格山与兴都库什山的交混地带,东西凿穿高耸的帕米尔天界,形成一条狭长的、连通华夏文明、印度文明、中亚文明、波斯文明和欧洲文明的高原通道,为诸如佛学学者玄奘、法显、慧超,地理探险家马可·波罗、斯文·赫定、奥利尔·斯坦因,唐朝名将高仙芝等历史名人,以及千年来的丝路商旅提供了演绎人类文明的舞台。

这都是些尽人皆知的资料。

但在一个旅行者眼中,瓦罕走廊的真实面目究竟是怎样的呢?

这种好奇,曾令我像一个酒徒,在每次路过这个幽幽深“巷”的巷口时,都会因为渴望闻到深巷内那种神秘的酒香而犯心思。

但是这次,我们却真的要走进它。

不缺水的干旱高原

2013年8月初,正是国人纷纷喊热的时节。

到达海拔3200米的塔什库尔干县城,午后的气温竟也高达32摄氏度。

我们就是在这种酷热中向南进发的。

当我们挤进一辆银白色帕杰罗向南行驶不久,摄影家包迪老师就被迫褪去了他的保暖线裤。

那是他基于多年的经验,在出发前特意穿上,以抵御帕米尔高原上凌厉的寒风———这次,他失算了。

从河水的流量,也可以推测出天气炎热的程度。

国道314西侧那条比平日宽敞多了的河道,由于零温线的上升,迫使更多的冰雪融化为水流,沿塔什库尔干河汹涌北去。

而我们恰好逆水而上,前往兴都库什山下,去那个“一鸡鸣三国”的地方。

瓦罕走廊周围都是些高耸的、多冰川的山脉,这必然决定了依山而生的塔什库尔干河是一条多枝杈的河流。

东自中国,南自巴基斯坦,西自阿富汗,北自塔吉克斯坦,众多的水流纷纷汇向这个凹陷的河谷地带,这就使得这里成为一处虽然年降雨量只有68毫米,却并不缺水的“干旱高原”。

如果不是被一种历史认识所颠覆,这种“不缺水的干旱感”几乎会伴随我们的全程。

从出发伊始,银缎似的塔什库尔干河就一直与我们形影相随。

100公里以后,当我们向西折入走廊以后,塔什库尔干河的主要支流喀拉其库尔河又来陪伴我们。

在前往中、阿边界瓦基里的90公里路段上,南北两侧的每一条山峡几乎都有一条咆哮的山溪汇入喀拉其库尔河,更不必说那些散布在草滩上的小溪和清泉。

这就使得我们的视觉在全旅程中都没离开过水。

但,地表水的丰盈却于大气湿度无补。

一路上,我们须不时地抓过矿泉水瓶,去滋润那总觉得有些焦干的喉咙。

这种“不缺水的干旱感”,在走廊的东端峡口部位却被转换为一种神圣和庄严。

那里是喀拉其库尔河与敦巴什河的交汇处,也是萨拉阔雷岭与喀喇昆仑山的衔接部位。

在这片宽广的,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与萨拉阔雷岭护卫着的三角地带,一片突出的台地高悬在塔什库尔干河的东岸,与瓦罕走廊那个盅形的入口遥遥相对。

在台地的西侧边缘,一字排列着大唐高僧玄奘、大唐和尚慧超与东晋高僧法显经行帕米尔高原纪念碑。

纪念碑背后的远处,亦即走廊入口的两侧,一侧是肉眼可见的皮斯岭达坂,以及达坂上只有使用望远镜方可分辨的千年戍堡,另一侧则是喀喇昆仑北端那个颇有名气的红其拉甫达坂。

这片深远而又辽阔的视野,将人带入一个古老的、久远的时空。

在这幻影般的时空中,一队队的军旅、一队队的商贾、一批批的僧侣,一个个的探险家,风餐露宿,简衣陋食,鞍上马下,十去七归,却如缕不绝地行走在这条横贯亚洲天界的羊肠小道上,以路笔心墨,书写着一部跨越数十个世纪的历史长卷。

生命的边际地带

瓦罕走廊中国段入口狭窄,入内后却顿感开阔,如同一个曲颈瓶,喉狭而内阔。

沿喀拉其库尔河(又名明铁盖河)西行不久,就有哨兵和红白相间的横栏拦挡在路面上。

严格的验证工作耽误了一点时间,直到通过电话向县政府核实,才开栏放行。

走廊内的景色绵长而又单调。

土褐色的山,托举着银白色的冰川。

冰川融水沿着陡峭的山涧冲向河谷地带,然后是稀疏的卵石、贫瘠的草滩、蹦跳的旱獭与小群的红嘴山鸦,偶尔还有鸲和鵖的身影在乱石间跃动。

细长的喀拉其库尔河逶迤曲折,将公路引向遥不可及的远方。

印象中,尽管此地并非“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但稀疏的生物种群与深远辽阔的自然空间相比,却显得若有若无,满目寂寥。

其实,想想也是,海拔4000米以上,这本已是生命存在的边际地带。

无论生命多么顽强,也只能存在于地质空间所能给予的狭缝里。

如此看来,瓦罕走廊的价值,恰在于人类从地质空间的否定中,主张并实现了自己的再否定。

如果它恰巧是一处小桥流水、莺飞鱼跃、瓜豆桑榆、大道通衢的富庶之地,它还值得我们如此搜肠刮肚地去唤醒历史的记忆吗?

作为这种历史记忆的地标之一,是那个坐落于喀拉其库尔河南岸的吐拉炮台。

如果不是刘湘晨老师事先提醒,我们几乎要在迂回曲折的走廊中丢失了它。

它隐蔽在一段蛇形廊道后面的制高点上,这里恰恰又是这段河谷的蜂腰地段,足见其作为一处军事筑垒在选址上的精明。

炮台残迹六七米高,土石结构,北侧有阶梯通往顶部,东西两侧设有简单的、已经坍塌的胸墙。

从其结构以及现有的破损程度来看,它不是一座具有久远历史的建筑物,应属于近代所为。

对此,直到捉笔行文时,尚不能查到历史资料,有说是建于民国时期。

吐拉炮台居于走廊东段的狭窄部位。

这个狭窄部位的中央凸起,高耸于喀拉其库尔河的南岸,与南北两翼的峻岭形成一个元宝形断面。

站在这个位置,足可鸟瞰并扼守北侧的河滩与南侧的缓坡地带。

其作用,无异于通道上的一道高效的闸门。

但对于“炮台”这个称呼,我有些犯疑。

炮台本身的矮棱柱形状及其实心结构不足以运转一门炮,炮台周围只有简陋的步兵胸墙,没有炮位,炮台所处的峡谷中也没有足够的弹道空间。

这一切让我觉得,所谓炮台,很可能只是人们对这种边关戍堡的象征性的称呼而已。

从准噶尔南缘到巴里坤草原,乃至北天山南坡的赛克散戈壁,我曾多次见到过这种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却不乏历史意义的边关筑垒。

但无论吐拉炮台属于哪个历史年代,也无论它的战术功能如何,它无疑属于这条古老通道数千年历史中的一个环链,一个梯级。

它和朅盘陀国石头城、吉日嘎拉古驿站、皮斯岭公主堡等历史遗迹一样,是帕米尔高原文明长卷中的一个故事、一段文字、一个符号,甚至只是一处存疑和空白,增添了这部历史长卷的自身价值。

疑似明铁盖

离开吐拉炮台,沿喀拉其库尔河继续向西不久,就来到一处叫做明铁盖的地方。

车子驶入了一段地势较高的“S”形坡道。

我误以为我们通过的那道“S”形坡道就是明铁盖达坂,因而心中生出好多疑惑。

明铁盖达坂曾是从印度次大陆进入塔里木盆地的传统通道,曾与中亚山区的乌孜别里达坂、别迭里达坂齐名。

只是由于近百年来冰川的侵蚀,难以通行。

但眼前这段坡道,除了地势稍高之外,并无任何险峻之处。

不但与一道冰雪达坂的应有态势相去甚远,甚至与我心目中的勾画也有天壤之别。

但环顾四周,在这块标有明铁盖地名的地方附近,似乎也没有一处足可称为达坂的地貌。

视野所见,只有一条隐约的路迹通往西南侧的万山丛中,令人产生朦胧的遐想。

但越往西行,海拔高度越来越高,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从两河汇交点处的3600米到明铁盖路口,我们已经上升了约300米。

继续往西到科克吐鲁克,还要上升400米。

这条通道一直延伸到阿富汗境内的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方才出现向西下降的趋势。

那时,流淌在走廊内的已不再是东去进入塔里木盆地的喀拉其库尔河,而是西去汇入咸海的喷赤河了。

几天之后,当我在谷歌地球上去分辨那些似曾相识的遥感地貌时,终于能够确定,那座标高4703米的真正的明铁盖达坂,位于那段坡道西南方向22公里的喀喇昆仑山中。

而那天所见的“明铁盖”,只不过是通往明铁盖达坂的一个路口处的名称而已。

那里与明铁盖达坂的高差将近800米,也难怪找不到那种雪域边关的感觉。

马蹄形的山间牧场

清早出发,我们又向西驰行了大半天,中途只在喀拉其库尔河畔休息了20分钟,啃了半块馕作为午餐。

因此,到达托克满苏时,众人已感劳顿。

但我们深知不是到这里来做客的。

计划中的行程只有两天,而可用的工作时间却只有当天的黄昏前以及第二天的清晨。

早餐以后,我们就得启程赶回塔什库尔干,以便跟上整个团队的行动。

因此,在我们在达托克满苏了解到一些情况后,又重新启程,在满天阴云的笼罩下,去访问分散在沟沟壑壑中的牧群和牧民。

面对这个宽阔的马蹄形山谷,我们不免有些忐忑。

面前那个横栏在入口位置的军营,显然宣示着这片土地的边关地位。

8月的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秋草已经开始疏落,加之从托克满苏到克克吐鲁克之间的地段,只有为数极少的小型牧群,我们只好继续向西,最终把目光专注在瓦罕那片宽广的马蹄形牧场内。

远远看去,这片区域内居住有四五家牧民,分布在被两条山溪分割出的几小片台地上。

他们的背后,就是高耸的、多雪的兴都库什山。

与兴都库什山那些高大的山体相比,那些牧舍矮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蠕动的牧群几乎可以与山坡上的乱石混为一体。

但却正是由于它们这种周而复始的、无声无息的、但却是顽强的存在,至今还在维系着这条古老走廊的生命力。

这是一片坐落在帕米尔万山丛中的贫瘠的高原牧场。

进入8月,壮年男子陆续转入东部的塔什库尔干河谷收割草秣,老人、妇女和孩子们是这片牧场的主角。

黄昏前,他们带着那种善良的、羞涩的、淳朴的微笑走出门扉迎接我们。

带着粗重的喘息,我们穿梭在牧场上,用肢体语言与孩子逗弄,用手势语言与妇女和老人攀谈,用仅剩的体力躲闪着牧羊狗、追逐着为数不多的牧群,用镜头凝固住他们的生活。

那天下午,阴灰的云层一直驻留在天空中不肯散去。

一般来说,这是一个不利于摄影的天气。

但是,既然高原人原本就是生活在这种扑朔迷离的天气中,我们便也宁愿凝固住其本真,以便给它一种真实的解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